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治
人们多称大象为“大笨象”。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笨”有三个义项:一是“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差,不聪明”;二是“不灵巧”;三是“庞大沉重”。象的样子确是笨头笨脑,不聪明;一头成年的象起码重二三吨,确是庞大沉重;它的动作确是不灵巧。所以,“大”、“笨”二字的添加,并非“无厘头”之举。
然而笔者近日在西双版纳观赏了驯象表演之后,却认识到象其实也很聪明:在驯养员的指挥下,它们会排队出场,会走独木桥(实际上是一块很窄的钢筋水泥板),会前双脚下跪表示谢意,会叠罗汉,更令人惊奇的是它竟会辨别钞票——有游客将一张十元的人民币拿到它眼前,它会用鼻子利索地递给身旁的驯养员;驯养员就拿来一袋水果,让游客从中拿出香蕉、芒果之类递给大象,大象一口一个吞进肚子里,完事后它还会将袋子递回给驯养员。有人递给大象一张1元的钞票,它拒绝接受,将钞票轻轻地掉在地上。此举实在是聪明得令人叹为观止,于是引发一片赞声和掌声。
显然这是驯教的结果。动物不通人语,但驯教的主要的手段也是依靠奖励和惩罚。升级或降级、表扬或批评,发奖金或扣资金等,动物是不领情的,最有效的手段大概只能是控制食物和挥舞铁钩(笔者现场看到,驯教员手持着嵌在短杆上的小铁钩,不时敲击大象)。为了将大象驯教到这一地步,不知耗去了驯养员多少精神和体力,耗去了多少香蕉、芒果;与此同时,大象不知挨过多少回饥饿和铁钩的滋味!市场经济已发展到大象身上了,被驯服了的大象,是否已丧失了它的本性?
为此我请教一位旅伴。他略加思考后回答说:“你心想的不是人道主义而是兽道主义。试想,如果不这样,怎能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事业又从何发展?这一来,很多人都得饿肚子。你有什么样灵丹妙药解决?”
我听后为之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