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319300000044

第44章

又问至为本第三问答。初文殊问。若为欲贪为身本故断身见已犹有欲在者。欲贪以谁为本。次净名答。虚妄分别为本。所以然者虚妄之心种种推尽。或言离心出色或离色出心。实无色心但以虚妄。谓色异心。故起欲贪。断欲贪尽犹有色心。虚妄分别即是色爱住地

又问至为本第四问答。初文殊问。虚妄分别是欲贪本者。断欲贪尽有色爱住地。虚妄分别复谁为本。次净名答。颠倒想为本。颠倒想者实无有心。颠倒计有能生虚妄。分别色心异故有色爱。若断色爱则不分别有色异心。但有颠倒之想计有此心。若但有心即是无色爱住地

又问至为本第五问答。初文殊问。若虚妄分别以颠倒想有爱为本。断虚妄分别色爱尽犹有颠倒想有爱在者。复谁为颠倒想本。次净名答。以无住为本。无住即是无始无明为颠倒有爱无色界之本。所以然者若断颠倒想有爱无色界尽犹有无明住地。二乘通教菩萨所不能断。摄大乘说阿梨耶识是一切世间生死之本。故彼论云是识无始时一切之所依。此无明更无所依故言无住无本。即是无始无明其力最大。佛菩提智之所能断

又问至立一切法第六问答。初文殊问。若颠倒想以无住为本者。断颠倒想有爱无色界惑尽余有无始无明在。此无住无明复以何为本。岂无本而有。次净名答。无住则无本者。正言无明依法性。法性即无明无二无别。岂得性还依性。当知无明无本故十住见终不见其始。诸佛如来见终见始。若观众生入空至无住本。此则彻底穷源至中道理。既言无住无本即是众生虚空佛性。上来三谛皆空。又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即是世间出世间有为无为一切诸法皆从无住本立。何者若迷无住则三界六道纷然而有。则立世间一切诸法。若解无住即是无始无明。反本还源发真成圣。故有四种出世圣法。故因无住立一切法。今用此六番问答穷核本源彻至无住。成上观众生三谛。何者初问答明善不善。即是观世谛众生如幻。皆从身见而生未见真也。次三番问答断三界众生生死。即是观众生见真如第五大等。次两番问答观众生无明覆于中道。名无住本。若见中道即如无色界色等也。中道无明是众生源解惑之本。故言从无住本立一切法。问无住即是无始无明者。何故名无始。答身见等惑皆有所依而起。起则有始。此无所依起亦无始。故言无始无明。即是无住。此有二解。亦言无住亦言有住。亦言无本亦言有本。何故尔。若捡五住之本。前身见等皆约烦恼为本。故有始有住。今无明之外无复烦恼为无明本故言无本。无本故无始无住。故言无住则无本。问无明依法性即是法性为始。何得言无始。答若无明依法性是有始者。法性非烦恼不可指法性为烦恼本。故言无住则无本。若依法性立一切法者。无明不出法性。法性即为无明之本。此则以法性为本。今经捡核烦恼之本法性非烦恼故言无住无本。既无有本。不得自住依他而住。若说自住望法性为他。亦得说是依他住也。说自住即别教意。依他住即圆教意。问若别接通明五住义云何。答若言四住是界内见思。无明得是界外。由界外流入界内。今反出先断身见次除欲贪等后断无明。归无住本。此是别接通意。问别义云何。答别教意者界内见思不名见一处。何以故。此之四住非根本惑。如枝叶依树而不依地。故界内身见有种种不同不名一处。亦非住地。断枝叶尽计有涅槃。此是迷法身而起。若见真谛涅槃是一法。名见一处。此见因无明起故名住地。亦名身见。此从法身而起见也。若于变易依正五尘生于欲贪。即欲爱住地。变易色心是虚妄分别。即色爱住地。亡色观心犹见有心即颠倒想。是有爱住地。此四依无住起。即无明住地。无明之外更无可依故言无住无本。问无住有住有开合不。答若合无明只。是法性。法性无住无明无住。故言无住。若开法性出无明。无明依法性亦得言有住。有住者住法性。住法性非烦恼。即是无住。而约无明明修无量四圣谛论断伏者。此是别教。就界外明五住义也。问圆教云何分别五住。答圆五住者。只界内身见等四住有为缘集。是迷无住而起断见入涅槃。所生四住亦迷无住起无为缘集。今圆观界内外四住皆至无住之本。故穷三谛众生之源。成上观众生如幻化第五大无色界色。皆不可得入三谛也。如烟尘云雾起虽重轻不离虚空。重如界内轻如界外。譬依法性有界内外世间诸法。如火星月日光照除云雾暗灭虚空像现。譬依法性有界内外出世间诸法。故言从无住本立一切法。问此虚空譬岂有但空不可得空之殊。答空尚不一何得有二。若约缘尽相显非不有殊。如大乘经论有破虚空之义。即可以譬但空显不可得空。复次白象满月等譬岂可备取也。问烟等重轻譬界内外两种五住。义况云何。答此无的文以意销释。问火等四光其意何主。答一往出法界性论。今借此意表四教智照不同。以义销释

