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829100000033

第33章 大宋王朝的全面解读(9)

孝宗还注意发展经济,他多次下诏减轻人民负担。孝宗一改将灾年税赋移到丰年的做法,下诏不准到丰年再补收。孝宗又经常督促地方官兴修水利,不断派官员复查兴修后的水利工程,优奖劣惩,使得“年谷屡登,田野加辟,虽有水旱,民无菜色”,卓有成效。

孝宗十分勤政,以至“事无巨细,概呈御览,情无轻重,均由圣裁”。孝宗在位时期,是南宋政治上最清明、经济文化最繁荣兴盛的时期。可惜的是,孝宗在位二十七年,倒有二十五年受太上皇制约。淳熙十四年(1187),太上皇高宗终于去世,而此时孝宗已是年过花甲的垂垂老者了,当年的锐气已不复存在。淳熙十六年(1189),孝宗传位于儿子宋光宗。然而,光宗的所作所为,令孝宗大失所望。绍熙五年(1194)六月,孝宗悒郁而死,南宋政权从此日趋衰亡。史称宋孝宗“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是很恰当的评价。

光宗是怎样成为皇帝的

宋光宗(1147~1200),名赵惇,是孝宗的第三子。绍兴十七年(1147)九月出生于王府府邸(那时孝宗尚未即位)。绍兴二十年(1150),赐名惇,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转荣州刺史。孝宗即位后,拜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恭王。庄文太子死后,孝宗觉得赵惇“英武类己”,想把他立为太子,又因为赵惇非次子,所以迟迟未定。乾道六年(1170),虞允文为相时,劝孝宗早立储(立太子)。孝宗说:“其实我早有此意,心里也早定下了人选。只是担心太子位置一定,他就容易骄纵放逸,不勤于学。之所以一直没定,是想让他练历庶务,通古知今,以免后悔。”乾道七年(1171)二月,赵惇立为皇太子。

淳熙十四年(1187),高宗去世。此时,孝宗亦年事已高,他已无复当年的锐气,早就失去北伐中原收复失地的信心,对朝政也渐生倦怠之意。同年十一月,孝宗手诏:“皇太子可令参决庶务,以内东门司为议事堂。”开始让太子参与朝政。次年十一月,宰相周必大请求辞职,孝宗对他说:“我一年比一年老了,也深觉疲倦,想把皇位传给太子,你还得稍微留一段时间。”淳熙十六年(1189)二月,孝宗正式禅位,皇太子赵惇即位,改元绍熙,这就是宋光宗,时年四十二岁。

绍熙政变是怎么回事

绍熙五年(1194)五月,宋孝宗病重,丞相留正等请光宗前去探视,可是拉着他的衣裾一直跟到福宁殿,光宗也不答应。六月,孝宗在南宋日益衰退,子、媳不孝的情况下悲惨过世。李后以光宗有病为由,拒绝主持孝宗丧礼。丞相留正、知枢密院事赵汝愚请八十岁的高宗吴皇后以太皇太后之尊垂帘听政,但吴后不许,只同意代行祭奠礼,并向外宣布“皇帝有疾,可在南内服丧”,以遮掩朝廷体面。

然而这种局面未能长久继续,丞相留正请求立嘉王赵扩为太子,光宗表示同意。但是,当留正第三天要光宗正式立太子时,光宗却御批“历事岁久,念欲退闲”,根本不提立太子之事。而这似意带双关(自己想退或留正应退)的含糊语,使留正极为害怕。七月,留正假装生病,出城逃回老家。这一消息令朝臣民众惊骇惶恐。工部尚书赵彦逾以山陵使来向赵汝愚辞行,建议他根据“念欲退闲”的御笔,发动宫廷政变,扶持嘉王赵扩上台。于是,赵汝愚一方面争取到殿前都指挥使郭杲的支持(禁军向来是宫廷政变的关键),又派外戚韩侂胄设法面见太皇太后,决策秘密内禅。他们选定孝宗大除孝服的日子,并秘密制作黄袍作嘉王登基之用。七月初,太皇太后于孝宗灵前下诏,宣布皇子嘉王赵扩即皇帝位,尊光宗为太上皇。嘉王听了,绕着殿柱逃避不止,坚决推辞说:“恐负不孝之名。”在众人的扶持下,嘉王赵扩被穿上黄袍,还未坐稳,赵汝愚等早已率群臣倒头便拜,这样,赵扩即位,就是宋宁宗。这场内禅,史称“绍熙政变”。

