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法者。軌持義。謂一事一法。皆軌持故。王者。往也。謂佛所說法。無有高下。平等教化。一切眾生所歸往也。又云王者。自在義。謂以法攝護眾生。令得安樂。故名法王。經云。我為法王。於法自在。又王者。有乎二種。一者輪王。王四天下。二者法王。統攝大千。如世間以輪王為尊。而出世間。以法王為重。故曰無上尊也。梵語阿耨多羅。秦言無上。大論云。如諸法中。涅槃無上。眾聖之中。佛為無上也。三界無倫匹者。依自誓三昧經云。初欲界有四。一****。二****。三貪欲。四婬欲。欲強色微。故云欲界。二****。有二。一****。二****。色強欲微。故云****。三無色界一種。惟****故。色絕欲劣。故云無色界也。倫。等也。匹。配也。謂證佛理境。居常寂光土。其餘九法界中。皆稱眾生。豈能與佛等配乎。如來為三界大師。等視眾生。猶如赤子。無數方便。引出火宅。故云天人之導師。四生之慈父也。我今暫歸依。能滅三祗業者。謂行人以凡情名字之我。而稱我也。暫歸依者。以一瞻一禮。覩其相好之誠。令無量眾生。滅除無始罪垢。而深植慧根也。三祗者。梵語具云。阿僧祗劫。華言無數時。有其三解。一。如俱舍論云。如來始從古釋迦。至尸棄。值七萬五千佛。名初阿僧祗。次從尸棄。至然燈。值七萬六千佛。名二阿祗。僧又從然燈。至毗婆尸。值七萬七千佛。名三阿僧祗。此三僧祗。乃無數中之有數。約如來因中修行六度所歷時論也。又起信疏云。從初發心。至歡喜地。謂之一阿僧祗。從二地。至八地。謂之二阿僧祗。從九地。至等覺。謂之三阿僧祗。此乃無數中之無數。約菩薩修行位次論也。是以即此現前一念信敬之心。勝於如來三大阿僧祗劫。修六度萬行之功。能滅三祗生死之罪。何況稱揚贊歎。若論贊佛功德。億劫莫能盡述。故行願品云。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乃至云。各以一切音聲海。普出無盡妙言詞。盡於未來一切劫。贊佛甚深功德海。菩薩本行經云。阿難白佛言。若使有人。以四句偈。贊佛如來。得幾功德。佛言。正使億百千那由他術。無數眾生。皆得辟支佛道。設有人供養是等衣服。飲食醫藥。床敷臥具。滿於百歲。其功德多否。阿難言甚多世尊。佛言。若人以四句偈。用歡喜心。贊歎如來。所得功德。過於上福。百千萬倍。無以為喻。智度論云。若聞諸佛功德。心生尊重。恭敬贊歎。是人得無量福。知一切眾生得無過者。故言尊。敬畏之心。過於君王。父母。師長之切。故言重。謙遜畏難。故曰恭。推其智德。故曰敬。美其功德為贊。贊之不足。又稱名舉揚。為歎。故華嚴經云。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虗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
禮佛
【記】禮者。履也。謂進退有度。尊卑有分之儀。增一阿含經云。禮佛有五種功德。一者端正。以見相好。生尊上故。二者得好音聲。以見佛時。三自稱曰。南無如來。至真等正覺故。三者多饒財寶。以見佛時。具花香燈明。隨力供養故。四者生處高貴。以見佛時心無染著。又能右膝著地。長跪叉手禮故。五者得生天上。以念佛功德法爾故。觀音玄記云。底沙佛有二弟子。一釋迦。樂修利他行。所化機先熟。二慈氏。樂修自利行。所化機在後熟。彼佛念曰多人就一人則難。一人就多人則易。欲令釋迦先成道故。