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可塑先生,时间到了。”
“嗯,知道了。你们先去吧,我马上就去。”
[公元2120年地球英国伦敦]
一片掌声与欢呼声过后,是历史性的一刻。人们怀着激动的心情目送那位穿黑色西服的中年男子走上讲台。
”各位,我们知道,爱因斯坦在他的狭义相对论中提出,光速是无法超越的。昨天,科学界研究出了第一搜超光速飞船——探索号。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吧!”
人们早已无法掩饰他们复杂的心情。因为他们知道,接下来的每一分,没一秒,都是人类科学界的一大进步。都是人类对物理学认识的转折。
”它的原理是撕裂空间转化为动力,产生超光速粒子——快子。由快子来实现空间快子推动。而在产生快子的同时,也会使慢宇宙转换为快宇宙,探索号的一切物体在启动后都会成为快宇宙中的一部分来实现超光速运动,直至推动器停止工作。但我们所关心的,是爱因斯坦提出的另一问题:达到光速的99.99999%就会穿越时空。而现在,我讲带领大家共同证明这个观点是否正确!”
台下的人们早已沸腾。他们目不转睛的盯着台上的博士——徐可塑,人们把他当成神,因为他是一位超越爱因斯坦的伟大物理学家。他的观点没有错误。至少现在没有。
”大家请看,”徐可塑指着面前的盒子,”这是一个超光速粒子加速器,它将使一颗粒子质量变为0,随后让它无限加速,最终成为一个接近光速的粒子。”说着,徐可塑伸手便按他面前的”启动”按钮。而他,却永远都不知道,它按下那颗按钮所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或许,这代价不是他来归还,而是下几代人类来替他归还这惨重的代价。
粒子被捕捉了,伴随这幽蓝色的光柱与加速器的轰鸣声,超慢摄像机记录下了粒子的变化过程。虽然摄像机的超慢镜头已经慢的无法想象,但在光速面前却还是显得很快。人们可以透过演讲台边的立体全息投影看到光向四面八方运动的过程,犹如一道闪电劈开黑夜中无限的黑暗。光经过的地方渐渐的可以看到经过物体的颜色和形状。而人们更加注意的是不断做加速直线运动的粒子。它在这个小盒子中来回穿梭,起初人们在超慢镜头摄像机的帮助下看见粒子的运动轨迹和粒子经过后方那长长的残影。但随着速度的加快,最终形成一条由一颗无线加速的无质量粒子所形成的直线。
全息投影显示着粒子达到光速的百分比。当投影上显示99%时,超光速粒子加速器中的那条黑线已经变成一条比之前大约粗了一倍的黑色线段。场上,是粒子加速的轰鸣,场下,是人们的欢呼声。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
全息投影的屏幕改变了数字。
99.99999%
台下安静下来。人们静静的望着那发出幽蓝色光柱的加速器和那越来越粗的黑色粒子柱。出了加速器的轰鸣,就是人们的心跳声,呼吸声。徐可塑微微的笑了笑。因为他知道,他已经成功了。
是的,成功了。粒子不在变粗,身后的残影也已经消失,化为一个点。一个浮在空中的粒子。其实粒子还在加速,但由于超光速例子加速器没有转换空间为快宇宙的作用,所以最多只能将粒子加速至接近光速。但这已经够了。那颗粒子没有消失,而是由于人类眼睛分辨率问题产生视觉差,误以为粒子停止了加速。但这也是徐可塑希望得到的结果。因为这个结果就足以证明狭义相对论关于光速超越时空的错误性。取而代之的是徐可塑的光速定律。
爱因斯坦的观点是错误的。
人们的掌声来自整个地球。全球为之沸腾。因为光速定律的出现意味着超越光速将不会穿越时空,人们可以广泛运用超光速技术,人类物理学将从新定义。
人们总是以事实说话。而物理学上的事实,不是实验,而是实际运用。
文明的诞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虽然在这无限的空间与无限的时间所组成的宇宙中,一个文明的形成如同流星划过天际,连一丝划痕也不留下就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一样,但在我们这些有生命的生命体来说,这是一件无法想象的壮举。那么,如果这个文明毁灭了呢?
或许,光速实验是一个人类不该做的实验。又或许,人类挑战宇宙就是错误。再或许,人类的诞生,就是一场偶然。
徐可塑抬头望了望太阳,嘴角上扬了45°。他知道,揭开宇宙黑色面纱的时刻不远了,人类之外的文明再向人类招手。也可能人类是这宇宙中独一无二的文明。
人类享受着晨阳所带来的光的温暖。人类总不甘心永远只享受着八分二十秒之前的阳光,正如文明用不甘心被拴在一颗小小的星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