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中,最受欢迎的员工往往是这样一些人:在工作中,他们有着高度的责任心和超强的精力,在生活中,他们更是将能够利用的时间都利到了学习上面。为了获取知识,他们不耻下问,精益求精。最终,他们带来了个人的发展和企业的恢宏。
“个人学习力”是指个体吸收并运用知识改变工作或生活状态的能力,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对内方面是个体将学到的知识、技能等自主地与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联系,并转化为完全属于个人的能力;对外方面则是个体将学到的知识或技能等进行应用或适用的能力。另外,据研究证明,学习力不仅仅包含学习能力,还包含情感(个体对学习的态度)及个体生理条件等因素。
在当今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学习早已不再被认为是坐在教室里上课这一简单形式,学习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学习已经没有时间的分隔、人员的界定和学习场所的限制,学习已变成了终生的事情,人们必须随时随地地学习,因此学习能力的提高远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由于知识毕竟是在不断更新的,相对来说,人们更加需要学习知识的能力。那么,作为一名职场人士,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如何受到企业的欢迎呢?
●谨记“三人行,必有我师”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诫人们要谦虚谨慎、不要自以为是,好为人师,并且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正像俗话所说: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20世纪60年代,当郭沫若的白话诗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之后,刚刚大学毕业分配到科学院电子研究所从事语言声学工作的陈明远给郭沫若写信,措词尖锐地批评道:“读完您那些连篇累赎的分行散文,人们能记住的只有三个字,就是您这位大诗人的名字。编辑同志大概对您的大名感到敬畏,所以不敢不全文登载;但是广大读者却对您的大名感到希望,所以我不能不表示惋惜,甚至因失望而导致嘲笑挖苦……”
郭沫若读完信后,重新审查了自己那几首诗作,觉得陈明远说得还是比较中肯的。于是,他给陈明远复信,对他敢于说真话甚为赞赏。他在信中说:“我实在喜欢你……我告诉你,你的信一点不使我‘烦扰’,而且是非常高兴。”
随后,郭沫若约见了陈明远,他笑着问道:“假若你当诗歌编辑,我的诗稿落到你手里,你怎么处理?”
陈明远想了一会儿回答说:“对于您的来稿,我准备分三类处理。第一类,像《罪恶的金字塔》和《凤凰涅磐》这样的好诗,还有少数合格的,予以发表。第二类,有可取之处但尚须推敲斟酌的,提出具体意见退还给您修改,改好了再看。第三类,诗味索然的,不要分行,当做散文、杂文对待。或者,干脆扔进纸篓里。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爱护您的诗句,也对得起广大诗歌爱好者!”郭沫若听完哈哈大笑,连声说:“好!我要碰到你这样的编辑同志就好说了,真是求之不得哩!”
郭沫若这样的大学问家尚且虚怀若谷,我们就更应该努力学习并改正自已的不妥之处。在当今信息大爆炸时代,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学科分支越来越细,谁也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全部学尽,谁也不能保证自己所学的知识一辈子够用,这就更需要我们不耻下问、虚心请教,克服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毛病。
●广泛吸收信息
从不同渠道、各个方面吸收信息,是自身学习能力提高的首要前提。因为个人的知识水平毕竟有限,要想提高自己,就必须广泛吸引外部的信息、知识、资源和变化,并乐于尝试新思想和新经历。同时这也是个人良好修养的一种表现。只有不固步自封、固执己见,才能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并公正地评价他人主张,从而达到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目的。
●实践才能出真知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只要一有时间就“啃”书本,讲起理论知识,他们也是滔滔不绝,但实际工作中,他们往往做得还不如一般的员工,这是为什么呢?很显然,他们忽略了实践经验的学习与积累,犯了纸上谈兵的老毛病。
有一位爱好写作的青年曾经向鲁迅请教“成功秘诀”,鲁迅笑了笑,没有说什么,只是拉着他的手来到海滨,要他下水游泳。这位青年怔了一下,急忙从包里翻出一本《怎样学游泳》的书,坐在礁石上看了起来,只把两只脚伸进水面搅来晃去。鲁迅先生就问:“这本书你以前看过没有?”青年答道:“看过五六遍了,但总觉得没有全部背熟……”鲁迅说:“我来帮帮你!”说着,他把这位青年推进水里,青年上下翻腾,最后终于在“游泳”中学会了游泳。
职场中,我们就必须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也就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
●经常审视自我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许多成功人士也说这是他们之所以成功的秘诀,也就是自省。人们在各种活动中必须要经常自省,审视自己。据社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在对事物进行归因时,通常是把积极的结果归因于自己,把消极的结果归因于情境。如果这样,你将很难做到主动、积极、公正的审视自己。
