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无为而无不为
释典
《道德经》又名《老子》,据《史记》记载,为老子所作。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因而人称老聃,据传为楚国昔县(今河南鹿邑县)历乡曲仁里人,一说为今安徽涡阳人。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前471年之间,曾做过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史官,是道家学派创始人。中国传统文化被概括为儒释道三家,其中道家就是源于老子及他的《道德经》。
老子修行治道之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宗。他在周久居之后,见周室衰微,于是离周而去。到达散关,关令尹喜说:“您就要归隐了,一定要为我著书。”于是老子就著书后离去,不期所终。此书即《道德经》,分上下篇,上篇论“道”,下篇谈“德”,共五千余字。
作为道家文化源头,老子的道家思想与孔子的儒家思想有许多的差异性。虽然二者都强调道德的自我完善,但儒家提升人格的方法是主体的积极进取,主动在社会中求取合适的身份,而道家则认为完善之道在于主体内心的宁静和谐,在于主体与自然的顺应。所以,孔子注重的是对“术”的把握,是具体方法上的指导。老子偏重于形而上的问题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
张岱年先生在《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中这样说道:“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开始,这是确然无疑的……在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发展过程中,道家学说居于主导地位。”在老子的学说体系中,最高的范畴是“道”,也就是自然。
道家主张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该遵循自然主义的原则,自然而然、顺其自然。人们只要顺其自然、柔弱、无为、知足、谦下,崇尚“不争之德”,以柔弱胜刚强,以无为胜有为,就能得到“道”。太史公说老子“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指的就是老子学说的内向性、含蓄性及高度顺应自然性。
自有《道德经》始,历代都出现了不同的注本。今注本有陈鼓应的老子注释及研究。
《道德经》与企业管理
老子思想为当今管理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无为而治,隐性领导。
“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之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道德经·第十七章》)这里,老子提出了评判领导者优劣的四个标准。在他看来,太上型领导是领导者的最高级别,这种领导给民众的印象是“不知有之”,就好像这个领导不存在似的,也是因为领导真正地做到了“无为而治”,“身教不言”,他虽隐于众,却能以无形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来规范民众的行为,使民众以为是自己就那样干的,而不是受领导支使所为。
著名管理大师曾仕强分析老子“无为”思想时曾说,无为当然不是不为,而是无不为。但只有站在无为的立场来无不为,才能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地尽力而为。不争功也不诿过,自然一切秉公处理。
可见,“清静无为”其实是借助于自由文化的潜在力量,充分尊重个体的自由和尊严,从而自然地达到“无不治”的圣世。
很多人误解了“无为而治”的思想,以为过于消极,内敛,与现代的扩张型社会,外向型经济不符。其实,有作此言的人是只见其表,不见其里。
“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不为中实现有为。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曾指出:“所有的翻译家和评注家都把‘为’字原原本本地译成‘行动’(action),于是道家最大的口号‘无为’就变成了‘没有行动’,我相信大部分的汉学家在这一点上都错了。无为在最初原始科学的道家思想中,是指‘避免反自然的行动’,即避免拂逆事物之天性,凡不合适的事不强而行之,势必失败的事不勉强去做,而应委婉以导之或因势而成之。”李约瑟对“无为”的理解,深得“无为”要领。“清静为天下正”,用现代的管理观点说,清静无为的管理就是管理对象的自我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越来越复杂,西方以事为出发点,以逻辑分析为解决手段的传统管理模式变得日渐难以控制繁复的企业。牛津罗兹奖金获得者,《超越竞争》一书的作者爱德华·德-博诺,曾明确说过:“在我们处理有许多相互作用的循环复杂系统时,分析就不管用了。在这样的系统中,你不能将各个部分分开再让它们复归整体,因为在把各个部分分开时,你就改变了这个系统。”传统的分析逻辑思维方法,显然难以做出有效的处理。同时,还因为“在有积极反馈的循环系统中,某处参数的些微变化都可能使整个系统以完全不同的方式运作”。因而“我们正日益被迫研究简化思想模型,并用它来指导行为”。
这正应着中国古代贤哲老子的一句至理名言:“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管理的真谛并不是用人为的强制手段横加“管理”,而是顺应自然的人性来实施管理,如此就能在无为中有为。
另一方面,清静无为型的领导力模式是最适合信息社会的管理模式。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虚拟空间的存在也日益渗透到管理实践中。美国管理专家毕可斯曾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由于信息技术的日益进步,未来企业的办公室内,看不到一个员工,有人选择在家或工作室工作,有人在外面拜访客户,所有的工作都可以通过网络进行。
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对领导力模式要求也是很高的。它需要的不再是领导者的权威、严格管理,而怎样培养每个成员的独立处事能力。清静无为型领导力模式正好顺应了这种要求,“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它给了组织成员完全的自由,也给了组织成员完全的权力和责任。
