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一念信解者。謂隨所聞處。豁爾開明。隨語而入。無有隔礙。信一切法。皆是佛法。又信佛法。不隔一切法。不得佛法。不得一切法。而見一切法。亦見佛法。六根凡有所對。悉亦如是。無疑。曰信。明了。曰解。是為一念信解心也。二略解言趣者。前但言解。未能敷說。說涉名數。須善方言。今此具足。故言解其言趣。即是為他解說。以說力故。能起自他無上之慧也。三廣為他說者。經云。廣聞是經。若教人聞。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書。若教人書。若以華香瓔珞。香油蘇燈等。供養經卷。是則廣聞廣解。廣為他說。廣修供養也。四。深信觀成者。經云。聞我說壽命長遠。深心信解。則為見佛。常在靈山。為眾說法。又見娑婆世界。其地平正。乃至大菩薩眾。咸處其中。若能如是觀者。是為深信解相也。又觀行想成。亦是第四深信觀成。謂具上三信。加修觀行。入禪用慧。想成相起。能見有餘實報二土相貌。見佛與比丘僧。常在靈山。方便有餘土相。又見娑婆。純諸菩薩。實報土相也。妙樂云。想成相起者。理具此相。依理起想。故想成便見此相。從初習觀。但得想名觀行淺故。但依此想。漸深漸成。入初住位。任運遍見。應用無方。問。稱理起想。何須想土。但觀一念妙理即足。答。前之三教用觀。皆須破陰。唯圓教即觀一念。三千三諦具足。是則一心一切心。一身一切身。一土一切土。故觀成時。一心見一切心。乃至一土見一切土。十方諸佛。身中現故。故於自心常寂光中。遍見十方一切身土。
【註】妙樂十(十二)云。何故現在唯四信。滅後立五品。答其義既齊。四五無別。但是滅後加讀誦為第二品耳(文)。
【記】言義齊四五無別者。謂初信齊一二品。二信齊三品。三信齊四品。四信齊五品。故云四五無別也。
三結成。
此五品位。圓伏五住煩惱。外凡位也。與別十信位同。
【註】妙玄五(八)云。五品已圓解一實四諦。其心念念與法界諸波羅密相應。徧體無邪曲偏等倒。圓伏枝客根本惑。故名伏忍。諸教初心。無此氣分(文)。
【記】此明五品觀行之妙。伏惑之能也。四教義云。上根利智。聞圓詮因緣即中。明無作四實諦理。便信解一實諦。是如來虗空佛性。非世間。非出世間。非因非果。不可宣說。非可顯示。無說而說。說世間因果。即無作苦集。說出世因果。即無作道滅。故維摩訶彌勒云。佛知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不可復滅。一切眾生。即菩提相。不可復得。若知涅槃即生死。是無作苦諦。菩提即煩惱。是無作集諦。生死即涅槃。是無作滅諦。煩惱即菩提。是無作道諦。名四實諦也。所以者何。約一實以明四。一實諦不作於四。四不自作。乃至四亦無因緣而作四也。而說為四者。是無作之四。此四畢竟不可得。即是一實諦。名無作四實諦。若聞此信解無疑者。深信一切眾生。是不思議解脫。即大乘。即般若。即首楞嚴定。即佛性。即法身。即實相。即中道第一義諦。即如來藏。即法界。即畢竟空。即一切佛法。因此誓願。菩提心發。是為圓教名字即之信解也。應知四教義。乃品信合說。此以品信間說。故可引十信文。明五品圓解一實諦也。其心。即觀心。既與法界諸波羅密相應。是圓教觀行即之圓行也。次明伏惑得名。謂法界理中。無外道邪倒。人天曲倒。二乘偏倒。既與相應。故無諸倒。復能圓伏諸惑。得伏忍名也。
【註】又十紙云。五品之位。理須未顯。觀慧已圓。具煩惱性。能知如來秘密之藏。堪為世間作初依止。(文)妙玄五(十一)云。五品六根為初依。十住為二依。十行十回向為三依。十地等覺為四依。(文)釋籤六(三)云。四依位者。以此四人並能化他。故以此位。釋於因人功用(文)。
【記】此示五品位人。正堪為世間作初依之大士也。五住煩惱。但伏而未斷。故云中道之理未顯也。了達惑體原是法界。故云觀慧已圓。三惑全在。故云具煩惱性。圓人初心。便觀涅槃行道。故云能知秘藏也。堪為句。正示初依人也。是則觀行位成者。猶如如來。不久詣道樹。證菩提。一切世間皆應向禮。一切賢聖皆應見之也。妙玄下。通明四依。若推圓望別。應約十住明三依。對住前為四依。若約始終位次。判為四依者。如文可知。釋籤下。證義釋成。此四依義。出涅槃如來性品。
