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513800000016

第16章

业品第十七

此品为五人故来。一有我部。谓有人能造业。业得果。有人作有人受。破此见故有此品。二者无我部。但谓有业体能感果。三小乘无人无法部亦知业空。但是拆法明空耳。四方广邪见谓无业果。五学大乘无所得人令其进行。所以然者。法执难除。如云初地犹有法我执。乃至十地菩萨见法有性故见佛性不了。亦言住十住故见不了了也。又此品来意有通别。所言通者有四。一者此论历法明中道。因中发观灭诸烦恼。今就业门显于中道。故下偈云。虽空而不断虽有而不常。长行释云。此论所说义离于断常。故知就业明于中观。故说此品。二者诸大乘经皆明忏悔转业障义。如涅槃师子吼云。一切诸业无有定性。唯有愚智。愚人则以轻为重无而成有。智者转重为轻转有令无。今明若执业决定则是愚人。如今品观之名为智者。普贤观云。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生无始已来起六道业深而且大。故喻之如海。非实相观无由灭之。今此品观业即是实相故能灭业障。故说此品。三者内外大小虽立诸业义并不成。如须跋陀罗谓众生果报皆由往业。无有现缘。尼干子云。一切诸业必定受报。今虽修道不能断之。二者如萨卫之流执三世是有。众生未造善恶未来已有善恶之业。又善恶二业虽谢过去体终不无。如此名为于业门中起决定有见。不知此业本性自空。故不识第一义谛。亦不知业如幻梦而有。故亦迷世谛。今破此二谛所不摄业故云观业品。成实之流虽知业假而拆业得空亦坏世谛。既坏世谛亦坏真谛。下偈云。诸业本不生。以无定性故诸业亦不灭。以其不生故。岂可拆业业方空耶。今破此等人业明业本性空。故云观业品。四者又为一切有所得畏罪忏悔之人故说此品。所以然者。彼谓造作恶业心生怖畏。故依大小而行忏悔欲灭此罪。如此之人非唯犯罪不灭乃更增过。所以然者。其本起罪谓罪业为有名为有见。复欲行于忏悔灭除此罪。于罪起于无见。既起有无则是烦恼。烦恼因缘是故有业。以有惑业便受业报。故净名呵优婆离。无重增此二比丘罪。当直除灭。勿扰其心。直除灭者观此罪性即毕竟空。如此品所明。是以为无方便有所得行忏悔人故说此品。问如此人有何过耶。答业本不生灭。今谓业生灭。岂非破第一义谛。既破真亦破俗。破二谛则无二慧。故无三世十方佛菩萨。亦破世间故其罪极大矣。问若尔但应有实相忏悔无有依篇聚法门行忏悔耶。答因缘品云。佛有二种说。一真实说二随宜说。若作实相忏悔。为大利根众生依真实说。若依篇聚令舍罪修福。此为凡夫薄福钝根人说。故实法可信。随宜说法不可为实。又说此品者为邪见外道。如六师等言。无有黑业无黑业报。白业亦尔。次方广之流亦言一切皆空无有罪福。是故今明虽毕竟空而善恶之业宛然不失。故下偈云。如世尊神通所作变化人如是变化人复变化作人。岂无业耶。故九道业宛然而常四绝。如是悟则生波若与方便亦生四智。便入佛知见。故得成佛。今是大乘论。正令一切众生因业门得成佛矣。次近生者。缚解品明无缚解。外人云。缚是烦恼。若无烦恼云何有业。以有业故必有烦恼。又业有二种。一有漏业二无漏业。有漏业者名之为缚。无漏业者称之为解。既其有业即有缚解。问业有几种。答业有多门。约身则有身口意。就界有罪福不动。就报则有现生后。约垢净则有黑白杂及无漏业。如是一业二业三业七业十业如文广明也。问云何为业体。答毗昙取善恶色声为身口二业体。以思为意业体。成实云。三业并以心为体。身口但是业具而非业也。问意地三烦恼与业云何异耶。