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政要》:儒家文化治国的成功实践
释典
《贞观政要》是一部政论性的史书。全书10卷40篇,8万余言,作者是唐代史学家吴兢。
吴兢(670~749年),唐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贞观政要》写作于开元、天宝之际。当时的社会仍呈现着兴旺的景象,但社会危机已露端倪,政治上颇为敏感的吴兢已感受到衰颓的趋势。为了保证唐皇朝的长治久安,他深感有必要总结唐太宗君臣相得、励精图治的成功经验,为当时的帝王树立起施政的楷模。《贞观政要》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政治目的写成的,所以它一直以其具有治国安民的重大参考价值,而得到历代的珍视。
这部书以记言为主,所记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魏征、王珪、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可以说,书中所记述的封建政治问题是全面而详备的。
吴兢在书中对太宗朝的大政方针进行了归纳和概述,认为其中做得成功的包括:偃武修文、崇尚儒学、加强礼治、执法宽弛、休养生息、安定民众,采取怀柔政策,安抚周边少数民族等等。
唐太宗是一位非常精明的政治家,对于如何保持长治久安,使李家天下稳如磐石,他看得非常明白:“前代拨乱创业之主,生长民间,皆识达情伪,罕至于败亡。逮乎继世守文之君,生而富贵,不知疾苦,动至夷灭”(《贞观政要·君臣鉴戒》)。有鉴于此,他对于皇位继承人的选择、教育,颇费了一番苦心。虽然他的一番努力最后归于失败:他的皇太子李承乾因骄奢淫逸被废,另一位太子李治庸懦无能,没能很好继承他的事业。但他虑及身后,严教子弟的作法,显示出他的政治远见,对于封建帝王来说,他的作法值得学习。吴兢在《太子诸王定分》、《教戒太子诸王》等篇,对此进行了记述。
《贞观政要》虽记载史实,但不按时间顺序组织全书,而是从总结唐太宗治国施政经验,告诫当今皇上的意图出发,将君臣问答、奏疏、方略等材料,按照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教戒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术、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慎终等一系列专题内容归类排列,使这部著作既有史实,又有很强的政论色彩;既是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历史记录,又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验。
《贞观政要》与企业管理
《贞观政要》是一本实用的帝王教科书,是历代帝王施政行事的参照系,是现代企业管理者很有必要仔细研读的经典图书。
君主是封建政权的关键,所以开卷的第一篇《君道》中,首先探讨了为君之道。“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说明为君之道,必须先安抚百姓。如果损害百姓的利益来满足自己,那就如割自己大腿上的肉来吃,肚子虽然饱了,但人却死了。因此,想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世上没有身体正而影子歪曲、上面政治清明而下面混乱的道理。对于封建政治来说,安民与修养自身是为君的两个要素;对现代企业来说,安民与修养自身也是一个合格领导者的必要条件。做到这两点,是唐太宗成功的关键,也是现代领导者成功的关键。
在书中重点记述了人才使用问题。唐太宗对用人有较深刻的认识,他一再强调“为政之要,唯在得人”(《贞观政要·崇儒》)。在这主旨下,《贞观政要》提出了人员的识别与任用标准。《论择官》中这样写道:“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养,居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
要精当地看人识人,对领导自身也有一定的要求。
首先要求对下属要充分信任。“傥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实为国之大害也”(《贞观政要·政体》)。倘若君臣相疑,不能坦诚相待,那就是国家的危害及不幸!