所以,无为管理、隐性领导,并非消极管理,而是管理进入有为的更高层次和更高的境界的体现,人人都是管理者,都是重大决策的参与者,也是决策的执行者。管理达到如此境界,才能使管理者摆脱日常繁琐事务,面对未来、综观世界、审时度势、筹谋大计。貌似无为,实为更加有为,更加有效率。
大家眼中的《道德经》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先哲老子的话告诉我们,战胜对手要先战胜自我,而战胜自我是痛苦的。应视名利为身外物,视挫折为财富,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顽强拼搏,以成大业。
——张瑞敏海尔总裁
老子说过这样一段话,对我影响很大,“吾有三件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张瑞敏海尔总裁
当人们都秉持着老子这样的价值观时,老子所需要的目的也就不难实现了。
——周建广州君远管理咨询公司高级合伙人
太上,不知有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约玛·奥利拉(JormaOllila)诺基亚CEO
“上善若水,水善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我们愿意有水的特性,海一样的胸怀,尽可能容纳一切好的东西,包容一切有益有趣的东西。
——何加正人民网总裁
《道德经》中的管理智慧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第一章》
[译文]“道”,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叫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名。
2.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成功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第二章》
[译文]圣人作无形迹之事,传无声言之教诲。让万物自行发生而不创始,任其生长而不培育,任其自为而不把持,任其成熟而不割刿。正是由于从不占有,所以才永远不失去。
3.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道德经·第三章》
[译文]不以多财为上,人们就不去争夺;不珍视难得的物品,人们就不会去献媚;不显示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人心就可以保持稳定。
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又不争。——《道德经·第八章》
[译文]最好的品质就像水那样。水的好品质是有利于万物而又不争高低。
5.持而盈之,不若其以。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
[译文]与其把持使之保持盛态,还不如就此停止。以锻打而使之尖锐,也不能长期保持不损。金玉满堂,没有人能长久守有。富贵而骄傲,就会招来灾祸。功成名就全身而退,这才合于天道。
6.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十二章》
[译文]追求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追求动听的音乐使人耳聋,追求鲜美的滋味使人口舌变木,纵情游猎令人心狂,喜欢奇珍异宝会使人行为出轨。所以,圣者做事只为了生存而不是为了享乐,那就抛弃“礼”而采取“道”和“德”。
7.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道德经·第十七章》
[译文]最上等的君主是使老百姓只知道有他却感觉不到他的作用。次一等的君主是让人民亲近他、赞美他。再次一等的君主是让人民畏惧他。最下等的君主是让人民轻侮他。君主的诚信不足,就会导致百姓对他的不信任。君主悠然慎于言,一切举措有了成就,要让百姓感到仿佛出于自然和自愿。
8.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译文]曲线能为圆,弯弧能为直,凹陷能为满盈,破旧能为崭新。少拿反而多得,贪多反而会被迷惑。
9.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惟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译文]不注视自身才能明察万物,不自以为是才能明见是非,不自我夸耀才能得到成功,不自我封闭才能有所进取。正由于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无人能与他争。
10.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译文]所以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世界上有此四大,而人只是其中之一!人要效法于地,地要效法于天,天效法于道,道要效法于自然。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译文]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圣明;战胜别人是有力量,战胜自己才是强大。知足的人富有,坚持而行的人有志。不失去根基的人能保持长久,死亡而不被忘记的人才是长寿。
12.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译文]要关闭它,就先打开它。要削弱它,就先让它强大。要废贬它,就先让它兴盛。将夺取它,就先授予它。这就叫黑暗中的光明。柔弱能战胜刚强。
13.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译文]光明之道恰似黑暗,进取之道恰似退守,直达之径反而曲折;上品之德反似缺陷,大白之色反似黑污,宽广之德仿佛有所不足,强韧的品性反而好像偷安。纯真的品质仿佛被污染,大方之形仿佛无棱角。大器必晚成,宏亮之声反而听不清。至大之象反而好像无形。道就隐藏在无名之中。只有道,善于等待也善于成功。
1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译文]道化为一(太一),一化为二(阴阳),二化为“参”(混合),“参”化出万物。万物背向于阴而面向阳,气流使阴阳互相调合而达到平衡。
