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319300000030

第30章

此品次弟子品来者。三为破自体缘集显不思议解脱法身。成如来净土之教。品意众多非凡情所测。今略用三意以通释之。初正明此品来意二略释菩萨义三入文解释。初明次弟子品来者。大圣法王欲令众生得不思议依正。先命诸大弟子各述不堪者。以诸声闻取偏真证悉滞无为故各辞被弹。岂堪传旨。菩萨不尔故次命也。但菩萨虽不滞无为有自体之患。故于往昔皆为所呵。此明三教皆是方便不思议法身正报未显。真净依报佛国未成。故诸菩萨各辞不堪。今明来意亦略有五。一为显净名胜智。二为转方便教门。三为扶成佛国之教。四为折方便菩萨为入后味哢胤。五印定成经。此五名数似同弟子品。而义有殊不可一槩。初意者前诸弟子虽各述被弹无答。但声闻智断虽超三界既是小乘福智局浅。何足备显净名神智。如共劣者捔力未足为奇。所以次命四大菩萨及诸大士。若皆述不堪是则咸闻净名智德超群莫不心生敬仰靡不归伏。若文殊被命入室论道即皆沾大利。此意似如为室内作序。但余四义皆是正说从多为论。故不属序。前已处处料简。次意者亦是转观所以然者钝根转教名信行人。利根转观名法行人。即为二。一转教二转观。初转教者钝根菩萨不堪闻圆故开方便引接调熟。修方便行既已纯熟。堪闻圆入道。故诸权菩萨先于往昔示被呵折。今欲转权用实事须重述普使闻知。次命诸菩萨有三不同。一转三藏方便教二转得道夜般若中方便教。三转华严中方便教。初有二义一渐二顿。一渐转者钝根菩萨一往转教与声闻五味同。而约人小异。何者三乘同学二乘断结成酪。则教人俱是酪。菩萨伏结教是酪。人犹是乳。二顿转者声闻于方等中不得顿转。利根菩萨于方等得悟即顿转也。此是不定教意即生苏中毒发杀人。次意者即是佛从得道夜常说般若。此教若在三藏中为利人说即秘密教。若诸菩萨别闻者即不定教。但此既从鹿野苑来而说般若备明三智。即有三种菩萨。前二种人即是禀般若中方便教门。故为净名用圆弹折。若弹通教住一切智而见中者。即生苏中毒发杀人。若弹别教住道种智开佛知见。是熟苏中毒发杀人。修圆教者有弹不弹。其不弹者即是深得教意。不执生见无顺道爱则不须弹。若生语见或顺道爱故被弹折。若心开悟入不二法门即是醍醐中毒发杀人。三明禀华严中别教偏取执滞故为所弹。若开悟者亦是熟苏中毒发杀人。若禀圆教有弹不弹。例般若中得失可知。复次四味中方便得意不得意二俱被弹。何以故封教行生见者必须弹呵。虽齐教行教行未真实。故呵令入实。若禀实教例般若可见。问何以须然。答由方便教教人俱废。圆教得意不废故也。释此一品。通别菩萨一向弹破。圆教不定。准上思之。入文专用此意。恒须忆之至下勿疑。又前三教法病俱呵。圆教呵病不呵其法。问若从得道夜般若有通教者。应有二乘得道。答如所问。问方便菩萨定一向须呵不。答既未齐法华恐未得全废。显佛正意故如前判。依方便教方便菩萨亦但呵病不呵其法。此须分别。若约行人则病法俱呵。法拟接于后人未必须舍。问华严圆顿何得学者呵令转教。答利根得悟岂更须呵。但神根劣者须别接引。若封教不移失华严正意。故须呵弹还入华严圆顿法界海也。或虽禀圆顿须呵如前。是则弹呵失华严正意之滞。非是弹呵顿教法轮。问亦云二夜常说涅槃。故涅槃佛答迦叶云。我初成道已有十方菩萨来问此义。是中亦应有菩萨未了之者。何不出此意。答虽有此意未见明文。若欲说者准般若可知。此约部异耳。若犹是华严般若之异名者。前明所弹即其义也。问得道夜般若为是华严之异名。为别有所说。答大论明般若有二种一共二乘人说二不共说。不共说者如不思议经。若案此文只是异名。复次大论叹般若偈云。若如法观佛般若及涅槃是三则一相。其实无有异。若尔涅槃亦是异名何但般若。答华严从大方广佛以得名。般若从智慧受称。涅槃从解脱当名。若案论文异部异名理亦无失。然未见明文未可定判。问自净名弹呵之前亦应有滞方便者。因呵转教何不出之。答未可定判故不别出。二明转观者法行利根随住方便观门闻弹呵菩萨。即转观也。其既利根闻三藏教或闻得道夜来说般若教。或闻华严三处方便教信解开悟。而未见正道若闻呵诸菩萨即豁然开解入不二法门。复次若有菩萨于前三处随少所闻即能发心犹是凡夫如乳。若入空见理是则如酪。若入假见俗即是生苏。若发中道似解即是熟苏。若发真解即是醍醐。若闻呵菩萨随味得悟。入不二法门即名当味中毒发杀人。是则大士往昔弹诸菩萨槌砧以成菩萨器也。彼时各有得益。今此大众悉有堪闻之机故次命也。若各述昔被弹是则时座悉沾转教转观之利。如前弹呵得利益故。次命诸菩萨意在此也。复次往昔随处异闻利益不多。今庵园盛集围绕世尊同闻重述。是则利益无量既亲为佛印。转教之义始得决定。问呵诸菩萨只用一教何得普利。答夫子尚云诗三百一言蔽诸。大士用一圆教弹呵。