时维摩诘下此是品之大段第四。明天女室内现身与舍利弗论义。显观众生彻三谛理住不思议。文为七。一天女现身与身子往复。明二解脱惑尽不同。二从身子问天去明二解脱体异。三从身子问天汝于三乘去明二解脱力用不同。四从身子问天不转女身去明不思议法门转变自在。五从身子问天汝于此没去明不思议解脱出没自在真应本迹莫测。六从身子问天得菩提去明法身生身成道不同。七净名述成天女所说。初文为四。一天女闻法现身。二散华供养。三至菩萨皆堕。四至大弟子便着。初文者关河解云。是净名宅神守护方丈闻法欢喜现身供养。今解此是大慈法身影响净名共弘大道。本地同契无生住不思议解脱栖常寂光。而于室内现身者。表隐名如来藏显名为法身。此大慈法身应为女像助弘大道。欲因散华弹呵身子之失。为显不思议解脱之得。又解上明神力空其室内表十方皆空。净名果智栖此空理即是居常寂光实智法身。卧真性床同物有疾即是大悲现应身疾。而室有天女者天是天然。此表净名久远第一义天天然之理。常慈众生有三十二种。故于真空性净现天女形。隐名如来藏现名法身。法身即慈慈即如来。如来即法身。法身应为天女之像以表净名大慈法门。故现女身

即以至弟子上二明散华供养。华者如大品。诸天子言是华非树生。华是心树生。须菩提言是华非生华不从心树生也。今明是法身菩萨断于别惑起万行之因感得实报胜妙之果。故言三贤十圣住果报。此华即清净果报无生之华。净妙功德无生因华。天女法身菩萨以无分别普散供养诸菩萨及大弟子

华至至皆堕落三明至菩萨皆堕落者。表菩萨住不思议解脱生实报土。已离别惑彼妙五欲所不能动。故华不着身皆自堕落

至大弟子下四明华至大弟子便着。文为五。一华至便着.二神力不能去华.三天女问意.四身子答意.五天女弹呵。初文者二乘但断界内五欲。故世间五欲所不能动。别惑未除故为界外上妙色声之所染污。故呵言结习未尽华则着身。如大论迦叶闻甄迦罗琴。不能自安。即云八方风不能动须弥山。随蓝风至碎如腐草。三界五欲我已断竟不能动心。此是菩萨净妙五欲吾于此事不能自安。即其义也

一切至令去二身子等去华不得去者。良由住思议解脱未断别惑。如迦叶所述。问此经结习未尽华则着身何开别惑。答大论云于声闻经说为习气。于摩诃衍说为正使。即是别惑。问断通惑别惑俱作四住名不。答若约通教界内有四住之名。若别接通界外但有无明之名。无明能障佛性不名见思。若约别教无明即是正使。亦有见思四住之名。故天女呵云。若于佛法有分别有为不如法。既有分别则是见惑。又云结习未尽华则着身。故有思惑。亦得分思以为三住。今言大弟子神力去华者。若依事释。天女散华诸菩萨皆堕。至大弟子便着不堕。身子远嫌避疑。所以去华。理释者明二乘人厌世五欲而取涅槃。此则心有去取。今见菩萨果报五欲亦谓为不如法。舍离推却而不得去。尽其神力者。以罗汉住思议解脱。虽有神力别惑不断。不得不思议解脱自在故不能去