1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道德经·第四十三章》
[译文]只有世上最柔软的可以自由地穿过世上最坚硬的东西。只有空无,才能出入于没有缝隙的地方。我由此而知晓无为的有益。不出言而行教化,无作为而有成果,世上很少有人理解此中的道理。
16.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道德经·第四十五章》
[译文]大器做成后总似有缺陷,但它用起来并不残破。充盈看起来反而似空虚,但它用起来却不穷尽。直线的极端似曲线,巧妙的极致似笨拙,最善辩的人却看似笨嘴。疾行可以战胜寒冷,清静可以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可以作为治理天下的准则。
17.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圣人皆孩之。——《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译文]圣明之人没有固定的想法,他只以百姓之想法作为自己的心愿。善良的人我善待他,不善的人我待他善良,德表现在善上。有信义的人我相信他,不可信的人我也相信他,德表现在信上。圣者面对天下,为了天下小心翼翼地连自己的情感都不清楚了。百姓只管照自己所见所闻行事,圣人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天下百姓。
18.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译文]以正道治理国家,以奇谲之术用兵,以不搅扰人民来治理天下。
19.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译文]我无所为,让人民自我教化。我持静,让人民自然走上轨道。我不搅扰他们,让人民富足。我没有贪欲,让民风朴实。
20.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道德经·第六十章》
[译文]治理大国如同煎小鱼一样。用“道”治理天下,鬼怪也不闹事。不但鬼怪不闹事,神祇也不侵越人。不但神祇不伤人,乃是圣人也不伤人的结果。这两方面各不相伤,所以天下太平。
2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译文]以不为作为有为,以无事作为有事,以没有滋味作为滋味。以小为大,以少为多,用德行来报答仇怨。处理困难要从容易处入手,作大事要从小事入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开始。天下的大事,必定从小处开始。圣明的人不自称大,因此才能成就大的事业。
22.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居上而民不重,居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第六十六章》
[译文]江海所以能成为百川归往之地,是因为它处于低地。所以“圣人”要上临于人民,必须先对他们谦下。要作人民的表率,必须把人民放在前面。所以“圣人”居于上位,而人民并不感到负累,居于前面,而人民并不感到妨碍。天下乐于推戴他而不厌弃他。就是因为他不与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
23.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道德经·第六十八章》
[译文]善于作将帅的,不逞勇武。善于作战的,不轻易发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入敌阵。善于用人的,对人谦下。这就是不争的内德,这就是善于借用他人之力,这就是能顺应于自然,这就是真理。
24.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道德经·第七十二章》
[译文]如果人民不畏惧统治者的权威,那么可怕的权威就要降临了。不要侵逼人民的居处,不要压榨人民的生活。只有不压榨人民,人民才不会反抗。因此,圣人但求自知而不自我表彰,但求自爱而不自显高贵。
2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译文]人民不畏惧死亡,为什么用死亡来恐吓他们呢?如果人民畏惧死亡,对于为邪作恶的人,我们可以把他们杀掉,那还有谁敢为非作歹?上天自有刽子手主持杀罚。代替刽子手去杀罚就如同替木匠去砍木头一样,不懂技术而乱砍,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的。
2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居下,柔弱居上。——《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译文]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亡就变僵硬了。草木生长的时候是柔脆的,死亡就变得干枯了。所以僵硬的东西属于死亡;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命。所以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就会被砍伐。凡是强大的,反居于下位,凡是柔弱的才会欣欣向荣。
27.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道德经·第七十七章》
[译文]是大自然的规律减少多余的,使不足的部分增加。人间的法则却不是这样,反而要减少不足的部分用来供奉有余的部分。
28.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道德经·第七十八章》
[译文]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它冲激坚强却无往不胜,因为它的力量是无形的。弱者能胜于强者,柔者能胜于刚者。这道理天下无人不知,但却没有人能实行。因此圣者说:要能承受国家遭受的耻辱,才配作国家的君主;要能承担国家的祸难,才配做天下人的君王。
2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译文]真理并不华美,美言未必真实。行善者不巧辩,巧辩者不善良。真正的智者不求广博,求广博的人不是真正的智者。圣人不积私蓄,他给予的愈多,自己得到的反而愈充足。大自然的规律是利物而不害物。圣者的法则是有为而不争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