禀权实教有滞碍者皆得一道之益。何足致疑。问呵诸菩萨定皆悉得一圆益不。答一往寻呵四菩萨文似皆圆益。但余菩萨各述之文文既不度岂可定判。且方等经犹带方便未全同法华何容不得方便之益。第三意者如此。呵时诸禀方便教菩萨。随缘集断处即罪除障转福慧增明堪见净土。故入室时同见室空。又见灯王香积佛国。故随集断处得生三土。又随福慧增明随所调伏众生。后成佛时如此众生皆来生其国。此是扶成如来上说净佛国土之教也。第四意者如法界性论云。若利根人于摩诃般若入法界。若中根人于法华入法界。下根于涅槃入法界。以呵生苏为熟苏。故至般若成醍醐。得入法界。以呵酪为生苏故于般若为熟苏。于法华成醍醐得入法界。以呵乳成酪至大品成生苏至法华成熟苏至涅槃成醍醐入法界。若不如此则不能令上中下根皆入法界。则为入三经之哢胤也。问此经既明入不思议解脱何得不明入法界耶。答上转教观入不二法门与华严法界不殊。但未证入者至后三味。问若尔法界性论何以不明。答方等大品大同小异。大同故二处不殊。小异故二苏之别。问上来明法华为利根今法界性论何得云大品是上根耶。答上约三乘人判法界性论约一佛乘人。问玄义判教皆云涅槃法华同味。今何得至法华有如熟苏者。答玄义约教判味则二经味同。今此约人故至法华有如熟苏。问约人判味法华亦应有如生苏者不。答如所问也。第五意者明昔弹呵对机便起。虽有当时之利未为佛所印可不得名经。若不因命问疾则无缘称述昔呵之妙。故命问疾。因命各述是则往日所说。大众同闻皆被如来印定。成经利益来世。为此五意故须次命四大菩萨及诸大士。次正释品翻译名义具如玄文。今但明教不同。一三藏菩萨即缘生灭四谛起慈悲弘誓发菩提心。三祇六度伏惑纯熟入阿鞞跋致地。二通菩萨缘无生四谛起慈悲弘誓发菩提心。修无生六度断界内惑入阿鞞跋致地。三别教大乘缘无量四谛起慈悲弘誓发菩提心。行无量六度乃至十度断恒沙无知入阿鞞跋致位。四圆教菩萨缘无作四谛起慈悲弘誓发菩提心。修无作六度乃至十度圆断法界无明入阿鞞跋致位。发心行位横竖不同。具如玄义。但大圣于四不可说中用四悉檀。赴求佛慧众生四种根缘故说四教。明菩萨义三权一实非权非实而权而实。今言菩萨品者四大菩萨及诸菩萨悉是释迦法身眷属。如来应生赴缘利物示四佛身说四大乘。法身菩萨亦各随机所感示为四种菩萨。辅翼法王引接四缘各共信受方便三种。道观稍成欲转其观令学圆教究竟之道。若不先折其师弟子则不可转。无容佛自说教。物忽自改踪易辙是事不可。净名既多示居圆教上地故得弹呵诸方便上地。方便上地既各示受屈。其诸眷属住方便者即执心内折。自鄙所行未是真极。莫不仰慕圆真大道。或即发圆心或豁然开朗得真实无生。如此皆由四大菩萨及诸大士方便善诱。今命问疾。若各述被弹即重益时众成五种利益。故言菩萨品。问三万二千皆邻果叹位与净名不殊。何以顿尔皆被弹折。答虽已略明其意众多。今当更说。有言此诸菩萨是实邻果净名是权邻果为胜也。有言同是实邻果。如仁王般若云。十地有三生诸菩萨是始生住生。净名是终生。于诸菩萨为胜也。今当实判诸菩萨与净名皆有本迹同权同实。但是共来辅佛成熟众生。四大士等没实用权辅成权教。净名鸯掘没权用实辅成实教。权者如砧实者如槌成众生器。若论益物权实俱益。若论扣击槌弹砧受俱不思议共利众生尚非二乘诸小菩萨所知。岂是博地凡夫能知本迹高下。问上十弟子对十心数共辅法王显成半满五百之流各说身因净名弹斥皆有所以。今四大菩萨复表何等。答此四恐如法华中天雨四华表开示悟入。又下方涌出有四大导师所表亦尔。三万二千中止命四人。恐是拟此四门也。又华严加四大菩萨说四十位。若寻此品亦似其意。何以知然。如弹弥勒一句就真如寂理以显菩提恐拟开佛知见。故云一切众生即菩提相。此恐是十住之相。次弹光严。一一点示一切诸行无非道场。此恐拟示十行之相。次呵持世。令知魔界佛界一如无二。魔家眷属修无尽灯即是事理无碍。魔事佛事善恶融通。此恐拟悟回向之相。次呵善得。行檀高下不二。财中具法上奉难胜下济乞人。悲敬无差名法施会。此恐拟入十地之相。呵意多含一音异解。何必一向皆对圆位。但一往寻文恐当如此。问若尔弥勒正是补处应须显深何得浅也。答大人胜者故须先命。法应从浅至深。故对弥勒开佛知见。复次虽对人显位意不在于浅深。何者圆教从初一地具足一切诸地功德。是则初开即示悟入。四人显位亦复如是。只是圆四位耳。问破弥勒一人悉有如上转教观之益不。答弥勒补处权实化物所化不定。或见弥勒被呵其禀权者各舍教观。其禀圆教不得意者执语心忘法爱自灭。若得意者知是砧槌共利物耳。问上明诸菩萨没实用权。今何得言弥勒共行弟子禀实教耶。答上是一往之言。补处随机岂但一槩而守株耶。然事有傍正亦是从多。问若尔此与华严法华何异。答此经偏就利根菩萨得有此义。二乘及钝菩萨止是转为生苏。若华严唯在禀圆菩萨得入。二乘及小菩萨皆悉不闻。若法华则一切悉入