【註】此約觀行成就。五品在十信前。若普賢觀品信合說。蓋赴機異爾。
【記】此料簡普賢觀與今文。品信開合之有異也。彼經云。讀誦大乘方等經典。除滅六根罪過。得六根清淨。以讀誦大乘經典。是五品義。除六根過。得六根淨。是十信義。故云合說也。彼經是如來說法。此文乃祖師判教。皆是赴機之談。因時機差別。故開合有異耳。
【註】又吾祖位居五品。而云獲旋總持者。然旋假入空。約位豎論。雖在六根七信已前。約觀橫辨不妨通於五品。
【記】此點示總持橫通五品。以釋來學纖芥之疑也。恐有疑云。大師自云位居五品。奚能獲證旋陀羅尼。故有此文以示之。初二句。標示。次五句。釋疑。謂約位豎論。雖在信位。約觀橫辨。何礙通於五品耶。如妙玄云經說得三總持。但名似道。未得真道。籤云。旋者轉也。轉一切法。皆悉入空。言百千萬億者。以從數故名假。法音方便者。中道法音。能作內體證中方便。此三總是一心三觀。持一切法。通名總持。即相似三總持也。是第一旋陀羅尼。旋假入空。在六根七信前。天台居五品位。何言得旋陀羅尼耶。故此釋之。又妙玄云。若大乘懺悔。發初隨喜圓信之心。獲一旋陀羅尼。已不可向人說。雖種種分別。亦不可解。況後諸位。籤云。今舉三中之一。以劣況勝。故云一旋。約教豎論。雖在六根七信已前。今約三觀。亦通五品初心也。釋外凡一科竟。
二內凡二。初判略標。
次進六根清淨位。即是十信。
【註】妙玄五(四)云。十信位者。初以圓聞。能起圓信。修於圓行。善巧增益。令此圓行五倍深明。因此圓行。得入圓位。以善修******界。即入信心。乃至善修無著。即入願心。是名十信位。瓔珞云。一信有十。十信有百。百法。為一切法之根本也。是名圓教鐵輪十信位即是六根清淨。圓教似解煖頂忍世第一法。普賢觀明無生忍前。有十種境界。即此位也(文)(普賢。釋迦。分身。多寶。四聖。及六根清淨。共為十種)。
【記】此節略顯相似位中之功德也。言次進者。以前五品觀行位中。觀心之功漸次增進。圓慧深明。任運麤垢先落。雖未證入法性。相似見中道理。故得六受用清淨無染。以其似見之境。自淺至深。麤妙非一。故有十種心智之殊。云十信也。註中引妙玄總列十種善修之行。而得十種心智之名也。初二行。攝前五品增進之功。而造入於斯也。初以圓聞。即隨喜也。能起圓信。即讀誦說法也。修於圓行。即兼正二行六度也。因此二行善巧增益。故令圓行五倍增明。此結歎品行之巧也。因此下二句。略明造入來原。以善修下。正列顯十行。此是略舉始終。以該中間。今具記之。文云。一。善修******界入信心。二。善修慈憫入念心。三。善修寂照入進心。四。善修破法入慧心。五。善修通塞入定心。六。善修道品入不退心。七善修正助入迴向心。八。善修凡聖入護法心。九。善修不動入戒心。十。善修無著入願心也。籤云善修者。由緣實相。行於五悔。策勤精進。至五品位。得入十信。名為善修。又云。既由十乘入於十信。理須具對橫豎二意。已上豎對也。次瓔珞下。約橫對。如經云。修十信心。須具十德。籤云。由善修故。相似解起。故十法在相似位轉名十信心。乃至願心。亦復如是。何者。不思議境。以信為本。慈悲誓願。藉念力持。心安止觀。功由精進。破於三惑。妙慧方徧。於通無塞。由決定力。圓修道品。為求不退。正助無闕。迴因向果。不濫位次。方能護法。內外不動。由善防非。於法無愛。由大願力。故得至此。名為信心。乃至願心。十法既許初心具修。當知信信皆具十法。如是則十信有百法明矣。是名下。結明有三。一。鐵輪十信。二。六根清淨。三。圓教四加行也。普賢下。指證。小註。出十種境界也。即經云。一切眾生。誦大乘經者。修大乘行者。發大乘意者。樂見普賢色身者。樂見多寶佛塔者。樂見釋迦牟尼佛。及分身諸佛者。樂得六根清淨者。當學是觀。此後別名四聖及六根清淨十種境也。
【備】記又引華嚴鈔云。信有十德。一親近善友。二供養諸佛。三修習善根。四志求勝法。五心常柔和。六遭苦能忍。七慈悲深厚。八深心平等。九愛樂大乘。十求佛智慧。又云。此十法者。即十乘觀法也。釋判位略標竟。
二列位詳釋即相似十信位也。分二。初明前七信二。初正明二。初先明初信。
初信斷見惑。顯真理。與藏教初果。通教八人見地。別教初住齊。證位不退也。
