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外交辞令中经常说到这样一些话,即“搁置争议,放眼长远”,“求同存异,面向未来”等等,其意义也都是在说,要想双方都有发展,要想得到双赢,就必须放下现有的矛盾或分歧,打破互相僵化的局面,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为共同的利益展开合作,这样才能和谐,才能双赢。
这无疑是一种智慧的做法。数十年来,这种精神下的外交政策也为我国的外交打开了一片大好局面,而这种精神在团队合作中其实有着更加实际和有效的功用。
在一个团队中,如果说让其中的每一个人都与其它人没有任何矛盾也是不大现实的,毕竟人性格不同,生长环境不同,经历也不同,都有自己的处世原则和好恶标准。所以我们在做到宽容的同时,对于某些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们必须要能做到搁置矛盾,顾全大局。
我们先看这样一个故事:东汉末年的赤壁之战后,曹操兵败回许都休养生息,留下张辽、李典、乐进三位将军率军驻守合肥以拒孙权的军事势力。
但张辽、李典、乐进三人却不和。因为张辽在吕布手下任职时,曾和乐进、李典交过手,并且李典的叔父李乾被吕布手下杀害,所以尤其痛恨张辽,而且乐进、李典跟随曹操日久,但张辽却后来居上当了合肥的主将,所以乐进、李典很不服张辽。
再者,三人在合肥就职,对于在合肥的防御和对敌进攻的战略战术问题上也有一定的分歧。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想法,张辽想法大胆,激进,敢于冒险,险中求胜;李典老持成重,作战原则是以稳妥为主,主张稳打,没把握的事坚决不干;乐进介于两者之间。这样自然就会在制定军事计划中出现分歧,加上谁也说服不了谁,谁还都不服谁,矛盾自然就显露出来了。终至三人不和,嫌隙甚大。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孙权趁曹操用兵汉中之际,亲率十万兵马,挟赤壁大胜之余威攻向合肥。而此时合肥仅有七千守军,曹军主力又在汉中,不可能来得及赴援,从战前各方面情况来看,这场战争东吴应该是赢定了。
而合肥守军又如何面对这种局势呢?原来曹操在伐张鲁前曾交给护军薛悌一封书信,封角处写着“贼至乃发”。现在东吴军果真北上,诸将就拆开曹操留下的指示。原来曹操书信中说:当孙权到时,张辽和李典两将军出战,乐进守城,不得与敌军交战。
诸将看到曹操的指示都颇为犹疑,敌多我寡,势如危卵,还要出兵击贼,不是自找死路吗?况且张辽、乐进、李典三人又素不和睦,遇到这样的情况谁也不服谁的指示,怎么办呢?
这时张辽说道:曹丞相远征在外,等他的援军到达时,我们早就被攻破了。所以丞相指示我们趁敌初至,兵马未齐之际先行攻击,挫其锐势,而军心稳定后才能守得住城。成与败,全看这一仗了,各位还犹疑什么呢?
李典听到张辽这样说,便也感慨地说道:“此为国家大事,你是主将,就看你的计谋定得如何而已,我岂能因私下的恩怨而忽略公事呢?”张辽听了心下释然,便与李典约定共击吴军。
孙权率大军至合肥城下后,自恃军势强大,便没有防备,尚未整阵时,张辽便带着精兵八百人杀进吴军之中,张辽亲自杀了数十人,斩了两将,大喊着直冲进孙权主阵。孙权大惊,不知该如何抵挡,顿时乱作一团。这时李典也率兵前来与吴军交战,乘乱斩杀了不少吴兵。之后两人都率军安全退到合肥城中。此战也给吴军不小的打击,重挫了他们在赤壁之战中的锐气,并且给己方鼓足了士气。
孙权等大军到齐后就展开了攻城作战,但张辽、李典、乐进已化干戈为玉帛,三人精诚合作,加上合肥城墙高又坚固,木柱石头等防御器材一样不少。吴军连续强攻了十余日都打不下来,吕蒙、诸葛瑾、甘宁等人也都想不出什么破城妙计,加上军中疾疫流行,再打下去也没什么意义,孙权只好下令班师回吴。
就在孙权撤兵的时候,张辽在城楼上一看孙权的卫队在最后面撤退,觉得机不可失,李典也这么认为,于是两人又率军一齐冲出城来追击孙权的吴军,吴军大惊之下溃不成军,张辽和李典率部在吴军中横冲直突,杀得吴军大败溃逃,孙权也差点丢了性命,在部将的死命保护下才得以逃脱,更折了数千精兵,从此再不敢小视曹军。
张辽、李典、乐进以合肥城中不到万人的兵力,抵抗了孙权挟赤壁大战余威而来的十万大军,且能把握战机将其击败,这与三位将领在关键时刻能精诚合作,群策群力是分不开的。
再好的团队合作也不可能没有分歧,再团结的组织也不可能没有矛盾出现,但我们既然同在一个团队之中,那么我们就有着共同的工作或人生目标,有着一样的追求,我们就必须能同舟共济,休戚与共,在有了矛盾和分歧时,如果不能用宽容解决,那么我们就必须做到搁置矛盾,顾全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