所有的父母都会碰到宝宝发脾气的问题,许多父母都会抱怨:“宝宝逐渐长大了,却越来越不听话了,总是大发脾气,有时甚至会耍赖睡在地上……”1岁以前的宝宝是家里的开心果,一般不会发脾气。1岁后,宝宝的脾气逐渐涨高,到了两三岁,宝宝开始具有独立性,想按自己的意愿去做事,发脾气实际是宝宝成长中独立意识的信号。宝宝发脾气,并不意味着他开始变成“坏孩子”了,相反,学会发脾气是宝宝要求自立自主的手段之一,是宝宝成长的表现,是无法避免的心理发展过程。
宝宝发脾气,一方面是因为萌生了自我意识,试着自己去独立解决一些事情,但由于能力有限,常常容易弄巧成拙,他就会着急;另一方面是由于父母过于娇惯宝宝,只要他一发脾气,便会满足孩子的任何愿望,天长日久,宝宝摸透了大人的心理,便会通过发脾气来要挟家长,以满足自己的要求。
妈妈的困惑
小女孩莹莹已经在儿童乐园里开心地玩了一个多小时。天色渐晚,妈妈告诉她必须在5分钟内回家。她断然拒绝,妈妈试着抱起她,莹莹却一把抓住滑梯的栏杆,大喊大叫起来。妈妈生气了:“如果你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赶快回去!”在妈妈试图掰开她的手指时,莹莹竟然像杀猪似地尖叫……周围的人都诧异地看着她们,妈妈尴尬得无地自容。
在宝宝发脾气的时候,轻易放弃或威胁宝宝都不是正确的选择。放弃容易使宝宝认为,他想要什么,只要不停地吵闹便会得到什么。而威胁诸如“如果你再哭,妈妈就要……”之类的话,只会使孩子感到沮丧,使他变得倔强。
面对正在发脾气的宝宝,家长要保持冷静,不要担心别人怎么想。妈妈不妨离开几步,或者坐一边,让宝宝单独待一会儿,让她有机会发泄她的情感。当最糟的阶段过去后,将她的注意力转移到她感兴趣的东西上。如“我们今天还没有看动画片呢,回家去看好不好?”通常对于妈妈这类建议,宝宝就很容易接受。经过多次体验后宝宝慢慢就会懂得,父母坚持的事情不会因为自己而改变,发脾气是徒劳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会逐渐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乱发脾气的行为也会减弱。如果你的宝宝爱发脾气,你也不要轻易地给自己下“教子无方”这个结论。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就会发现原本爱发脾气的宝宝又变乖了。
01 坏脾气的宝宝
2岁左右的宝宝,脾气特别大,这让父母非常为难:不顺着他吧,宝宝就会哭闹得大家都不得安宁;顺着他吧,又怕宠坏了他;试着给宝宝讲讲道理,可宝宝好像什么也听不懂;放任自流吧,又怕宝宝以后脾气越来越大,越来越难管。
其实“坏脾气”宝宝并不可怕,他们“坏脾气”是因为认知能力有限,他们有自己的主张,但是还没有能力判断自己的主张是否正确,也不能理解别人为什么会和自己不同,而且宝宝的语言能力也相当有限,所以宝宝无法表达自己的愿望或愿望得不到满足时,他会变得非常愤怒。从这个角度来看,随着宝宝认知能力的发展,他会更有能力表达、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行为示例 房间内传出了陆陆的尖叫声,“出了什么事?”妈妈刚一进门,就差点儿被儿子扔出的玩具砸中。2岁的陆陆正在一边愤怒地破坏刚刚搭好的火车,一边流着泪大哭:“我不睡觉!”爸爸盘腿坐在地上,看着妈妈耸耸肩:“我只是看到他刚才打哈欠,就告诉他快到睡觉的时间了。”话音刚落,陆陆又大叫起来,“我不睡,就是不睡!”“今天就让他再玩一会儿吧!”妈妈说。
☆宝宝的想法 火车真好玩,我还要多玩一会儿,虽然我也有点困了。爸爸让我去睡觉,哼,我偏不!
