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健有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周易》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健”即刚健,也就是运行不止,坚强不屈之意。“自强不息”包含有积极主动,努力向前,勉励作为,坚忍不拔,绝不懈怠之意。它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奋斗拼搏精神,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文化自我更新的内在思想源泉。
一、激励成功的人生强音
“刚健有为”的思想要求我们树立一种奋发有为的生活态度,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克服个人的私欲及缺点,积极进取,拼搏向上,力争不断进步,造福于天下。
1厚德载物,奋发有为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刚健有为;二是和与中;三是崇德利用;四是天人协调。四者以刚健有为为思想总纲。
“刚健有为”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自强不息;二是厚德载物。
这两句话出自《周易》六十四卦中“乾”和“坤”两卦的象传。原文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在《周易》中,象传由说明上下卦的象征意义与说明“爻辞”含意的两部分构成。爻是周易中表示卦的长短横线,一条长横为阳爻,两条短横为阴爻。“乾”是全经的第一卦,“坤”是第二卦,它们分别表示天和地,纯阳和纯阴。“自强不息”出于《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上的日月星辰在不断运行,这就是“天行健”的意思。君子效法天,要像天那样不断运行,不断努力。“厚德载物”见《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土地宽厚广阔,可以承载万物,君子效法地,要积累道德,方能承担事业。
所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要人们效法天地,在学与行方面不断去努力。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人源于天地,是天地的派生物,所以,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
我国古代不少学者能深刻领会这种精神并自觉加以践履,如孔子自述“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有一次在河边对学生们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就是激励他们效法自然,珍惜时光,努力进取。
“刚健有为”的思想是孔子提出来的,其意思是君子不仅应该效法天,无休止地强制自己,努力不懈、力求进步、造福天下,还应当效法大地,养成宽厚的德行,以负载万物。孔子十分重视“刚”的品德,强调人要有坚定性,要强制自己,克服私欲,努力不懈,否则结果就不会圆满。
在中华民族精神基本成型的过程中,从黄帝到殷周之际出现的中华文化元典《周易》,再到孔子开创的先秦儒家,都起到了特别突出的作用。儒家重视人品,认为人与其它动物的不同,就在于人要努力做一个人,做一个人,就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知识和能力。所谓自强就是在德行、知识和能力各个方面不断提高,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自强不息就是要不断进取、努力上进,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休止,包括在强力的威胁下也决不妥协。
孔子在齐鲁大地躬身实践了自己创立的学说。他大半生行走在中原,尊崇周礼,并系统地整理了西周的礼乐典章制度和文化遗产。在礼崩乐坏的社会大变革时期,他自觉以恢复周礼为目标,以推行仁爱为己任,奔走天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注重人为,讲究实际和效用,看重德行,正身严己,为中国士人树立了做人的不朽榜样。
孟子继承孔子的学术思想,也以天下为己任,提出与天下人民共忧乐的人生境界。他主张做人要有气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孔子和孟子站在时代思想高峰之上创立的儒家学说,在2000多年中始终激励着正直的人士不断拼搏奋进,不断自强不息。
作为刚健有为思想的补充,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柔静无为之说,如老庄思想、宋儒思想等,但均没有占据上风。中华民族能够历经5000年而不衰,是与中华文化中刚健有为、以和为贵的基本精神分不开的。中国文化中刚健有为的精神,从古至今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不断前进。
2自立自强,自力更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周易》对“君子”提出的一个热切希望:天体的运行是刚健有为并生生不息的,“君子”也应该效法天,奋力拼搏、自强不息。
《易经》的作者要求人们,首先要处理好天与人、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既不听天由命,也不依赖别人,而应自立自强,自力更生;要努力克服与战胜个人的私欲及缺点、错误,力求不断进步,造福于天下。其次,要树立一种奋发有为的生活态度,凡事都要积极进取、拼搏向上,而不能消极等待、得过且过;要胸怀壮志、志存高远,而不是鼠目寸光、无所用心;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而不是忽冷忽热、朝三暮四。另外还要正确地对待困难与挫折,在困难面前不气馁,在失败面前不停步。
