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始三年(公元3年),王莽提出,皇帝即位已三年,应该吸取前几位皇帝没有儿子的教训,及时选立皇后。有关部门上报的一份候选名单中,王家女子有好几位,王莽怕她们与自己的女儿争夺,就报告太后说:“我没有德行,女儿才能低,不适合与其他女子一样列为候选人。”太后以为王莽诚心诚意,就下诏:“王氏女子是我外家,不要挑选。”消息传出,庶民、学生、基层官吏到宫门前上书的每天超过1000人,公卿大夫有的守在殿上,有的伏在门外,一致请求,让王莽的女儿当“天下母”。王莽派下属分别劝阻公卿和学生,但上书的人越来越多,太后不得已,只得同意公卿选王莽的女儿。王莽又要求广泛选取,公卿争辩说不应该选其他女子以影响正统。王莽表示,即使如此,也该先考察一下他的女儿。由长乐少府、宗正(皇室族长)等官员组成的考察组报告:完全合适。太后下诏进行最后一道手续,派大司徒、大司空去宗庙向祖宗报告,并占卜,结果也是“康强”、“逢吉”,正式确定王莽的女儿当皇后。有关部门提出,古代天子封王后之父百里封地,应该将新野25600顷地封给王莽,使他的封地达到百里,被王莽谢绝。按惯例,皇后的聘金是黄金2万斤、钱2万万。王莽只愿接受4000万钱,而将其中3300万分给同时挑选到的其他11位女子。群臣认为,这样一来,皇后的聘金与妃子差不了多少。太后下诏再加2300万,合起来共3000万,王莽又将其中1000万分给王氏九族中的穷人。全国官民深受感动,先后有487572人上书;诸侯、王公、列侯、宗室见了太后就叩头,一致要求增加对王莽的赏赐。名臣张敞的孙子、博学多才的张竦,为大司徒司直(大司徒的首席属官)陈崇起草了一份长篇奏章,极力歌颂王莽的功德,引经据典,要求皇帝效法周成王,给予王莽像周公一样的褒赏。太后交群臣讨论,却发生了吕宽事件。
王莽立平帝后,以防止再次出现外戚丁、傅那样危害国家的事情为由,封平帝的生母为中山孝王太后,两位舅父卫宝和卫玄为关内侯,都留在中山国(都卢奴,今河北定州市),不许来长安。王莽的儿子王宇害怕平帝长大后会怨恨,私下派人与卫宝联系。让平帝的母亲上书要求来京,被王莽拒绝。王宇与老师吴章、内弟吕宽商议,吴章认为王莽是不会听从别人意见的,但迷信鬼神,可以制造怪现象吓他一下,然后再讲道理让他把权力交给卫氏。王宇觉得有理。让吕宽在半夜将血洒在王府门上,想不到被门卫发觉。王莽将王宇送进监狱,令他喝毒药而死。王宇的妻子已经怀孕,便关押起来,等产后处死。王莽奏明太后,将卫氏灭族,又通过吕宽穷追猛打,将各地非议自己的豪强杀了几百个,敬武公主、梁王刘立、红阳侯王立(莽叔父)、平阿侯王仁(莽堂兄)等都迫令自杀。王莽为了教育子孙吸取王宇的教训,亲自写了八篇文章。群臣要求正式发表,天下官吏能背诵的,可以登记取得提升候选资格,享受能背诵《孝经》同样的待遇。
吕宽事件化险为夷,元始四年四月,王莽的女儿被正式立为皇后。为了了解各地民情,王莽派陈直等八人分路采访。太保王舜等上书,鉴于王莽兼有伊尹和周公的作用,应该将两人的称号“阿衡”和“太宰”合起来的“宰衡”,作为王莽的称号。八千多百姓上书赞同。于是确定王莽称宰衡,封他母亲为功显君,两个儿子为列侯,皇后聘礼再增加3700万,满l万万。王莽少不了又是叩头流涕,推辞一番,称病不出。太后没有办法,最后由孔光等提议,将王莽的封邑、称号、母亲功显君的爵位都规定为不世袭,再专门派大司徒、大司空代表太后传达让王莽立即到职的诏书,规定尚书不接受王莽的辞让奏章。王莽这才接受,但还是从补发的钱中拿出1000万,分赠太后身边的侍从。据太保王舜等报告,蜀郡民路建等本来在打民事官司,听说王莽如此辞让爵位、金钱,自觉惭愧,主动撤销了诉讼。周文王的德化,曾令虞、芮两国自动放弃了土地争夺,路建等的事迹说明,王莽的德行已超过了周文王,朝廷下令将这一典型在全国宣传。
为了复兴儒家传统典章,王莽奏请建立明堂、辟雍、灵台等礼仪建筑和市(市场)、常满仓(国家仓库),为学者建造一万套住宅,网罗天下学者和有特殊本领的几千人至长安。学生与百姓积极性很高,纷纷投入义务劳动,10万人突击,20天就全部建成。元始五年正月,诸侯王、列侯、宗室子弟上千人在新建的明堂举行了祭祀大典。王莽执政不到5年就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公卿大夫、博士、列侯共902人联名上书,请求给王莽“加九锡”,即采用与天子相似的仪仗,享受仅次于皇帝而高于任何诸侯的待遇。当年秋,8位风俗使者回到长安,带回各地歌颂王莽的民歌3万字。王莽奏请进一步制定条例,以便做到“市无二贾(市场上不讨价还价)、官无狱讼(衙门里没有打官司的)、邑无盗贼(城里没有盗贼)、野无饥民(农村中没有饥民)、道不拾遗、男女异路(男人女人分别走在路的两边),犯者象刑(违犯了的人画像示众,不必真的用刑)”,似乎上古的太平盛世就在眼前了。