其次,要任人之长。“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将无弃才,明主无弃士。”聪明智慧的人就采纳他的谋略,平常的人就使用他的力量,勇敢的人就利用他的威势,怯懦的人就看重他谨慎的地方,没有明显表现出智、愚、勇、怯等现象的人,就善加利用。所以说,优秀的将领手下没有弃才,明智的君主手下没有弃士。
再次,人员要精当。“当须更并省官员,使得各当所任,则无为而治矣”(《贞观政要·择员》)。认为人员精简并各当其职,这样就能实现无为而治了。
在此基础上,对人员的赏罚也是《贞观政要》讨论的重要主题。认为“国家大事,惟赏与罚。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贞观正要·封建》)。所以,“赏不私其亲”,赏罚公正。
全面了解先秦诸子的思想之后,《贞观政要》的思想并没有什么新奇出彩之处。但作为对一个有着成功施政经验的政治家言论的记载,《贞观政要》比先秦诸子的思想多了实际可行的步骤,多了真切具体的案例,多了领导者自身的管理心理及情感。
正如日本学者山本七平所言,“《贞观政要》的内容蕴含丰富的哲理,每一篇都能作为现代工商企业团体经营管理的圭臬,也可以作为企业最高经营者研究读书管理哲学、检讨事业成败的题材”。
管理者眼中的《贞观政要》
《贞观政要》是当代主管阶层最需要研究的一本“领导学”。
——松下幸之助松下集团创始人
《贞观政要》的内容蕴含丰富的哲理,每一篇都能作为现代工商企业团体经营管理的圭臬,也可以作为企业最高经营者研究读书管理哲学、检讨事业成败的题材。
——山本七平日本著名学者
《贞观政要》,这是一部高水平的政治教科书,治国经验皆荟萃其中。
——牟钟鉴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教授
古代中国就不消说了,就是在日本,也有一部政治必读书《贞观政要》,作为政道及帝王的指针之书。
——池田大作日本著名社会活动家和宗教活动家
《贞观政要》一书,已成为韩国前总统金泳三治理国家、制定各种社会决策的蓝本和重要依据。
——冷东汕头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副教授
《贞观政要》中的管理智慧
1.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未有身正而影曲,上治而下乱者。——《贞观政要·君道》
[译文]为君之道,必须先安抚百姓。如果损害百姓的利益来满足自己,那就如割自己大腿上的肉来吃,肚子虽然饱了,但人却死了。因此,想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世上没有身体正而影子歪曲、上面政治清明而下面混乱的道理。
2.治国与养病无异也。病人觉愈,弥须将护,若有触犯,必至殒命。治国亦然,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今天下安危,系之于朕,故日慎一日,虽休勿休。——《贞观政要·政体》
[译文]治理国家与养病是一样的道理。病人越感觉痊愈了,越要细心调理养护,若疾病复发,就不可救治了。治理国家也是如此,现在天下虽然稍微得到一些安宁,更须小心谨慎,如果骄傲自满,奢侈放纵,必然会遭到丧败。天下安危系于我一身,所以我一天比一天慎重,不敢稍有懈怠。
3.然耳目股肱,寄于卿辈,既义均一体。宜协力同心,事有不安,可极言无隐。傥君臣相疑,不能备尽肝膈,实为国之大害也。——《贞观政要·政体》
[译文]你们是我的左膀右臂,大家是一个整体,应该齐心协力,若有什么事,可直言不讳。倘若君臣相疑,不能坦诚相待,那就是国家的危害及不幸啊!
4.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或有护己之短,忌闻其失,有是有非,衔以为怨。或有苟避私隙,相惜颜面,知非政事,遂即施行。难违一官之小情,顿为万人之大弊。此实亡国之政,卿辈特须在意防也。——《贞观政要·政体》
[译文]人的意见,每次都有不尽相同的地方,都是为了公事。可有的人却有护己之短的毛病,忌讳别人说自己的过失,一旦有这种情况,就心怀怨恨。也有的人怕与别人结下私恨,就维护双方的颜面,不管是否正确,都随声附和。因为顾忌一个普通官员的情面,却成为大众的祸根。这实在是亡国的做法,众大臣一定要注意防范这种行为。
5.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贞观政要·任贤》
[译文]人以镜子正衣冠,可以整肃仪容;以历史为镜子,可以探讨历代国家兴亡和盛衰的原因;以人的言行举止为镜子,可以知道自己成败得失的原因。我常常佩带这三面镜子,以防止自己犯错。
6.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贞观政要·求谏》
[译文]自古帝王大多都喜怒无常,高兴了就连无功的人都滥加奖赏,生气了就不分青红皂白滥杀无辜,天下动荡不安,都是这种原因造成的。