于是下三入文解释。就此品为二。一先命四大菩萨二命诸菩萨。初文为四。初命弥勒文为二。一命问疾二辞不堪。所以先命者四教弥勒无非补处。今没圆存三。是则禀佛方便教者皆尊弥勒。弥勒是当来大师次补佛处。言弥勒者有云从姓立名。今谓非姓恐是名也。何者弥勒此翻慈氏。过去为王名昙摩流支。慈育国人国人称为慈氏。自尔至今常名慈氏。姓阿逸多此云无胜。有言阿逸多是名。既不亲见正文未可定执。言慈氏者经论明慈有三不同。一众生缘二法缘三无缘。大论云众生缘慈取众生相是有漏法。法缘慈或有漏或无漏。无缘大慈一向无漏。复次四教即有四种慈氏。前三教随缘当教道灭与乐起慈。即是当教。慈氏与当教乐。唯圆能与前三种道灭之乐。如磁石吸铁。即圆教慈氏。以佛有四故辅处亦四。此四慈氏三权一实。弥勒是娑婆旧人辅佛。多行三权之教。净名是他方大士来游此土。辅佛多现行一实之教。弹呵弥勒以成众生令入实耳。又权实随宜出没不定法身常寂犹如虚空尚不存实何论有权但随缘利物互为扣击权实岂定。今佛次命意在于此。弥勒下二辞不堪文为四。一辞不堪二述不堪之由三正述被弹四结成不堪。初文者良以往昔为兜率天王说不退转之行。于彼无益故为所弹。岂堪传旨往问疾也

