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熱
黃帝問於岐伯曰:寒熱瘟瘧在於頸腋者,皆何氣使生?岐伯曰:此皆鼠瘦寒熱之毒氣也,留於脈而不去者也。
黃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鼠瘓之本,皆在於藏,其末上出於頸腋之問,其浮於脈中,而未內著於肌肉,而外為膿血者,易去也。
黃帝曰:去之奈何?岐伯曰:請從其本引其末,可使衰去而絕其寒熱。審按其道以予之,徐往徐來以去之,其小如麥者,一刺知,三刺而已。
黃帝曰:決其生死奈何?岐伯曰:反其目視之,其中有赤脈,上下貫瞳子,見一脈,一歲死;見一脈半,一歲半死;見二脈,二歲死;見二脈半,二歲半死;見三脈,三歲而死;見赤脈不下貫瞳子,可治也。
邪客
黃帝問於伯高曰:夫邪氣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外出者,何氣使然?伯高曰: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脈#1,而行呼吸焉。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化以為血,以榮四末,內注五藏六府,以應刻數焉。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慄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問,而不休者也,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常從足少陰之分問,行於五藏六府,今厥氣客於五藏六府,則衛氣獨衛其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嬌陷#2不得入於陰,繪虛,故目不暝。
黃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補其不足,寫其有餘,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已通,其跡立至。
黃帝曰:善。此所謂決讀壅塞,經絡大通,陰陽和得者也,願聞其方。伯高曰:其湯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葦薪,火沸,置林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為一升半,去其滓,飲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為度。故其病新發者,覆杯則外,汗出則已矣;久者,三飲而已也。
黃帝問於伯高曰;願聞人之支節,以應天地奈何?伯高答曰: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天有日月,人有兩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竅。天有風雨,人有喜怒。天有雷電,人有音聲。天有四時,人有四支。天有五音,人有五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熱。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莖、垂以應之,女子不足二節,以抱人形。天有陰陽,人有夫妻。歲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節。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胭。地有十二經水,人有十二經脈。地有泉脈#3人有衛氣。地有草莫,人有毫毛。天有晝夜,人有臥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齒。地有小'山,人有小節。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胭肉。歲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地有四時不生草,人有無子。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願聞持針之數,內針之理,縱舍之意,抒皮開賸理,奈何?脈之屈折,出入之處,焉至而出,焉至而止,焉至而徐,焉至而疾,焉至而入?六府之輸於身者,余願盡聞少#4序,別離之處,離而入陰,別而入陽,此何道而從行?願盡聞其方。岐伯曰:帝之所問,針道畢矣。
黃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手太陰之脈,出於大指之端,內屈,循白肉際,至本節之後太淵,留以澹,外屈,上於本節下,內屈,與陰諸絡會於魚際,數脈并注,其氣滑利,伏行壅骨之下,外屈出於寸口而行,上至於肘內廉,入於大筋之下,內屈上行燸陰,入腋下,內屈走肺,此順行逆數之屈折也。心主之脈,出於中指之端,內屈,循中指內廉以上,留於掌中,伏行兩骨之問,外屈,出兩筋之問,骨肉之際,其氣滑利,上二寸#5外,屈出行兩筋之間,上至肘內廉),入於小筋之下,留兩骨之會,上入於胸中,內絡於心脈。