【記】此略明初信斷惑證真也。然圓人。一圓一切圓。所謂圓解。圓修。圓伏。圓斷。圓證也。既言圓斷圓證。則三惑齊斷。三諦頓證。何謂此位人斷見惑而顯真理耶。答。誠如所問。至下引證科中。自當冰釋。今茲任運先落麤垢。校之三藏。正初果斷見惑顯真理人也。與藏教下。會同前三教位等。如頌云。果位須陀預聖流。與通三四地齊儔。并連別住圓初信。八十八使正方休。是也。若約三不退者。此是分證位不退也。
二後明六信。
次從二信至七信。斷思惑盡。與藏通二佛。別教七住齊。三界苦集。斷盡無餘。
【記】此略明六信斷證也。其脫落麤垢。校之三藏。正二果至四果斷思惟盡。若會同位次。如頌云。圓別信住二之七。藏通極果皆同級。同除四住證偏真。內外塵沙分斷伏。約位雖同。約行優劣天殊。塵沙之名。藏通不聞。知尚不知。焉能伏而且斷。今言內外分斷伏者。以圓人至此。而能斷界內之塵沙。并能伏界外之塵沙。此是滿證位不退也。三界苦集斷盡無餘者。苦。果也。即分段生死是。集。因也。即見思煩惱是。既能斷界內塵沙。豈有三界見思餘而未盡。故云斷盡無餘也。集因既謝。則苦果自亡矣。
二引證二。初引仁王經二。初正引。
故仁王云。十善菩薩發大心。長別三界苦輪海。
【註】仁王云者。波斯匿王所說偈也。十善者。仁王疏中(十九)云。十信善者。有三品。上品善。鐵輪王。化一天下。中品善。粟散王。下品善。人中王(文)。
【記】仁王經疏云。波斯匿王。已於過去十千劫。龍光王佛法中。為四地菩薩。今現王身說偈。乃舊所經履。故引證之。
【補】上品。對八九十信。中品。對二之七信。下品。對初信。以喻三種王也。
二解釋二。初正釋十善。
解曰。十善者。各具十善也。若別十信。即伏而不斷。故定屬圓信。
【註】妙樂(十八)云。信信通皆具足十善。非謂專以人天不殺盜等用對十信。既云長別三界苦輪。當知須是斷惑十信(文)。
【記】此節儀文。辨答十信。定屬於圓而非別也。註中重引妙樂釋成圓義。言斷惑者。即圓教十信也。然而別教十信。乃初心之位。伏而未斷。若未斷惑。何能長別苦輪。須知定是圓信明矣。仁王疏云。十信菩薩由發大心。求出三界。雖未能出。已遠離惡道等苦。故言長別。若別教十信。猶是外凡。未能暫離。豈能長別。圓教十信。斷三界惑。至十住初。即斷界外無明等惑。以其但斷四住。與羅漢齊。長別苦海。與二乘人同生方便有餘土。若羅漢支佛。於彼土遇餘佛為說法華。即成菩薩進斷無明。若十信菩薩。縱未聞法華。亦能漸次進斷無明。故屬圓教也。
【註】釋籤五(二十七)云。亦有人云。六根清淨。名為頓義。十善菩薩。此是漸義。今文所引十善菩薩以證六根。豈應引漸而證於頓。故知二文。俱頓明矣。但仁王經。語其初後。法華經意。論其中間。人不見之。徒生異見(文)。
【記】此節會通仁王。法華。語異義同。初一行。是舉疑。今文下。是答釋。意謂十信人。乃六根清淨位也。大師引仁王十善而印定者。以其義同故也。若彼漸而今頓。豈可引漸而證頓耶。但仁王下點明二義無殊。言仁王語其初後者。初句十善菩薩發大心。語十信之初心。次句長別三界苦輪海。語十信之後心。法華論中間者。經意圓融。初後俱可。中間亦可。
二非本所期三。初述意。
然圓人本期不斷見思塵沙。意在入住。斷無明。見佛性。
【註】此明圓斷之義。輔行六上(九)云。從初已來三諦圓修。與次第義永不相關。此論麤惑任運斷處。與次第齊。(文)又七下(二十四)云。五品已能圓伏五住。豈至此位別斷見思。但是圓修麤惑先斷。猶如冶鐵。麤垢先除。(文)。
【記】此明圓人惑障。雖有任運先斷。非彼本心也。何者。志在入住。圓破無明。頓見佛性也。註中初句。是標辭。次引輔行。釋圓斷義。意謂雖非本心。則任運而有先斷也。末二句。設喻發明先斷之意。
二立譬。
然譬如冶鐵。麤垢先去。非本所期。意在成器。器未成時。自然先落。雖見先去。其人無一念欣心。所以者何。未遂本期故。
【註】別行玄記下(六)云。圓譬冶鐵作器。別喻燒金作器。冶謂鎔鑄。湻撲頓融。任運麤垢先落。燒謂鍛鍊。物體猶堅。特要麤塵先去。然後融金。以除細垢。圓觀頓窮法界。無意先觀二諦。二惑任運先落。別觀次第顯中有意先觀二諦。故使二惑先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