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塘世族女也。生時母夢長庚入懷。後歸周。生五子。而寡秉節。自誓供觀音。香煙結蓮華。人異之。專心淨業。好施。不倦念佛。十五年如一日。萬曆丁亥五月。得疾。遂絕粒屏藥。至九月六日延僧禮懺。且曰。四日足吾事畢矣。乃西向對彌陀像。晝夜繫念。囑諸子翊贊著淨衣。戴誌公帽。長跪佛前。念讚佛偈。唱三歸依。輪珠念佛。一百八遍。逮午趺坐而化。蓮華香滿室。
于媼
昌平州邵村于貴之母。久積念佛。一日浣衣甚潔。謂其子曰。予將生淨土。子未信。至期。取凡置庭。心坐几上。脫去。異香天樂。比隣皆聞。
方氏
諸生吳應道室。三十寡。守志歸佛。專修淨土二十年。萬曆乙酉。年五十矣。小疾念佛不輟。無一語及他務。卒前一日。沐浴更衣。然香禮佛。還坐一榻而逝。
陶氏
居士張守約繼室。居士念佛陶亦信向。每日課誦。無間居士出禮普陀。陶謂二子曰。吾平日參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二語。今始悟。初四日吾行矣。及期。端坐而逝。次日居士歸成殮。俄棺上出青蓮華五朵。居士大駭異。自愧不知。其道行如此。
中官孫名之母
一生齋戒念佛。年老微恙。自知時至。告其子欲坐脫。子哀泣。止之不得。乃為作龕。至期入龕。安坐化去。
陸母徐氏
孀居。刻志淨業。夫有千金。出貸焚劵。不取奩飾。罄以施人。恒于佛所。禮誦不輟。如是十載。一夕忽呼侍人曰。看東方光發否。我待往生。時至矣。汝輩可助我高。聲念佛合掌而逝。
劉道隆母李氏
年四十長齋念佛。修淨室一間。供佛菩薩像。朝夕稱禮。每誕日誡子婦。母設慶席。惟禮懺一日或三日。如此者二十五年。將終前一歲。延僧禮懺七晝夜。夢大士持素珠一串。示之曰。以此授汝珠數。乃往生期也。夢中數之。五十三顆。不解其義。至庚子五月十三日。忽告家人曰。吾今日行矣。可舉家大聲念佛助我西行。即面西念佛。端坐而逝。
陳母朱氏
吳郡人。濬川居士室也。孝慈天植。素向三寶。年八十一。其子參雲棲歸導。以念佛往生。遂篤志淨業。越二載示疾。卒之前三日。堂前大呼母名者三。母云。有二青衣。在此時病久孱困。忽躍起。竪脊端坐。諸子勸其寢息。乃吉祥而逝。迎尸中堂。仰臥之尸。自轉向西。眾人歎其神異。
豫章人楊選一妻
三十生子後。即與夫別居。聽其置妾。自日長齋念佛。至己丑。十五年矣。八月忽生發背。痛楚入骨。見一惡鬼。以刀割其背肉。有大力神。驅之去苦。若脫。謂夫曰。吾將行矣。有童子四人相迎。夫疑病中囈語。問何往。答曰。往西方。遂化。
江寧湯道人公甫母
八十一歲。自少長齋念佛。每晨夕萬聲為課。庚寅元朝。公甫請融悟觀。如兩戒師。虔修大彌陀懺。以初四日。五皷進壇。有唐道人宜之者。在壇外打報鍾。平明見白鶴數十。旅繞屋上壇內。緇素悉見。蓮華生佛。座下內外。金光覆空。山河大地。了無隔礙。下壇方散。此皆湯母虔修淨土之現證也。其往生上品必矣。
蔡坦如居士洞庭西山人妻
甚賢良。持齋念佛。放生然燈。作眾福。不求人知。既病劇。謂坦如曰。死固不須擇日。但世人俗見。謂修行人乃惡日死亦所不便。幸為擇日。明日吉乎。答云不吉。後日吉乎。答云亦不吉。乃曰。吾不能更待矣。今日吉乎。答云。今日頗吉。因即命取水澡浴。集親友。念佛正坐。合掌而逝。
寡婦張氏
家在常熟小東門外。奇窮苦守。一心念佛。却不揀淨穢。即登廁亦念不轍。後以痢疾而終。遺下破裙一條。即其平日所用。曾無替換。病時用以襯體。汙穢不可近。拋之河中。即見蓮花朵朵五色燦爛。散布水面。見者稱異。始知念佛果往西方也。將裙送相近菴中。作佛座卓圍。至今在焉。順治年間事。
