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227100000093

第93章 熟人所杀(求收藏)

李长庚也不相信两个举子傻到杀了人还不逃,其中定有缘故。但事情若是不弄清楚,怎么能服悠悠众口?

当下立刻传春香楼门子上堂。

李长庚问道:“那门子,这两人是何时从春香楼离开?你可知道?”

门子回道:“大约快到子时。”

李长庚问道:“这两人离开后,春香楼是否还有人进入?”

门子摇了摇头,说道:“当时已近子时,该来的客人都来了,从他们两人离开后,一直到天明,再无客人进过春香楼。”

李长庚出了一口气,又传问忤作:“你可验明,春香是如何死的?又是何时死的?”

忤作道:“回大人话,春香是被人扼死的,其喉骨断裂,显然杀人者力气非常大,而其死亡时间,约在昨夜子时左右。”

李长庚眉头一皱,这就不好办了。杀个人,最多不过半盏茶的功夫,这一个时辰之内,杀人然后离开,并不困难。

朱学见李长庚疑难,小声道:“大人何不暂时将此案押后,先去勘察命案现场再审?”

李长庚点点头,说道:“正是如此。”

说着一拍惊堂木,喝道:“本案疑难,押后再审,来啊,先将两位举人押往后衙,待除去其功名后再押入监牢,退堂。”

衙役立刻喊起堂威退堂。

那老鸨却不干休,大叫道:“大人,这有什么疑难的?就是他们两人杀人,子时离开,春香正是子时死的,当时春香房里只有他们二人,不是他们还有谁?大人,你不能官官相护,你要为民做主啊大人……”

李长庚哼了一声,说道:“本府审案,何须你来教导,来啊,此猖妇咆哮公堂,再杖三十。”

老鸨登时傻了,她这一嗓子又换了三十大板。这都是什么事,她是原告,告两个举人杀人,两个举人没什么事,她倒先挨了六十板。

但与官讲理谁讲的通?于是老鸨哭爹喊娘的又挨了三十板。

李长庚笑道:“你可长记性了吗?”

老鸨呜咽道:“大人,我不敢乱说话了。”

李长庚道:“本府这就前往命案现场查案,你可愿跟随前去?”

老鸨咬着牙,说道:“大人办案,是为我女儿申冤,我当然要去。”

李长庚道:“好,既然如此,本府念你有伤,无法行动,特赐软榻抬你前去。来啊,将这老鸨抬着,前往春香楼。

老鸨一怔,随即感激的道:“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李长庚对朱学道:“你可明白了?对于百姓,就要恩威并用,才能让他们老实服贴。”

朱学点点头,他不明白?他有什么不明白的?就是打一棒子给个枣吃而已。不过李长庚的好意他也知道,这是在教导他牧民之道。

朱学道:“多谢李大人教导,下官初入官场,还需大人多多废心。”

李长庚微微一笑,说道:“咱们边走边说。”

说着当先出堂,堂下百姓早就被驱散,李长庚乘上官轿,朱学步行在官轿之旁。

李长庚道:“大兴治下之所以设巡检司,一多半的原因是为了保境安民。十年前大兴还算是安宁,可是近两年,常常有客商连人带货消失无踪。

本府曾经派人查过,却无丝毫线索。你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要保障大兴境内来往客商的安全,你可能做到?”

朱学一怔,客商连连失踪?他是大兴本地人,怎么不知道?而且他在县衙也做了快半年,也没有人前来告状啊?

朱学道:“大人,客商确定是在大兴境内失踪的吗?”

李长庚微微一笑,说道:“我知道你在疑虑何事,这些失踪的客商很是特殊,所以都是直接告到顺天府。就是王知县也不知道此事。等五日后,这些失踪客商的案卷我会随公文一起发给你,你要细心查访,三个月内,定然要有回报。”

朱学心中疑惑更甚,什么样的客商,居然还如此神秘?不过李长庚说到这里,显然是不想再多说,就放下轿帘。

春香楼的三楼闺房中,春香尸身已经收敛,但其死亡之地被忤作用白漆标记出了人形。

朱学大奇,难道在明朝,他们就已经开始用白漆标出死亡之人死前姿势?朱学不知道,何止是明朝,从宋朝开始,就已经在如此做了,这可不是后世人发明的。

朱学看看春香房中,房中的东西并不杂乱,而且摆放的颇为整齐。看不出有什么打斗的痕迹。

李长庚在房内转了一圈,就连地面上一个小小的污渍都仔细看了,但始终没有什么发现。

朱学道:“大人,看来春香死时,定然是被熟人所杀。”

李长庚皱着眉头,说道:“这房间内丝毫不乱,显然是趁春香不备,从后扼颈。而春香一个弱女子,立时便无反抗之力,确是熟人所为。”

难就难在这里,春香显然是死于男人之手,因为不是男人便无法轻易制服一个女子,将其扼死。而春香楼除了龟公和门子,全都是****龟公和门子是不许进入三楼的,而且进入三楼还必须经过老鸨这一关,因为老鸨的房间就设在三楼的楼梯口,谁经过老鸨都能轻易知道。

原因很简单,因为是春香楼是木制楼板,上楼时木板会发出吱吱声音,而老鸨却是彻夜不睡的,她要处理所有**和嫖客的事情。

所以老鸨可以肯定,自从洪、钱两人走后,再无一个男人上过楼,而且三楼只有春香一个人住,她是春香楼的头牌,房间是最好的,所以也不存在有其他房间客人前来杀掉春香的可能。

李长庚长出了一口气,没有男人上来,偏偏又是在子时前后死亡,要说洪钱两人没有嫌疑,倒还真做不到。

朱学仔细查看了三楼所有窗户,并没有发现什么进入的痕迹,也没有绳索留下的勒痕。

这就奇怪了,难道凶手是会轻功?飞进来杀了春香?

