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碎海蓝,钻钴蓝,烟淼蓝,荒野蓝。如果说每座国家公园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气质和颜色,那么蓝色就是专属大雾山国家公园的主色调。这座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和田纳西州交界处的国家公园,被极负盛名的“阿巴拉契亚小径”和美国最美的“蓝脊公路”如纤细的动脉穿越腹地,终年都被淡蓝色优美缥缈的烟雾笼罩,远远看去,整个公园都好像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忧郁的烟气,因此得名“大雾山”。这个名称赋予了此山一种难以描述的气质,也许我们可以将之解读为因朦胧而产生的距离美。
40多亿年前,地球上一些最古老的山群在海底蠢蠢欲动,粗具雏形;20亿年前,冰河的末端延伸到大雾山的北面;再后来,造山运动令这里大块山脉上升,植被获得充分雨露日照滋养,繁衍丛生,落叶树和红针枞占山为王。时光的过渡赋予了大雾山别样的质感,令其拥有了不同于其他国家公园的别样妖娆。这种妖娆还表现在原始荒野和文明世界在这里有了绝妙的接洽点,一米天堂,一米荒原,无论何种表现形式,结果都是殊途同归。
沿着公路缓缓进入大雾山入口,沿途两侧遍布便利店、旅馆以及服装专卖店,烟火袅然,游人如织,全然没有半点暗喻——前方将是北美东部最青翠的栖地与最壮阔的山景。然而,一进入园区,你就会清楚地感受到自己踏入了一个迥然不同的世界。441号公路继续向前延伸,但马路两旁的景色逐渐变绿,海藻绿,青苔绿,森林绿,层层叠叠的植被开始占领你的瞳孔;雾霭在茂密的树顶间飘过,宛如森林沉静的呼吸吐纳;氤氲水汽从林间瀑布袅袅升起,令人疑心随时会有山妖出没;烤肉与私酿威士忌的醇香味在鼻尖飘浮;美国南部特有的轻柔温润空气拂过面孔,瞬间唤醒你沉睡许久的视觉、味觉和触觉。
早期著名的旅行者霍瑞斯·凯普哈特曾在书里这样提到大雾山:“大地在这里不曾露出肋骨和脊椎,就连赤裸的岩石也很少看到。”如果你指望在大雾山领略一场惊心动魄的冰川奇景或者接连迸发的间歇泉,那还是趁早更改路线吧,因为大雾山的美关乎最原生态的山水原野和重峦叠嶂的自然景观,如同工笔画中最细致的那一笔,具备强大的渗透力,而非震撼力。
大雾山的水汽来自树木强烈的蒸腾作用,竟日有之,但是随着十二时气温光照的变化,在不同的时间弥散出不同意义的美来。大雾山从宁静中醒来的清晨是一天里雾气最为浓重的时刻,白若奶汤,弥漫充斥在群峰之间,掩盖了林海的翠色,百步之外莫辨牛马,隐约有“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之感。正午时分,小水滴被蒸发到空气中成为水蒸气,视野变得清晰可见,这时的雾气就具有了烟的色泽和形状,这个时候也是最适合看到“蓝烟”现象的。登上一座高峰,用尽眼睛所有的力气去眺望远处的群山,令人终生难忘的情境便出现了:远处的群山和大气真的幻化出淡蓝深青的颜色,透明而高亮,距离太阳最近的部分迷离成海市蜃楼,让人可以从中看到希望和美好事物的影子。日落的余晖为傍晚时候的烟雾染上轻绯淡紫的颜色,天空在远处的山巅用渐淡的温和色调融入大地,转成一片诗意而和谐的暮景,万物霎时蒙上玫瑰的影子,“决眦入归鸟”。
北半球的九月,肃杀的秋气从北方长驱而下,所过之处温带落叶林的树叶转化为鲜艳的赤黄,仿佛凝固的火焰,明明是九月的霜叶却绚烂得强煞二月的红花。园区里栖息着美洲狮和黑熊等30余种哺乳动物,另外由于山水交融、相得益彰的生态效果,园区内的爬行类、鱼类和两栖类动物也很昌盛,值得一书的是其中的有尾类,而有尾类中最出名的就是蝾螈。这里有27种分属不同科的蝾螈,是世界上蝾螈种类最多的区域。这种古老的物种常带着一身鲜艳的体色在湿润的土地上爬来爬去,以昆虫和爬虫为食,像青蛙一样冬眠。为了保护丰富多样的物种,这里作为一个永不开发的区域加入了国际生物圈保护组织。
在大雾山国家公园保留着许多民族和文化热烈杂烩过的痕迹。这里的土著居民是切诺基印第安人,他们在这里渔猎耕种,直到来自英伦的移民大举进入这一地区为止。移民们在这里的阿巴拉契亚山南麓建立了自己的农业生产生活秩序和基础设施,至今还保留有当时建造的77个建筑群落,有用于生产的粮仓和谷场,也有用于生活的棚屋和磨坊,还有精神教育功用的教堂和学校等。
在这里建立的阿巴拉契亚文化至今还在发挥着积极的影响,在民间也在高校。
有云的轻灵,也有梦的安详,大雾山所代言的是存在于大地和众生之间的和谐爱谊,这种爱谊必将历久而弥坚,长时间地见证自然之美,以及人类在选择自身发展道路时所表现出来的成熟的理性。
漫步大雾山国家公园,最直面的感受全部源自苏轼的那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入画的感觉不过如此吧。退身观画方能淡然笑之,而置身其中,你只会将自己身心交付其间,不知今夕是何年。
相关链接:
大雾山保存有世界上最完好的温带落叶林带,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山顶区域生长着高大的冷杉和云杉,中下部以阔叶林为主;在山麓地带,树木的种类多了起来,栎树、铁杉和松树混生在一起,这里也是最适合看秋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