所以至之行二述被弹之由。由为兜率天王说不退行。所以兜率天王至弥勒所者。兜率诸天曾闻释迦授弥勒记。当生兜率为彼天师。故预归依时来请道。弥勒为说不退行者。彼诸天子曾闻权教大乘发心。天乐既重恐其退转。是故为说不退之行。言不退者见理方是不退位也。住理不动能生众善。喻之如地。因中得理有向果之义。故云行也。但四教各三即位行念。若三藏菩萨三不退者三祇行行入暖顶忍。即是不退转地。若约数论以忍法三品分三不退。若傍成论约四念处为位不退。暖顶为行不退忍法为念不退。若通教者从性地乃至罗汉六地齐功皆位不退。辟支佛地七地齐功。菩萨修方便即行不退。八地菩萨道观双流名念不退。若八地与支佛齐九地始是念不退也。若别教者十住是位不退。行向是行不退。登地三观现前即念不退。若圆教者十信初心为位不退。中心已来为行不退。初发心住即念不退。复次十信相似三不退。初住分真三不退。前三权后一实。弥勒明识佛权实教。没实用权为诸天说。故为所呵。问弥勒知机何故没实用权。因被呵折。答是诸天子宜须前闻权教。故弥勒用权为砧。欲显净名实教之槌共成诸天子道器。故示受呵折。其中或有闻弥勒说圆不得正意。因闻呵弥勒即得入也

时维摩下三正述被弹之事文为五。一先总定二正呵弹难破三结过劝舍四广说真菩提相五诸天子得益。初总定云世尊授仁者记一生当得菩提。所以定者。将欲呵破故须先定。一生者但取当生阎浮也。大论云三生此生兜率当生阎浮。三菩提义玄文已明。但四教明得记不同。三藏教者。弥勒来生菩提树下正习俱尽名菩提记。出小弥勒经。通教者。界内正使已除余习未尽。后身来生菩提树下一念相应慧断一切习尽名菩提记。出大弥勒成佛经及大品也。若别教者。弥勒法身十品无明惑灭住无垢地。余有一品及习在后生阎浮寂灭道场。示断一品无明及习尽报身果满常住凝然。如华严善才入楼观见弥勒未来成佛之相。即其事也。圆教者弥勒法身四十一品无明已尽。住等觉地余有一品及习在。后生阎浮寂灭道场朗然大悟。一品无明及习俱尽。即是以迹表本。究竟妙觉菩提三身不纵不横如世伊字。亦如华严善才入楼观见弥勒未来成佛之相也。三权一实但弥勒法身常寂本地妙绝。岂测高下。但随机利物辅翼释迦绍续行化。故须记别。随物所感有四根缘。授四种记。随其各闻。今净名遂其所闻一音演说随类各解。若定弥勒受一生记即是总定四种一生

