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枯 血枯一症。内经述一病源以为榜样。而曰胸胁支满。妨于食。病至先闻腥臭出清液。唾血。四肢清冷。头目眩晕。时时前后血。此名血枯。支满。满如支鬲也。肺主气。其臭腥。肝主血。其臭臊。肺气不能平肝。则肝肺俱遂于上。浊气不降。清气不升。故闻腥臭而吐清液也。唾血。血不归经也。四肢清冷。气不能周也。头目眩晕。失血多而气随血去也。血气既乱。故前后阴血不时见。而月信反无期也。夫肾主闭藏。肝主疏泄。此症不惟伤肾。而且伤肝。至其久则三阴俱亏。所以有先见诸症。终必至于血枯月信断也。丈夫犯此。亦不免为精枯。所谓劳损之属也。然其症与血隔相似。皆经闭不通之候。而枯与隔相反。隔病发于暂。或痛或实。通之则血行。枯则冲任内竭。必不可通者也。唯养阴补气。使其血充可耳。
附录
张子和九气感疾论
万物之在天地间也。咸以气而生。及其病也。莫不以气而得。夫天地之气。常则安。变则病。而况人禀天地之气。
五运迭侵于其外。七情交战于其中。是以圣人啬气如持至宝。而轩岐所以论诸痛皆因于气。百病皆生于气。遂有九气不同之说。气本一也。
因所触而为九。所谓九者。怒喜悲恐寒暑惊劳思也。其言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逆上。王注曰。怒则阳气逆上而肝木乘脾。故甚则呕血及飧泄也。喜则气如志达。营卫通利。故气缓。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
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王注云。恐则使精却上而不下流。下焦阴气亦回环而不散。故聚而胀也。然上焦固禁。下焦气还。故气不行也。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
王注云。身凉则卫气沉。故皮肤之理及渗泄之处皆闭密。而气不流行。卫气收敛于中而不散也。暑则腠理开。营卫通。
汗大出。故气泄。王注云。人在阳则舒。在阴则惨。故热则肤腠开发。营卫大通。津泄而汗大出也。惊则心无所根据。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劳则喘息汗出。内外皆越。故气耗。王注云。疲劳役则气奔速。故喘息气奔。速则阳外发。
故汗出。内外皆逾越于常纪。故气耗损也。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王注云。系心不散。故气亦停留。素问论九气甚明。其论所感之疾则甚略。惟灵枢论思虑悲哀喜乐愁忧盛怒恐惧而言其病。其言曰。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 脱肉。毛瘁色夭。死于冬。脾忧愁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 乱。四肢不举。毛瘁色夭。
死于春。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不举。毛瘁色夭。死于秋。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萃焦。毛瘁色夭死于夏。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善忘其前。腰脊不可仰屈伸。毛瘁色夭。死于季夏。肾恐惧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痿厥。精时自下。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灵枢论神意魂魄志精所主之病。然无寒暑惊劳四症。余以是推而广之。怒气所至。
为呕血。为飧泄。为煎厥薄厥阳厥。为胸满胁痛。食则气逆不下。为喘陷烦心。为消瘅。为肥气。为目暴盲。耳暴闭。
筋解发于外。为疽痈。喜气所至。为笑不休。为毛发焦。为内病。为伤气不收。甚则为狂。悲气所至。为阴缩筋挛。为肌痹脉痿。男为数便血。女为血崩。为酸鼻为辛额目昏。为少气不足以息。为泣则臂麻。恐气所至。为破 脱肉。为骨酸痿厥。为暴下汗水。为面热肤急。为阴痿。为惧。而脱颐。惊气所至。为潮涎目 口 。为痴痫不省人僵仆。
久则为痛痹。劳气所至。为咽嚏。为病促促。为嗽血。为腰痛骨痿。为肺鸣。为高骨坏。为阴痿。为唾血。为冥视耳闭。
男为少精。女为不月。衰甚则渍渍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思气所至。为不眠。为嗜卧。为昏瞀。为中痞。三焦闭塞。