因此,如果我们要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就必须要勇敢、主动、客观地反省自身情绪、思维及能力,准确地评估组织及客观世界,敢于打破旧的格局,创建新的发展条件。正如狄更斯所言:“不论我们多么盲目和怀有多么深的偏见,只要我们有勇气选择,我们就有彻底改变自己的力量。”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是一样。
●善于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是一种能力,善于自我超越的人会警觉自己的无知及自身力量的不足和成长极限,从而努力去突破这种极限,不断地发展完善自己,向成功目标挺进。自我超越一般包含两方面内容,即不断认识什么是最重要的和不断学习如何更清楚地看清目前的真实情况。具备自我超越能力的人具有两项共同特质:一方面,自我超越对于他们是一种召唤和使命,而不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构想;另一方面,他们把目前的真实情况看做盟友而非敌人。他们学会如何认清以及运用那些变革的力量,而不是抗拒这些力量。他们具有追根究底的精神,他们倾向于与他人、同时也与自我生命本身连成一体,但并不因此失去自己的独特性。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曾经有诗云:“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我们真正能够用在学习上的时间更是少得可怜,所以你不能指望一口吃成个胖子,你惟一应该做的就是抓紧点滴时间去积累知识,随着知识的增加,量变引起质变,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自然会对你的工作产生很大的帮助,从而使你受到领导的欢迎,最终走向个人事业的成功。
除了提高学习能外,一个优秀的员工,一个热爱学习的人,还应该根据自己的工作岗位学习对自己适用的知识。由于各人工作和喜好的不同,各人的知识结构也不尽相同。无论从事哪一类型的工作,都需要从业人员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因为即便你学识渊博,才华横溢,如果你的知识跟你的工作不对口,你的所谓“好钢”用不到刀刃上,你也不可能把本职工作干得很优秀。
无论什么样的企业,其员工都会有高级、中级、初级三个层次的划分。企业员工所处层次不同,对知识结构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一般来说,高级人才应具有比较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决策水平,能够高瞻远瞩地对全局事态做出科学的判断,以制定各种策略;中级人才应具有较强的处事能力和组织能力,善于处理较复杂的上下级纵向关系和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横向关系,能够准确领会上级意图并将上级意图结合本部门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案,并监督基础部门付诸实施;初级人才则应具有较高的办事效率和解决繁琐问题的能力。总而言之,无论哪一职业、哪一层次的人才,只有具备了必备的知识结构,才能够在职场上无往而不胜,反之是举步维艰。就一般标准来说,一个优秀员工的知识结构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专业技术、理论知识
专业技术理论知识,是指与员工所做工作相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这是员工必备的知识,是掌握操作技能和学习新的科学技术所必须掌握的知识。牢固掌握本职工作的专业技术理论知识,既有利于员工学习和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可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技能的形成提高,同时可增强员工对新技术、新工艺的适应能力。
阿伟现在一家跨国咨询公司就职,年薪丰厚。在同龄人当中,阿伟可算入对了行。当初这家公司招聘时,共收到1万多份简历,而最终只有三名幸运儿成功入围,阿伟就是其中之一。阿伟之所以能够步入高薪一族,主要原因是在上大学期间,就有针对性地掌握了扎实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专业知识和实习经历。
很多公司都比较注重新员工在校期间的成绩,阿伟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因此具备了较强的竞争实力。丰富的实习经历也是阿伟成功的重要原因,与同龄人相比,阿伟的实习经历令人称羡:他先后在全球500强企业联合利华、跨国公司欧莱雅有着长达一年的实习工作经验,积累了丰富的商业领域专业知识。在面试时阿伟条理分明、逻辑清晰的言语更是让面试官赞叹不已,因此在众多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拿到高薪也就不足为奇了。
●广博的专业外知识
经权威机构测算发现,在个人的知识储存中,经常用到的知识,只占其知识总量的10%至15%。而且这些“经常用到”的知识,又按照每个人的职业和工作性质不同,呈一定的扇形分布。这种“扇形分布”,绝不是无规律的散乱分布,而是按照科学的内在联系组成的系统知识。因此,对于工作繁忙,时间十分宝贵的在职员工来说,完全没有必要不加选择地盲目求“知”,在学习上打疲劳战、消耗战,而应该根据自己的职业和工作性质,将最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优先用于学习“扇形分布”内的系统化知识。只要获取了这一领域内的知识,同样可以把本职工作做好做精。
●生产经营管理知识