黃帝日;手少陰之脈獨無臉,何也?岐伯曰:少陰,心脈也。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堅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故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故獨無臉焉。
黃帝曰:少陰獨無臉者,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經病而藏不病,故獨取其經於掌後銳骨之端。其餘脈出入屈折,其行之徐疾,皆如手少陰#6心主之脈行也。故本臉者,皆因其氣之虛實疾徐以取之,是謂因衝而寫,因衰而補,如是者,邪氣得去,真氣堅固,是謂因天之序。
黃帝曰:持針縱舍奈何?岐伯曰:必先明知十二經脈之本末,皮膚之寒熱,脈之盛衰滑澀,其脈滑而盛者,病日進,虛而細者,久以持;大以澀者;為痛痹;陰陽如一者,病難治,其本末尚熱者,病尚在;其熱以#7衰者,其病亦去矣。持其尺,察其肉之堅脆、小大、滑澀、寒溫、燥濕。因視目之五色,以知五藏,而決死生;視其血脈,察其色,以知其寒熱痛痹。
黃帝曰:持針縱舍,余未得其意也。岐伯曰:持針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靜,先知虛實,而行疾徐,左手執骨,右手循之,無與內果#8,寫欲端以正,補必閉膚,輔針導氣,邪得淫泱,真氣得居。
黃帝曰:抒皮開勝理奈何?岐伯曰:因其分肉,左別其膚,微內而徐端之,適神不散,邪氣得去。
黃帝問於岐伯曰:人有八虛,各何以候?岐伯答曰:以候五藏。黃帝曰:候之奈何?岐伯曰:肺心有邪,其氣留於兩肘;肝有邪,其氣流於兩腋;脾有邪,其氣留於兩脾;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胭。凡此八虛者,皆機關之室,真氣之所過,血絡之所遊,邪氣惡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則傷筋絡骨節,機關不得屈伸,故病#9攣也。
【音釋】
泌兵媚切。抒苦旱切。痴音拘。
通天
黃帝問於少師曰:余嘗聞人有陰陽,何謂陰人?何謂陽人?少師曰:天地之問,六合之內,不離於五,人亦應之,非徒一陰一陽而已也,而略言耳,口弗能遍明也。
黃帝曰:願略聞其意,有賢人聖人,心能備而行之乎?少師曰:蓋有太陰之人,少陰之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陰陽和平之人。凡五人者,其態不同,其筋骨氣血各不等。
黃帝曰:其不等者,可得聞乎?少師曰:太陰之人,貪而不仁,下齊湛湛,好內而惡出,心和#10而不發,不務於時,動而後之,此太陰之人也。少陰之人,小貪而賊心,見人有亡,常若有得,好傷好害,見人有榮,乃反慍怒,心疾而無恩,此少陰之人也。太陽之人,居處於於,好言大事,無能而虛說,志發於四野,舉措不顧是非,為事如常自用,事雖敗,而常無悔,此太陽之人也。少陽之人,提諦好自貴,有小小官,則高自宜#11好為外交,而不內附,此少陽之人也。陰陽和平之人,居處安靜,無為懼懼,無為欣欣,婉然從物,或與不爭,與時變化,尊則謙謙,譚而不治,是謂至治。古之善用針艾者,視人五態乃治之,盛者寫之,虛者補之。
黃帝曰:治人之五態奈何?少師曰:太陰之人,多陰而無陽,其陰血濁,其衛氣澀,陰陽不和,緩筋而厚皮,不之疾寫,不能移之。少陰之人,多陰少陽,小胃而大腸,六府不調,其陽明脈小,而太陽脈大,必審調之,其血易脫,其氣易敗也。太陽之人,多陽而少陰,必謹調之,無脫其陰,而寫其陽,陽重脫者易狂,陰陽皆脫者,暴死不知人也。少陽之人,多陽少陰,經小而絡大,血在中而氣#12外,實陰而虛陽,獨寫其絡脈則強,氣脫而疾,中氣不足,病不起也。陰陽和平之人,其陰陽之氣和,血脈調。謹診其陰陽,視其邪正,安容儀#13,審有餘不足,盛則寫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此所以調陰陽,別五態之人者也。
黃帝曰:夫五態之人者,相與毋故,卒然新會,未知其行也,何以別之?少師答曰:眾人之屬,不如五態之人者,故五五二十五人,而五態之人不與焉。五態之人,尤不合於眾者也。
黃帝曰:別五態之人奈何?少師曰:太陰之人,其狀雜雜然黑色,念然下意,臨臨然長大,胭然未樓,此太陰之人也。少陰之人,其狀清然竊然,固以陰賊,立而躁臉,行而似伏,此少陰之人也。太陽之人,其狀軒軒儲儲,反身折胭,此太陽之人也。少陽之人,其狀立則好仰,行則好搖,其兩臂兩肘,則常出於背,此少陽之人也。陰陽和平之人,其狀委委然,隨隨然,顯顯然,愉愉然,嗾嗾然,豆豆然,眾人皆曰君子,此陰陽和平之人也。
【音釋】
提上紙切。黯直稔切。嗾辭綠切。
#1脈:《甲乙經》卷十二第三作『肺』。
#2陷:《甲乙經》卷十二第三作『滿』。
#3泉脈:此二字原空缺,據趙府居敬堂本補。《太素》卷五作『雲氣』。
#4少:《太素》卷九《脈行同異》作『其』。
#5上二寸:《太素》卷九《脈行同異》作『上行三寸』。
#6少陰:《太素》卷九《脈行同異》作『太陰』。
#7以:《甲乙經》卷五第七作『已』。
#8內果:《甲乙經》卷五第七作『肉裏』。
#9病:趙府居敬堂本作『疽』。按音釋出『疽』字,此作『拘』是。
#10和:《甲乙經》卷一第十六作『抑』。
#11宜:《甲乙經》卷一第十六作『宣』。
#12氣:《甲乙經》卷一第十六『氣』下有『在』字。
#13安容儀:《甲乙經》卷一第十六作『安其容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