尔时至去华三天问去意欲呵其非。故先问去意

答曰至去之四身子答意言不如法者。意谓天有染心故须去之

天曰下五天女弹呵文为四。一正弹呵。二释出得失.三譬.四结。初正呵云勿谓此华为不如法者。非是世间思议之华。此乃修无生理万行之因。感此如法实报之华。又以如法心散平等供养。何谓不如法也。所以至想故二释出。此华无所分别者。天以无分别心感。还以无分别心散。诸菩萨无分别心华则不着。身子等分别生死涅槃有异。分别即是别见惑也。类如界内因身见分别则有一切见。使不入初果。息见无执诤即见谛得果。别见亦尔。分别生死涅槃为二。是则为见。若离此见入别圣位。汝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不能出别见惑。可谓出家是不如法。观诸菩萨华不著者以断分别想故。即是法身显出界内外见思生死。是真出家名为如法。故华自落也。此约得失以呵。譬如至为也三譬显。开譬合譬。显舍生死取涅槃即是分别。故有见惑名不如法。其意可解。结习至着也四结呵。此文明非但有习。亦明有别见思即有通见思习气。具如前引智论释也。问定是别结未断。为是通结之习。答若约通教如迦叶是习气。若约别教即别结未断故有习气。如大论明结使二种。一共二乘断二不共二乘断。共者迦叶已断。不共者迦叶未断。已如上说。今此经既明不思议解脱。正用别圆断也。但经无的文者。此方等教犹带方便。不类法华涅槃也

舍利弗言下二明二脱体别不同。此约但不但空分别。文为四。一身子约事问天以理答。二天以事问身子以理答。三身子重决天女弹呵。四身子称叹。初文为五。一身子约事问.二天以理答.三身子心迷重问.四天还以理答.五身子悟而默解。初文者身子是起教之端。故以就事止室久近而致问也。二天女答。如耆年解脱者。此约理而答。如耆年所得但空解脱之时。真谛之理无久无近。我处此室。是得不可得空住不思议解脱。第一义理本无言说。无有久近。耆年解脱既无久近安问有久近耶。故将耆年解脱以斥答身子。三身子本以事问。天忽将理答。仓卒不解故重问言止久耶。四天重答。耆年解脱亦何如久。汝问止此久如。答如耆年解脱之理无久近。云何重问久耶。若尔仁者所得解脱为有久耶。若仁解脱非久何得重问为有久耶。五身子悟天玄旨默而领解

天曰下二天以事问。身子用理答。文为五。一天以事问。二身子以理答。三天辨不思议解脱相。四解释.五结会。一天以事问。如何耆旧大智而默者。即是问何故默然。二身子用理答。默然者正以见真谛理得解脱时。言语道断无有言说。今不知所云故默然也。此以理默答事默也。问身子闻阿说示说三谛。是见有得道。即是言说。今何得言解脱无说不知所云。答有是教门岂非言说。此用证答故云无言说。如大集明憍陈如比丘最初得无言说理。此亦因有门无言说也。见有见空皆是教门。无言说理有空不异。若言异者身子见有得道。何得言吾闻解脱无言说也。三天用不思议斥身子等住思议者。天曰至解脱相。二乘于文字生死之法不得自在舍入涅槃。今明文字相离则生死。不碍涅槃。如芥子不碍须弥。即是不思议解脱之相。四解释者。所以至两间。名本名体体即是法。法若内外两间名可如是。今求体法及名皆不可得。俱无内外两间。即是解脱。岂得离此方名解脱。又解诸法无体但有名字。名不可得即解脱相。此即异思议解脱。明二脱相别意在此也。五结会者。是故至解脱相。若不离者何但文字是解脱。二十五有皆是解脱。故天自释言。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是解脱相

舍利弗言下三身子重决文为二。一身子重决。二天女弹呵。初重决言不复等者。此重决意。身子昔闻三藏断三毒得子缚解脱。若言离淫怒痴非解脱者。佛昔所说岂得非也。天即答言。佛为二种根缘。若为钝根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利根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问增上慢者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身子等得俱解脱何得以为增上慢人。答若法华简众明增上慢。是小乘未入方便道。乖僻谬计谓得四果。为增上慢。故身子不被简出。最初得记。今呵为增上慢者二处有异。若身子于三藏断结证思议解脱。滥谓同于诸佛所得。此即未得谓得未证谓证。此中折其叨滥之心呼为上慢。所以然者。若执藏通所明真谛三乘灰断。谓佛亦然。而佛证常住涅槃岂以见真谓同佛证。故说为上慢就其齐教解脱知见。不同外道及谬取小乘方便故。圆教明诸佛菩萨不断烦恼而入涅槃。不舍八邪而入八正。不同二乘离淫怒痴。舍八邪住思议解脱。妄计同佛所得。岂非上慢。天女弹之正意在此。于法华中非上慢者已被弹呵。已闻不思议解脱。不与二乘人共。自知所得非佛境界无叨滥之咎。但齐所禀教断约解脱。止宿草庵自念贫事故非上慢。菩萨无此诸失非增上慢。是不思议解脱离与不离。俱不与二乘等共。故离不离非唯界内。亦约界外三毒通别文字皆解脱相。此是显不思议解脱断与不断俱得自在名为解脱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重生就是任性

