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听话听声,锣鼓听音。人们可以通过对方发出的不同声音,说出的不同话语,来了解他话语的真正意图,从而透视一个人的内心。对每一个人来讲,倾听是从我们听到别人讲话声音开始的,但倾听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听。
“说者有心,听者无意”是一种尴尬,“说得巧妙,听得聪明”是一种艺术。也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说,沟通中最重要的是能听出没有说出的:信息。因此,听话者要能听出“字里行间的意思”,也就是说,听话者要对说话者的感觉产生反应,而不是对其话语本身。
国际倾听协会这样对倾听进行定义:倾听是接收口头和非语言信息、确定其含义和对此作出反应的过程。第一个关于倾听的研究,是1926年保罗·伦根做的。他发现,人们在每10分钟里有7分钟用于听,即70%的清醒时间用于倾听他人。此后在对蓝领和白领员工、售货员、家庭主妇、大学生和其他一些人所进行的研究中,该数据达到50%~80%。虽然人们把许多时间用于倾听,但大多数人的倾听效果并不理想。一般人仅能听懂对方所说的一半,理解该一半的圹4,而记住的往往更少。多数人仅使用了他们倾听能力的25%。
在生活中,倾听往往被当做听见,这是一种危险的误解,会导致有效的倾听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的错误看法。结果,管理人员很少致力于学习、发展倾听技巧,不知不觉地就忽略了这一重要的交流功能。平均而言,作为听者,人们只有35%的效率。
一般学者认为,听是人体感觉器官接受到的声音,换句话说,听是人的感觉器官对声音的生理反应。只要耳朵听到别人谈话,我们就在听别人。
倾听与听不同,它包括用耳听,用眼观察,用嘴提问,用脑思考和用心灵感受。因此,倾听虽然以听到声音为前提,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声音必须有所反应。倾听必须是人主动参与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必须思考、接收、理解,并作出必要的反馈。同时,倾听的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声音,还包含理解别人的语言、手势和面部表情等,从这方面来说,我们在倾听对方说话时,视觉接收到的信息也属于倾听内容。事实上,我们所说的往往由我们的谈话方式而赋予特殊的意义,仅听到词语往往很难断定讲话人的真实思想。例如:听见一位女孩向你说“讨厌”,如果她神色娇羞,那你一定会欣喜若狂;如果她横眉冷目,那你最好还是躲开。
听与倾听的主要差别:
听是用耳朵接受各种听得见的声音;而倾听则是调动全身的感觉器官获取信息,包括耳、眼等。
听是只有声音,没有信息;而倾听是不仅获得信息,而且了解情感。
听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而倾听则需要技巧和训练。
听从某种角度来说是被动的;而倾听则需要主动地去获取信息。
在沟通活动中,我们的倾听包含了几个具体过程:
①感知。对方发出信息,传到我们耳膜中,但听觉器官往往并非接受信息的唯一生理器官。我们的言语信息来自听觉,但倾听效果却是各种因素的综合。
②选择。并不是任何信息都为我们所接受,我们总是对一部分信息表示特别的关注和兴趣。
③组织。我们把杂乱无章的信息分门别类,集中贮藏起来,为下一步服务。
④解释或理解。在此环节中,我们搜寻已知信息,调动大脑贮存的知识和经验,通过判断、推理获得正确的解释或理解。
在现实生活中,他人的倾听对任何人来说都很重要。
在美国南北战争形势最错综复杂的时期,林肯写信邀请一位远在千里之外的老朋友来白宫,说有重要事情要和他讨论。这位老朋友千里迢迢来到白宫,一见面林肯便开始分析若干重大决策可行和不可行的理由,甚至提到发表《解放黑奴宣言》的可行性。林肯一直滔滔不绝,使这位老朋友连插话的机会都没有。数小时后林肯与这位老朋友握手道别,仍没有问他的看法。
后来,林肯在回忆录中说,当时他自己的心理压力极大,非常想找一个能够让他尽情吐露心声的人,他并不需要任何忠告,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友善、深具耐心,并且能够保守秘密的倾听者。在林肯的印象中,这位老朋友是最佳人选,于是林肯便把他招了来。一番倾诉以后,林肯的心境平稳多了。
倾听之道在于专注。很多时候,倾诉者并不需要倾听者的建议,倾诉者自己常常已经有了一个,或不止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倾听者存在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倾听倾诉者的心声。
与倾听别人会激励和鼓舞那些人一样,拒绝听别人说则会让人大受打击。一些公司员工的创造力受到压制,工作能力下降,或者企业并购失败,这些都是因为他们缺乏沟通和倾听的技巧。在对美国各个行业2.2万名工人的调查中,70%的人说他们和工厂或者公司的管理层几乎没有什么交流,59%的人说自己的公司根本就不关心他们,工作效率低下,只不过是“没有人听他们说话”的另外一种表达方式。
你必须看到人们的内心深处,而不仅仅是他们的外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