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特岛位于地中海北部,是希腊的第一大岛。
岛上有山地和深谷,风景优美,还有断崖、石质岬角及沙滩构成的海岸。这里风和日丽,树林葱茏,岛上种有橄榄、葡萄、柑桔等,鲜花遍地,因而有“海上花园”之称。
1941年4月,德军的魔爪伸向了这里。夺取克里特岛,是德军入侵巴尔干的最后一役。此役是希特勒在希腊战事的后期根据德国空军4月21日的建议临时决定的。
克里特岛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德军占领该岛,便可控制地中海,威胁英国在地中海区域和中东的阵地,保障罗马尼亚油田不受克里特岛英国空军袭击,并可将该岛作为入侵中东各国的前进基地。
对于英国来说,克里特岛是防守英国在埃及的战略基地和苏伊士运河的前哨阵地。英国首相丘吉尔为确保英国在地中海、北非和中东的利益,决定坚守克里特岛。
克里特岛初夏天气晴朗,对德空军作战非常有利。机场和港口集中在岛的北部,马利姆、雷西姆农和伊腊克林各有一个机场。
希特勒于4月25日下达了代号为“水星”的作战计划。德军计划规定,以空降部队为主占领克里特岛。
这是因为,克里特岛与建在欧陆和附近岛屿上的德空军基地相距很近,在德空军活动半径以内,德国空军又占有压倒优势,而英军在埃及、马耳他和马特鲁的空军基地距岛甚远,在克里特岛一时又无法调拨和部署大量空军兵力。
德军决定对克里特岛实施大规模空降作战的另一个原因,是想尽快结束在巴尔干的战事,以便腾出手来实施迫在眉睫的“巴巴罗萨”计划。
起初,受领此次任务的德军第四航空队司令亚历山大·勒尔,同其部属第十一航空军军长库特·施图登特在作战计划上发生分歧。勒尔坚持首先全力以赴,以绝对优势兵力夺取克里特岛西部,尔后以此为基地夺占整个岛屿。施图登特则主张在岛上约7个地点同时空降,以期在对方猝不及防的情况下占领岛上所有重要地点,进而夺取整个岛屿。
最后,基于兵力不足、空军能力有限等因素的考虑,德国空军总司令戈林下达的进攻命令是这两种意见的折衷方案。入侵部队应首先夺占4个最关键的地点,以保证占领全岛。
德军的克里特岛空降战役大致分为4个阶段,即夺取制空权、占领登陆场、集结兵力、歼灭岛上防守部队。
为保证得到空军的全面支援,最初的空降突击又分两个波次实施。首先以第一波突击西部的马利姆和苏达港地域;待运载第一波部队的飞机折返后,再以第二波突击雷西姆农和伊腊克林地域。这两个波次将得到伞兵部队的加强和机降部队的支援,随后还将得到海上登陆部队的支援,直至占领全岛。
按计划,德军的行动将得到由克里特岛东南岸登陆的意军支援。
4月下旬,中东英军总司令韦维尔获得德军即将对克里特岛实施突击的情报,遂任命新西兰人弗赖伯格少将为守岛部队总指挥,令其尽快在克里特岛组织防御。
英军在克里特岛的守军约30000人,基本上是从希腊本土撤至该岛的英国远征军。此外,还有希腊军队约14000人。守岛部队士气低落,装备低劣,火炮不足,没有飞机,坦克不足10辆,缺少通信工具。
弗赖伯格少将判断,德军主力将从海上登陆,同时会用空降兵夺取机场、港口,因此决定以苏达港和岛上3个机场为中心构成支撑点式防御。从5月17日起,守岛部队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5月20日7时许,德军西部集群以及中部集群伞兵一部,作为第一攻击波分别在马利姆和苏达港地区揭开空降战幕,中部集群其余部队和东部集群作为第二攻击波也于当日下午分别在雷西姆农和伊腊克林地区空降。
呈两个梯队伞降的德空降部队遇到英希军队的顽强抵抗,行动十分困难,损失惨重。由于兵力分散,协调失当等原因,到日落时,3个预定要占领的机场一个也未占领,局势十分危急。
5月20日深夜,德空降独立团在付出重大伤亡后取得决定性战果,攻占了马利姆机场附近的107高地。
弗赖伯格优柔寡断,未能及时组织力量实施有力的反击,结果被迫将部队撤出马利姆防区,使德军站稳了脚跟。
21日下午,德军以马利姆机场为基地,开始源源不断地机降第五山地步兵师。此后两天,该师全部运达克里特岛。
24日黄昏前,德军占领克里特岛西部地区,尔后向东、南推进。29日,德军西方集群与东方集群会合,雷西姆农、伊腊克林均被占领。
除对克里特岛实施空中突击外,德军曾组织海军行动,企图从海路输送援军,但均被英海军舰队挫败。然而,5月23日,在德空军袭击下,缺乏空中掩护的英国舰队被迫撤回亚历山大港,使德军尔后得以从海上向岛上输送装备物资。从此,岛上形势急转直下。
在德军地面、空中人力猛烈攻击下,英军节节败退,最终于5月28日深夜开始由南岸撤离克里特岛。
5月28日至6月1日,英军撤出约16000人,约6000人未及撤退,不久即向德军投降。整个克里特岛战役,英军死、伤、被俘约15000余人。英军3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和1艘航空母舰被击沉,多艘舰艇遭重创,这使英海军在地中海的实力大大削弱。但德军也付出惨重代价:死、伤、失踪约65000余人,多架运输机被击伤击毁,1个精锐空降师几乎全军覆没。
德军在此次战役中基本达成了战役目的,控制了爱琴海和东地中海的航线,攻克了英国一个重要据点,从而解除了英军以此为基地对罗马尼亚油田的威胁。德意在巴尔干的暂时成功,使得东南欧和东地中海地区的战略形势有利于法西斯集团。德国在南翼为尔后对苏作战建立了前进基地,并取得在东地中海对英作战的有利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