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某些小卫星或者行星人造卫星上设立了大型信号中转站。它拥有庞大的太阳能光电板,发射信号采用高频光子,并且多台机器同时运作,所以高清视频的接收和发射完全没问题。当然了,在一般情况下还是采用低频毫米波进行通讯,因为星球上建立的射电望远镜功能相当强大,不使用太浪费了。高频信号收发装置和低频仪器有很大不同。低频接收仪是通过大面积的接收装置捕获足够多的电磁波,然后通过电磁波激活物理电学上的宏观震荡电路来分析获得的信号,它就要求必须达到一定的电磁密度。高频信号接收仪的原理是通过大面积的接收装置捕获特定频率的信号,并经过光电转换获得信号密度和发射频率。在理论上,只要接收的光子频率确定,人类就只需要通过解码就可以获得理想内容。通过类似于激光的设备,人类可以将信号准确的定位在数万光年外的星体表面,而生物光电板的产生极大的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其庞大的设备群对于接受微弱信号极其灵敏。在21世纪30年代,人类就可以进行星体间大规模通讯了。
在这个地方我觉得有必要对所谓的增透膜进行一些物理学的分析。传统上,人类认为增透膜是通过光的干涉效应降低发射光强度以获得更多的目标电磁波,并且也有诸多复杂的公式计算出理想的结果。事实上公式的结果是无可厚非的,但理念却存在很大的谬误。我们知道光的反射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电子的康普顿效应,二是原子核的激发退激辐射效应。原子核相对于原子来说是非常小的,所以我们只需要考虑电子对光的康普顿效应。光在增透膜的两个表面进行反射,内层表面反射的光子在经过将要进行康普顿效应的电子身旁,扰乱了电子轨迹,阻止了正要辐射出的光子,其本身能量也因为干涉效应消失。但是电子在脱离同相半波长的干涉区域后立刻辐射光子,这个光子因为扰乱导致方向变成了向内辐射,而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消失的那个光子则重新出现,或者被电子吸收经退激辐射,或者直接经电子引力减弱能量后穿透原子辐射到周围。也就是说增透膜很大程度上是改变了电子辐射光子的方向,而不是光的干涉直接使光子消失。
当然,我们可以假设另一种可能性。假如后面反射来的光子扰乱电子,并被电子吸收,那么电子就含有两个光子的能量,但这只是暂时现象,光子在一瞬间又辐射出去,这样增透膜的效率就达到了理想效果。不管哪种方式,我们都可以义正辞严的说:光的干涉效应只是光子的宏观效应。光不会在干涉中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降低能量。否则能量守恒定律就成了摆设。在研究这些问题的很多时候,我们必须考虑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电子辐射光子是瞬时的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通过常识,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电子辐射是需要时间的。根据以往的知识,我们知道电子是弦的极度塌缩造成的,它的周围时空是扭曲的,根据光的折射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根据爱因斯坦的说法,光是不具有静态质量的,它对时空就不具有扭曲的能力。而电子却可以顺利的辐射出各种频率的光子,我们就可以这么说,光的波长是电子辐射的时间差造成的。电子无论吸收哪种频率的光子,我们都可以在它含有光子的时候把它们看做一体,辐射出来的光子之所以不同,是电子宏观的频率不同,导致不同的辐射时间差。
我们知道光是有一定波长的,增透膜的增透原理就是相同波长的光相差半个波长,导致后发光子扰乱了电子辐射。这个过程我们有必要仔细分析一下,电子中已经吸收了一个光子按照正常情况它应该顺利的辐射出光子,但是后来的光子在这时候到达电子附近,光子想要扰乱电子的辐射过程,它的能量就必须作用到电子上,也就是有所损失,而事实上光子应该完全被电子所吸收。假如两个光子不在相同方向上,且正好相差半个波长是无法发生干涉效应的,这也是增透膜必须具有一定厚度的原因。那么我们就可以这么说,电子在吸收第二个光子的时候不是瞬时的,而是具有时间先后顺序的,它按照光子的波动特性从波的开端开始,与第一个光子干涉性的逐步吸收,导致两个光子相容在同一个电子中。两个光子的波在电子中互相叠加,等同于消失无踪,但他们的能量并没有消失,而是加持在电子中,使得电子的特性发生某些改变。
