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近因效应”,与前面提到的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在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
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其实,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中,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这两种现象都很常见。
美国心理专家洛钦斯用编撰的两段文字,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首因效应现象。
他编撰的文字材料主要是描写一个名叫钱德勒的男孩的生活片段。第一段文字将钱德勒描写成热情并外向的人,另一段文字则相反,把他描写成冷淡而内向的人。在实验中,洛钦斯把两段文字加以组合:第一组,描写钱德勒热情外向的文字先出现,冷淡内向的文字后出现;第二组,描写钱德勒冷淡内向的文字先出现,热情外向的文字后出现;第三组,只显示描写钱德勒热情外向的文字;第四组,只显示描写钱德勒冷淡内向的文字。
洛钦斯让四组人分别阅读一组文字材料,然后回答一个问题:“钱德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发现,第一组被试中有78%的人认为钱德勒是友好的;第二组中只有18%的被试者认为钱德勒是友好的;第三组中认为钱德勒是友好的被试者有95%;第四组只有3%的被试者认为钱德勒是友好的。
这项研究结果证明,信息呈现的顺序会对人的社会认知产生影响,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但是,洛钦斯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如果对两段被试阅读文字方式进行改变,就是在被试阅读了一段文字之后,不是马上阅读另一段文字,而是让这些被试者(与前一个试验是不同的另一批人)进行一些其他活动,如做数学题、听故事、体育竞赛等,之后再阅读第二段文字。然后,再请他们回答“钱德勒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
结果发现,后面的实验结果与前述实验正好相反。这时,对被试者关于钱德勒性格的评价起决定作用的,已不是最先阅读的那段材料,而恰恰是最后阅读的那段材料。大部分被试者会根据活动以后得到的信息,即最后阅读的那段文字材料的信息对钱德勒进行判断。也就是说,最近获得的信息对他们的社会认知起到了更大的影响作用,这个现象就是近因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还表明,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交往的初期,即在延续期还互相生疏的阶段,首因效应的影响更重要;而在交往的后期,就是在彼此已经相当熟悉的时期,近因效应的影响也同样重要。现实生活中,近因效应的心理现象相当普遍。
杰克与汉森从小时候起,就是好朋友,彼此都非常了解。
可是,最近一段时间杰克因家中闹矛盾,心情十分不快,有时汉森与他说话,动不动就发火。更严重的是,因为一个偶然因素的影响,杰克又卷入了一宗盗窃案。
汉森认为杰克过去一直在欺骗自己,于是与他断绝了友谊。
其实,这就是近因效应在起负作用。
朋友之间的负性近因效应,大多产生于交往中遇到与愿望相违,愿望不遂,或感到自己受屈、善意被误解时,其情绪多为激情状态。在激情状态下,人们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和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能力,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容易说出错话,做出错事,产生不良后果。因此,凡事在先,须加忍让,防止激化。待心平气和时,彼此再理论,明辨是非。
有人曾说,你的朋友对你如何,不是决定于你请他吃了多少次饭,而是取决于你请他吃的最后一顿饭菜的质量。在印象形成过程中,当不断有足够引人注意的新信息,或者原来的印象已经淡忘时,新近获得的信息的作用便会较大,就会发生近因效应。
美国的一家航空公司服务精良,一路上让乘客都很满意,但下了飞机,乘客却要在行李处等候6分钟才能取到自己的东西。于是,人们就报怨,说航空公司服务质量差,运送行李的速度慢得令人难以忍受。
后来,有个心理专家出了个主意,他让航空公司派人在乘客下机以后,马上就热情地招呼他们跟随着去取行李。乘客们绕了一圈,走了7分钟的路,一到行李处,立即就拿到了行李。于是,他们纷纷称赞航空公司的高效率。
随着时间的流逝,前面发生的事容易被最近发生的事所湮没,这是一种心理误区,它使我们做出了与客观事物不完全一致的判断。尽管这种心理定势并非一种全面客观的评价,但却是大多数人都存在的心理现象。我们应认识它,并要善于利用它。
一般来讲,外向的、心理上开放、灵活的人容易受近因效应的影响;而内向的、心理上保持高度一致、具有稳定倾向的人,容易受首因效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