“伪学”之禁是怎么回事

宋宁宗(1168~1224),名赵扩,是宋光宗赵惇的第二子,母李氏。乾道四年(1168)十月,生于王府府邸(时光宗尚未即位,封恭王)。乾道五年(1170),授右千牛卫大将军。后迁安庆军节度使,封平阳郡王,再进封嘉王。绍熙五年(1194)七月,即皇帝位,时年二十六岁。

宁宗即位初,下诏让群臣勇于直言。两个月内,绍熙政变的主要参与者“宗室”赵汝愚由知枢密院事而兼参知政事,升枢密使后再升右相,独掌政权(当时没任左相)。而韩侂胄先受新任右正言黄度弹劾,不久又受由赵汝愚引荐的朱熹奏劾,接着吏部侍郎彭龟年也上疏弹劾他,三人虽然都被逐出朝廷,宁宗还是被迫免除了韩侂胄的具体职务。从此,韩侂胄遂与赵汝愚势不两立,决意排挤。

韩侂胄通过外戚的特殊身份逐渐向宋宁宗荐用亲信,慢慢掌握了实权。而赵汝愚是宋太宗长子汉王赵元佐的后裔,在宁宗即位前为了制造舆论,曾对人说“梦孝宗授以汤鼎,背负白龙升天”,来说明自己扶持宁宗登位是先有梦兆。而李沭等又奏劾赵汝愚以宗室而任丞相,又“唱引伪徒,谋为不规”,引起宁宗猜忌。庆元元年(1195)二月,赵汝愚罢相。而监察御使胡纮又诬陷赵汝愚“自称裔出楚王元佐,乃正统所在”,又称他准备挟持太上皇帝赴绍兴,称绍熙皇帝。于是,赵汝愚被贬往永州(今湖南零陵),后死于贬所。

赵汝愚及朱熹等人的贬逐引起朝野不满,朝臣、太学生纷纷上疏,其中多为理学人士。同年六月,刘德秀上疏请考道学真伪。庆元二年(1196),何瞻等要求将道学正式定为“伪学”,禁止传播。庆元三年(1197)十二月,又定以赵汝愚、朱熹为首的朝野文武官员五十九人为“伪学”党籍,重要成员全部遭到贬斥,一般官员则不予升迁。嘉泰二年(1201)初,韩侂胄感到权势已固,才解除了伪学之禁,列入党籍的人士也逐渐恢复官职。

“开禧北伐”是怎么回事

庆元伪学之禁全面扫清了韩侂胄的敌对势力,在庆元、嘉泰的十年间,他的官职也一路飙升。开禧元年(1205)七月,韩侂胄出任平章军国事,这是高过丞相的重要官职。为了建立奇功,他决意北伐,开始积极部署攻金。之前,韩佗胄也已对北伐做好了舆论准备。早在嘉泰四年(1204),南宋朝廷就为韩世忠在镇江建庙祭祀,又迫封岳飞为鄂王,为攻金制造了气氛。

开禧元年冬,金使进见宁宗时态度傲慢,引起宁宗和朝臣的不满。开禧二年(1206)三、四月间,南宋全面部署攻金。为了鼓舞士气,追论秦桧投降误国之罪,削夺王爵,改谥谬丑。四月二十六日,东路宋军不宣而战,迅速攻克泗州(今江苏盱眙西北)、虹县(今河南泗县),中路宋军也占领新息(今河南息县)、内乡(今西峡),对金战争取得了初步的胜利。消息传到临安,韩侂胄认为时机已到,宋宁宗遂于五月七日下诏伐金,对金战争全面展开,史称“开禧北伐”。