天和地,是阴阳相交的一个整体,所以,《周易》一方面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要人们效法天道的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另一方面又提倡“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要人们效法地道的胸怀博大、柔顺恬静。在宇宙万物创始与生长的过程中,人们常说“天生地养”、“天覆地载”,实际上是“天地合而万物生。”如果说,天的法则是刚健有为、生生不息,大地的法则则是安祥纯正、阴柔顺从。大地养育万物,有如慈母;包容一切,好比海纳百川。君子也应该效法大地的这种精神,一方面要像慈母对待子女一样,为政以德,施政以仁,对人民的关怀要无微不至;另一方面又要像大地和海洋那样,虚怀若谷,无所不容:既要容纳和团结拥护自己的人,也要努力容纳和团结反对过自己的人,包括要用大度宽容的态度对待自己的敌人;要努力学习和吸取别人的优点与长处,也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缺点与错误。要用博大的胸怀和宽厚的德性来包容万物。
《周易》宣扬和传承孔子的主张,提倡刚健有为、知难而进,同时要求刚柔并济,厚德载物。孔子对自己、对学生包括对所有的“君子”都是要求奋发有为。他反复强调每个人都应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四处奔走,宣传自己的学说;他不辞劳苦,周游列国,有时还断食绝粮,“累累若丧家之犬”。他强调一个人应有远大的志向,并努力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奋斗。《周易》发扬了孔子这种刚健自强的精神,主张君子要“终日乾乾”,“日新其德”,要“进德修业”,还要“见几而作”。总之,每个人都应该刚健有为、积极进取,以自己坚持不懈的追求赋予生命以永恒的意义,从而真正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
《周易》还对如何处理刚与柔之间的关系作了充分阐释:大自然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时刚健有为,积极向上,如旭日之东升,春天之繁荣,呈现出朝气蓬勃的无限生机;有时又柔顺恬静,休养生息,有如大地之平静,冬日之沉寂,显示出雍容厚重、德合无疆的博大胸怀。人们也应该效法天地这种动静有时、刚柔并济的运行规律,一方面要有阳刚之气,要刚健有为,拼搏进取;另一方面也要有阴柔之德,柔顺之美,这样刚柔相济,才能相得益彰,珠联璧合。
3矢志不渝,坚韧不拔
作为中国文化的传统内容之一,刚健有为的思想也是广为世人称颂的中国式大智慧。它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积极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刚健有为”的核心思想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矢志不渝的气节。
孔子十分推崇“刚”的品德,他说:“刚毅木讷近仁。”刚毅指人要有坚定不移的立场,临大节不夺志的品德。《论语·子罕》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秦代的《吕氏春秋·吕览》载:“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王勃在《滕王阁序》中也写到:“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明于谦在《石灰吟》中写到:“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碎骨粉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正是这种精神贯穿中国文化史,才有苏武出使匈奴,北海牧羊十年不变节的感人故事;才有玄奘西游取经,历经十四年坎坷的传奇;才有戊戌六君子舍身取义,引颈就戮的悲歌……“刚健有为”的传统思想,造就了一批批品德高洁、视死如归的千古英雄人物,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生命壮歌。
孔子认为,为了实行仁德,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决不能苟且偷生。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他始终坚持“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的人生准则,决不与黑暗统治同流合污,因而成为后世坚持独立人格、保持自尊自重高尚气节的榜样。极力推崇孔子思想的孟子则明确表示:生和死,二者不可兼得,应“舍生而取义”。他认为大丈夫应该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应该有不为物质利益或暴力所诱惑、所屈服的顶天立地的精神。在国家多事之秋,或奸臣当道之时,无数忠臣良将表现出中华儿女的崇高气节,屈原“虽九死犹未悔”的一身正气;岳飞“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气;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倔强,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高傲;文天祥“不指南方不肯休”的执着等等,为一代代中国人树立了不朽的丰碑,成为人们万世景仰并学习的楷模。
第二,肩负历史重任。
孔子认为,刚毅和有为是不可分割的,有志有德之人,既要刚毅,又要有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孔子的弟子曾参提倡知识分子要“弘毅”,他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意思是说知识分子要有担当道义、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不同时期、不同阶层、不同领域都有高度体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胸怀;关汉卿在《窦娥冤》中为民请命的胆识;文天祥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视死如归的气概;林则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志向等等,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为国分忧、忧国忧民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三,刻苦治学之道。