参照双光子辐射一节的内容,我们假设电子吸收光子后会有三种可能的改变:一、电子动量增加;二、电子因光子的吸收导致电荷被屏蔽,发生跃迁;三、电子因为吸收光子,使得电子质量增加,导致它周围的时空更加扭曲。前两种模式我们已经讨论过,现在看第三种模式。假如光子使电子塌缩的更加严重,导致时空更加扭曲,它就必定更加靠近原子核,这与电子跃迁模式不符,所以我们只能摒弃。我们假设原子核外层电子具有更高的能量,因为电子在远离核子的时候必须克服电荷引力做功。在实验科学领域必然做过这样的监测,物理学家们发现这样的现象:吸收了大量光子处于激发态的电子,有更多的概率处于原子外层轨道,而原子一旦发射过后,电子就逐渐回到内层轨道上。虽然我们无法拍摄出辐射视频,但是根据两种状态的原子比较,我们也可以轻易得出电子跃迁和辐射退激的模型。这在不考虑核子引力的情况下是正确的。
有时候我们也必须考虑另一种可能,就是电子在吸收了光子以后并没有发生跃迁,而是在没有跃迁之前就已经完成了光子辐射。特别是这种干涉光子的吸收,因为它内部已经含有两个光子,即使存在双光子辐射也达到了临界状态,极有可能不发生跃迁直接辐射光子。对于这种情况的检测是很简单的,建立检测电子跃迁模型就能获得理想结果。假如在大量含有双光子的原子中并没有相应量的电子跃迁,就说明这个假设是正确的。不过这个问题只是基于思维的严密性来考虑的,对于原子的内部讨论似乎没有太大的意义。根据以上讨论,我们知道电子吸收光子并不是瞬时的,否则光在增透膜两面的同相半波干涉现象就不会存在,反过来我们就可以推理出这样的结论:光子在辐射的过程中确实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而光的波长就是电子辐射的时间差造成的,由此我们就知道光是一种矢量电磁波,具有严格的方向性。
对于上述论证,我们似乎很难找到相应的实验进行验证,毕竟电子本身就是一个极度塌缩的弦,我们无法使用常理来推测它内部的反应机理。而这个时候我们遇到了更加难以讨论的问题,光子被电子吸收后是怎样容纳在电子中呢?它是按照吸收的过程顺序的对应波长排列在电子内部吗?还是通过频率叠加模式,将两个光子的波重叠在一起?电子是电磁波的另一种形态,它吸收了电磁波,根据常理来推断,它只能通过宏观的电磁频率来容纳电子。说的通俗一点就是:电子是一个极度塌缩的弦,它的塌缩程度比之光子高上了很多个数量级。但是它有一个特异的能力,那就是它还有一个相对低频率的电磁振动模式,这种电磁转换频率是整个电子宏观表现出来的特性,它也许是高度塌缩弦频率的10^-10,也许更低或者更高,而且在另一个数量级上还存在其他能够与电子宏观频率耦合的电磁波频率。因为在电子跃迁模式我并不是太清楚,所以是否存在相关公式也无法确定。但是我们确实可以看出电子在弦的原始塌缩程度上和它能够耦合的电磁波频率具有很大关联,我们假如建立一个正确的对应关系,甚至可以通过它在宏观耦合的电磁波计算出它的塌缩程度。这也许是一个方向,通往核心理论的狭窄通道。
根据以上述说,电子容纳光子,其实并不是像瓶子容纳水或者玻璃球一样装在内部,极有可能是通过一种电磁转换的耦合频率将光子吸附在了电子表面,而被吸附的光子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电子的电荷特性,导致它发生跃迁。双光子吸附是同样的道理,你们也许看出来我是比较支持电子跃迁是光子屏蔽了电荷这一观点的。电子耦合了光子,其实在更加宏观的震荡电路也可以看出些许端倪,我们应该知道任何物质的宏观表现都不过是微观特性的集合,因此这个结论我还是比较支持的。关于这个结论是很难验证的,但是假如我们得到这样的实验结果,就基本可以确定它的存在:如果一个电子吸收的两个光子存在频率的极小差异,在辐射出的光子中两个光子也存在频率的不完全相同,那就确证了。不过电子的频率相对于光子来说太高了,光子很难影响到电子的频率。如果光子对于电子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那么在理论上电子不仅可以吸附双光子,甚至可以吸附三个乃至更多的光子。如果实验获得了三光子或者更多光子的辐射结果,将对以上观点产生极大的支持。这个实验是很难做的,根据光的叠加效果,我们只需要使用低频电磁波照射电子,假如它能够辐射出高频光子就可以下定论了。因为低频光子是不会自动增加能量的,只有电子在吸收了很多低频光,叠加后才会有这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