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头山《明一统志》:在县北七十里。俗传有龙经过。又石上有人马足迹。欧阳泉曰:旧志依《纲目/质实》以马头郡即来安之马头山 ,其说非是。考《通鉴》:梁天监五年,魏攻马头,拔之。武帝命修钟离城 。胡三省注云 :马头城在钟离之西。马头既陷,魏必东攻钟离,故预为之备。是年,梁取魏合肥,魏人守寿阳,于马头置戍。又普通五年,梁取寿阳,亦置戍于此。《通鉴辑览注》 :马头城,今在江南怀远县。则《质实》以来安之马头山当之,非也。
郑家山在县北六十里。
矾山在县北六十里。《通志》:山中 练成白矾,下为长沟水。
宝山在县北五十五里,下为宝山集。
续村口山在县北五十里。
门槛岭在县北四十余里,岭势高峻,横截南北,有一径可通往来,立门阙于上 。
岳家山在县北四十余里。
斗山在县北四十里。
峦楼山在县北三十六里。
卧羊山《明一统志》:在县北三十五里,形似卧羊。
塔山在县北三十五里,卓立如塔,河流转抱。
龙窝山在县北三十二里,迤逦来自信山,如龙之蟠曲。上有龙窝寺,今废。案此与盱眙龙窝寺异。
大迪山在县北三十里,上有石坑。
尖山在县北三十里,来安水经其东崖,囤仓集居其西麓。《方舆纪要》 :石固山北五里为尖山,其山特出,下临大涧。
舜歌山在县北二十五里。山有二泉,一东流可资灌溉,一自西麓吉祥庵后石罅中出,名观音泉,北有石濑石谷,人迹罕到。
乌石山在县北二十五里,山多乌石。
梅子山在县北二十三里。
伏牛山《明一统志》:在县北二十一里,形似伏牛。
银杏山在县北二十一里,俗名囗 厉山,嶙峋多石,为县治胎息 。
马鞍山在县北二十里。
弓子山在县北二十里。二山俱以形名。
盈公山在县北二十里,北有涧,名断密。
北塔山在县北二里白茆村。《州志》 :旧有圣塔寺,久废。
五湖山《明一统志》:在县东北十八里,下有五湖,因以为名。一名白禅山,因山北属白禅村故也。元《符图经》云:南北长二十里,广十余里。今俗亦称二十里长山。有白禅河,源出山南。泗州官路行山脊上。山前后有二铺 ,中有镇。自建炎兵后,官路及二铺俱废。山有涧道横亘。又名双合山。《方舆纪要》:来安五湖山,控扼南北,至为险要。
石固山在县东北二十八里。势甚高险,望之上圆如鼓而面平,山顶有岳庙。宋绍兴辛巳,居民避寇其上,垒石为城,寇围之逾月。贼首自山南率众而上,有梅姓者挽弩射之,一发而毙,余寇俱退。山北有苟孝子母墓。宋宣和时,芝生其地 。又明宣德四年,山下民舍产驺虞二,黑质白章 ,驯扰不惊,州守以闻尚书 。黄福作颂,夏原吉作赋,以进请受贺,不许。
龙泉山在县东北三十里,一名武宅山。南有飞泉,悬流幽咽。
芝麻岭在县东北四十里。
婆娑山在县东北四十里。
万山在县东北五十里。宋绍定元年,赵葵守滁,命赵必胜守万山,即此。有城垒故迹。
佛子山在县东北五十里。
王母山在县东北五十六里。上有池,径三丈。旧志:王母仙踪,当指此处为是。
踏青山在县东北六十里,白塔镇南。
团山在县东北六十五里。
高塘山在县东北六十里。山下有塘,名高塘,可灌田二百顷 ,今湮为田。山麓有城埂,南接王母山,绵亘四五里。相传六朝时梁魏置高塘郡,此其遗址。案《旧唐书》:汉皖县,梁置高塘郡。《隋志》为宿松县。此高塘乃以其名侨置 。山盖缘故郡名,而城废适为塘,或遂谓以塘名山云。
荆塘山在县东北七十里。
方山在县东北八十里。
三山《明一统志》:在县东北八十里,与天长县接境。山有三峰排列,下为孔道。
义良山在县东北八十五里。
向阳山在县东北九十里。
顿丘山在县东二里。东晋因流民南徙,侨置顿丘郡及县于此。山盖因故治而名。山下旧有石,嶙峋如笋立。
西龙山《明一统志》:在县东二十里,近六合界,与东龙山对峙。势颇高峻,上有龙王庙。
火焰山在县东二十里。
黄连山在县东三十五里,山下有石谷。
赤山在县东南四十五里,土多赭赤,故名。下有赤山湖。
延塘山在县东南五十里。
驻马山在县西南二十里,通滁、六之径。明太祖驻马于此,因名。
金家山在县西南三十里。
山川川
滁 ,名川也,发源于合肥东北废梁县界,流至全椒金狮潭,迤南曲转由赤石埠东下 ,过全椒南二十里之楚迷沟,历石潭口,会襄河抵滁及江浦县界,东北至三汊河,汇巨浸焉。此州所由以滁名也。邑诸水虽无远派,而来安水亦以名县,并其它源流出于县之左右,而汇于三汊河,及发源县北由天长入运河者,亦不可不详也。缕晰条分 ,区别如左:
来安水县东三里。其水行沙石间,澄清澈底,一名沙河。源出县北九十里马岭山,逦迤而南合诸涧谷水,三十五里经宝山西,又南二十五里经尖山东,又东南五里经石固山西,过石濑又南三十里过县城东,高官、龙尾水自西注入,又南五里过洪家桥东,双坝水自西注之,又南十五里过清净桥,又南十里至水口镇,过观风桥,又南十里过板桥,大小涧水自徐家沟西来注之,又南二十里至小河口入清流河,遂转而东会流三十里至汊河集入滁河,又东十里至张家堡,由六合县瓜埠口入江。