乃捨二弟子入山。時釋迦菩薩。隨後入山。尋師不見踪跡。正行次。忽見彼佛在寶龕中。入火界定。威光赫奕。特異于常。行次忘下一足。經于七日。說于一偈。因此精進超於九劫。在彌勒前成佛。本行經云。佛告阿難。往昔有如來出現於世。號弗沙佛。時彼佛在雜寶窟中。我見彼佛。心生歡喜。合掌翹足。七日七夜。以此偈贊歎。阿難。我以此偈贊彼佛已。發如是願。乃至彼佛語侍者言。是人過於九十四劫。當得成佛。號釋迦牟尼。我於彼時。得授記已。不捨精進。增長功德。無量世中。作梵天王。轉輪聖王。以是善業因緣力故。我得四種辨才。無有一人。能與我論。降伏我者。我得成阿耨菩提。轉於無上法輪。既知聖教禮贊功德。不可思議。是故行者。常須作意。不得自惰。恐無常忽至。瞻禮無處。凡見佛時。當以此心此偈。而贊禮也。
天上天下無如佛。十方世界亦無比。世間所有我盡見。一切無有如佛者。
普禮真言。
唵。嚩日囉斛(三贊三禮)
【記】天上天下無如佛者。指三界而言。以九法界中。皆眾生報。諸天著樂所盲。不能深達佛理。眾生無明障蔽。不能覺照本源。如來為天中天。聖中聖。三界極尊。誰能與等。非唯竪窮三際。莫與佛等。即橫徧十方。亦無可儔。總而言之。盡虗空。徧法界。亦無有如世尊百千相好。萬德莊嚴。三覺俱圓。十號具足也。第一句贊大。第二句贊多。第三句贊勝。第四句總贊大多勝。故行願品云。所有十方世界中。三世一切人師子。我以清淨身語意。一切遍禮盡無餘。又般若經云。如來智慧如虗空。悉覩眾生去來相。十方一切悉見聞。我當稽首禮法王。今人禮佛發願。若能如釋迦之贊弗沙。亦以此偈。七日七夜翹一足而贊釋迦。其人必定親見釋迦。而為授記。復見千百億釋迦。不出自心也。普賢觀經云。若有晝夜六時。禮十方佛。誦大乘經。思第一義。甚深空法。於一彈指項。除百萬億那由他恒河沙劫生死之罪。行此法者。真是佛子。業報差別經云。禮佛一拜。從其膝下。至金剛際。一塵一轉輪王位。獲十種功德。一。得妙色身。二。出言人信。三。處眾無畏。四。諸佛護念。五。具大威儀。六。眾人親附。七。諸天愛敬。八。具大福報。九。命終往生。十。速證涅槃。
集。禮讚須精誠作觀。五體投地。教列七種禮。不可不知。一。我慢禮。謂依位次。以無恭敬。心馳外境。五輪不具。如碓上下。二。唱和禮。謂麤正威儀。心無靜想。見人。則身輕急禮。人去則身墮心疲。蓋心散而口唱也。三。身心恭敬禮。謂聞唱佛名。便念佛想。身心恭敬。精無厭怠。四。發智清淨禮。謂達佛境界。隨心現量。禮一佛。則禮一切佛。禮一拜。則禮法界。以佛法身融通故。五。徧入法界禮。謂自觀身心等法。從本以來。不離法界。佛我平等。今禮一佛。即遍禮法界諸佛。六。正觀禮。謂禮自佛。不緣他佛。何以故。一切眾生。各有佛住。平等正覺。七。實相平等禮。謂前。有禮。有觀。自他兩異。今此一禮。無自無他。凡聖一如。體用不二故。文殊云。能禮所禮性空寂。前三。約事。後四。就理大方廣寶篋經中。智燈聲聞。問文殊言。云何禮佛。文殊言。若見法淨。名見佛淨。若身若心。不低。不昂。正直而住。不動。不搖。其心寂靜。行寂靜行。是名禮佛。比丘不得通肩著袈裟禮佛。死墮鐵甲地獄。除坐禪。受食。通肩不犯。比丘不得披禪衣禮佛。誦經。經行。及禮尊宿。塔殿前行。死變團魚。龜黿之類。及不得覆頭。須露頂。違者結罪。唯除病時。大寒時。凡正信出家受戒者。切須慎之。