这又不是武侠小说,怎么会有这样狗血的事情?朱学摇了摇头,把这种念头丢掉。

同类推荐
  • 二流太监辅国记

    二流太监辅国记

    朱矛,北京大学历史系高材生,无父无母的孤儿,被女友甩了,由于机缘巧合,穿越到了某个不知名的国家,白天带着体弱多病的太子升级打怪,晚上戏戏宫女,逗逗公主,从痞子太监到辅国大臣,从无名小卒到扬名四海,且看都市痞子如何玩转朝野。
  • 奇首八部传奇

    奇首八部传奇

    奇首在世时,创建了八部,就叫奇首八部。其中的悲欢离合,月晴圆缺,无法用言语诉说。
  • 颠覆晚唐

    颠覆晚唐

    一位现代人,因为一次意外,无意中穿越回到了唐末,并阴错阳差的成了未发迹时的朱温。他如何能从一个一文不名的流浪汉一步步走向权力的巅峰?又如何能在军阀林立的唐末脱颖而出成为五代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他明明知道自己将来的命运,他能否改变这一切?又能否挽救后梁王朝覆灭的命运?他心地善良,为人宽厚,又如何被历史所唾弃,落下千古骂名?本书将一步步为你解开这千古之谜!
  • 点将三国

    点将三国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豪雄并起,意外成了刘虞的儿子刘和,自此踏上征战之路,英雄归附,血战诸侯,天下归一……
  • 女画家穿越——夫人,笔下留情

    女画家穿越——夫人,笔下留情

    历史故事很多,大家相熟的也不少,最近突然喜欢上了绘画,从而了解了相关的绘画历史,发现历史上的女画家也不在少数,但都是以闺房书画为主,未能如男儿般成大器。这个女主后唐李夫人,是历史上留下资料很少的,故事也少,可写可发挥的很多,但她又在绘画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一笔,史称墨竹创始人。也算是古代非常著名的一个女艺术家,只是红颜薄命、遇人不淑、命运不济而已。希望通过这个故事,给这个女主一个比较系统的介绍,既能体现她的历史贡献,又能让她有个精彩的感情之旅。不在只是留下一缕“遇人不淑”的遗憾。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生自有几何悲

    人生自有几何悲

    嗯~没什么可说的,这是我写的第一篇小说,可能会有一大堆错误,而且我懒得打稿,记忆力差了点,呵呵。这篇小说写的是人生,不过是虚的,但会尽量写的真实,让大家找到同感。
  • TFBOYS之雨泪中的花开半夏

    TFBOYS之雨泪中的花开半夏

    三位世界首富调皮高冷又腹黑的女孩在重庆磨出什么爱情的火花呢
  • 七天使之红线缘四

    七天使之红线缘四

    苏和姬为治好爸爸的病来到希望中学,被最好朋友算计,坠楼而穿越。穿越之后来到修仙世界,本以为可以羽化登仙回到现代,可事情越发不对,事情的真相也慢慢揭开…………
  • 北平记忆

    北平记忆

    这不仅是一个老北京人真实的记忆,更是一曲新中国的颂歌。本书真实再现了在北平解放前后那一段特殊历史时期,整座北平城的战时风貌以及当时老北京人真实的生活状态。面对战争无论是泱泱大国还是升斗小民,都承受着空前的苦难和矛盾。在建国60年的今天,再现那一段历史,更让人回味……
  • 读者文摘精粹版9:活着就是幸福

    读者文摘精粹版9:活着就是幸福

    人生下来就是为了活着。生命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但是要活得有质有量,因为我们被赋予了生命,这本身就值得感激,在人生的道路,生命与我们一路同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满月星辰皆为你

    满月星辰皆为你

    “我是相信一见钟情的,不然不会因为一段未开始的感情而念念不忘这么久”池千初漫不经心的说,仿佛说的是他人的故事。电话里传来了爽朗的笑声“哈哈哈,阿初,那你说这样的感情算什么?是暗恋吗”是的,算什么呢?“是暧昧吧”池千初刚说完手机就被抢走,她转过身却看到一身正装的陆泽站在身后。他邪魅一笑,眼神仿佛像头饿狼一般直勾勾的盯着他的猎物“池千初,你的报应来了”
  • 99夜

    99夜

    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原来我还不信,现在对于我,婚姻不仅是坟墓,而且还是玩火自焚的火坑.....
  • 华白帝仙

    华白帝仙

    昭宗三年,将春,正是飞絮时节,华白裳一袭褴褛破衣,在凉风中瑟瑟颤抖,一步一挨靠向城门内一处城郊茅亭,凄风惨惨,茅亭上“茶”字样木片被拂得“叮当”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