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成
我的一位亲戚,虽说不是下岗职工,但工资收入比下岗职工多不了多少。这是一部分值得特别研究的人。一方面,他们不能享受低保,另一方面,他们的收入又低。我之所以对他的情况有较深入的了解,是因为他们夫妇住的是我的房子。尽管我一再声明,这房子我不要了,送给他们两口子了。可是,他们到底是有志气的,不高兴吃嗟来之食。
多年来,两口子节衣缩食,努力工作,男的甚至干两份工作,多挣些钱,准备买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房子。我知道,十几年前他们就已经攒了10万块钱了,这应当是一个了不起的人间奇迹。女人的则天天带着这些钱到各个售楼处去看房。最终没买上房子的原因,一是他们手头钱还是不够,尽管当时的房价在今天看来很便宜,两三千1平方米,但想买一套居住面积在7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好准备给儿子结婚用,也让未来的儿媳妇满意,是有困难。
就这样,两口子将全城的卖房处都看遍了,一直看到今天,也没买成。尽管这期间,他们又攒了近10万块钱,手上差不多有了20万块钱了,但房价却一涨再涨,即便是最便宜的,也须六七千块钱1平方米了。作为已经退休的职工,他们已经没有贷款的资格了。最窝心的是,过去能买1平方米的房钱,到现在只能买半平方米或者0.3平方米了。照这样攒下去,是追不上上涨的房价的,更何况他们唯一的儿子又没有较固定的工作可干。
最有趣的是,他们每次都跟我说,房子没买,太贵了。殊不知,他们已经为此花钱了,只是他们不知道罢了。他们带着钱去看房子,从表象上看,虽然没掏钱买,但他们手中的这10万块钱的价值却越来越少了。一路走来,单指买房一项,他们手中准备购房的这10万块钱,到今天,也只有5万元的价值。
您说,他们这买房子的钱到底是花还是没花呢?显然是“花”了。如果十年前他们下决心买一个便宜点的房子,手中的10万块钱,再筹借一点,在远郊还是能买到的。然而,普通的老百姓怎么会有这样的判断呢?
在现实生活当中,不难发现,除了有人攒钱买房子,还有人攒的是那种“过河钱”。一旦自己年老了,有病了,住院了,这笔费用除了国家给你报销医保的那部分之外,一定还会有大笔自费的项目需要你自己花钱。那么,这笔钱就需要你平时一分一角地积攒起来,即使这个存下来的钱的价值一年比一年少,也还须坚持不懈地做。
我曾看到一篇文章,文中说到,1万元的储蓄,一年之后就要损失400多元。的确,对有钱人而言,这点小钱不足挂齿,但是,对那些将来的生活可能会出现某种危机的人来说,攒钱防危则是他们唯一的选择,或者说是较为可靠的选择。
这样平凡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我的手头也有点美元,几千美元而已。最初的价值是1美元兑换8.5元人民币,我的老伴儿就舍不得花美元,觉得这是硬通货。但是,十几年过去了,1美元变成了6.5元人民币了,就是说,有两块钱人民币支援给美利坚合众国了,但是在美国总统的就职演说中,从未对中国人民表示一下感谢。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