餘姚徐氏
適烏山胡振嶽。舉四子一女。年四十餘。夫喪。遂託委家事。深居閫內。至心禮念彌陀佛千聲。如是者二十餘載。一日無疾。忽謂家人曰。多有金童。執寶盖迎接。越三日。當與偕行。屆期。呼家人囑訣曰。人當念佛。正坐而逝。
俞行敏妻卓氏
平生性直心慈。篤信佛法。尊禮玉林具德兩大師。間亦捨施。遇貧病人。必矜恤之。依法修淨業。日課念佛。誦彌陀經經六載。康熈丁未示微疾。安然坐逝。及殮時。顏色如生。歡容可挹。
杭郡太民江氏
訒公嚴先生繼。配都諫灝亭。公阮之生母也。太君產於望族。賦質賢淑。秉性仁慈。年十五適訒公。孝以承先。慈以逮下。凡五十餘年。初訒公歸依蓮池大師。篤信淨土。太君方青年。亦奉教虔修。每鷄鳴。輒起長跪。佛前誦經。念佛千聲。凡諸夜役。不呼睡婢。或勸無自苦曰。以此累若輩。豈學道人所宜。康熈戊申三月六日。晨課一如平時。達朝仍寢疾。忽大聲曰。觀音菩薩來矣。湯浴淨體。就枕而逝。
沈易生妻傅氏
法名德蓮。素篤信向。持齋念佛。沈以瞽者。賣卜所得。悉以飯僧。四方瓢衲。聞風沓至。傅氏不憚勞苦。而虔供者十有六載。康熈壬子七月小疾。至閏七月初一。索浴更衣。謂親屬曰。此有金童。來相接引。扶行數步。復坐。合掌念佛。瞑目而逝。
錢塘徐浩軒母
太宜人。奉佛甚謹。繪念佛圖一紙。上繪一大佛像。旁累數千圈。以記念佛之數。已畢。置黃布袋中。數年矣。康熈乙亥五月十四日。念佛而逝。申刻家人焚袋於磁盆。忽盆內有聲。眾疑盆碎。俄見五色起布成緇。色上現樓臺殿閣欄楯堦砌之形。蓮華上合掌。趺坐之佛數十。雲中菩薩。皆如****新畫者。親友男婦童僕。以及治櫬成衣之人。無不驚嘆競觀次日將殮掇灰。啟其袋背。佛像樓臺諸形。與袋面無異。又一老媼執拂子。隨行誠異。事示驗也。
陸氏
顧天瑞室。長齋念佛。乾隆三十三年。得微疾。沐浴就枕。其妯俞氏。亦修淨業。隔屋居。半夜聞陸氏呼之曰。姆早晚好來。吾先去。趨視之。逝矣。年六十三。明年四月。俞氏亦無疾而逝。年七十二。
陸氏
金南溟族嬸。日課佛名千聲。齋期加五千聲。如是二十年。乾隆四十年十二月。偶患腹痛。翌日集家人長幼。各致慰謝。勸修淨業。怡然而逝。年八十七。
栢萬安母曹氏
年六十四。病熱。萬安自蘇州馳歸。視母氣已絕。唯胸前微溫。家人為治。棺衾悉具。萬安悲慟。禱于白衣大士。誦白衣呪一萬二千遍。願減己壽一紀。以益母。涕淚并下。其明日索飲。閱數日病起。萬安遂勸母修淨業。除一室供佛像。母遂長齋。日以初中後分。入室。掐數珠。誦西方佛名。輒千計。居十二年。年七十六。九月既望晨。興謂其子曰。吾將去矣。可召諸親屬為別。明日親屬畢至。母悉與[款-士+上]語。戒諸子女。臨去時勿哭。日飲湯五六盞。至第三日。昧朝起坐。洗沐畢。易衣就枕而逝。
許氏
常州人。長齋奉佛。年至六十五。常慮未能專一。其婿栢萬安請曰。母年老。盍去家。吾有一室。可奉母。母從之。遂之婿家。萬安教以放下萬緣一心念佛。母如其言。自三月至六月。未甞有間。一日向萬安下拜。萬安驚問所由。毋曰。吾生六十餘年。顛倒夢想中。未甞一日安樂。自子導。我以念佛。吾朝而念焉。俄然而夜矣。夕而念焉。俄然而朝矣。世間安樂。何以過之。微子則不及此。是以拜。萬安曰。甚善。因為稱說極樂莊嚴。且曰。但得一心。聖境自現。聖境現時。亦勿生著。又三月母方夜坐。忽見一金蓮華現前。已而化作。百千萬億。蕚不層出。上昇虗空。光照無極。向晨復拜萬安。言其事。母自是容色。腴潤如三十許人。終日無他言。夜臥更許。即起坐念佛。雖精進衲子不及。臨終瑞應不一。吉祥而逝。
陶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