    重生就是任性

    王道,一个牛逼哄哄的名字,一段畏畏缩缩的人生。现在,重生了,就允许哥任性一回吧。重生,就是任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璀璨之舞

    璀璨之舞

    一位三十七岁的中年教师,小有才气,却没有远大的志向。爱自己的家人,也喜欢和身边的朋友聚在一起。尽力维持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害怕冒险和改变。直到遇见了一个跳芭蕾舞的女孩,他开始检讨自己的人生。
  • 红色绣花鞋

    红色绣花鞋

    一只绣花鞋引发的血案,不可思议的结局!让你瞠目结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倾世医宠,神秘王爷惹不起

    倾世医宠,神秘王爷惹不起

    单玉浓本是个医院的普通医生,穿越之后,却莫名欠了个神秘王爷一幅画。王爷说,“这画里有江山。”她颇是为难:“我堂堂拿刀的手,给你剪个江山如何?”王爷说:“欠了我的画,你还想往哪逃?”她说:“苏听尘,我有隔空取物的本事,我怕啥!”王爷说是,“你随随便便就偷了心。”她嘲笑王爷:“苏听尘,作为一个王爷,利用女流之辈是不正经的行为。”他咧嘴笑的邪魅:“白天,我会试试做个正经王爷。”后来听说,他有门当户对的娃娃亲。再后来,他弄丢了她。后来的后来,他长剑踏平皇城,“我本无意这天下,可你不该动她。”
  •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1

    世界散文经典·西方卷1

    人类创造了文明和文化,人在文明和文化中生存,文明和文化同时制约着人。人是文化动物,去掉了人身上的文化,或者说人丧失了创造文明和文化的能力,人就不成其为人了。这是人区别于动物的要著所在。本选集将我国现代散文定于“五四”现代文学的兴起,“五四”新文化运动大体上与西方的启蒙主义运动相当。回顾近一个世纪来我国散文的发展,大体上也与西方文学三、四百年间各种流派兴衰更迭的历史相当,确切些说,西方现代文学三、四百年间的历史发展被我们浓缩在一个世纪里有选择地加以介绍、传播和完成了。西方现代散文的前两大篇章,相当于“五四”至三十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发展繁荣的个高潮期;台湾地区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散文创作可视为我国现代散文的第二个繁盛期,而八十年代后半叶开始,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在散文接受本世纪人类文化成果方面,海峡彼岸和此岸都已经或正在与世界同步。我国现代散文近二个世纪高高低低、坎坷不平的历程表明,把外来文化和文明成果作为发展我们民族文化的一种撞击,触媒可发酵的机制,几乎是一个必要的前提。鲁迅讲,“五四”时期的散文就在新兴的诗歌和小说之上;周作人讲,“五四”现代散文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明清小品的传统,一是英国小品的传播,是两者融合的产物。世界散文经典包括东方卷和西方卷。
  • 贪婪传说

    贪婪传说

    歌颂撒旦的威名,传承黑暗的真谛,请愿地狱业火的降临,赐予缔结的血之契约者以实现愿望的魔力,吾为贪婪真主玛蒙,奉上汝之祭品,结下血之契约。古斯拉博家族三子无意间得到来自恶魔的礼物,从此他以活下去为目的,在人族帝国与深渊,神山,寒冰森林,望海平原,巨龙岛,海域征伐中成就自我“主人你如此贪婪就不怕光明神降下惩罚吗?”少年抬头望着天空布满的阴云,邪恶笑道:“在光明和黑暗之间没有所谓的信仰,有的是为强大而不断获得利益的人,我不需要信仰为什么要怕光明神的惩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