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家庭教育实例
丽萨:学校的“圣诞节公主”,美丽可爱的“万人迷”。
辛普森:丽萨的父亲,心理医生。
丽萨是学校的“圣诞节公主”。在去年的圣诞节舞会上,丽萨被大家投票选为了“公主”,这一年来,追求丽萨的人越来越多,她的手机、邮箱经常有一些求爱的短信、信件。
丽萨的父母知道自己的女儿受欢迎,但并未干涉女儿的交友自由。
这天,丽萨着急出门,把手机落在了客厅。本来父亲辛普森没有注意,但是正巧有同学打电话找丽萨,于是辛普森接听了。他还没来得及跟对方解释自己是丽萨的父亲,就听见一个男孩说:“跟你父母说好今晚不回去了吗?具体时间、地址给你发短信,希望我们有个难忘的夜晚。”
辛普森有点诧异,愣了一会儿说:“好的,我会转告。”
对方听见回答似乎吓了一跳,意识到了可能是丽萨的父亲,结果没说“再见”就挂电话了。
中午,丽萨回家拿手机,看了看父亲的脸色,然后吞吞吐吐地说:“爸爸,那个,你是不是接到了电话?”
辛普森点点头。
“那你也一定看了托尼给我发的那些短信了……他对我是有好感,我也是,但是我们没有逾矩,今天晚上我们是打算为好朋友庆生,去疯狂一晚上……”丽萨小声地解释。
“我没有看你的短信。”辛普森轻松地说,“那是你的隐私,没有你的同意我不会去翻看。”
丽萨惊讶地抬头看向父亲。
“你很漂亮,有人追求你是理所当然的,但我的女儿也很理智,一定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辛普森微笑着说,“如果遇到一些难以抉择的事情,随时可以跟我谈谈,或者跟你的妈妈谈谈也可以。”
丽萨听了辛普森的话,感激地说:“谢谢,谢谢爸爸……”
给中国父母的教育建议
该不该翻查孩子的手机,这关系到隐私权的问题。美国人非常强调隐私,《华尔街日报》和全国广播公司曾进行过的民意调查表明,隐私问题是美国人21世纪最关注的问题,超过了对人口爆炸、种族冲突和温室效应等问题的关注。所谓隐私权,是指个体拥有隐瞒或不公开个人隐私的权利。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当然也有这个权利,孩子不想让他人知道的秘密就是个人隐私,然而这一点在中国往往不被重视。一家媒体公布了一项调查报告,结果发现,69%的中国父母偷看过孩子的手机和日记。
在中国,很多家长会认为隐私权是大人才拥有的,对孩子的隐私权就不以为然了,因此一些家长会担心孩子“瞒人没好事”,于是总是千方百计地去“侦察”,如翻抽屉看日记、拆信件、查手机,甚至打骂训斥。殊不知这种做法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孩子沉重的精神压力,甚至使他们产生敌意和反抗,采取全方位的信息封锁和防备措施,导致父母与孩子关系的恶化。理智的做法是充分了解侵犯孩子隐私权的危害,尊重孩子的隐私权,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但并非放任自流,对孩子的隐私要给予充分的关注,积极的引导。
充分了解侵犯孩子隐私权的危害
如果把孩子的自尊心比喻为花瓶,那么他们的隐私就是瓶上的细小裂纹,所以做父母的更应细心保护好这个花瓶,不要随意侵犯孩子的隐私,因为这样做的危害很大:
第一,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对自己能力的信心就是自信心,孩子希望有一定的独立性,希望自己的某一领域不受干预,这正是有自信心的表现。做错了事,想偷偷改;学习落后了,想暗自追上去,这也正是不丧失自信心的表现。家长轻易地破坏他们这种希望,侵犯他们这方面的隐私,就会无意中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
第二,麻痹孩子的羞耻心。孩子因知羞耻才把某些过失、缺陷看作隐私,这些事随便被揭开、公布、宣扬,孩子起初还会觉得难堪、痛苦,以后便会麻木了。俗话说“破罐子破摔”就是这个意思。
第三,削弱孩子的自省力。写日记、给好朋友写信是一种自省方式,不尊重孩子这方面的隐私,孩子就会不再重视这些自省方式,就会大大削弱他们自省的欲望和能力,妨碍孩子健康成长。
第四,破坏孩子的人际关系。孩子的一些隐私会涉及他的同学、朋友,如与朋友一起进行并非不正当但又不愿别人知道的活动,并约定保密。家长知情后,如果不小心公之于众,这便会招致孩子朋友和同学的怨恨,破坏了孩子与别人的友谊。
第五,削弱孩子与亲人的亲密关系。孩子的隐私常被侵犯,家长又不善于补救,其结果必定是孩子对父母反感,不信任。一旦双方形成隔阂,再对孩子进行有效教育就困难了。
主动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多交谈
家长可以主动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多交谈,谈自己在与他同龄时的一些所思所想、成功和挫折,甚至谈一些当初的隐私,谈家长对事物的看法和想法,倾听和征求孩子的意见和建议,使自己成为孩子可以信赖的朋友。一段时间后,孩子会愿意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告诉父母,这样才能了解和掌握孩子的隐私,给予必要的指点和教育。
培养孩子的自我教育能力
如果家长获取了有关孩子隐私的信息,即使有些越轨和不良倾向,也不必大惊失色、殴打辱骂,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理想、事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引导孩子自己悟出为人处世的真理,提高孩子按规范要求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有了这种自我教育能力,一些隐私中的危险倾向,都有可能自我解决。
不应纵容孩子把隐私扩大化
家长既要尊重孩子的隐私,同时也要小心孩子打着“隐私”这个幌子拒绝家长的监督、保护和教育。不可否认,有时孩子的隐私中可能包含某些不良行为,家长要既尊重又巧妙地引导、教育,争取孩子的信任。
某全国重点中学的一个学生,还是班长,成绩甚佳。他的父母听信了什么专家的话,说是要尊重孩子隐私,从来不进孩子的房间,结果有一天警察突然来家里搜查,打开孩子房门一看,床底下堆满了孩子偷来的照相机、录像机之类的东西,原来这孩子利用双休日偷东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因为家长尊重他的“隐私”,他的房间成了窝藏赃物的天堂。
所以,家长不应该纵容孩子把隐私扩大化,家长应该明白,哪些是隐私,哪些不是隐私,避免一些孩子以隐私权为口实来学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