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世智慧:
在莎士比亚的经典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但由于双方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大的阻碍。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后来学者们研究发现,越是在父母的阻力之下,恋人们爱得越是热烈,但是当他们真正走到长久的婚姻中,离婚的几率反而比较大,这是由于人们的反抗叛逆心理造成的。父母反对的理由其实有其非常理性的一面,但是过激的沟通方式会让子女更为反感。如果父母站在子女的角度去理解,子女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认识,问题也许可以非常理性地解决。所以在沟通时,彼此能够准确理性地理解对方是很重要的,这样的沟通最终才会是有效的,我们称之为换位法则。
理解是沟通的基础。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经常会碰到沟通不良的情况,容易导致隔阂与误解,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这往往是由于交往双方不能做到相互理解所造成的。所以在人际交往中,理解就显得犹为重要。理解是双向的,交往中任何一方不能做到真诚与理解他人,都会妨碍交往的顺利进行。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次在节目问一名小朋友:“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
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当飞机驾驶员!”
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小朋友想了说:“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当现场的观众笑得东倒西歪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这孩子,想看看他是不是自作聪明的家伙。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孩子的悲悯之情使得林克莱特觉得他还有更深层的意思没有表达,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林克莱特如果在没有问完之前就按自己设想的那样来判断,那么,他可能就认为这个孩子是个自以为是、没有责任感的小家伙。但孩子的眼泪使他继续问了下去,也才使人们看到了这是一个勇敢的、有责任心的、有悲悯之情的小男孩。
在一个简单的电视节目中就这么容易发生误解,可见在一个复杂的组织体系中,要避免误解的发生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说,理解对方,从对方的角度去思考,然后以此为基础去沟通,才能畅通无阻。
春秋战国时期,耕柱是一代宗师墨子的得意门生,不过,他老是挨墨子的责骂。有一次,墨子又责备了耕柱,耕柱觉得自己真是非常委屈,因为在许多门生之中,自己是被公认的最优秀的人,但又偏偏常遭到墨子指责,让他感觉很没面子。
一天,耕柱愤愤不平地问墨子:“老师,难道在这么多学生当中,我竟是如此的差劲,以至于要时常遭您老人家责骂吗?”
墨子听后反问道:“假设我现在要上太行山,依你看,我应该要用良马来拉车,还是用老牛来拖车?”
耕柱回答说:“再笨的人也知道要用良马来拉车。”
墨子又问:“那么,为什么不用老牛呢?”
耕柱回答说:“理由非常简单,因为良马足以担负重任,值得驱遣。”
墨子说:“你答得一点也没有错,我之所以时常责骂你,也只因为你能够担负重任,值得我一再地教导与匡正你。”
虽然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不过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却可以看出有效沟通的重要性。故事中,耕柱如果与墨子没有进行有效沟通,不理解墨子通过磨练对他的栽培提携之意,很可能就认为是老师对他有意刁难,“愤愤不平”中很可能就做出违背老师本意的事情,产生不堪设想的后果。
松下幸之助有一天去求教一位得道高僧,这位高僧请他落座后,就拿了一个茶壸给他倒茶,当茶杯已装满水后仍然不停。松下幸之助看到茶水已溢出来很多,便告诉高僧说:“我的茶杯已装满了水,为何您还在往里面倒水。”高僧说:“您既然已经知道您的茶杯已装满了水,您就可以回去了。”
所以,如果我们的头脑当中已装满了自己的观念、看法,就难再接受别人的观点,很难去理解对方。如果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那么每个人都会固执地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认为自己永远是对的,别人永远是错的。
那么什么样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呢?真正的理解区分于:当只能一个人讲话而另一个人不能做出反应时,两个人之间能否进行清晰全面的交流,两个人之间能否很好地做到理解呢?答案是不能。所以理解必须是双向的。所以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经常反省,摒弃一些陈旧的,不合时宜的观念、看法,只有这样才能理智地去接受别人的观点,听得进别人的良言,才能真正做到从心开始沟通,容易达到沟通的目的感悟箴言: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多点将心比心的感悟,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少一些计较与猜疑。那么对方自然也愿意与你为友,给予协助;如果我们遇到问题时双方进行很好地沟通,并共同探讨解决方法,那么就会被对方接受,就会被对方理解,也只有被理解了,工作才能顺畅,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与生活中,要做到相互沟通,遇到问题相互协商、调节,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