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中,最受欢迎的员工往往是这样一些人:他们脚踏实地,默默无闻;即使他们已经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们也会选择再接再励,继续前进。
任何公司都欢迎勤奋的员工,因为勤奋不仅能给员工自己带来更多的机会,也能给公司创造更多的效益。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默默无闻和勤奋工作是宝贵的——不仅对于企业来说是宝贵的,更重要的是,勤奋对于个人成长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勤奋是走向成功必备的美德。也许有许多人,他们所掌握的知识远远多于柳传志、刘永好等等商业巨子,他们之所以没有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对待工作不似前者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现代职场上,有太多的职业人士所缺乏的就是这种工作至上、勤奋努力的精神。
任何公司都不是白白养人的地方,没有哪个企业领导会对懒惰的员工视而不见或无动于衷。因为勤奋不是企业对员工的特殊要求,而是员工必须具备的基本品质。
做为一名员工,要想把自己变成一个勤奋的人,就需要牢记自己的梦想。只有给自己一个奋斗的理由,你才能坚定信心,锲而不舍。在职场中,有太多的人只为工作而工作或只为薪水而工作,所以他们往往会把工作当成一项讨厌的责任,或者是惩罚,这种思想注定了他们只会偷懒和拖拉。但是,如果你把它当成实现梦想的阶梯,每上一个阶梯,就会离梦想更近一点,你就不会感觉痛苦,取而代之的反而是无穷的快乐。
勤奋工作不是机械地工作,而是用心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及时“充电”,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不断提高技能,积累经验。在上班时间不能完成工作而加班加点,那不是勤奋,而是不具备在规定时间里完成工作的能力,是低效率的表现。
勤奋也并不是要你一刻不停地工作,把自己弄得精疲力尽只会导致低效率。所以工作累了的时候,不妨花上几分钟的时间放松一下,给自己紧张的大脑“换换挡”。
最后,取得一定的成功之后还要继续努力。勤奋通向成功,而成功很可能会成为勤奋的坟墓。有一项调查表明,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获奖之后的成就、论文篇数等远不及其获奖前的一半,成功之后就不再努力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很多人在凭借着勤奋努力终于被领导所提拔和重用之后,就觉得应该放松一下了——为自己前段时间那么辛苦的工作补偿一下,结果工作业绩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反退了。正如萧伯纳所说:“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二是踌躇满志。”这两种悲剧,都会导致勤奋努力的中止。在取得了一个小目标的成功之后,要重申自己的大目标,告诉自己还有更加美好的前途在等着自己,使自己重新振作,继续勤奋,永不满足。
在职场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精英们,他们所凭借的绝对不是安逸中的空想,而是踉跄中的执著,重压下的自信,逆境中的越挫越勇,艰苦中的勤勉和奋发,是在任何环境中的扎实工作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这是他们成功的秘诀,也是所有想成功的人必须具备的崇高美德。
乔林是美国一家建筑工程公司的执行副总,但是没有人知道,早在几年前,由于家境贫寒,所受教育有限,他只是作为一名送水工被一支建筑队招聘进来的。送水工是一个报酬的工作,几乎没有人愿意做这项工作。但是乔林没有像其他的送水工那样——他们把水桶搬进来之后,不是抱怨工资太少,就是躲在墙角抽烟,乔林给每一个工人的水壶倒满水并在工人们休息的时候缠着他们讲解关于建筑的各种知识。
很快,这个勤奋好学的年青人引起了建筑队长的注意。两周后,乔林成了这个建筑队的计时员。当上计时员的乔林依然工作勤恳,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来工地的人,晚上又是最后一个离开。随着学习的深入,他对所有的建筑工作比如打地基、垒砖、刷泥浆等掌握得非常熟悉。当建筑队的负责人不在时,工人们总喜欢问他。一次,负责人看到乔林把旧的红色法兰绒撕开包在日光灯上,以解决施工时没有足够的红灯来照明的困难,负责人决定让这个勤恳又能干的年轻人作自己的助理。
现在,乔林已经成了公司的副总,但他依然特别专注于工作,从不说闲话,也从不参加到任何纷争中去。他鼓励大家学习和运用新知识,还常常拟计划、画草图,向大家提出各种各样的好的建议。只要给他时间,他可以把客户希望他做的所有的事做好。
乔林并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才华,他只是一个穷苦的孩子,一个普普通通的送水工,但是凭着勤奋工作的美德,他幸运地得到了领导的常识,并一步一步地成长。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脱颖而出,你就必须付出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多的勤奋和努力,拥有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心,否则你只能由平凡转为平庸,最后变成一个毫无价值人被社会淘汰。
所以,无论你现在所从事的是怎样一种工作,不管你是一个清洁工人,还是一个IT精英,只要你勤勤恳恳地努力工作,你终将成为受企业欢迎、受领导赏识的人,从而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