为用下二弹呵难破文为二。一就生门二就无生门。今作通别两解。一别解者初约生门正呵三藏菩萨。何者三藏生灭半字。故中论云为钝根声闻弟子说因缘生灭相。二约无生门者即是呵衍教菩萨。衍以无生灭为满字教门。故中论云佛为利根菩萨说因缘不生灭相。所以约无生呵者。呵大乘中通别菩萨。及呵圆教生语见顺道爱等过。二通解者通呵四教菩萨皆有生无生也。三藏生者即是生也。通教生者。会入偏真即是诸法不生般若生亦是不生生。别教缘修中道智慧亦是不生生也。圆教真修生亦是不生生。或有失意亦须破也。四教皆无生者三藏虽未断惑岂不知有真谛之理。望果行因因是生果是无生。通教因是界内理无生。果是界内事理无生。别教因是界内外理无生。果是界外事理无生。圆教无生一往同别。但真缘智断制立有异。四教菩萨各望果行因。欲悕记别者当分生与无生皆被呵也。虽作两释望此品意别释为正。今就别中先约三藏生门偏呵难破。即为三。先约三世定二难破三引证。初文者若毗昙人三世是有。过去虽去善法不灭得绳所系。未来虽未有时至则起。现在善法成就在心。故皆是有。昙无德人则约二世无。过去实法善灭故无。但有假名得报不失。未来未有故无。现在善法成就在心故是有也。二家虽明二世三世有无而皆有三相。数人明一时三相。成论明异时三相。一时者生即住灭。异时者生时非住时住时非灭时。为此义故前定三世

若过至无住二正破三世得记。若过去生过去生已灭者身之与善二俱灭谢。已灭之法无身无善何得受记。若约现在取过去善受未来记者。何不于过去授记。而现在记耶。若未来生未来生未至者。未来之善未有。若未来已有者应名已来不名未来。若未有则无身无善。何得约未来而授记也。若约未来未来未有得现在记者众生亦尔。应授记。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者。现在意善随心而生。心念灭善亦随灭。灭识不至未来何得用现在善受未来记。此破三世有也。若无过未何得用过去世善受记。若言现在是有得约现在受记者。现在无住生而即灭尚不能自住。何得善至未来而约现在受未来记。复次三世皆空。尚无三世何得约三世受记。空无受记。而计有者即是颠倒。颠倒得记者一切众生悉皆颠倒。亦应与记此破三世无也

如佛至亦灭三引佛语为证。正证现在无住不得受未来一生之记。何者弥勒未惬。若过未皆无。不得约过未身受菩提记者。今佛约现在身授未来记。何得言现在无住不得受未来记。所以引佛所说亦生亦老亦灭为证者。破弥勒计一期执现在停住。故约此身破受未来记。亦生等者若依萨婆多三相同时生即有灭。虽有一期理而求之无暂停住。何得约现受未来记。问三相四相不说有老。今何得言佛说亦老。答四相有异。老即是异。所以引老不引住者。为弥勒执佛所说三相四相中有住相。约此住相现在得记。净名还引佛语。三相中但有老无住。以证现在无住不得约现在受未来记。仁者不受即违佛语。但现在虽有异时三相迅速。虽云有住佛说亦老。若住即老即变异相。无定住相何得约此受未来记。有师谓净名用空破受记此义乖宗。寻此经文还用三藏生灭教。破何当用空

