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气傲笑万重浪,热血热胜红日光”,伴着这曲雄壮豪迈、激荡人心的《男儿当自强》,波涛万顷的海面旭日东升,在绚丽的朝霞照耀下,广阔的沙滩上数百位健硕青年排列齐整,随着李连杰扮演的师傅黄飞鸿一起挥拳踢腿,习练武艺。这是大导演徐克的代表作《黄飞鸿》片头的经典场面。其实在徐克、李连杰之前,香港各大影业公司以“黄飞鸿”为题材的电影已超过百部了,仅由胡鹏导演、关德兴主演的就有八十余部,此外成龙、刘家辉、赵文卓等功夫明星都出演过这一角色。如此众多影视作品的描绘渲染,使得黄飞鸿的名字几乎成为了清末义侠的代名词,可谓家喻户晓。那历史上的黄飞鸿又是个什么样子呢?
黄飞鸿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广东南海西樵禄舟村人,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他于道光年间出生在佛山,所以影视中常自称为“佛山黄飞鸿”。他的父亲黄麒英是晚清著名的“广东十虎”之一。他五岁从父习武,十二岁当街卖艺,后遇也是“广东十虎”之一的铁桥三的爱徒林福成授其铁线拳和飞砣绝技,并在武术大家宋辉镗处学得无影脚,武艺日臻精进,便与父亲在广州乐善山房开武馆授徒。
黄麒英去世后,黄飞鸿独撑家业,是当时南派武林中最年轻的武术教练。其擅长的技艺包括双飞砣、子母刀、罗汉袍、铁线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等。但在电影中那被表现得神乎其神的无影脚却与实际不符。俗话说南拳北腿,洪拳主要是用臂和拳攻击对手,有“踢腿不过腰”的讲法。作为一代洪拳大师的黄飞鸿不可能像李连杰踢得那么高。真正的无影脚应是指其用腿灵活巧妙、快捷准确,加之南派腿法动作极小,往往对手还没看清其如何出腿便被制服,故有此称谓。另外黄飞鸿确实善于舞狮,并有广州狮王之称。当然,电影《狮王争霸》里是有些过度夸张了。
黄飞鸿不仅武功卓越,医术也相当高超,其驳骨疗伤之技尤为精湛。光绪年间,他便在广州的仁安里设“宝芝林”医药馆,悬壶济世,广受赞誉。为此黑旗军首领刘永福还亲为“宝芝林”题写了“技艺皆精”的匾额,并聘请黄飞鸿做军队的技击总教练,且一度随刘到台湾英勇抗敌。
作为一位真正的侠义之士,黄飞鸿还很注重武德修养,他一直推尚“习武德为先”,从不恃强凌弱,坚持以德服人,并主张摒除门派之见,以能者为师。此外他还反对重男轻女的旧观念,在广州率先收授女徒弟和组织女子狮队。在其众多名徒中,除男弟子梁宽和林世荣,女弟子莫桂兰、邓秀琼也颇负盛名。
晚年的黄飞鸿一心行医传艺,不幸的是,在1924年8月,广州商团总长陈廉伯在英帝国主义支持下,趁孙中山北上,在广州城内发动武装暴乱,纵火劫掠。黄飞鸿苦心经营数十年的“宝芝林”连同刘永福写给他的牌匾等皆毁于战火。如此沉重打击下,黄飞鸿忧郁成疾,是年冬日不治去世,享年七十七岁。
谈起黄飞鸿,就不能不提与之密切相关的“广东十虎”。与黄飞鸿一样,“广东十虎”也是粤港一带的武侠类文艺作品经常涉及的素材。可这“十虎”里究竟都包括谁,便是个争议颇大的问题。
笔者见过有本《杂闻录》里是这样讲的:第一虎,无影腿黄飞鸿;第二虎,虎鹤双形拳方世玉;第三虎,洪拳祖师洪熙官;第四虎,咏春拳严咏春;第五虎,螳螂拳胡惠乾;第六虎,蔡李佛拳杨亨;第七虎,花拳陆阿采;第八虎,猪肉荣林世荣;第九虎,软绵掌周泰;第十虎,鹰爪王苏黑虎。这一说法最为热闹,也最不靠谱,年代辈分上全都乱了套,像林世荣是黄飞鸿的大徒弟,晚清时才出生,跟康熙年间的洪熙官得隔着二百多年。陈劲先生在他的武侠小说《武坛二虎》的自序里讲:“‘广东十虎’是王隐林、黄澄可、苏黑虎、黄麒英、黎仁超、苏乞儿、黄飞鸿、铁桥三、铁指陈、谭济鹤(也作潭济均)。”这也欠准确,因为黄飞鸿是黄麒英之子、铁桥三的徒孙,这辈分相差也太大了。
比较可靠的应为:鹤阳拳王隐林、九龙拳黄澄可、铁指陈铁志、七星拳黎仁超、鹰爪王苏黑虎、软绵掌周泰、醉拳苏乞儿、铁桥三梁坤、侠家拳潭济均以及黄飞鸿之父黄麒英。这十人均是清末的南拳高手。如王隐林原是一僧人,后拜师南拳大侠李胡子,习练侠家拳。此拳便为典型的南拳,以刚烈威猛著称,动作长桥大马,大开大合,套路以抛拳、冲拳为主,真是放拳如猛虎,出手如蛟龙。
“广东十虎”中名气最大的有两位,分别是铁桥三梁坤和醉拳苏乞儿。
梁坤自幼好习拳技,游览各地,寻名师访高友,练得桥手如铁,又排行第三,故赢得铁桥三之美称。他曾在广州彩虹桥广昌梁布场任教,技压各方拳师,威名远播。一生酷爱武功的梁坤在年近七旬已体力不胜时,还坚持向海幢寺的圆光和尚学习三十六点铜环棍,结果积劳成疾,不久故去。
关于苏乞儿的故事就更具传奇性了。成龙的成名作《醉拳》中那个教黄飞鸿“醉八仙”的老乞丐便是此人。他原名叫苏灿,本来家境殷实,富贵逍遥,因生性放浪不羁,争强好斗,成了广州地方上的一霸,并与斧头帮结下冤仇。除屡受黑帮纠缠,还遭到洋人买办史密斯的算计,输尽了家财,变得一贫如洗,又因其自身过失迫使恋人洪绮莲离他而去,几度磨难后苏灿沦为乞丐。后在挚友余枫、铁桥三等人的倾力帮助下,其武功品德皆不断提升,并广行匡正扶弱的义举,最终成为深受民众敬仰的一代武林宗师。
“广东十虎”是近代中国特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清朝末年的广东因其地理位置的优越,属于国内社会经济与思想文化都极为发达的地区,先进的知识分子与革命者云集于此,使之成为了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的中心,这里当然就难免战火频生。加之当时治安恶劣,匪盗四起,清政府又根本无力保护商贾良民,处在极度动荡不安中的百姓为求自我保护纷纷开始习武强身,各地行会更是争相聘请武师任教,一时间广州城内外武馆林立,练武之风异常炽热,故而才会有如此众多的武术名家涌现。真是乱世出英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