金章宗于南宋下诏“伐金”后的第五天,也下诏“征南”攻宋。金朝本以为宋军非常强大,谁知多数宋军一战即溃,五、六月间,已占领宿州(今安徽宿州)、蔡州(今河南汝南)等地的宋军纷纷退回南宋境内。八月,金朝已作好了一切准备,八万金军主力分成几路南下。由于宋军西线的四川宣抚副使吴曦暗中投降,金军西线毫无后顾之忧,集中力量攻打南宋两淮和襄樊地区。十月,金军攻占了淮南、汉水流域及川陕边境的一些州县,然而在围楚州(今江苏淮阴)、襄阳、和州、庐州、六合等城时,被宋将毕再遇、田琳、周虎等击败。

嘉定和议是怎么回事

金军到达长江北岸后,宋朝有些害怕了。十一月中旬,两淮宣抚使丘密遣使向金左副元帅仆散揆求和。十二月中旬,东路金军开始退兵。下旬末,宋军西线主帅吴曦叛宋降金,接受金国封的蜀王称号,割关外的凤(今陕西凤县)、阶(今甘肃武都东)、成(今甘肃成县)、西和(今甘肃西和南)四州给金。开禧三年(1207)正月,吴曦正式在兴州(今陕西略阳)称蜀国王,割据川蜀。然而,吴曦的叛变并不得人心,二月初,兴州将领李好义与杨巨源等七十多人在伪丞相安丙的支持下,冲入“王宫”杀死了吴曦及其死党,宋军随即收复了被割让的四州。安丙窃取了镇压吴曦叛变的功劳,被任命为四川宣抚副使。之后,他和原吴曦部将王喜勾结,在李好义与金军作战连连得胜的情况下,阴谋害死了李好义、杨巨源,摧毁了西线的抗金力量,破坏了整个北伐战争。

在西线战争进行的同时,宋金议和也在不断进行中。十一月初,礼部侍郎史弥远与杨皇后密谋,伙同参知政事李壁,伪称得到宁宗密旨,指使权主管殿前司公事夏震,在韩侂胄上朝时,秘密将其杀害。宁宗得知后,也已是无可奈何。主和派得势,史弥远升任同知枢密院事,又改宰相,控制朝政。他们倒行逆施,竟又恢复了秦桧的王爵和赠谥。

嘉定元年(1208)三月,史弥远按照金朝的无理要求,刨棺割取韩侂胄首级送到金朝。他们与金达成和议,改金宋叔侄关系为伯侄关系,改岁币每年银二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为三十万匹(宋金和议中“岁币”最多的一次),另犒军费三百万贯,宋金维持原来的边界。史称“嘉定和议”。

宋理宗是怎样成为皇帝的

宋理宗(1205~1264),名赵昀,是宋太祖的十世孙。他的父亲赵希瓐是赵匡胤次子燕王赵德昭的后裔,母亲全氏,家住浙江绍兴山阴。

宋宁宗没有儿子,他曾立燕王赵德昭后裔赵询为太子,但赵询于嘉定十三年(1020)病死。八月,他仿效高宗赵构当年的做法,从宋太祖赵匡胤第十世孙中挑选年龄在十五岁以上的加以教育,作为候选人。次年六月,宁宗选中高宗赵构的弟弟、沂王赵抦的嗣子赵竑为皇子。赵捅没有儿子,赵骇是宗室赵希瞿的儿子,过继给赵捅的。