若以无生下二无生门。所以约此门者即是呵取衍门通别及圆。失意慕果行因求无生记。令心妄动障入正道。何者三教皆见无生受记。如首楞严说有四记。一未发心记二密为记三现前记四见无生记。三藏伏结无无生记但得前三。未发心记者虽是具缚或是二乘方便。三藏大乘根性虽未能发而与记也。如佛祇洹林边为鸽雀授记。若密记者假名菩萨及伏忍干慧地菩萨多用密记。若顺忍性地菩萨皆现前记。问何故密记。答有菩萨心行未熟若闻授记心则放逸。不得现前受记。衍中三教悉断结入位有无生记。前三非真后见无生是真受记。何者三未见理未得自在。自利利人未得成立。若见无生虽处生死纵任自在自利利他。其功不退故此三记是真受记。三教菩萨心祈此记故呵弥勒寄破此三。文为二。一约无生理破二约无生行破。初文者三教无生不同。通教止诠偏真无生。别圆诠中。二无生理玄义具明。但三教记位一往是同。而义有殊不可混滥。三教四种记位者。三教未发心记虽是具缚而有当教大乘根性。或是二乘方便虽未发心而与记也。三教假名菩萨外凡伏忍多为密记。或现前记也。三教内凡菩萨皆得现前记也。此三种记皆非决定。通教若入八人见地无生记也。大品云须陀洹若智若断是菩萨无生法忍。即见偏真无生记位。何者见谛所断八十八尽入无漏道流。即是见地名欢喜地。若进观无生断思惟惑。修深禅定游戏神通。自行化他成就众生净佛国土。若众生三乘根熟即八相成道。故佛于通教大乘为授菩提记也。二别教初欢喜地即是见真无生受记。所以然者登地发真初见正道。即见圆真无生之理即断界外一品无明。别见惑尽。此之智断是无生记位。若授应佛八相之记一往似同通教。但以迹表本记得常住佛果为异。今类通教明须陀洹见偏真理断界内见。若智若断名菩萨无生。今别教见圆真断界内外见。若智若断名别教无生。是则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法身自行应身化他必成常住佛果。是故登地得真无生佛为授记。是决定记。三圆教无生记者初发心住受记。即是圆真无生受记。何者初发心住即别教欢喜地齐。但教门明断惑如剥葱切葱之异。诸师不得此意多疑此语。寻诸经论多有此义。得意用之玄义具说。是则初发心住。若智若断是圆教菩萨无生法忍。即是圆教无生记也。但禀三教未得无生。内心悕望谬构攀缘求者皆失。圆虽不错忆想心起。如动水浑珠。为此等过故寄呵弥勒。所以寄呵者弥勒位居三教补处将穷三教无生之源。诸求三教初心虽知此位各未得入。若弹呵弥勒三教补处菩提记者即是大士约三教之理难核。弥勒尚无受记。诸新学三教菩萨心祈无生望得真记者。岂不觉悟各息悕望。若通别菩萨息无生求即可转入圆无生记位。若圆菩萨知无生位无受记者。亦不起心求无生记。则心水澄清珠相自现。复次通教住见地。弥勒后心被弹则内心破折。乃转入圆无生记位。别教初地同圆初住。不预所弹。若三十心见弥勒约理被弹。此心若舍可转入圆初住受记。若圆教初发心及五品弟子起心悕望入真无生受记之位。心水动浊不能得入六根清净。今闻大士呵弥勒。无生将穷尚约理被弹无受记义。况复初心五品而望无生。即忆想心灭。若清净心常一即发相似入十信位。若得意根清净如法华云。虽未得无漏智慧而其意根清净如此。是则十方无数佛百福庄严相。为众生说法悉闻能受持。既无忘谬岂有忆想悕求粗障起也。十信尚尔况发心住而须弹弥勒者有所寄意

若以无生得受记者。无生即是正位。此正就无生理破弥勒者理中无记。何者受记本约智断满足。故智论云菩提者是满足称。理非生灭即无智断。何论智断满足。是则偏圆无生皆非智断。尚无智断况菩提果。无生即是正位者偏圆无生皆是正位。即是极理。若约理明极。极理非位而是众位之本。如天子位极因此有文武之位。今有三教菩萨位者皆由无生之理。故金刚般若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生正位即是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何得有受三教一生当得菩提义也。故于正位中亦无受记。亦无得菩提果。所以然者二种无生皆非因非果。岂得三教因中受未来智断满足之记。二种无生正位非果。岂论得三教所明菩提之果。故言云何弥勒受一生记乎。若弥勒将邻极果正位尚无受记。况初发三教之心而欲悕入无生正位受菩提记。是以呵弥勒邻果受记。寄意破禀三教悕望无生记位。是则通别错求。皆转圆教悕望亦皆息也。问净名但呵弥勒何以得知寄意斥三。答上文云为兜率天王说不退转之行。次下云实无发三菩提心。亦无退者。不退转位即是入无生正位。真受记之位也

