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箋】起世經閻浮提人。所有市物。或以錢寶。或以穀帛或以眾寶。瞿陀尼人。所有市易。或以牛羊。或摩尼寶。弗婆提越人。所有市易。或有財帛。或以五穀。或摩尼寶。鬱單越人。無復市易。所欲自然。
欲界諸天。如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皆有市易。遊觀悅神其實不同世人。如前所述。
像法決疑經。未來世中。一切俗人。輕賤三寶。正以比丘。比丘尼。不如法故。身披法服。經理俗緣。或復市肆。販賣自活。或復涉路。商賈求利。或作畵師。經生像匠。工巧之業。或占相男女。舍屋田園。種種吉凶。或飲酒醉。歌舞作樂。圍碁陸博。或貪財求利。延時歲月。廢忘經業。或呪術治病。假託經書。脩禪占事。以邪活命。或行醫鍼灸命和湯藥。診脉處方男女交雜。因私致染。敗善增惡。招俗譏謗。良由於此。
易。神農氏。日中作市。使天下之民聚天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日中為市。
禮。地官司市。以次序。分地而經市。以陳肆辦物而平市。以政令禁物靡。而均市。以商賈阜資而行市。
老子。美言可以市。五燈。幽州寶積。行市肆。見一人買猪肉。語屠家曰。精的割一觔來。屠家放下刀。叉手曰。長史。那個不是精的。師於此有省。
樓子和尚。不知何許人。一日偶經街市。於酒樓下整襪帶次。忽聽樓上唱云。你若無心我便休。忽大悟。人號樓子和尚。
白雲子祥禪師上堂。諸人會麼。但向街頭市尾。屠兒魁劊。地獄钁湯處會取。若恁麼會得。堪與人天為師。若向衲僧門下。天地懸殊。更有一般。秪向長連牀上作好人去。汝道此兩般人。那個有長處。無事珍重。
無爭貴賤。
【箋】諺。好漢勿列行市。
物希者貴。故物之貴賤。市上自有定價若抑揚其價。必爭之。往往因小失大。故釋子不自列市。但憑市價而營辨之。
無坐女肆。
【箋】家無男子。女人貿易之所。不可久坐。若久坐。縱使玉潔無瑕。不能使市囂之口嘵嘵。故曰。防人之口。甚於防川。
若為人所犯。宜方便避之。勿從求直。
【箋】晦山註。言受人觸犯。應修忍辱。不必諍辨。以伸己是 為人所犯者。謂彼以非禮得罪於我。我以度量容之。以忍辱聽之。彼再犯不已。我方便避之。謂但受屈。而必不伸屈。
已許甲物。雖復更賤。無捨彼取。此此令主有恨。
【箋】誨山註。以天干甲乙等字。編為次第。言甲物者。乃第一家物也。既許其價。縱有賤者。不宜移改。
慎無保任致愆負。
【箋】晦山註。見有與人借物者。不得從中作保言任者。乃自任代還也。愆者。違背所期。負者。孤負沈沒。凡易保任。必多愆負。故須預戒始得。寒山詩。世上一種人。出性常多事。終日傍街衢。不離諸酒肆。為他作保見。替他說道理。一朝有乖張。過咎全歸你。
五燈。京兆米。和尚僧問。自古上賢還達真正理也無。師曰。達。曰。秪如真正理作麼生達。師曰。當如霍光賣假銀城與單于。契書是甚麼人做。曰。某甲直得杜口無言。師曰。平地教人作保。
凡所施行不得自用二十四
【箋】不自用者。謂此身既歸命於師。已不為己有。凡事皆聽師指揮。不敢專主。故尋常舉動。皆當白師。以盡孝行。如日用下十二則。略言之耳。然其間有可白。不可白。其在臨事斟酌。
南山鈔。佛法增益廣大實由師資相攝。互相敦遇。財法兩濟。日益月深。行久德固。皆賴矣。比真教陵遲。慧風掩扇。俗懷侮慢。道出非法。並由師無率誘之心。資闕奉行之志。二彼相捨。妄流鄙境。欲令道光。焉可得乎。
家範。凡諸卑幼。事無大小。毋得專行。必咨家長。
出入行來。當先白師。
【箋】出入白師。有二義。一。安慰師意。知所出入。二請決師命。可行不可行。不至差悞。若逞性自行。萬一有悞。而後白師。則悔之不及。以是義故。當先白師。
作新法衣。當先白師。著新法。衣當先白師。
【箋】釋名。衣。依也。所以庇寒暑也。
墨子。古之未有衣聖人作之。冬則絹帛輕且暖。夏則絺綌清且凉。所以適身體。和肌膚也。若言法衣。則關係法門。非徒然作。佛在世時。惟三衣相傳其修相廣狹長短。及顏色。深淺皆有次第甄別。故當白師。
剃頭當先白師。
【箋】最初剃髮。詳載上篇。此言尋常剃髮。亦當白師。以取師便。