当时朝中大权都掌握在右丞相兼枢密使史弥远手中。赵竑对于史弥远的擅权十分不满,他的言论被史弥远安插在他身边的耳目告发,史弥远于是不断在宁宗面前诽谤赵竑,企图废赵竑,另立他人为继承人,但宁宗不予理会。据《宋史纪事本末》记载,之前,史弥远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见宁宗没有子嗣,而和宁宗的关系最近的沂王赵捅也无后,就想借为沂王置后为名,密令他府中的童子师余天锡物色宗室中可立之人,以备皇子之选,日后便于驾驭。余天锡在赴临安府主持乡试的时候,天降大雨,进入当地全保长家避雨,意外发现全保长的外甥竟是宋太祖长子燕王赵德昭后裔。于是,将其带到临安孩子的父亲赵希瓐处扶养。赵竑被册立为太子后,史弥远把这个叫赵与莒的孩子补秉义郎,赐名贵诚,过继给沂王赵抦。

嘉定十四年(1224)八月,宋宁宗病重。闰八月,宁宗病死。史弥远乘夜密召赵贵诚进宫,并派杨皇后哥哥的儿子杨谷、杨石对杨皇后说,宁宗遗旨要废皇子赵竑,立赵贵诚为帝。杨氏兄弟一夜往返七次,杨皇后始终不答应,最后两兄弟哭诉道:“如不同意,必生祸变,杨氏一门恐无遗类!”杨皇后知道史弥远的手段,这才不得不屈服,被迫答应。为了说明赵贵诚即位的合法性,史弥远宣称:宋宁宗在世的八月份,即已“诏以贵诚为皇子,改赐名昀”,并授武泰军节度使,封成国公。当夜,废赵竑为济王,令往湖州(今浙江吴兴)居住,命皇子赵昀即位,这就是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正月,湖州人潘壬拥立赵兹为帝,史称“霅川之变”(霅川,即霅溪,今苕溪下游,为湖州别称)。赵竑后虽讨平潘壬,还是被史弥远迫害至死。

宋理宗对宋代理学态度如何

宋理宗是史弥远通过夺嗣政变扶立的,他自己也深知不得人心,因而,他仿效史弥远,推崇理学,以期改善形象,赢得士大夫的支持。宝庆三年(1227),理宗下诏称:“朕观朱熹集注《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发挥圣贤蕴奥,有补治道。朕励志讲学,缅怀典刑,可特赠熹太师,追封信国公。”这是最高封建统治者首次褒崇朱熹及其《四书集注》,为确立理学思想的统治地位奠定了基础。

绍兴六年(1233)十月,史弥远死,理宗亲政。他信用史弥远的同党、右丞相兼枢密使郑清之。理宗和郑清之都知史弥远擅权时期的所作所为很不得人心,于是,同年十一月,理宗下诏改明年为端平元年,以示“更化”,又将史弥远的帮凶李知孝、梁成大、莫泽等人贬逐。与此同时,理宗对被史弥远陷害而死的朱熹的弟子李燔、陈宓及名士李道传等都赐谥赠官,并随后重用真德秀、魏了翁等十余位名士。其中真德秀被认为是朱熹以后最大的理学家,声望很高。端平元年(1234),真德秀被召为户部尚书,后又被任命为参知政事。魏了翁也受到重用,先后任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京湖军马,又兼任督视江淮军马,负责长江中下游的全部抗蒙军事重任,然终因受郑清之排挤,被迫称病辞职。

淳祐元年(1241)正月,宋理宗下诏将北宋的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和南宋集理学大成的朱熹从祀于孔庙,分别封前四位为汝南伯、郿伯、河南伯、伊阳伯。接着,以王安石为万世罪人,将其赶出孔庙。至此,正式确定了理学为南宋官方的统治思想。由于最高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士大夫们纷纷学习理学。理宗因而被修撰《宋史》的元代理学信徒称赞曰:“后世以理学复古帝王之治者,考论匡直辅翼之功,实自帝始焉。庙号曰理,其殆庶乎!”

