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它们都会给各地的水稻带来大面积的灾难。它们虽然不能忍受寒冷的环境,但是它们的迁徙能力极强,能够长距离飞行,以保证自己能够安然越冬。它们是谁?它们就是水稻的天敌——稻飞虱。
明星名片:
稻飞虱属于同翅目飞虱科的一类。对水稻的危害很大。一般主要为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三种。早稻前期的为危害者主要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中晚稻则是褐飞虱的危害最为严重。灰飞虱很少会直接对水稻造成灾害,但能够传播农作物的病毒。
稻飞虱成虫一般分为长翅型和短翅型之分。长翅型的成虫体长大约为4~5毫米,体表为灰黄色,头顶比较狭窄,最突出的地方在复眼的前方,面部一般会有3条凸起的纵脊,脊部的颜色较淡,沟色比较深,黑白分明,胸背小盾板的中央部位长有一个五角形的白色或蓝白色斑。雌虫的两侧为暗褐色或者呈灰褐色,雄虫的颜色一般为黑色,并且前端互相连接,翅膀呈半透明状,两翅交合处长有一个黑斑。
短翅型的稻飞虱雌虫的体长大约为4毫米左右,呈灰黄色或者淡黄色,翅膀比较短,只是腹部的一半。卵的尖端呈辣椒形,比较细瘦,有些弯曲,长度大约为0.8毫米,刚刚孵化时为乳白色,之后,慢慢变为淡黄色,并且逐渐出现了2个红色的眼点。稻飞虱一般把卵产在叶鞘的中肋组织中,卵粒呈单行排列,卵帽不外露。若虫一般近似于梭形,长度大约为2.7毫米,体背有灰褐色或者灰青色的斑纹。
成虫和若虫以自身长有的刺吸取水稻等寄主的汁液为食,后果就是会引起农作物黄叶甚至枯死。在长江中、下游的水稻区,凡是盛夏不太热、晚秋不太凉或者夏秋多雨的年份,稻飞虱就容易酿成大的灾害。因为,这个时候稻田的气候有利于它们的生存和繁衍。
稻飞虱的长翅型成虫能够长距离迁飞,并且趋光性强,喜欢吸食嫩绿色植物的营养;但是,灰飞虱的趋光性比较弱。成虫和若虫集群在稻丛的下部茎秆处吸取汁液,遇到惊扰会立即跳入水面逃离。褐飞虱在进行取食时,将口针伸到叶鞘的韧皮组织部位,先由唾腺分泌物沿着口针凝结成“口针鞘”,然后在抽吸汁液。一般稻飞虱先在稻田的中央集群危害,随后会逐渐扩大并蔓延。
水稻从抽穗至开花期,此时的植株水溶性蛋白含量比较高,是短翅型稻飞虱的最爱。这种类型的雌虫产卵量比价大,雌性的几率也比较高,寿命还比较长,最常发生的种类是褐飞虱。水稻在乳熟期后,长翅型的稻飞虱比例就会上升,此时很容易引起长翅型稻飞虱的泛滥。
褐飞虱是稻飞虱的一种,耐寒性弱,卵在0℃下度过7天就不能在进行孵化,长翅型成虫度过4天就会发生大面积地死亡。耐饥力也比较差,老龄的若虫被饿3~5天、成虫饿3~6天就会发生死亡现象。
食料条件的适宜程度、温度等,对稻飞虱的发育速度、繁殖力和翅型变化都存在一定的影响。单、双季稻混栽或双、三季稻混栽条件下,就容易为水稻提供成长所需要的适宜的营养条件,这也就能够促使稻飞虱地大量繁殖。不仅如此,不同的水稻品种对稻飞虱的繁殖情况以及危害程度也存在不同的影响,感虫品种植株中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这类水稻品种就能够刺激稻飞虱取食跟多丰富的营养,导致其迅速繁殖。抗性品种植株中,不仅含有营养物质少,而且还含有大量对稻飞虱生存和繁殖不利的物质。
稻飞虱的越冬虫态和越冬区域也会因为种类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差异。褐飞虱越冬的地区一般选择在广西和广东南部到福建龙溪以南的地区,这部分地区的气候较温暖湿热,褐飞虱能够以各种形态越冬。在冬暖年份,越冬的地区最北可到达北纬23°~26°,凡是冬季再生稻和落谷苗能够存活的地区都能使稻飞虱安全越冬。
根据相关资料,长江以南的各省地区每年都会产生4~11代的稻飞虱,部分地区还能出现世代重叠的现象。白背飞虱越冬的地区一般会选择广西至福建德化以南的地区,越冬形态主要选择卵在自生苗和游草上越冬,越冬的最北极限在北纬26°左右。
在中国每年会发生3~8代的白背飞虱,主要会对单季中稻、晚稻和双季早稻造成比较严重的危害。灰飞虱的越冬地区一般会选择华北地区,主要以若虫在杂草丛、稻桩或落叶下的形态越冬,在浙江地区以若虫在麦田杂草上的形态越冬,福建南部地区能够以各种虫态越冬。华北地区每年能够发生4~5代的灰飞虱,长江中、下游能够产生多大5~6代,福建能够达到7~8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