剃髮偈 剃除鬚髮。當願眾生遠離煩惱究竟寂滅。
唵悉殿都曼陀囉。跋陀耶莎訶
【箋】成範。為師剃頭。先備水巾髮盤。如法調磨剃刀。敷座。先授等髮托。次禮師一拜將剃刀於手腕上拭之。當緘口平息。先當頭頂。不得遺髮。當如法收髮。不得以爪甲彈髮。剃髮竟。逆取師髮盤。授師新水。復調磨剃刀。拭乾。如法收藏。侯師坐次。當著衣。為師作禮。
佛制剃除鬢髮。所以別僧俗之相也。然僧俗既別。而所行不同流俗。故當願與一切薙鬚髮者。同願同行。遠離煩惱。至究竟寂滅也。言不啻剃除一鬚一髮之煩惱。當願。無始以來。六根六塵。如山如嶽之煩惱。直向智慧力下。盡情斷除。故曰寂滅。
徵。淨行品入法界品。皆華嚴之文。淨行用剃鬚髮。斷煩惱。謂鬚髮。乃煩惱之根本也。入法界品。長者居士。皆不除鬚髮。不以鬚髮為累。煩惱起滅。不在鬚髮除與不除也。
訓。淨行品。說菩薩德相。說處不同。入法界品。廣說菩薩行。不獨剃髮一事。迴向法界眾生。即四威儀中。動靜之間。無事不願眾生得成正覺。是故每一進止。皆云當願。眾生等。入法界品長者居士。皆是正覺。明染淨。同源。聖凡不異。是故淫怒痴。全體是戒定慧。矧鬚髮耶。故說處不同耳。但看經中當願眾生。即知其意。非當願菩薩也。
五燈。丹霞天然禪師。入長安應舉。宿於逆旅。夢白光滿室。占者曰。解空之祥也。適禪者曰。仁者何往。曰。選官去。禪曰。選官何如選佛。今江西馬大師出世。是選佛之場。可往。遂造江西見祖。師以手拓幞頭額。祖顧視。良久。曰。南嶽石頭是汝師也。遽抵石頭還。以前意投之。頭曰。著槽廠去。師禮謝。入行者房。隨次執爨役。凡三年。忽一日石頭告眾曰。來日剗佛殿前草。至來日。大眾童行各備鍬钁剗草。師獨以盆盛水沐頭。於石頭前跪。頭見笑之。便剃髮。
有一僧。山下卓菴。多年不剃頭。畜一長柄杓。溪邊舀水。時有僧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主曰。溪深杓柄長。師聞得乃曰。也甚奇怪。一日將剃刀同侍者去訪。纔相見。便舉前話問。是菴主語否。主曰。是。師曰。若道得。即不剃你頭。主便洗頭胡跪師前。師。即與剃却。
疾病服藥。當先白師。
【箋】視師疾病。已見上篇。此言自己有病。亦當稟白師命。不服藥。得中醫。至言也。謂藥不可亂投。須知病之發起虗實之根。及藥之冷暖之性。然後發藥。非博究醫書見識廣大者不能。故必先白於師以醫家之善不善啇之。若不白師亂投藥石。反增藥病故。
作眾僧事。當先白師。
【箋】眾僧事即常住事也。
欲有私具紙筆之輩。當先白師。
【箋】禮記。不私財。孝之至也。本律不捉金。亦孝之至也。所謂。儒釋門庭雖異。立法乃同。
若人以物惠施。當先白師已然後受。己物惠施人當先白師。師聽然後與。
【箋】人惠物。當知可受不可受。若可受而不受。則塞其施門絕其善道。若不可受而受。或至禍患。所關非小。至若己物惠施。有不可己者。自有師在故當先白。
人從己假借當先白師。師聽。然後與。己欲從人借物當先白師。師聽得去 白師聽不聽。皆當作禮。不聽。不得有恨意。
【箋】令行決斷。惟師指揮縱有條陳。聽固欣然。不聽無。憾。而事師之道至矣。
乃至大事。或遊方。或聽講或入眾。或守山。或興緣事。皆當白師。不得自用。
【箋】古人遊方參請。訪道住山不可枚舉。略言如。石頭之依青原。臨濟之參大愚。法常寄跡梅尉之鄉。大梅印可即心之旨。莫不取法古人遵依師命。豈謂今之後生者纔經薙染。便輕毀前哲。恣意妄行。不依師教。不擇師學。去古遠矣。悲夫。
參方第二十五
【箋】阿含經。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竪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
林間錄。黃龍南曰。予昔同文悅遊湖南。見衲子擔籠行脚者。悅驚異蹙額。已而呵曰。自家閨閣中物。不肯放下。反累及他人擔劵。無乃太勞乎。
五燈。僧新到睦州。方禮拜。州喝曰。闇黎因甚偷常住菓子喫。曰。學人纔到。為甚麼道偷菓子。州云。賍物現在。
高庵曰。先師常言。行脚出關。所至小院。多有不如意事。因思法眼參地藏。明教見神鼎。便不覺有煩惱也。
