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破题
演讲中的破题指的是提纲挈领地进入各个论据或阐述的要点之中。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决定主旨的发展方向,让听众对自己的演讲能初见端倪,从而在不知不觉中顺着自己的思路走。
破题的方式有很多,但基本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用词简洁。不论是哪种方式,都有利于听众按照自己拟定的思路去思考,从而接受自己所阐述的观点。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破题方式。
1.要立一个定句并加以强调
以此作为破题的“标志符号”或“标志语符”,引起听众的注意和重视。比如在一篇演讲中,某人就利用这一方法进行破题:刘晓庆说,做女人难,做一个名女人尤其难。我说,做男人难,做一个男子汉尤其难也!但男同胞们是欢迎这个“难”的,正因为其难,才富于挑战,才能显示勇气和力量,因此令人神往。
2.用词义的对立、语义的转折来破题
在演讲中可以用对立的手法来制造一点“波澜”,给人警醒以实现破题的目的。道格拉斯在《谴责奴隶制的演说》中以提问的方式入题:“为什么今天邀我在这儿发言?我和我所代表的奴隶们,同你们的国庆节有什么相干?”接下去他没直接指出“废奴”这个主旨,而是选择“国庆”这个代表欢乐气氛的代名词来衬托出奴隶们的凄凉。这种破题方式一开始就引起了听众的同情与共鸣。随后。他在叙述国庆意义之后这样说道:“但是,情况并非如此,我是怀着一种与你们截然不同的凄凉心情来谈及国庆的。我并不置身于欢庆的行列,你们巍然独立只是更显露出我们之间难以度量的差距。”
3.自问自答
自问自答就是以娓娓道来的方式来吸引听众,这种既问又答的方式能给听众亲切随和的感觉、警醒而又奇特的感觉。例如,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就职演说中就巧用了自问自答的方式来加以论述,以增强说服力。他是这样说的:“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要说,我们的政策……这就是我们的政策。你们问: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胜利——不管一切代价……也要赢得胜利。”
二、如何点题
所谓点题,就是点明主旨,与入题与破题相比,它最能点明演说目的。其表现形式多为一些“警句”、“文眼”之类,位置可前可后,没有硬性规定。点题的关键是要做到有新意,只有做到理性与精通的融会贯通,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总结起来,点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用警句点出主旨
警句经过了千锤百炼,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能把情感和理智融为一体,并辅以使用反复、排比、倒序等多种手段来渲染言语力度和感染力,就有可能留下警句,被世人记住。即使你的演讲开头并没多少新意,中间也没有吸引人的地方。但在快结束时,如果你能用一两个既有新意,又有深刻寓意的警句点出演讲的主旨,也能吸引起听众的共鸣。肯尼迪在就职演说时就利用了这一手段,其中用的两个警句凸现了文章的主题:“不要问你们的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什么。不要问美国将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共同能为人类的自由做些什么。”这两句话成为了演讲中的经典句子。
2.用熟语点出主旨
成语、民谣、歇后语等都属于熟语的范畴。它的特点就是听众比较熟悉,也通俗易懂。在演讲中用熟语点出主旨,并不是单纯地直接引用,而要进行艺术加工,这样出来的熟语既保存了它通俗易懂的特点,又能让人津津乐道,念念不忘。
如果在演讲快要结束时,我们能对一些熟语进行艺术加工和改造,并揉合其他修辞手段进行润饰,定能引起听众的心灵震动。朱钅容基在第一次当选为中国政府总理后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就是用加工后的熟语作了收尾,在排比句中又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点出了讲话的主旨,显现出了排山倒海的语言气势:“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3.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句点出主旨
这种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在感情上引起听众的强烈共鸣,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这种方法的代表作就是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的著名演说。在演说的最后,他为了点明主旨,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就反复使用了“我梦想有一天”的句式,以想象的情景来影射现实中黑人所遭受的不公平待遇,也表达了对美好前景的渴望。既点明了主旨,又渲染了主旨,运用得非常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