宋理宗享国久长,但治效却不及庆历、嘉祐时

宋理宗在位时间共计四十年,在宋代的十八位皇帝中,除了仁宗皇帝(在位时间四十一年),他在位时间是最长的。但是,他虽然享国久长,却完全没有仁宗皇帝的政绩。

理宗因出身宗室远族,加上史弥远为了遮掩其擅自废立的罪责及对付可能出现的政局动荡,有意将杨皇后推在第一线,所以,理宗即位时虽然已经二十岁,还是由杨皇后垂帘听政。但杨皇后实际上并不干预朝政,并且于次年(即宝庆元年,1225)四月归政。

理宗在史弥远当权期间心甘情愿地充当傀儡。因而,理宗前期,朝政完全被史弥远把持。宝庆元年正月发生的“霅川之变”引起了许多正直之士的愤慨,著名的理学家真德秀、魏了翁等不顾罢官流放,接二连三为济王赵竑鸣冤叫屈。史弥远为了笼络人心,开始大力提倡理学。而真德秀、魏了翁等人因对史弥远的所作所为深为不满,先后以“谤讪”、“诬诋”罪名,被落职闲居。但史弥远为了改善他的形象,继续举着推崇理学的大旗,宝庆三年(1227)正月,追封已故理学大师朱熹为信国公,特赠最高官衔“太师”,又下诏表彰朱熹的《四书集注》。史弥远长期擅权,正常的封建朝典法制,几乎被摧毁殆尽。

同类推荐
  • 乱入红颜

    乱入红颜

    大学生宅男杨落偶然邂逅了落入凡间的精灵,稀里糊涂地获得了来自上天的超能力,恣意纵横于华夏五千年历史,拯救众红颜于战乱漩涡之中,为自己书写了一段不可思议的11佳丽传说……
  • 回到三国做娶神皇

    回到三国做娶神皇

    舔狗也是需能耐的,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何向东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一千多年前的三国时期,什么?兵器不利?你要高锰钢的还是高碳钢的?什么粮草不济?两块五一包的猪骨面多少管够!自热火锅成为人美味?辣条成为达官贵人圈子里的身份象征?……21世纪的屌丝万万没想到有一天可以,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何向东的想法很好,可惜刚穿越到这里不小心招惹到了小姐姐吕绮玲……他的父亲是当今温侯吕布。
  • 《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直击辛亥革命

    《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直击辛亥革命

    本书首次从原版《泰晤士报》翻译了莫理循作为该报驻华首席记者,在辛亥革命时期,第一时间发出了一系列的报道,旨在为研究辛亥革命提供新的史料。这些报道反映了莫理循对辛亥革命以及当时中国的认识,既客观地介绍了莫理循对中国改革和革命的如实报道,也显示了他支持袁世凯的一贯作风,还可以看出英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国问题的干涉,比较集中地展现了莫理循外理中国与英国关系的过程和内容。为了帮助读者更理解莫理循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书中收录了窦坤的研究论文“莫理循与辛亥革命”,还摘录了部分莫理循在辛亥革命期间的通信。
  • 女贞剑

    女贞剑

    那年,晋主无故发兵楚国边境要塞-城父城,大军兵临城下。兵行险招,两军对垒,谋略、战术、诡诈...那日黑夜,楚军劫营,觅来新消息,原来晋军伐楚不过障眼之法,晋军的另一军队已屯兵商丘去攻楚国附庸宋国。城父城破,君侯自刎,“将军自怨我恨我,与城下平头百姓无关,孤自留了性命企望将军莫行兵祸。”君侯长子,上将幼女,逃出那兵祸之城。那年,逃亡路上多少女儿心事;那年,逃亡路上多少危情护花。此时,宋国求援,楚君欲要抗晋援宋,却不想,萧墙祸起。楚国内部政权风雨飘摇,外族亦来挑衅。一场攘外安内震惊中原的战争一触即发。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哥哥,你如此英雄,却是否记得那时铁山山麓茅屋里,谁许诺于我常伴描眉。”
  • 三国之项氏天下