☆你的误区 宝宝发脾气通常只是一种试探,他想知道自己这样做会有什么结果,父母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允许和不允许的界限在哪里。妈妈的纵容会让宝宝觉得,只要自己一哭闹,爸爸妈妈就会满足自己的要求。
☆解决办法 宝宝累了、困了,就容易无缘无故地发脾气,家长应该留意一下一天中有哪些时段,或是哪些特定的事情容易引起孩子发脾气。在这些时候遇到宝宝发脾气时,你应该尽快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去做一些平常喜欢做的事,这样宝宝很容易接受家长的建议,忘记惹自己不高兴的东西。
坏脾气的原因
宝宝的“坏脾气”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父母的疏忽下慢慢养成的。当宝宝第一次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以发脾气为手段来威胁父母时,做父母的担心宝宝哭坏了嗓子,或怕在公共场所丢面子,就去搂抱宝宝,满足宝宝的愿望,这就使宝宝发脾气这一行为受到了强化,即宝宝懂得了他可以以发脾气来获得父母的搂抱或得到想要的东西。为了一个又一个愿望的实现,宝宝开始一次又一次地发脾气了,最终成为一个爱发脾气的宝宝。
事实上,宝宝发脾气有很多种类型,只要区别其中的差异,才能有的放矢,做好排解工作。宝宝为什么会有“坏”脾气呢?
1
疲劳或受挫折
宝宝在饥饿、疲劳或为他所做的事感到困惑时,很容易发脾气,其发泄方式主要是哭叫和踢东西。对此父母应及时做出反应,安排他休息一会儿或给他一些点心吃。如果不行,就要设法使他安静下来,问清楚他哪里不舒服,并安慰他,鼓励他,给他提供帮助。如果还不奏效,就让他去做些别的事情,以转换心情。
2 寻求父母的关注
宝宝有时想要和父母玩,希望父母注意他,如果父母没有答应他的要求,或者父母出门不准备带他,于是他就连哭带喊。这时,父母需要对他微笑,对他说爱他,并把他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让他发他的脾气,等他安静下来,再主动与他谈话。
3赌气,使小性子
“吃饭了”,父母叫宝宝,但宝宝却说“不”;“我们去散步吧!”,他还是说“不”;无论父母说什么,他都反对。这时,父母不妨把事情推迟一下,给宝宝一定的缓冲时间,切忌做正面冲突。也许宝宝只是现在心情不顺,等一会儿说不定就雨过天晴了。
4 情绪失控
有时宝宝发脾气是因为情绪失去控制,这时他不仅会大声哭闹,还会摔打东西,此时父母一定要冷静,尽量抱住他,让宝宝平静下来,以防伤害到自己或他人。当宝宝情绪平复后,父母不要急于惩罚宝宝,而应该听听他的想法,了解事发原因,以防相似的情况再次出现。
对付宝宝的坏脾气
对于家中的那个坏脾气的“小皇帝”,许多父母都会感到头痛不已。面对宝宝的“坏脾气”,家长应该如何应对?是耐心地劝哄,还是大声地呵斥,抑或是用别的方式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呢?如果你对宝宝的“坏脾气”感到束手无策的话,就来看看下面几位父母都是怎么来处理的吧!
