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写在成集之后的一些想法
我之所以要写篇东西,纯属偶然。去年,我们含江县教育局德育科要求各个学校都必须认真整理一下各校的《校史》。笔者有幸参加了“含江外国语小学校史编写组”(主要是由于本人有幸参加了含江县作家协会的缘故),最后也担负起了文稿的最后通稿与编审工作,因此手里掌握了不少含小的第一手资料。
同时,我们在采访我含小的一些在岗和已经退休了教育名流的时候,经常被他们那忘情的陈述所打动,也随时被他们那种为了含江,为了学校,为了学生,为了发展的精神所感动,于是就自然而然有了写这部纪实文学的冲动。
前一段时间遇到了我们的何必冲先生,他非常赞同我把这些琐事都记下来,并希望我本着实事求是,既不贬损,也不拔高的原则来写。因此,我就严格按照讲述者的本意,采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着一个也许有人感动的故事。对于文中措辞欠妥或其他不足之处,还望各位文友不吝赐教,笔者先谢于此。
为了真正贴近事实,文章中的人物名字我也做到了严格一致。为了规避文责,何必冲先生建议我一一与“主人公们”签定了《免责协议》。由于含小的倒数第二任的三位校领导和个别同志没有在《免责协议》上签字,因此笔者在文中也就没直呼其名了,如有不妥,敬请各位读者谅解。当然,关于秦飞先生,笔者也多次电话联系他,但他一直没接我的电话,笔者遂将其原名“非”,改为了现在的“飞”字,以示区别。同时,由于廖帅哥尚在狱中,又是在西昌服役,路途遥远,笔者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又由于时间紧张,笔者也没来得及赶过去,请他在协议上签字,对此只有深表遗憾了。
还有就是我们尊敬的吴树山先生的夫人,由于外出旅游未归,笔者也只是在电话中简单地向她说了这事的原委。彭孃向我明确表示,吴树山的姓名不要变动,随便使用就是了,事迹也不要夸张,实事求是地写。最后,彭孃一再叮嘱笔者,她本人的姓名一定不能用全名,因此笔者采用了我们平时的习惯称呼来处理这个问题,如有不当,请彭孃和各位读者多多见谅。特别是有部分才进入含小的年轻老师,这次也写了一些稿子,但在编辑过程中,出版社希望压缩压缩篇幅,故这次也一并拿掉了,我以把原稿存在含小图书室了,希望下次再出集子时能派上用场,同时也对各位青年教师表示歉意。还有几位老朋友,老同事,希望能在恰当的地方出现一下自己的名字,但为了尊重事实,一直也没有机会插进去,本想在一些章节中把全校的教职工花名册用来曝光一下,但总觉得有点牵强附会,因此也能放入这个集子之中,实在是有失大家所望,笔者在此道一声“对不住”。
最后,我将代表文章中的所有主人公,感谢所有关心这部劣作的各位领导和同仁。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含江县经济局的向萍书记,对本作品给予的大力支持;也要感谢文静校长在工作上给予的诸多方便;最后要深深感谢的是含江教育局的何必冲局长,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帮我一一审稿,还提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此一并谢过了。同时也感谢含江作协的各位朋友,给我无数的关怀,特别是几位经常打电话来催促文稿的好友,也一一谢过。
附带说一句,为了维护含江人民的对外形象,我希望读者朋友们在阅读之后尽量不把负面性的东西不口口相传,更不要夸张地演义,这就真正有悖于笔者的初衷了,如果因此而引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笔者在此也一并说明——请勇敢地自己担责吧,与本作者和本作品无关哈。
水泉写于含江江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