任何产品的生产,都是通过科学组织和管理来完成的,其成品还要通过流通领域才能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才能产生效益。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者手里的过程,是在生产和经营管理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的,这就要求操作人员还要掌握一定的生产经营管理知识,特别是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知识,从而增强成本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提高企业效益。
●法律法规知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法制化的经济。为了保障和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操作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和具体规定,使自己能够在操作中用有关法律法规知识指导并规范自己在生产过程中的思想和行为;当自己和企业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操作人员能够运用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维护企业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专业外语知识
随着改革开放日益深入和经济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技术交流和经济合作日益增多。企业操作人员一方面要适应技术引进的需要,做到及时准确地理解和消化国外的技术说明等资料,学习和掌握一些相关的专业外语;另一方面,还要为适应跨出国门到境外谋求发展的需要,学习掌握一定的外语,以便和外国人员进行交流或学习。
小丽所在的公关部原定只有7人,可现在已是8人,注定要有一人被辞退,再加上部门经理位置一直空缺,因而,公关部内部竞争日益激烈。
小丽不喜欢和别人竞争,她始终默默无闻,大家都认为被辞退的对像肯定是小丽。小丽不管那些,只管做自己的工作。早在进入公司之初,她就发现公关部没有会说日语的,而自己在大学时一直是在学日语,觉得这是个突破口,于是就利用业余时间继续刻苦学习日语。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学习,小丽的日语水平已经达到了专业高度。
不久后,公司通知,某跨国公司即将与公司签约,但客户提出要到公司参观后再最终决定,因此公司要求大家做好准备,以免到时出丑,影响公司形象。但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由于客户是一家跨国公司,前来参观的人当中有几位是日本人,并且还是这次签约的决策人物,这是公司没有想到的。见面后,由于双方语言沟通困难,场面显得有些尴尬,就在公司老总感到为难之际,小丽不失时机地用熟练的日语同日本客人交谈起来,给老总救了场。接着她还陪同客人参观,相谈甚欢,最终公司成功地签下了合同。小丽熟练的日语会话能力,让老总对她大加赞赏。不仅没有被辞退,还坐上了公关部经理的宝座。
●从实践得来的知识
企业员工要构建最佳的合理的知识结构,还必须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以便能多方面、多角度地积累各种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才能更加实际、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书本知识。这种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也是对自己各种知识的一个消化过程。之所以要对各种知识进行实践运用和验证,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①书本并不是获取知识的惟一来源,从实践中积累知识,同样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而且可以作为书本知识的一个重要补充,实践中可以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活”知识,从而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②学习书本知识尽管十分重要,但绝不能机械地照抄照搬,必须通过实践,结合本单位、本岗位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原有的知识;③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每个人在学习书本知识时,都存在根据自己的感性经验来理解和体察书本知识的倾向。倘若感性知识过于狭窄和片面,就会影响对书本知识的正确理解,甚至从本来正确的书本知识中引申出错误的结论。而丰富的感性知识,只能来源于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④在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之间,以及在各类知识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有机联系,注意这些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将有助于加快对各类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而这种知识间的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操作者从实践来发现和体验。
综上所述,一名员工要想把本职工作做好并不断进步,必须拥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各类知识。不论你的起点有多高,都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够保持不败并加速前进。只有不断学习,加强自己的能力,才能最终得到企业和领导的认同,从而步入更加辉煌的职业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