同类推荐
  • 华严法相槃节

    华严法相槃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慈氏菩萨陀罗尼

    佛说慈氏菩萨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稀见地方志提要

    稀见地方志提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非诗辨妄

    非诗辨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船头

    船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谁准你,忘了我

    谁准你,忘了我

    如果有来生,我愿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我看到这句话最想的就是你,可是你知道么,如果有来生,我终究不愿遇上你,如此才不悲不喜。
  • 爱上偷心公主

    爱上偷心公主

    她,绝美冷艳、神秘、冷酷,绝美的容颜众人眼球。他、北夜轩,冷漠、暴帅,完美得让众人望尘莫及的圣米希雅王子,众花痴仰慕到疯狂的对象。她,妩媚无尽、他,花心不穷、她,可爱活泼,他,温柔似水。她们与他们的相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敬请期待!
  • 殿下,我来驯养你啦1

    殿下,我来驯养你啦1

    十七岁的高中生周晓安,受无良长辈和现实生活的双重压迫,冒充男生来到这所贵族学校,明里是学生,暗中是保镖。对于这么一份工作晓安没有任何憧憬,但面对这个表面天使内心恶魔的变态雇主兼室友,生活开始向无法预料的状况发展……“我好像有点喜欢你……”“对不起我是男生。”“我知道,”他轻轻碰了碰晓安的发梢,“我喜欢的就是男生。”
  • 别拦着我修仙

    别拦着我修仙

    一次意外的旅行一枚鸡肋的光环一个充满无厘头的修仙故事
  • 具象力世界

    具象力世界

    世界复杂,愿你在起起落落后,不放弃曾经那个单纯的自己
  • 复仇宝宝:惹了娘亲你死定了!

    复仇宝宝:惹了娘亲你死定了!

    人生难得一次任性,求皇上赐婚嫁给了他。不料新婚之夜,他亲手递上一碗药,撕裂她的自尊!婚后,他似乎变了人一般,残酷无情。公婆冷嘲热讽,丫鬟仆人们封她为恶妇!她杖责老妈子,流放下人,却被认为是公报私仇。真相揭开后,一切却为时已晚……
  • 五洲之风起

    五洲之风起

    “第一个问题,作为开启了五洲大陆新一轮修仙模式的标志是什么时间?”“我,我,我知道,开启的标志是世界树的崩塌,据史料记载,五洲历12000年前后,白翁一剑断世界树!”“嗯,下一个问题,五洲大陆正式开始进入下一个修仙时代的标志书籍是什么?由谁所创?第一次出现是在哪个地方?”“我,我,还是我。书籍名称叫数理集合,由姜阳所创,第一次出现是在南武学院,姜阳将之赠送给了南武学院学院院长。”“最后一个问题,从此改变了五洲大陆战斗模式,改变了战略战术是因为一样什么东西的出现?”“嗯,对,依旧是我。灵能枪的出现改变了五洲大陆的战斗模式,因为从今以后,纵然是一个普通人也会对修行者有了威胁。灵能枪由数理研究所研发,第一次出现便成功击杀了炼骨五品的高手,这也是数理研究所正式踏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事件,并从此影响着五洲大陆的走向。直到…………”……………………
  • 盛世宠爱:娇妻从天而降

    盛世宠爱:娇妻从天而降

    从不相信一见钟情,只是因为没有遇见他。“若不是我找到你,你会主动见我吗?”初次见面,他错认她为今生挚爱。她也希望,她是她,若是,便好了。只可惜,不是。“知不知道你装作不认识我的样子真的很可恶,你这张脸,我唐雪臣就算再过一万年,都不会认错。”是啊,她拥有一张与他心爱之人完全相同的脸,他的痴迷,他的热情,对象都不是她。她完全可以假装他爱的人,可那偷来的幸福,怎么会幸福?
  • 凡人意识

    凡人意识

    什么是意识?是所有生物都拥有意识,还是人类独有?察觉杀气果断反杀,遭遇GANK提前离开,意识存在万物之间。在不断萎缩的世界反面,少年背负起旧神的灵龛,从灰暗的历史中走了出来,决定带给凡人们新生。
  • 没有了珍惜

    没有了珍惜

    如果没有去珍惜,就意味着失去,如果没有看好,就意味不再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