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蒸腾起一股股热浪,一盘浑圆的落日贴着地面的棱线,托着落日的沙漠浪头凝固了,像是一片睡着了的海。沙漠上,两行倒影被拉长自成一线。忍受着足部血泡的刺痛,乾儿一步步向前走去。
“我不行了——早知如此,就该学御物。”女子有些沙哑的声音响起,乾儿回头看去,只见淡黄衣衫的女子颓然坐卧于地,伸出手来揉捏已灼伤的纤足,原本白皙细嫩的脚底一片红黑,着实惹人心疼:“这样走下去,还需要多久才能走出这片沙漠呢?”眸含清泪,可怜兮兮地看向乾儿。
“按照光照和云影的位置,应该还需要走几个时辰就能出去,这毕竟应是画中的世界,而非真实。”乾儿鼓励着她,心中却也没底,唯知凭着信念继续走下去。干裂的唇瓣被牵动,一阵腥甜溢出,轻轻地润湿了已经完全干涸的口腔。
抓住乾儿伸出的手,重新站立起来,淡黄衣衫的女子扁了扁小嘴,还是乖乖地一脚深一脚浅地向前走去。
“其实,我们就待在那边的林子里也可以生存。”女子声音压得极低,怯怯道。
“你之前一直被困于画中生存,已放弃了所有可能?”乾儿冷冷地回答。女子被乾儿一句话堵得语窒,只得闷闷地跟上,不经意抬头,突然抚掌大笑:“有水!快看——”
乾儿顺着她的视线看去,只见近处的沙漠里,突然出现一泓静湖。身旁的女子已经欣喜若狂地朝着那一方碧绿湖水而去。“别去——”乾儿突然猛醒,却已迟了。淡黄色的衣衫于风中带出一圈光晕,已达湖边的女子突然停住惊叫:“怎么没——”话音未落,身子猛地一沉,双脚已陷入沙中。欲进不成,欲退不能,女子越是挣扎,越是陷得更深,转眼便已被流沙没了肩膀。一袭鲛绡抛出,女子双手一攀,便抓住了鲛绡的一端。
乾儿将另一端缠于腰中,却被大力拉扯,整个人直直被拖行丈许,右手紧紧攥着鲛绡,刚刚结痂的伤痕又被牵动,勒出了新的血痕。那流沙仿佛带着天生的吸力一般,乾儿的力量如泥牛入海,女子的身体还在进一步陷落,眼见着没至脖颈。女子黄沙蔽目,视线已模糊,朦胧中只见一片黄沙中一抹艳红生生地灼伤了自己的眼睛,干涸酸涩的眼中流出两行清泪。
“妹妹——到现在我还不知你的名讳。”女子突然发声,黄沙已没至她纤小的下巴。
乾儿手臂已麻木,双膝及地,被流沙卷带,于地面上滑行了一段距离,眼见膝下隐隐非实沙,有沙开始滑落,显然已至流沙边缘。“别放弃,抓紧——”乾儿紧咬银牙,心中已知无力可凭,靠自己很难将她拉出漩涡。
“妹妹,我名曰郁青,我丈夫是族内的千夫长闵瑞。你若能逃出生天,请将我的遭遇告知闵瑞,他定会为我报仇!非我负他,而是我身不由己。”郁青惨然一笑,乾儿心中暗叫不好。只见其双手松脱鲛绡,乾儿无法保持平衡,向后仰倒,待再向漩涡中央看时,泥沙更加急速流转,已没了郁青的下巴。
一双曾活泼灵动的眼久久地定在乾儿悲恸的脸庞上,郁青吐出口中的沙,说道:“刚才,谢谢你。我若有残魂,定当护佑你逃出生天,为一干姐妹们报仇。”
“你——”乾儿语未咽泪先流,将面上的沙尘冲刷出两道清亮的沟渠。泥沙逆流,黄沙漫日,最后一缕青丝也终湮没于流沙之中,沙面恢复了平静。
乾儿无声泣泪,又是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一个生命逝去,自己什么都做不到。
“下面的妹妹——”一声清脆的女声自头顶传来,乾儿抬起酸涩的双眸向半空中望去,只见空中一个白衣女子立于一面红釉贴花鼓上临风而立。
泪更加汹涌起来,乾儿向那已平静如初的流沙望去,闭上双目。就差那么一点点……
白衣女子落下花鼓,走近乾儿。此女身量较高,一袭白衣犹似身在烟里雾里,肤呈小麦色,一双丹凤眼极其传神。
“妹妹,看着虽然眼生,但想必你也是——”后半句倒没继续说下去。
“你自右侧而来,可寻得出路?”乾儿强自镇定了下情绪,问道。
“我也未到右侧尽头,只是突然置身于此沙漠边缘,于是前来一探。”白衣女子见乾儿如此狼狈,便于袖中取出一方丝帕递于她。
乾儿轻轻推拒,芳魂已逝,黄沙掩骨,还能如何去祭奠。
“要么,妹妹你乘我的法宝,我们去右侧一探?”白衣女子倒也不坚持,继续说道:“不知妹妹如何称呼,我名为米桑。”
“叫我乾世。”乾儿感知米桑的境界已为灵寂,的确是不可多得助力,便开口:“我就乘姐姐的红鼓吧。”
米桑淡淡一笑,便御起红釉贴花鼓,载着两人向右侧飞去。一路上,二人低头探看,却无一丝人迹。“原本我们应是处于不同的画境中,依照目前看来,难道有些画境已经相连?”米桑气质沉稳,眉眼中自有一抹睿智。
“嗯,大概吧。”乾儿心不在焉地应声,突然想起应有三百六十五副画卷,也不知蘅芜姐姐是否也来到了这个画境中。想起蘅芜,脑海中却又浮现出一个挥散不去的白衣人影,只是此时想起,心中多了一抹沉甸甸的压抑。
“为何我行进半日,只见到你一人?”米桑疑惑。
“我是于北面降临,那里是一个树林,自林中慌不择路地奔出,倒也只见到一人,现已……”乾儿话语哽咽,米桑见其神色已猜测到了大致情形,便不再多问。
“理应会有三百六十五位女子。”乾儿正了正神色。
“可恨!”米桑眸中闪烁着一股无法遏止的怒火:“只盼能寻得出路,将真相公诸于众。之前我还道那些女子嫌贫爱富,皆自甘堕落愿意侍奉那贼子,岂料竟是如此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