【記】五輪著地者。依離垢慧經中。應一一發願。初總願云。我今五輪於佛作禮。為斷五道。離於五蓋。願諸眾生。常得安住。不壞五通。具足五眼。願我右膝著地之時。令諸眾生。得正覺道。願我左膝著地之時。令諸眾生。於外道法。不起邪見。悉得安立。正覺道中。願我右手著地之時。猶如世尊。坐金剛座。右手指地。震動現瑞。證大菩提。我今亦爾。共諸眾生。同證覺道。願我左手著地之時。令諸眾生。離諸外道。難調伏者。以四攝法。而攝取之。令入正道。願我首頂著地之時。令諸眾生。離憍慢心。發無上意。悉得成就。無見頂相。餘義可知。
供淨瓶
【記】進奉曰供。瓶者。汲水之器。用有淨觸之別。此為淨用。亦名德瓶。謂朝暮行持。多功德故。西域記云。裙稚迦。即澡瓶也。此為觸用。佛制比丘。不淨洗潄。不得禮拜誦經故。淨瓶潄口。澡瓶洗手。今則洗潄不行。二瓶失制。雖復禮敬。焉得無罪。
集。梵語軍持。此云瓶。寄歸傳云。軍持有二種。一。磁瓦者。是淨用。二。銅鐵者。是觸用。今所明者。乃淨瓶也。比丘每日清旦。誦經呪畢。用淨瓶。盛淨水。供於佛菩薩像前。欲須瓶盛水時。當觀想佛菩薩尊容。具儀作禮。起已。取瓶。默持此偈呪。
手執淨瓶。當願眾生。內外無垢。悉令光潔。
唵。勢伽嚕迦叱[羊*含]叱莎訶(三遍)
【記】手執者。謂以身而舉。以表事也。內外無垢。悉令光潔者。即事以明理也。內即身心。外即塵境。謂此持戒之心堅淨。則外不染塵勞。內不起煩惱。表裏一如。心地清淨。而智光皎潔矣。故楞嚴經云。根塵不偶。現前殘質。不復續生。執心虗明。純是智慧。慧性圓明。瑩十方界。即斯意耳。
蕩淨瓶真言
【記】蕩者。謂滌去塵垢也。真言者。樓閣經云。是諸佛之母。成佛種子故。若無真言。終不能成無上正覺然水能蕩其瓶垢。法能滌其心垢。乃事理雙彰之謂也。
集。既禮佛起。持空瓶至淨水所。左手撩衣。右手持瓶。徐徐先取水蕩三次。每次誦此呪七遍。其蕩瓶水。莫仍注淨水中。須棄於外。
唵。嚂。莎訶(二十一遍)
灌水真言
【記】灌者。注也。謂瓶淨堪注水。心清堪受法。水注於瓶。則事成矣。法注于心。則理就矣。
集。既已蕩淨無塵。滿灌淨水。默持此呪。
唵。嚩悉鉢囉摩尼莎訶(三遍)
【記】灌已。持歸本處。行時。不得左右傍視。失儀亂走當屏息諸緣。念佛持呪。一心正道。珍重而行。
集。到佛前。胡跪(右膝著地)。左手持瓶。右手作普供養印念大悲呪七遍。禮拜而退。下晚出水。結印同前。先念大悲呪七遍。心經。往生呪。各七遍。出外散水於淨地。手作甘露印法。口默念。
甘露真言
【記】甘露者。不死之妙藥也。以喻法之殊勝。不可思議故。真言者。乃諸佛秘密之心印也。然甘露能除一切眾生身病。此真言能除一切眾生心病。又瓶能出生無量珍寶。此真言能出生無量功德也。
曩謨蘇嚕婆耶。怛他誐多耶。怛姪他。唵。蘇嚕蘇嚕。鉢囉蘇嚕。鉢囉蘇嚕。娑婆訶(三遍)
集。念時。觀想瓶為如意瓶。流出種種飲食。先諸天。次鬼神。後餓鬼。畜生。各獲飽滿已。又想瓶緒出樓閣。宮殿。珍寶。瓔珞。傘蓋。香花。衣服無不具足。然後說十二因緣法。授彼三歸。令聞法受歸。得法喜三昧。禮拜而去。
【記】如意瓶者。謂瓶如其意。想物即出故。亦名摩尼瓶。華言離垢。此瓶光淨不為塵垢所染。故名離垢瓶。又名帝瓶。即寶藏瓶也。謂能出生種種珍寶故。十二因緣者。謂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也。展轉感果為因。互相由藉為緣。有三世。二世。一念三種。三歸者。令其歸依佛法僧三寶。出離輪迴故。法喜者。謂聞法懽喜。離苦得樂故。梵語三昧。此云調直定。亦云正受。圭峯云。不受諸受。名為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