☆场景一☆
只要妈妈一接电话,3岁的慧慧就会千方百计地找借口打扰妈妈,如果妈妈置之不理,慧慧就大叫大嚷,让妈妈听不见对方在说什么……
慧慧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吸引妈妈的注意,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看看,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父母允许和不允许的界限在哪里。因此妈妈必须明确告诉慧慧,父母打电话时是不可以打扰的,如果打扰大人通电话的话将受到惩罚,如不可以玩她最喜欢的洋娃娃玩具或者晚上不能看电视……宝宝可能一时不能适应,还会不断地试探大人。如果吵闹和干扰依然发生,你一定要明白,这是孩子的试探。当宝宝再次干扰你打电话之后,你要严肃地对孩子说,“记得我们说过些什么吗?”然后将约定再向他重复一遍,并实施“惩罚”,在有了几次教训之后,慧慧终于懂得了:不能去打扰大人打电话。现在慧慧再也不会在妈妈打电话时去打扰妈妈了。
☆场景二☆
星期天的下午,妈妈刚带超超从公园回来。妈妈让他在卧室里玩,自己去厨房准备晚饭。几分钟以后,卧室传来尖叫声和摔东西声,“妈妈!”超超跑向母亲,‘小汽车不听话,扭来扭去,它欺负我,哇……’”
宝宝累了,就容易无缘无故地发脾气,似乎猫咪甩动尾巴都能招惹他敏感的神经。这时家长可以心平气和地对宝宝提一些具体的建议,鼓励他做一些宝宝喜欢的、简单的事。如“要不要听你喜欢的儿歌?”“看看电视,怎么样?”如果这些都不起作用,就将他带到房内别的地方,让他一个人呆一会儿(2~3分钟)。
☆场景三☆
葳葳想到公园里去玩,但是她感冒刚好,妈妈不想让她玩得太厉害,于是回答:“不行。”谁知话刚出口,葳葳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歇斯底里地大哭起来。
父母通常心疼刚刚病愈的宝宝,遇上这种情况,大多数家长会马上同意宝宝的要求。但是,这并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法。例如,移走那些可能对宝宝造成伤害的小物件,防止宝宝用东西砸人,然后让宝宝坐在你的大腿上,用双手抱住他,千万要温柔一点!如果宝宝两腿乱踢的话,可以夹住他的腿,轻轻抚摩他,让他安静下来。当他坐定后,轻轻对他说:“妈妈喜欢你,所以不希望你再感冒了,我们明天再去玩,好吗?”许多正在发脾气的小宝宝在受到身体爱抚后,往往很快会停止哭闹。
做个好脾气宝宝
“做一个好脾气的小宝宝。”平时要常对宝宝说这句话,当宝宝使性子时,当宝宝哭泣时,当宝宝做什么事没成功而发急时,你一定要提醒他,好脾气的宝宝应该怎样做。其实,大人在做事不成功时也会发急的,但是,急对解决问题并无任何帮助。正确的方法是动脑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对宝宝,家长可以告诉他正确的方法,并提供一定的帮助,让宝宝知道,急躁是没用的,想办法才能做成功。
宝宝在2岁之后,自我意识已经有很大的发展,现在的他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自己的主张。如果父母对宝宝的主张强行压制,宝宝就可能要“坚持己见”,父母往往会认为宝宝变犟了,不听话了。其实宝宝犟不犟,与父母的态度关系很大,父母如果总是摆出绝对权威,不尊重宝宝,不给宝宝“自主权”,宝宝自然会心生不服。因此,要学会尊重宝宝,听听宝宝的想法,加以肯定或引导,这样培养出来的宝宝自然好脾气。
另外,应该注意,宝宝对自己的认识,往往与父母对他的评价有关。角色定位作用对宝宝的影响很大。有的父母在宝宝闹了一两次后,就对人说:“这宝宝,特别犟!”“他呀,怪脾气,跟他爸(妈)似的。”……宝宝就会想当然地认为:“我是一个犟宝宝,我的爸爸(妈妈)也是这样。”将自己划入“犟”的行列之中。如果爸爸妈妈经常说:“我家宝宝性格好,从来不胡闹。”宝宝也会自己约束自己“不胡闹”。所以,对宝宝要多说赞扬的话,每个宝宝都很看重父母的肯定。
同时好脾气还应表现在能与人友好相处上。在宝宝与小朋友的交往中,如果发生争执,父母要注意不能过分偏袒自己的宝宝,而应该告诉宝宝在维护自己的利益时,要学会协调,学会谦让。
02 我是一个小赖皮
一遇到不如意的情况就在地上打滚、哭闹,甚至摔东西,这是很多宝宝都会使用的伎俩。遇到这种情况有的家长会想:“现在这么小就这样,以后还了得?”于是在情急之下对宝宝采取强硬的态度,甚至威胁宝宝:“再哭就把你撵出去!”;有的家长却认为:“反正只是一点小事,答应他也没什么。”于是“屈服”于宝宝耍赖的威胁。