高官水源出县北银杏山东南,由高官桥至甄家河入来安水。
龙尾水县城东。源出县北普润塘,东南流经东关外龙尾坝,又东南绕顿丘故城根,至毛家桥入来安水。普润,旧作普涧,误。
玉带河县城东。分龙尾坝水支流向南,由银锭桥至陆家冈转入来安河。以其环绕如带故名。
水口河县南三十里。来安水自县东会高官、龙尾水,又南会县西双坝水,及县南诸陇水悉会于此,为水口。置水口汛,为四达要道。水南去为小河,可通舟楫,由小河口达清流河,下贯滁河。
汤河县东南三十五里。《明史/地志》 :来安东南有汤河,南入滁河。旧有汤河市,久废。《方舆纪要》谓水口集临汤河,误水口即来安水。《明地志》:来安水合清流河、汤河入滁河。明非—水矣。
吴沛水县东南二十五里。源出西龙山大石谷,南流十二里过施官集界首桥,又东南至下湾,二水合流,又东南二十五里入赤山湖,交六合县界。三国时吴作涂塘,筑瓦梁堰于此,亦称吴堰,今水称吴沛以此。水又东注滁,为瓦梁河,由六合瓜埠口入江。以上为县境东条水。
二里坝水县西二里。源出八里庙童塘,南流过梁家桥,又南至二里桥,入苟家坝与三里坝水合流,东过洪家桥,入来安水。
三里坝水县西三里。源出卓家集之东,南流过夏家坝,又南至三里坝,入苟家坝与二里坝水合流,东过洪家桥入来安水。旧志:此县基内明堂之水,为右水倒左,绕黄坝、古坝,东南与来安水会合。
小涧水县西九里。源出龙窝山西南,南汇为大石塘。又南过杜家涧,绕八石山根经蔡家桥、张家湾过县西小涧桥,又南过清水坝,会大涧水转而东南至徐家沟出口与来安水合,由小河口入清流河以注于滁。
大涧水县西南二十里。源出黄道山侧,东南过腰铺桥,又南过大涧桥,俱界本州境。又东南至清水坝,会小涧水出徐家沟口合来安水注清流河达滁河。
双源沛县西北二十五里。旧志:一源出招信界岭下,一源出本县界练寺山后官庄岭下,两水相合于此,因名。十里至沙涧,入清流县界北赵村与清流河合。案旧志云出招信界,入清流县界。下独山水亦云至清流县界,皆沿宋元旧文。招信即盱眙。《方舆纪要》:盱眙,五代吴为招信军,宋初为县,建炎间升为招信军,元为招信军治。水出岭下,即清河岭,其水亦清流河之一源,故曰清河岭。清流县界,今为本州境。此可见今县与州境历宋元如此,盖自清流、永阳析置已然。
独山水县西北三十里。旧志:源出嘉山乡,南三十五里至清流县界,过蒲冲与秋沛水合,入清流河。案嘉山乡,亦宋乡都旧名。
秋沛水县西北三十五里。源出嘉山。西至蒲冲与独山水合,入清流河。《州志》:白茆河在州西北,至蒲冲与盈福河及来安、嘉山河合,入清流河。以上为县境西条水。
南湖河县西南五十里。《州志》:南湖河,州东南三十五里,源出来安县界,东流入清流河。
乌衣河县西南六十里,即清流河。源出本州清流沛,会瓦店河,盈福河及县境双源沛、秋沛、独山诸水,至州城东为清流河。东南流接县境,又东南至乌衣镇,曰乌衣河,又东五里至小河口会来安河,又东至三汊河,入滁河。《州志》:清流河在州东二里,又称北角河。源出清流沛,上有梁村涧水,下与白茆、瓦店河合,北流过常山,与嘉山白道河及沙子涧水合,流至东关门会于东河,入清潭,下至乌衣,东五里又与来安县河合,自此入滁河。
三汊河县南六十里。以来安河、清流河、滁河三水至是合流故名。上为费家渡。以上为县境南条水。
长店水县东北四十五里。源出五湖山北及野塘谷。东北流十五里至丁城,与白塔水合,又东北入天长县界吉家埠河,注天长河达运河入江。
白塔水县东北五十里白塔镇南。源出赵家港。东流十里入天长县界,注吉家埠河。
长沟水县北六十里。源出矾山。东北流十里,入天长县界巷村涧,转注吉家埠河。
打砂涧水县东北六十五里。源出雍家谷。东流二十里入天长县界巷村涧,注吉家埠河。
彭家湾水县东北七十里。源出大山何家谷。东流十里入唐家湾,又东十里入天长县界巷村涧,迤逦流入吉家埠河。
范庄水县东北七十里。源出马岭。东流合戚家谷水入天长县界,迤逦入吉家埠河。
马岭水县北八十里。源出马岭戚家谷。东南流二十五里,合范庄水入天长县界,转注吉家埠河,由此过石梁南,会天长河,抵高邮,达运河,入于江。以上为县境北条水。
开新河案即玉带河 乾隆四年,安徽藩司晏斯盛条陈地方事宜一折内言凤、颍、庐三府,滁、六、泗三州皆有水利可开等语,奉钦差大臣核准,署来安县王师旦详文协同藩司于乾隆五年二月到县详勘举行,续经安徽巡抚陈大受到河重核无异,动帑委员监开报销在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