当年底,14岁的平帝生病。王莽模仿周公为武王祈祷,写了一道策文,请求自己代他死,将策文藏在一个金滕中,放在前殿,要群臣为他保密。但平帝还是死了,当时元帝已经绝后,宣帝的曾孙辈还有5位诸侯王、48位列侯,王莽嫌他们都已成年,就提出:“兄弟不能相互继承。”因为平帝是宣帝的曾孙,所以在宣帝玄孙一代中挑选了一位只有两岁的刘婴。当月,武功县令孟通在井中挖得一块白石,用红颜色写着“告安汉公莽为皇帝”几个字。大臣们让太后下诏,根据上天的符命,“为皇帝”就是“摄行皇帝之事”(代理皇帝的工作),这样王莽当了“摄皇帝”,第二年改元居摄,刘婴立为皇太子,称“孺子”。
王莽要当皇帝的企图已经很明显,以刘氏宗室为主的反对势力开始发动反抗。首先发难的是安众侯刘崇与他的相张绍,但他们只拉起了百余人进攻宛城(今河南南阳市宛城区),连门也没有攻入就失败了。第二年九月,东郡(治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太守翟义起兵,立严乡侯刘信为天子,通告各地,到达山阳(今山东西南一带)时已有十余万人。长安以西23个县的“盗贼”赵明等也起来造反,聚集了十余万人。王莽十分恐惧,饭也吃不下,日夜抱着孺子在宗庙祷告,又模仿《大诰》写了一篇文章,说明自己摄位是临时的,将来一定要将皇位归还孺子。王莽调动大军镇压,在圉县(今河南杞县西南)攻灭翟义的部队,翟义逃亡中被捕杀。赵明等本来就是乌合之众,次年初不到一个月就平息了。
待王莽扫清了这些障碍,各种符命祥瑞纷至沓来。宗室广饶侯刘京上书称:齐郡一位亭长一个晚上做了几次梦,有人告诉他:“我是天公的使者,天公让我告诉你:‘摄皇帝当为真。’如果不信,你可以看到亭里会新出现一口井。”亭长早上起来固然见有一口新井,深百尺。巴郡发现一头石牛,扶风郡雍县发现一块有字的石头,都送到未央宫前殿展览。王莽和王舜等一起去看,刹时间刮起大风,一片昏暗,等风定时在石头前出现了一个铜符和一幅帛图古代瓷器,写着“天告帝符,献者封侯。承天命,用神令”这些字。在长安求学的梓潼(今四川梓潼县)人哀章于脆做了个铜匮,外面贴上两张标志“天帝行玺金匮图”、“赤帝行玺(刘)邦传予黄帝金策书”。在匮里放着的纸上写上王莽是真天子,皇太后要遵天命,将王莽的8位大臣和他胡编的王兴、王盛及自己的姓名共11人写上,每人还写上官职。黄昏时分,哀章穿黄衣,捧着匮子去高祖庙,将它交给值班的仆射。得到报告后,王莽立即去高庙将金匮迎到未央宫前殿,演完了登上帝位的最后一场戏。接着又根据金匮的指示封官,哀章被封为国将、美新公,成为级别最高的大臣“四辅”之一。王盛、王兴谁也不认识,公开招寻后各有十几人来报到。于是根据问卜的结果挑了两位相貌符合的,一位王兴是前城门管理员,封为卫将军、奉新公;一位是卖饼的王盛,封为前将军、崇新公,位居“四将”。
从阳朔三年(前22年)步入仕途,至当上新朝的皇帝,王莽花了31年时间。应该承认,王莽取得了成功。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目前能看到的史料,包括《汉书·王莽传》在内,都是在王莽被作为乱臣贼子、被“篡夺”的汉朝恢复后的官方史料,在这些史料中,王莽完全是作为一个反面人物出现的。但是即使在这样的史料中,除了上面提到的武力反抗外,在这31年间都没有什么反对王莽的具体事实,只是在王莽设置西海郡并人为制造“以千万数”的罪犯迁往那里时,才说“民始怨矣”。此事发生在元始五年(公元5年),也就是说前面27年王莽没有遇到来自民间的阻力,至此也是刚开始出现不满。