7.人君须得匡谏之臣,举其愆过。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常念魏征随事谏正,多中朕失,如明镜鉴形,美恶必见。——《贞观政要·求谏》
[译文]做君主的必须要有直言进谏之臣,以随时指出自身过失。日理万机,独自裁决,即使尽心尽力,也难免有失误的地方。我常念魏征当年遇事就诤谏,对我的过失常一语中的,就像明镜照着人,美丑自现。
8.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贞观政要·君臣鉴戒》
[译文]君臣应该同治乱,共安危,如果做君主的能善纳忠言,做大臣的能直言进谏,君臣之间就能相得益彰,这是为历代所看重的。如果做君主的自身贤明,但大臣却不辅助出力,想国家不危亡,是不可能的。做君主的丢掉国家,做大臣的也不能保全自己的家庭。
9.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直者以为栋梁,短者以为拱角。无曲直长短,各种所施。明主之任人亦由是也。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将无弃才,明主无弃士。——《贞观政要》
[译文]明智的君主任用人才,就如巧匠加工木材一样。直的就做成栋梁,短的就做成拱角。不论曲直长短,都有用到的地方。明君任用人也是一样。聪明智慧的人就采纳他的谋略,平常的人就使用他的力量,勇敢的人就利用他的威势,怯懦的人就看重他谨慎的地方,没有明显表现出智、愚、勇、怯等现象的人,就善加利用。所以说,优秀的将领手下没有弃才,明智的君主手下没有弃士。
10.致安之本,惟在得人。——《贞观政要·择官》
[译文]国家达到安定的根本,只在得到人才。
11.前代明王使人如器,皆取士于当时,不借才于异代。岂得待梦傅说,逢吕尚,然后为政乎?且何代无贤,但患遗而不知耳!——《贞观政要·择官》
[译文]前代的圣明君主使用人才就像使用器物一样,用其所长,不向别的朝代借用人才,都是在当代选拔人才。难道非得等到梦见傅说、遇到吕尚然后再治理国家?然而,哪个朝代没有贤能的人,只是担忧我们遗漏而不了解罢了。
12.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自归之。人皆知畏避灾害,不知行仁义则灾害生。夫仁义之道,当思之在心,常令相继,若斯须懈怠,去之已远。犹如饮食资身,恒令腹饱,乃可存其性命。——《贞观政要·仁义》
[译文]林子幽深就会有鸟筑巢,水广阔则有鱼儿在游,有仁义则万物归心。人天生知道规避恐怖和灾害,不知道行仁义则灾害就会发生。仁义之道,应当常放在心上,坚持下去,如果有一丝懈怠,仁义之道就离远了。就像吃饭一样,只有令其长年吃饱,才能保全性命。
13.朕闻自古帝王上合天心,以致太平者,皆股肱之力。朕比开直言之路者,庶知冤屈,欲闻谏诤。所有上封事人,多告讦百官,细无可采。朕历选前王,但有君疑于臣,则下不能上达,欲求尽忠极虑,何可得哉?而无识之人,务行谗毁,交乱君臣,殊非益国。自今以后,有上书讦人小恶者,当以谗人之罪罪之。——《贞观政要·杜谗邪》
[译文]我听说自古帝王上合天意,使天下太平的,都是自己属下大臣的力量造成的。我大开直言进谏之路,想详知冤屈,听到大臣铮铮直谏之言。所有小人,大多诬陷百官,查无实据。我看历代帝王,只要有君主怀疑大臣的,下面的情况就不能传达到上面,想求忠臣,又怎么能得到呢?而那些无知小人,就会极尽谗言之能事,挑拨君臣之间的关系,这对国家无益啊。从今往后,有上书说人小过失的,以诬陷罪处置。
14.贞观元年,封中书令房玄龄为邗国公,兵部尚书杜如晦为蔡国公,吏部尚书长孙无忌为齐国公,并为第一等,食邑实封一千三百户。皇从父淮安王神通上言:“义旗初起,臣率兵先至,今玄龄等刀笔之人,功居第一,臣窃不服。”太宗曰:“国家大事,惟赏与罚。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咸惧。则知赏罚不可轻行也。今计勋行赏,玄龄等有筹谋帷幄、画定社稷之功,所以汉之萧何,虽无汗马,指踪推毂,故得功居第一。叔父于国至亲,诚无爱惜,但以不可缘私滥与勋臣同赏矣。”由是诸功臣自相谓曰:“陛下以至公,赏不私其亲,吾属何可妄诉。”——《贞观政要·封建》
[译文]贞观元年,封中书令房玄龄为邢国公,兵部尚书杜如晦为蔡国公,礼部尚书长孙无忌为齐国公,并为第一等,享受一千三百户的俸禄。唐太宗的叔父,也就是唐高祖堂弟淮安王神通,心里不服,遂向太宗提出意见,说:“当初起义的时候,我最先率兵参与,立下汗马功劳。房玄龄等人只不过是在后方执掌文牍的官吏而已,却功居第一,我不服。”唐太宗回答说:“国家大事,最重要的就是赏与罚。赏当其劳,无功的人自然会退让。罚当其罪,为恶的人都会戒惧,由此可知赏罚不可轻行。如今计功行赏,玄龄等人又筹谋帷幄,画定社稷之功,就如汉朝的萧何,虽无汗马功劳,却因策划指导,而能功居第一。叔父是国至亲,我是无偏爱之心,只是不可以因为私人关系便把你同勋臣同赏。”于是,功臣们私下便互相说:“陛下是很公平的,对于皇亲国戚也不偏私加于重赏,更不用说会满足我们提出分外的要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