金陵清凉院。文益。常與悟空修山主行脚。至囗州湖外。值天雨忽作。溪流瀑漲。兼雪阻地藏院。附爐次。深曰。上座何往。師曰。迤邐行脚。曰。行脚事作麼生。師曰。不知。曰。不知最親切。師豁然大悟。遂嗣其法。後創法眼宗。石樹拈曰。既道不知。又豁然個甚麼。頌曰。不知最親切。親切却不知。不知親切處。無知無不知。
長慶上堂。撞著道伴交肩過。一生參學事畢。
遠行要假良朋。
【箋】溈山警策。遠行要假良朋。數數清於耳目。住止必須擇伴。時時聞於未聞。故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
普書衛玠傳。與玠同遊。烱若明珠之在側。朗然照人 良朋者。人品端方。言行事事可法。故日夕相對。儼然如石師畏友之導我前矣。
古人心地未通。不遠千里求師。
【箋】古人心地未通。誠哉帶得求字。便脚頭具眼。若求之不誠。雖千里奚為。
附 年少戒淺。未許遠行。如行。不得與不良之輩同行。
【箋】少年血氣方剛。戒淺全無定力。所以未許遠行。然有不得不行之勢。必擇良友為伴。不良者。不修戒行之輩也。惟恐漸染其氣。故當謝絕。
大正句王經。譬如有豬。名大腹。引羣豬入深山大野。忽逢獅子。獅子見豬。乃曰。我是獸王。汝速避路。大腹言。令我避路。事當不可。要鬥者。且待披甲。必不相違。獅子言。汝何上族。敢索我相鬥。時大腹往穢坑中。徧塗其身。還來獅前請鬥。獅曰。我是眾獸中王。常噉麞鹿等獸而為食。劣弱者。尚棄不食。況汝不淨污穢之身。若與汝鬥。則染污我身。獅子復為大腹說偈曰。汝本不淨身。今復加臭穢。汝意求鬥者。我即墮於汝。王之所見。猶如豬與獅子鬥。我如獅子。先墮於汝。
珠林。華氏國王。有白象。能滅怨敵。若人犯罪。令象踏殺。時象廐火焚。移象近寺。聞僧誦法句經。偈云。為善生天。為惡入淵。心便柔和起慈悲心。後付罪人。但以鼻齅。舌舐而去。王見斯已。召諸大臣。臣白。此象近寺聞法。故爾。移近屠肆。則其殘害更增。當知一切眾生。志性無定。畜生尚爾。是故智者。宜應覺知。見惡須棄。
春秋正義。譬如薰是香草。蕕是臭草。薰蕕等分。使之相和。雖積十年。尚猶有臭氣。香氣盡而臭氣存。言善不能止惡。而惡能消善也。
須為尋師訪道。決擇生死。不宜觀山玩水。惟圖遊歷廣遠誇示於人。
【箋】大事未明。十二時中。如欠人重債相似。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忽然打破關頭。瞠開隻眼。山依舊是山。水依舊是水。究竟前頭看的不是。未必不是。後頭看的是。未必是。有輩遊州縣。翫山水。一生被境所轉。向外馳求。誇張行脚。及至問他行脚事。何曾夢見。
五燈。長沙。一日遊山。歸至門首。首座問。和尚甚麼處來。沙云。始從芳草去。又逐落花回。座云。大似春意。沙云。也勝秋露滴芙蕖。
保福。長慶。遊山次。福以手指云。只這裡。便是妙高峰頂。慶云。是則是。可惜許。雪竇著語。今日共這漢遊山。圖個甚麼。復云。百千年後不道無。則是少。後舉似鏡清。清云。若不是孫公。便見髑髏遍野。
仰山問僧。近離什麼處。僧云。廬山。山云。曾遊五老峰麼。僧云。不曾到。山云。闍黎不曾遊山。雲門云。此語皆為慈悲之故。有落草之談。
汾陽昭。所止少留。不喜觀覽。或譏其不韻。嘆曰。言何陋哉。先德行脚。正以聖心未通。驅馳決擇。非緣山水也。
所到之處。歇放行李。不得徑入殿堂。一人看行李。一人先進問訊。取常住進止。方可安頓行李入內。
【箋】投宿口訣。未晚先投宿。入林聽暮鐘。到門須辨主。問訊必從容。隨地可敷草。何天非轉蓬。屋梁今夜月。聊以慰疎慵。
衣鉢名相第二十六
【箋】僧秪。佛在王舍城。帝釋石窟前經行。見稻田畦畔分明。語阿難曰。過去諸佛衣相如是。從今依此。制作衣相。
增輝記。田畦貯水。生長嘉苗。以養形命。法衣之田。潤以四利之水。增其三善之苗。以養法身之慧命也。
著袈裟衣。當願眾生。心無所染。具大仙道。
【箋】華嚴。著僧伽者。捨離三毒囗袈裟貴不正色者。謂不住於色。住色即非正色。亦云染色。表色染於法。要無所染。方曰染。然二乘之染。非真染。必心染大乘。名真染。真染。即大仙道也。為於正法。除其結使。方為究竟寂滅。披此衣者。名出家。即解脫之服。
五條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