治学之道是明理之道,也是强盛之道。《中庸》上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即是主张积极刻苦学习的经典概括。荀子的《劝学》——更是劝人治学的名篇。《劝学》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目的、意义、态度和方法,用巧妙的比喻把深刻的道理说得深入浅出,它告诉我们学习要善于借助于外界条件,要善于积累,要坚持不懈和用心专一。这些精辟的论述直到今天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此外,韩愈的《师说》、《答李翊书》、司马光的《训俭示康》、袁枚的《黄生借书说》等文章,都为后人学习知识、增长见识指明了道路。
第四,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
“刚健有为”的精髓,即是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易传·系辞下》说:“天地之大德曰生。”意思是说,天体运行,生生不息,人的活动乃是效法天,所以应该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其阐明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易传》还说:“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顺乎人。”“刚健中正,纯粹精也。”《易传》把刚健当作一种最重要的品质向人们推荐,但与此同时,它又要求人们不过刚,不妄行,不走极端,希望人们能够坚持原则,以中正的态度来立身行事。
“刚健有为”的思想,鼓励着人们在险恶的环境中愈是遭受挫折,愈是要有奋起抗争的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它告诫人们,人生在世,要为崇高理想、正义事业尽心竭力奋斗终生。
二、自强不息的奋斗作为
“刚健有为”的另一突出表现是大胆变革,不断进步。儒家强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鼓励人们不断创新,以推动整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1大胆变革,不断创新
一个民族的精神状态决定了其能否繁荣和兴旺。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激励着中国人民铸造了中华民族往日的辉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阐明了效法天行之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思想。墨子认为,国家的安危治乱、个人的荣辱富贵,都取决于人们自己的努力。“强必治,不强必乱;强必宁,不强必危”;“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贵,不强必贱”。从古至今的仁人志士都主张以耕战立国,走富国强兵之路,他们因时制宜,大胆变革,一代又一代地推动着历史不断进步。
大胆变革是“刚健有为”思想的一个突出表现。《周易·革·彖传》说:“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礼记·大学》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不仅儒家学者坚持“天地之化日新”,道家、法家也都肯定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新陈代谢。这种“推故而别致其新”的不懈追求,不仅是个人不断创新、进入人生新境界的动力,而且也是推动整个社会不断进步的指导思想。“刚健有为”里体现的“日新又日新”的积极进取精神,后来逐步演变成中国历史上的绵延不断地改良、革命、维新、变法活动的理论依据。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思想自问世以来,已成为中华民族生存、繁衍、发展的不竭动力,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不断变革创新和不息奋斗。从古代神话中的“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到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到汉使苏武饮雪吞毡;从文王拘而演《周易》、屈原逐而赋《离骚》,到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修史,留下千古巨著,无不体现了中华民族刚毅的民族品格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纵观历史,中华民族历经无数次天灾人祸、内忧外患,近代以来更是遭遇“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但无数志士仁人,救国家于危亡,挽狂澜于既倒,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辉煌篇章。这些都已成为赖以支撑中华民族奋勇向前并不惧艰险的精神支柱。
2尽心竭力,昼夜不懈
《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告诉我们,对待学问,应该博、问、思、辨、行,遇到没有达到以上几种情况的,必须“致广大而尽精微”,不留丝毫的疑惑和无知。如果明白了这些道理,那么,虽然笨也会变得聪明;虽然柔弱也会变得刚强。这正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周易集解》也说:“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舍力,故曰自强不息矣。”圣贤的所做所为,激励着后世的有志之士,在对待事业学问上也应尽心竭力,昼夜不懈。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发展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