为咽嗌不利。为胆脾呕苦。为筋痿。为白淫。为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为不嗜食。寒气所至。为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下利清白。吐利腥秽。食已不饥。坚痞腹满。急痛 疝。屈伸不便。厥逆禁固。热气所至。为喘呕吐酸。暴注下迫转筋。小便混浊。腹胀大而鼓之有声如鼓。疮疽疡疹。瘤气结核。吐下霍乱。瞀郁肿胀。鼻窒鼽衄。血溢血泄。淋闭。身热恶寒。甚则瞀螈目不明。耳鸣或聋。躁扰狂越。骂詈惊骇。禁栗如丧神守。气逆冲上。嚏腥涌溢。食不下。跗肿酸疼。
暴喑暴死。暴病暴注。凡此九者。内经有治法。但以五行相胜之理治之。夫怒伤肝。肝为木。怒则气并于肝。而脾土受邪。木太过。则肝亦自病。喜伤心。心为火。喜则气并于心。而肺金受邪。火太过则心亦自病。悲伤肺。肺为金。悲则气并于肺。而肝木受邪。金太过则肺亦自病。恐伤肾。肾属水。恐则气并于肾。而心火受邪。水太过则肾亦自病。思伤脾。脾属土。思则气并于脾。而肾水受邪。土太过则脾亦自病。寒伤形。形属阴。寒胜热则阳受病。寒太过则阴亦自病。
热伤气。气属阳。热胜寒则阴受病。热太过则阳亦自病。凡此七者。更相为治。故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
喜可以治悲。以谑浪狎亵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迫遽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忘此之言夺之。此凡五者。必诡诈谲怪。无所不至。然后可以动人耳目。易人视听。若非有材有识之人。亦不能用此五法也。炅可以治寒。寒在外者。以 针熨灸汗之。寒在内者。以热食温剂平之。寒可以治热。热在外者。以清房凉榻薄衣。乃清利汗之。热在内者。以寒饮寒剂平之。唯逸可以治劳。经曰。劳者温之。温谓温存而养之。若以为温药误矣。岐伯曰。以平为期。亦谓休息之也。唯习可以治惊。经曰。惊者平之。平谓平常也。夫惊以其忽然而遇之也。
使习见习闻则不惊矣。此九者。内经自有是理。庸工废而不行。今代刘河间治五志独得言外之意。谓五志所发。皆从心造。故凡见喜怒悲恐思之症。皆以平心火为主。至于劳者伤于动。动便为阳。惊者骇于心。心便属火。二者亦以平心为主。今之医者。不达此旨。遂起寒凉之谤过矣。
附录
缪仲醇阴阳脏腑虚实论治
阳虚。即真气虚。其证恶寒。或发热。自汗。汗多亡阳。然阳虚不发热。单恶寒者居多。治宜甘补温热。
阴虚。即精血虚。其证为咳嗽多痰。吐血咯血嗽血。鼻衄齿衄。盗汗自汗。发热寒热潮热。骨乏无力。不眠气急。腰背痛。治宜生精补血。气清虚热敛摄。酸寒甘寒甘平咸寒。略兼苦寒。
表虚。其证自汗恶风。洒淅寒热。善就温暖。脉浮无力。治宜甘酸补敛。益气实表。
里虚其证洞泄或完谷不化。心腹痛。按之即止。或腹胀。或伤寒下后痞满。治宜温补。甘温佐以辛热。
阳实。即表邪热盛。其症头痛寒热。遍身骨痛无汗。治宜辛寒发散。天寒略加辛热辛温佐之。
阴实。即里实外感证。属邪热内结者。其症胸腹硬痛。手不可近。大便七八日不行。或挟热下利。治宜下。苦寒咸寒甘辛。
阳厥。即热厥。其证四肢厥。身热面赤。唇燥大渴。口干舌苦。目闭或不闭。小便赤涩短少。大便燥结。不省人事。
治宜下。清热。甘寒苦寒咸寒。有挟虚有痰者。宜麦冬竹沥芦根汁梨汁牛黄童便。如妇人热入血室。因而厥者。药中以童便为君。加赤芍生地牛膝丹皮桃仁。甚者大便燥结。加芒硝大黄下之。通即止。
阴厥。即寒厥。其证四肢厥逆。身冷面青。嗜卧。手指爪青黯。腹痛。大便溏或完谷不化。小便自利。不渴。不省人事。治宜补气温中。甘温辛热。
上盛下虚。属阳盛阴虚。治宜降。益阴。甘寒酸寒。佐以咸寒苦寒。下盛上虚。属阴盛阳虚。治宜益气升阳。甘温甘辛。
心虚八证。治宜补血。甘温酸敛。佐以咸寒。镇坠。惊邪属心气虚。经曰。惊者平之。宜降。清热豁痰。平癫痫属心气虚。有热亦宜降。清热豁痰。不得眠属心血虚。有热治宜敛。养阴血清热。心烦属心家有热。宜清。兼生津液。甘寒甘平甘酸。参用不得眠中诸药。怔忡属心血不足。心澹澹动。盗汗属心血虚。汗者心之液也。宜补敛。清虚热。甘酸甘平甘寒。苦寒咸寒。伏梁属心经气血虚。以致邪留不去。治宜活血凉血。散热通结。辛咸。
心实。即实火实热五症。治宜降火清热。苦寒以折之。辛寒以散之。甘寒以缓之。咸寒以润之。谵语属心家初热。
舌破属心火。烦躁属心家邪热。及心内火炎。自笑属心家有热邪。发狂属心家有邪热甚。(烦属心躁属肾)肝虚十证。治宜辛散甘缓。胸胁痛属肝血虚与肝气实。。因而上逐。宜降气养血和肝。辛甘平缓。转筋属血虚。宜酸辛甘平。目光短属肝血虚。及肾水不足。真阴亏。宜补肝兼滋肾。甘温益血。甘寒除热。目昏属肝血虚。有热。兼肾水真阴不足。目翳属肝热。兼肾水不足。宜补肝血。除热退翳。亡血过多角弓反张属肝血虚。有热宜补血清热。甘寒甘温酸寒咸寒辛润。少腹连阴作痛按之则止属足厥阴经血虚。宜同角弓反张。偏头痛属血虚。肝家有热。不急治之。久之必损目。宜养血清虚热。甘寒酸寒辛寒。目黑暗眩晕属血虚。兼肾水真阴不足。宜养血补肝清热。甘寒甘平酸寒苦寒。肥气属气血两虚。肝气不和。逆气与瘀血相并而成。宜和肝散结气。兼行气血凝滞。甘温甘平。肝实五证。宜清热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