    三国之项氏天下

    千年之后的项羽的狂热粉竟然在机缘巧合之下穿越到了几千年最动荡的三国后期并且最难以置信的就是还成为项家的五世孙,主角说“嘿嘿,有了金手指,名臣武将,当然了还有美人……都只属于我六世项王的!
热门推荐
  • 伪装成学渣

    伪装成学渣

    第一次写文。加上我的学业繁忙,可能这本文,我会潦草结文,后来发育好了,我会好好写的。这是一个从小学直到初中在终点培训班始终稳坐于年级第一宝座的她,却在进入高中时,隐藏了她的学霸“气息”,成为一个真正的学渣...
  • 枫中雪之烈焰流火琴

    枫中雪之烈焰流火琴

    他们是无血缘关系而成为的姐弟。他玩世不恭,对什么事都不会上心,唯独对她言听计从;她神医妙手,为了帮助师傅,徘徊在危难之间。达成约定的两人,开始了危险的路途。她有喜欢的人了,但是他却说:“姐,你别喜欢他了,喜欢我吧。”一路上,他救了她很多次,都无怨无悔。他说:“若是你,我愿倾尽所有,只为你……”
  • 怒斩穹顶

    怒斩穹顶

    “如果可以我希望你每天都笑,然后学会幽默。”你说。“可是幽默不能帮我保护你。唯有手中刀才能做到。”我说“你真幽默,别拿着姐姐的皮鞭当刀了。”你说。“我真的不幽默,我的心里只有你。”我说。“今晚试刀!”她们说。
  • 此生你我再也不见

    此生你我再也不见

    做了十几年的家庭主妇。和孩子相依为伴,丈夫是什么??呵呵摆设!以为要这样一辈子没想到,我穿越了!!!成为总裁大人掌心宠。双双走向人生巅峰
  • 妖神转世

    妖神转世

    他,是神?还是魔?自带阴阳化生诀降临,世间本是要阴阳相持才得以长久稳定,他就是阴阳!他似神似魔,征战是天定宿命,何止洪元帝国,这天,这地,这神魔两道,从此往后的生死秩序都将掌握在他的手中!
  •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学习读本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学习读本

    作风决定形象,作风决定成败。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党的事业的成败。正如陈云同志所说:“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党风问题必须抓紧搞,永远搞。”
  • 异世重生:邪帝的宠妃

    异世重生:邪帝的宠妃

    她是来自异时空失忆的一缕幽魂,误打误撞的闯入了这乱世硝烟;他是世人眼里嗜血成性的年轻帝王,只愿在她面前卸下伪装。一奴一帝,本是永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但命运的齿轮,却让他们生生世世纠缠在了一起。“青颜,我这辈子背负了太多仇恨,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我的敌人,而你,绝对不行。”……
  • 天降甜妻求抱抱

    天降甜妻求抱抱

    六年前误惹下一场情债,冷酷总裁在订婚这天找上了门,明小熙慌了.....
  • 普希金书信集

    普希金书信集

    本书是俄罗斯著名诗人普希金的个人书信集,这数十封信件曾寄给作者的恋人、妻子、朋友、文学编辑(合作伙伴)、主管大臣等等,从中可以亲切地感受到生活中的普希金的样子,一个现实中的、活生生的文学巨匠的样子。信件的语言多是生活化的,没有创作的束缚,完全是生活化的呈现。他会毫不羞愧地跟家里要钱,也会不知疲倦地写信给自己的爱人——有时会猜忌对方是不是有不轨的行为……这本书信集完整而鲜活呈现出了普希金一生的写照,对于文学爱好者与研究者都是十分珍贵的材料。
  • 从零开始之桃花源记

    从零开始之桃花源记

    幸运来的非常突然,当机遇砸在脑袋上的时候,人们才会想起把握,但那时候已经晚了。而机缘往往就在不知不觉间,就已经砸在头顶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