其实对待宝宝这两种态度都不可取。采用强硬的手段来惩罚耍赖的宝宝可能会让他对你心怀怨恨,影响亲子关系;而无原则地妥协退让,会让宝宝认为耍赖是一种满足自己要求的有效手段,从而使他的耍赖行为变本加厉。正确的做法是,仔细分析宝宝耍赖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宝宝的耍赖行为很快就能够得到控制。
☆行为示例 商店里,卖玩具的柜台前,果果看上了某个玩具,于是硬缠着妈妈要买。妈妈好言哄她:“这个玩具不好,我们去别的地方买。”可果果不依不饶,非要买不可。妈妈这时来气了:“今天说不买就不买,跟我回家去!”这下子果果的倔脾气上来了,哇哇大哭起来,甚至赖在地上,乱踢乱闹,死活不肯起来。最后,妈妈实在没办法了,为了哄住果果,只得把玩具买下来。
☆宝宝的想法 那个玩具看起来好有趣,我一定要买他。
☆你的误区 妈妈的妥协让尝到了“甜头”的果果找到了对付妈妈的最有效的“武器”。下次果果还会继续使用这种手段,而且他的要求会越来越离谱。
☆解决办法 在一开始,就让宝宝知道:无理的要求,即便是撒泼耍赖也不能得到满足。当宝宝耍赖的时候,你不应该说:“好吧,别哭了,改天妈妈给你买。”也许这样,宝宝是暂时给哄住了。可是,你知道吗?在宝宝心里,父母的话是最值得信赖的,他对你的承诺充满了期待。如果不能兑现,可想而知,他会是多么难过。这种欺骗的“战术”,除了伤孩子的心、失去孩子对自己的信任,还有什么好处呢?你应这样说:“你这个要求很过分,妈妈不能答应你。”一般来说,孩子都是懂道理的,只要父母给的理由充足、有说服力,他是会乖乖地听话的。其实宝宝也懂得,父母不同意的事,总有一定的道理,并不是刻意跟他过不去。同时,你也可以试着转移他的注意力,如告诉宝宝“这个玩具不适合你玩,咱们去买小人书怎么样?”
宝宝耍赖的六大原因
在很多父母眼里,“听话、守规矩”无疑是一个好孩子应有的表现。如果宝宝表现得乖乖的,爸爸妈妈也会因此感到骄傲与放心。可是事与愿违,虽然已经在教养上下了很多工夫,可有些家长仍旧会发现宝宝还是爱耍赖、不听话,很多规矩说了又说,却总是以哭闹来收场。这是为什么呢?
1
向父母争取控制权
幼儿期是宝宝自我意识高度膨胀的发展期,这个阶段的宝宝生活在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里,他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很多时候宝宝用耍赖的方法向父母说“不”,并不是故意蛮不讲理,只是一种表达自己意见的方式。
2
先放任后严格
部分家长开始对宝宝百依百顺、迎合讨好,一段时间后发现宝宝养成了一些恶劣的习惯,又不惜采取各种激烈措施急于纠正。但宝宝已经适应了宽松自由的环境,对父母突然的强硬态度无法适应,于是就会用任性、耍赖等手段来寻回先前的自由。
3错误信息的鼓励
当宝宝因不听话而受到斥责时,最常见的反应就是哭闹。此时家长如果因心疼或不方便管教而答应宝宝的要求,就是向宝宝传达一项错误的信息,使宝宝认为只要自己哭闹,家长就会答应他的要求,从而变本加厉地耍赖。
4 表达能力不足
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开始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但是他的语言能力仍不成熟。当生理和心理的需求相违背时,表达能力有限的宝宝往往会以哭闹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不满。如家里有客人来,宝宝虽然很想睡,但心情却处于很兴奋的状态而不愿就寝,如果家长此时再强制宝宝去睡觉,宝宝就可能出现哭闹耍赖的行为。
5有人袒护
家里有人做宝宝的“靠山”,当宝宝达不到自己的目的时就会跑去寻求帮助。如果“靠山”为了袒护宝宝而和父母持不同意见,就会使宝宝不服父母管教,进而采取激烈的方式与父母抗争。
6
吸引父母注意
当宝宝乖巧听话的时候,父母往往会因为其他事而忽略了宝宝。既然正常手段不能得到父母的注意,宝宝自然会考虑一些非常办法,如哭闹、耍赖等。一旦宝宝发现不听话或哭闹可以引起父母更多的关注后,这种举动就会经常出现。
家有小赖皮家长巧应对
4岁的文文正坐在沙发上专心致志地玩着他的天线宝宝。“文文,快点儿,别玩了,要去上幼儿园了。”妈妈大声喊着。
“我不去幼儿园,我昨天说过了,你们不给我买咸蛋超人我就不去幼儿园。”文文固执地说。
“文文乖,玩具过两天妈妈会给你买的,我们先去上幼儿园吧!”妈妈的语气已经近乎哀求。
“我说不去就不去,你什么时候给我把咸蛋超人买来,我就什么时候去幼儿园。”文文一边说一边把正在玩的天线宝宝扔在地上,用脚去踩,一边踩一边叫,“你们看,我现在连天线宝宝都没有了,你们一定要给我买新玩具!”
