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斋并非静功,乃是日常生活中的功夫,既是入门,也是总纲。
至于静功,便是从第二步,撄宁开始。
心法口诀:调息,凝神。
撄宁同样取自庄子的一句话,“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者,撄而后成者也。”
撄宁是一个比较漫长,且容易反复的过程,大部分的初修者,其实都在这里打转。
撄宁要拆开来解读。
撄者,静中之动也;宁者,克服这种静中之动以后,而达到的真正的宁静。
什么是静中之动?
佛门称之为六触现,我道门称之为身心敏锐更甚平常。
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即静坐之中,身体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会比平常更加敏感而已。
所以这种动,说到底还是心在动,克服了这种心动,入静的层次才可进一步加深。
清静经有云,“谴其欲则心自静,澄其心则神自清。”
这就是指撄宁的两个阶段,杂念阶段和幻象阶段。
1,杂念阶段,谴其欲则心自静。
普通人的心是干净的吗?
当然不是,如果是干净的,怎么会在静坐的过程中,杂念纷扰,莫可抑制呢?
身上脏了我们知道洗澡,那么,心被杂念所污染,该如何清洗呢?
有决曰:念起是病,不续为药。
方法对了,但是定义有点问题。
念起不是病,是我们初步开始静坐之时,心慢慢静下来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出现的现象,每个人都有,不要太在意。
此时应该怎么做?
我道门只一言,随它去。
即做我们该做的事,不要去管什么杂念,如果心被杂念勾引跑了,没事,回过神来的时候,将心转回来继续做我们该做的事。
我们应该做什么?
调息,凝神。
如何调息?
心念(意念)随着呼吸自然下降到下丹田,然后淡淡的留在那里即可。
呼吸讲究深、细、绵、长,但是初步静坐时往往做不到,那么自然呼吸亦可,以后随着静定的深入,呼吸自然就深细绵长了。
人体的内气运行有些奇怪,吸气时内气上升,呼气时内气下降,这种感觉在静坐之中仔细体验即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所以,吸气不管,呼气时,心念随着内气一起下降到下丹田,然后淡淡的留在那里。
此时,你神未凝,根本留不住,没事,继续吸气不管,呼气降下去,每呼一口气,降一次,每一次呼吸都不要放过,专心致志地去做。
如果心念被杂念勾引走了,去想杂念去了,没事,转回来,继续调息即可。
调息讲完了,那么如何凝神?
调息的过程其实就是凝神的过程,之所以分开来讲,是因为,调息是手段,凝神才是目的。
神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乃是后天心念经过净化、凝练之后的产物,专心去一味凝之反而不可得,而通过调息这种简单的方法去凝,它又变的简单易得起来。
这便是道法的玄妙之处了,其中便涉及到武、文二火的运用。
武火,即是有为法,心念重重的觉照。
文火,便是无为法,心念淡淡的觉照。
调息的过程,便是逐渐由有为过渡到无为的过程。
等到日后修炼纯熟之后,一呼气,心念便自然下降到下丹田,然后就会静静地停留在那里,此时便是先天无为的状态。
但是初修者却要慢慢修炼,不可心急,不可有太过得失之心,遵循道法自然的状态即可。
该来的始终会来,境界如果不到,就算偶然来了,也留不住。
对,它来了,它就是幻像。
2,幻像阶段,澄其心则神自清。
静坐的过程中,随着心越来越静,杂念便如水中之砂一般,越来越明晰。
此时,我们的心念已经初步凝炼,不会再轻易被杂念所勾牵,就算勾牵走了,也会瞬间回过神来,继续做我们该做的事。
静坐之中,忽然眼前出现了白天工作的场景,生活的场景,甚至很久之前某个难忘的场景,或者自己心中一直渴望的,曾经意淫过的场景,等等,不一而论。
如此种种皆为幻像也。
幻象与杂念不同的地方在于,像比念要更长、更清晰、更符合逻辑等等。
此便是神初步凝就,也就是元神初步显现的征兆。
怎么对付它呢?
太简单了,之前我们怎么对付杂念的,现在就怎么对付它。
入镜即回,不要心神沉醉于其中,更不要主动意淫之,继续转回来做我们该做的事。
话虽如此,但是每个人其实都心境有缺。
每个修行人,心境的短板和缺损程度都不尽相同,再加上资质、阅历等等原因,修行到了这里,也就有了根器之别。
上等根器者,定力自然极强,他自然知道转回来,继续调息凝神,无需多费口舌。
中等根器者,定力稍强,偶尔迷失在幻境之中,神气溢散,经点拨,即可迷途知返,重新回到正轨上来。
而下等根器者,入幻境而不知,甚至认幻作真,沉迷其中不可自拔,这不仅会造成神气溢散,消耗人体潜能,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精神恍惚,精神分裂之症。
出现这种情况,最好转回去,把心斋的功夫做好,然后从头开始修炼,如果做不到,为避免越错越深,还是停止修炼为好!
克服了幻像,入静自然更深,心境得到澄澈,元神也越来越清晰。
呼吸越来越深细绵长,仿佛随着心念下降入了下丹田中,若有若无,绵绵若存,丹田之中微涨,似有气机显现,随着呼吸一张一缩,此便是胎息成就。
修炼到了此步,神已凝,气穴现,便进入了第三步,坐忘。
坐忘的心法口诀,便是凝神入气穴。
修行到了此步其实已不必多言,告诉了你凝神入气穴,你便知道该如何去做了。
如果再细言之,无非是将所凝之神降入下丹田气穴之中,水火相济,神气抱一,静静温养罢了。
坐忘的过程中,神气抱一,杂念不生,所以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的静坐,以前感觉非常漫长,现在随着忘的程度不断加深,感觉越来越快,到最后,乃至于眨眼之间便是几个小时,实在是妙不可言也。
坐忘唯一需要注意的便是顽空。
顽空的本质是无,是没有,是不知所有。
坐忘的本质是忘,是有,是真空妙有。
一有一无,等你的境界到了,自然明白它们之间的区别,多言无益。
只可惜,有些人就是宁愿停留在无里,还觉得自己是大定真空,可怜亦可悲,徒增笑耳。
其实,也没有什么可怜可悲的。
存在即是真理,他们那么做,迷失在其中,当然也是有其自己的原因的。
正如一句话所言,幸福的人生往往都是相同的,不幸的人生却各有各的不幸。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修行。
成功的道路往往都是类似的,失败者却各有各的失败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