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职员顾宇
有些事真的一点都不能偷懒,如果你想省一步,结果往往要多走四步或五步,最近的一件事让我对此感触特深。
那天早上一到单位我就接到山西W公司的电话,说我们给发的货与他们要求的数量不符。我赶紧找来数目核对。“是358件吗?”我问。
“我们要的是358件,可你们发的是256件。这货很急,你们一定要赶紧补过来。”山西那边的人说得非常着急。
挂上电话我挺纳闷的,怎么会呢,我的本子上明明记着给了山西W公司358件货嘛。先把货发过去再查吧,于是马上给库房打电话:“小刘,山西W公司需要补发102件货,你赶快给发过去。”
中午,手头的事松了一些后,我马上跑到库房查对山西W公司那批货的情况。
“小刘,你们给W公司发的是多少件货啊?”
“25号发的是256件,今天你不是又叫追发了102件嘛?”小刘回答。
“25号那天让你发的是358件吧?”我的本子上记的是这个数目。
小刘拿来了账本,边翻边说:“你看,你看。”
我凑近一看,果真是256件。这怎么回事呢?我的数目和W公司要求的数目相符,我记的数目肯定是没错的。可小刘发货必须要我开单据才能发货的呀?
经过和库房的多方核对之后,我终于发现问题关键所在了:25号上午,我曾让库房发过256件另外一种规格的货到W公司。
我赶紧打电话给W公司,让他们查看货物规格。果然不出我所料,那256件货规格不对。
我又一次跑到库房:“小刘,你们给人家发错货了。”
“哪能呢,我们是按你写的单子发货的呀。”
你看,25号发给W公司的应该有2批货,一个256件,一个358件,两批货规格不同。”我翻出单子指给小刘看。
埋头看了好久,小刘才应着:“好,我把数量改过来吧。”
“不光改过来,还得给人家补货。”我补充说。
看来以后库房发货一定要盯着,不然这一来一去地,货在路上该担搁多少时间啊,如果延误了商机,给客户造成损失,那么我们的责任就大了。
顾宇碰上的这件事说来是库房的粗心造成的,但顾宇的监管不力也是原因之一,这一点顾宇自己也作了检讨。
很多事情十步有九步都做好了,但问题往往就出在最后一步。中国有句话叫做:“做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说的就是一个“始终”的问题。在工作中,你同时做几件事,每一件都做不好远不如就把一件事做得有始有终。马丁·路德说过:“为了完成最高道德,可以不择手段”,这里面讲的也是坚持“始终”的道理。不管过程怎么样,使一件事有一个完美的结果,这才是最重要的。
每个员工的身上都会留下企业的印记,所谓“一叶知秋”,企业外的人也总是把每一位员工看成企业的代表。作为员工,一定要注意自己一天24小时都代表着公司的形象,而不仅仅是在公司工作的8小时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