这便是文文在家里惯用的招式——“赖皮大法”,只要父母稍不顺他的心意,他就施展出他的耍赖神功:要么低头玩他的玩具,对你不理不睬;要么就大哭大闹;甚至撒泼摔坏家里的东西……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样子,让爸爸妈妈伤透了脑筋。
家里有这样一个赖皮宝宝应该怎么办呢?其实,面对耍赖的宝宝,父母需要冷静、理智地处理问题,既不能盲目地、无休止满足他的要求,也不能对他的要求置若罔闻。如果你家也有这样一个耍赖宝宝,不妨试试下面几招。
1
坚持立场
面对撒泼耍赖的宝宝,家长说“不”就一定要做到。否则宝宝就会认为家长说话不算数,只要自己发脾气家长就会妥协。因此家长要坚持说到做到,无论宝宝怎样哭闹,家长都应该坚持自己的立场,让宝宝感到家长说话是算数的。
2 事先提出要求
在家长掌握宝宝“赖皮”行为的规律后,可以用事先“约法三章”的办法来预防宝宝“赖皮”的发作。如在出门购物之前,清楚地告诉宝宝,什么是可以买的,什么是不可以买的。告诉他如果能够做到,就可以一起去;如果做不到,就留在家里。
3用榜样引导宝宝
当宝宝又提出要买东西时,可把宝宝身边不买零食的小朋友做榜样来引导他,并对他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
4适当地惩罚
对于年龄小的宝宝,只靠正面教育是不够的。适当惩罚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宝宝“赖皮”不吃早饭,家长既不要责骂,也不要威胁,只需饭后把所有的食物都收起来。宝宝饿了的时候,也不要给他吃零食,告诉这就是早晨不吃的结果,大多数宝宝在尝过肚子饿的滋味后就会乖乖地按时吃饭了。
03 遵守规则[训练]
训练目标 让宝宝学会在做游戏时遵守规则,提升宝宝自我控制能力。
训练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加,宝宝开始懂得耍赖了。面对“赖皮”的宝宝,爸爸妈妈的指责对改善宝宝的耍赖行为可能并不见效。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游戏让宝宝学会遵守规则。下面这个拼图游戏,能够让宝宝体会到耍赖、哭闹并不能解决问题,只有遵守游戏的规则才能玩好游戏。
适2~宜4年岁龄
训练方法
拼图游戏
对于拼图大家都不会陌生,目前流行的拼图主要有卡通和风景两种。一般来说,单张卡通版拼图由于块数少,色彩鲜明,更适合给年纪较小的宝宝玩,而比较复杂的风景拼图则适合大一点的宝宝。进行游戏前妈妈要让宝宝仔细观察要拼的图画,然后将图片打乱,让宝宝将图画拼起来。做这个游戏时妈妈可以先做示范,在拼图的过程中宝宝会逐渐懂得,一定要依照一定顺序才能将图画还原。
拼图是一种很适合小朋友玩的游戏,拼图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有助于培养宝宝的自我控制能力,而且看着一堆乱七八糟的小图块在自己手下拼成一幅幅优美的图画,会让宝宝产生成就感,增强对自己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