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大餐小宴上经常能见到果蔬拼盘,而其中小西红柿总是必不可少的一种。仔细端详,小西红柿的确可爱,从色、香到形状,都是走俏餐桌的优势所在。然而,每每入口,那不够地道的滋味总会让我想起小时候一件难以启齿的事情。
那时候物质普遍匮乏,没有太多奢求,对我来说能吃到自家地里种的西红柿已经很幸福了。然而,要等到地里的西红柿熟透了,那可是件磨人的事情。有一年夏天,我眼巴巴看着地里的西红柿在淌过一水后变得越来越大,在阳光的照射下一天天地漫上了颜色。想象着那种酸酸甜甜的味道,我终于经不住馋,没出息地将刚刚开始泛红的大个儿西红柿一一咬开。我原以为,这些大个儿的西红柿里面都熟了,就等皮儿上色,而事实上一概都还是脆个生生的绿。过了一些时日,姐姐兴奋地告诉妈妈说她发现地里西红柿开始红了。于是,妈妈高兴地提着篮子去摘,摘下来才发现这最先红了的西红柿都似乎被什么大老鼠之类的动物咬过了,当妈妈准备往地里投放老鼠药时,我才启齿承认了自己的可耻行径。
今天,科学技术让我们能够不受四季的限制随时见到、吃到反季节生产的西红柿,只要你需要,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事,正所谓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可是人们普遍都说催熟的东西没有自然而熟的好吃,甚至有人说催熟的东西会致癌。虽然当年我们只能可怜地等待着日出日落、四季轮回才能吃上西红柿,然而那滋味到今天都难以忘却。
人的成熟,想来道理也是如此吧。看看我们周围那些本该无忧无虑的孩子们,每天一起来就得背上沉重的大书包开始一天的生活;那些本该拥有明亮眼睛的孩子们,没等到游出题海爬上书山就戴上了酷似学究的眼镜;那些本该阳光灿烂的孩子们在无奈中失去了真正的童年。人为催熟的孩子们,个个“出口成章”“知识丰富”,却唯独没有属于其自己的天性和个性。如同催熟的西红柿一样,样子虽好看,却不免多了些酸涩的滋味儿。
我们或许不拒绝催熟的西红柿,但我们真的不需要被催熟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