且不说旧时代站在正统立场对王莽的批评,就是近年来的论著大多也将王莽作为以虚伪手段篡夺政权的典型,这是不公正的。如果我们认真分析西汉末年的条件,就不难发现,王莽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宣帝的晚年,已开始重用宦官和外戚,临终前,他封外戚史高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受遗诏与萧望之、周堪共同辅佐元帝,宦官弘恭、石显掌管了朝廷机要。果然,在史高感到自己不受重用时,就与弘、石勾结,唆使元帝逼萧望之自杀,周堪等也受排斥。从此,石显等宦官擅权,反对他们的官员如京房等被杀。成帝即位后杀了石显,但太后王政君控制了成帝,外戚王氏的势力迅速膨胀,先后10人封侯,5人任大司马,兄弟子侄把持朝政,为所欲为。京兆尹(首都特区长官)王章建议成帝罢大司马王凤,王凤得知后,以辞职相威胁。太后亲自干预,成帝只得将王章下狱处死。从此,公卿对王凤侧目而视,成帝也无可奈何。哀帝即位后,贬黜王氏,但新的外戚傅氏、丁氏比王氏有过之而无不及,傅太后为泄私愤诬陷中山王冯太后,害死冯氏数十人。更糟糕的是,哀帝竟封自己的男宠董贤为大司马卫将军,让他执掌朝政,甚至表示要将皇位让给他。丞相王嘉加以规劝,引起了他的不悦。哀帝又假托傅太后遗诏,要增加董贤及其他外戚封邑,王嘉封回诏书,并再次进谏。哀帝大怒,借口其他过失,要大臣议罪,又下诏廷尉诏狱。按当时惯例,现职丞相接到这样的命令,必须立即服毒自杀。王嘉不愿死得不明不白,拒不自杀,被捕入狱,在狱中绝食而死。
在元帝后的数十年间,特别是从成帝开始,外戚轮流执政,忠正能干的大臣被杀害或排斥,留下的不是靠谄媚奉承,就是明哲保身,朝廷政治腐败。皇室滥加封赏,外戚宠臣穷奢极欲,贪得无厌,如董贤在短短几年里,积聚的家产竟有43万万。
朝廷如此,地方上更加黑暗。地方官只要能结交上外戚、宠臣,就能肆无忌惮,对百姓搜刮盘剥。成帝、哀帝时,流亡的百姓以百万计,在发生灾害的年份,流离失所,死于沟壑的百姓更不计其数。王莽在一道诏书中曾描述了西汉后期严重的社会矛盾:“兼吞起,贪鄙生,强者规田以千数,弱者曾无立锥之地。又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栏,制于民臣,颛断其命。”“常有更赋,罢癃咸出,而豪民侵陵,分田劫假。厥名三十税一,实什税五也。父子夫妇终年耕芸(耘),所得不足以自存。”强烈的贫富反差,奴婢与牛马一起供买卖,实际的剥削量已达收成的一半,全家辛劳终年却连自己都养不活,这样的社会怎么能长久存在呢?
建平二年(前5年)六月,哀帝下诏,为了顺应谶语的指示,这一年改称太初元将元年,自己称“陈圣刘太平皇帝”。可是,到八月就下诏取消了这些改变,还杀了提建议的贺良。所谓谶语说“汉家历运中衰,当再受命”,“汉兴二百载,历数开元”,实际表明连最高统治者也已失去信心,只能用改元和采用不伦不类的称谓来实现“再受命”。建平四年,关东民间盛传西王母“行筹”(拿了治理国家的筹策巡游天下),一路闹到关中长安。百姓聚集起来祭祠西王母,或者在半夜点着火把爬上屋顶,击鼓狂呼。
从高层官员到百姓贫民,对现实已普遍不满,对前途已丧失信心,无不希望出现某种积极的变革,但却一直不见其人,以至无所寄托。在这种情况下,王莽的出现当然会给大家带来希望。
王莽前期的作为的确是值得称道的,不能说是伪装或欺骗手段,因为至少他做了不少好事,在当时已经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在贪赃枉法成风、外戚聚敛唯恐不及的社会,王莽非但不贪,还一次次把自己的钱财、土地和获得的赏赐分给下属和贫民,甚至连俸禄也常常用于救济,自己生活清苦,太太穿得像仆人,这些都是《汉书》承认的事实。王莽并没有表面吃素菜,背后喝参汤,也没有公开将钱财散发,暗底下又去搜括回来。要是有这些事,绝不会逃过东汉史臣的刀笔,
在奴婢的地位与马牛相同的情况下,像王莽这样一位外戚、前大司马、侯爵的儿子杀死一个奴婢,实在是小事一桩,王莽竟逼他自杀,百姓和奴婢们闻讯,怎么能不感激他,称颂他?而王莽的儿子的确自杀了,并没有藏起来或送到外国去。至于他揭发淳于长,虽然不能保证他没有个人野心,但所揭发的都是事实,事后又没有任何人出来翻案。就是被他干掉了的叔伯、堂兄弟,本身也都不是好货。相反,王莽孝母、赡养寡嫂、抚育侄儿、对人谦恭有礼等行为都是货真价实的。难道让淳于长或其他外戚执政,会比王莽更好?
王莽的这些行为,就是在一个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时代也已够得上典范了,何况是处在一个乱世和一群禽兽般的贵族之中?要说这是作假,如果政治家都愿意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来作假,政治一定会清明得多,道德水平也一定会提高很多,至少比一帮贪官污吏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