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好一味听他说客套话,就再次主动地说明来意,并介绍了自己的工作经历。
他不寒暄了,听得很仔细。眼神认真,一直没打断我。
听我说完,他沉思了一会,才笑道“郝总,上回在球场咱们能见面,也是有缘。后来跟你吃饭,几次交道下来,我觉得你吧,谈吐,见地,包括你的经历,不一般。不一般。”
我略微有些不自然地笑了笑。若真不一般,我今天也不会坐到这里。对这个,我有自知之明。
“我这个人,特别相信什么呢?就是缘分,尤其是第一眼的缘分。今天和你一聊吧,更印证了我当初对你的印象。你就是不错,咱哥两有缘分。”
他的态度很诚恳,一刹那,让我觉得自己真是个了不起的人才。不过我明白轻重,挺提醒自己,他一定是客套的成分居多。
他没让我再谦言,主动介绍起自己的情况。
和名片上的信息一样,他有三家公司。
一家叫神州五洋投资,主业投资。
一家叫神州威远,主业地产。
还有一家主营旅游业务,神州五洋国旅。
他谈兴很好,也擅长言辞,绘声绘色,掺杂讲了不少当年的创业故事。
他早先果然在秀水街租摊位做过买卖。他并不避讳。后来因缘巧合,和带游客来购物的导游打上了交道,慢慢地,联系一多,自己也阴错阳差进了旅游行业。
从承包旅行社的部门起步,然后,正儿八经地创办了一家旅行社。不仅给自己带来了资金积累,而且认识了不少方方面面的朋友。
按他的话,上世纪九十年代,能出来旅游的,非富则贵,于是得以积攒人脉,并有机会扩大业务,在别的行当也办起了公司。
再接下来,就在建筑行业开公司,成立了神州威远,陆陆续续接到一些工程。后来,扩大到房地产。再后来,就开投资公司,进入资本市场,一步一步走到今天。
我来的这处办公楼,就是他这家投资公司的总部所在地。至于房地产公司和旅行社,是在别的地方办公。
我一边听,一边大生感触。
一个人的创业史,说起来,像是故事,云淡风轻,但过程的酸甜苦辣,恐怕不一般,不是我能够体会,能够理解。我当年也开过公司,对此有些认识。
我顺着说了几句,但担心班门弄斧,就不敢多说。
他笑道:“我呀,没别的,就胆大,肯吃苦,这是我最大的强项。”
我点头。
“我最深的体会是什么?就是每一步,都要踩准。只有踩准了,才有机会取得一点点的,所谓的……成功。”
我点头。
“什么叫踩准点啊?就是要顺应形势。真的,兄弟,政策禁止的事,咱们别干。但政策允许,特别是鼓励和提倡的,咱们就赶紧干,抢着干。”
可能以为我听得不够明白,他又补充:“你看我,国家开始搞改革开放,八几年的时候,不说鼓励个体经营嘛,那时一般的人,抱着个铁饭碗,谁肯撒手啊?我就肯,一看政策允许,赶紧干。”
我说:“当时是什么情况呢?”
“我啊,正儿八经的工作,我不要了。那时我在顺义一个街道工厂上班,我就从跑到城里来了,做什么?我摆摊。把我家里人气得要死,我妈大病一场。再后来,国家鼓励消费,搞黄金周、扩大内需什么的。再后来又搞房改,取消福利房,发展房地产。再后来,重视金融,繁荣经济,提倡资产性收益。我跟你说,这些个政策,我都赶上了。”
我笑道:“你敢抓机会。要说赶上,好多人都赶上了。但是抓住机会的不多。”
“这倒是。这是大势啊,就得抓住,不能怕,不能犹豫。不然的话,我现在不得还在顺义乡下干,搞不好还得吃低保。”他说着,笑了。
我也笑,说:“顺义如今不是乡下了,社会发展快,都城市化了。”
我俩聊得挺投机,到最后,我竟有种感觉,好像不是自己来找他,就是双方约好了,特别都愿意来聊天似的。
他说:“兄弟,你愿到我这儿来,我真是高兴。待遇什么的,有什么考虑,可以提。虽然我这儿不能跟大国企比,但你放心,我就没亏待过兄弟。”
想不到,这么快就谈到了待遇,我有些措手不及。
是不是谈得太快了?
这速度,我反而有些拿不准了。
但是,我忽然也有了别的想法。左右权衡,觉得今天只是第一次交流,时机不成熟,贸然说出来,万一被他拒绝,就没法往下谈了,于是有些沉吟。
他瞧着我笑:“怎么样,你回去再考虑一下?”
我想了想,说:“谢谢戚总,那也好,我回去再想想。”说完了有些后悔。
我就这个毛病,有时优柔寡断,不够干脆。
上回,马总问我愿不愿跟他去分公司干,我是这样。这回,还这样。
其实有什么不能谈呢?欲进还退,显得自己很不成熟,也不地道。
当然,话说回来,人要改正自己的毛病,真难。我虽然意识到了,但临到事情,一时半会也改不了,都成下意识的行为习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