答毗昙三烦恼起必与思俱。思自是业三烦恼则非业。此易见也。成实师破此义立正义。意即是业。离意之外无有别思。成实者云。善法习报二因。报因正是业。习因边非业通名业耳。不善边则有多释。开善云。不善心亦是烦恼亦是业。若为治道断之。则是烦恼而非业。若招生之义。但取前轻者为烦恼。取后重者为业。庄严光宅云。取决定者为业。不决定者为烦恼。如是十种决边通名为业。十不决边名为烦恼。次建初师云。不善还同于善。不善习因边为烦恼。报因边为业。又释十使云。疑是烦恼而非业。五见是业而非烦恼。余四使决者为烦恼。不决者为业。今不论同异。诸有计业。此品求之皆毕竟空。故以目品。品开七番。第一正破业体。问曰如牙等相续下第二破业相续。问曰今当复更说下第三破不失法。问曰若尔无业果报下第四破断灭邪见。问曰若诸烦恼下第五破果报。问曰汝虽种种因缘破业下第六破起业人。问曰汝虽种种破业下第七破现所见事。一一章中皆有前立次破。故有七立七破。初立中有长行与偈。长行有四。问曰汝虽破诸法者第一牒论主破也。而业决定有者第二外人立业因也。如法句中云。非空非海中。避之不得脱。故称决定有。故佛十力中业力最深。能令一切众生受果报者。上辨业因今明得果。释迦受于九罪。释迦过去以九珠罗莿刺调达足。是故今受木锵报。目连以神通拔不出。世尊避之莿亦遂去。以业报决定故莿刺如来化为金锵。仲尼厄于陈蔡。贤圣不免。况复凡夫。故知决定得果。如经说下第三引经。略明三业。一下品业。谓恶者入地狱也。二中品业。修福者生天。三上品业。谓行道者得涅槃。前二有漏业后一无漏业。是故诸法不应空下第四结呵论主。就偈有五分为四章。初明一业。次明二业。第三一偈明三业。第四两偈明七业。初一业者即一善业。于善业中但明慈业。慈为众善之本。又知论主是菩萨。必有慈心不应破慈。故偏引也。人能降伏心利益于众生者。此明慈业之用。能降伏恶利益于众生。然慈业益物。益物即是行善。伏恶即是止善。又降伏是自行。利益是化他。是名为慈善者。以有慈故能伏恶益物。自行化他。二世果报种者。上辨行因今明得果。种谓因也。大圣说二业下第二明二业。前明一业谓别业。但明慈善业故。今明通业通于善恶。又前别明业用今明业体也。上半明二业而举大圣者。恐论主破之故引佛说为证也。次半偈总为下三业七业作章门。次一偈开二业为三业。即是释上二业义。上半明意业下半明身口业。二偈次明七业者。有人言。身口为二。作业无作业。故是四。善不善中随取一故为五业。从用中有善恶。亦随取一故为六。思即七也。二释云。身中有作无作。口中有作无作。为四。善从用恶从用为六。思为七。影师又云。此青目释也。又释云。前二并有失。今明身中有作无作口中有作无作。此四句同第二释。于善从用中自有事在善复有从用善。及思为七业。此释就善中自七恶中自七。所以然者。身自有善作善无作。善口亦尔。从用中有事在善从用善。罪亦自有事在罪及从用罪。犹如造经。是事在善。若转诵之即是从用善。望下长行具有此意。今所释者开偈为二。一者正明七业之体。最后一句称叹七业之用。就初又二。一行半偈明身口六业。次有一句明于意业。即是七也。就初又二。前一偈明身口内业。次半偈明身口外业。所言内者。自起身口业故名为内。从他而生目之为外。身口二业不出此内外也。就身口二业中又开为二。上半明业相下半辨业性。身业及口业者。此句总明身口二业。作与无作业者。别明身口二业。身有作无作口有作无作。故以作无作释身口二业。如是四事中下第二明业性。四事者身作无作口作无作名为四事也。亦善亦不善者。作无作但有善恶二性。是业无记虽有作不名为业。又善恶二业能发无作。无记力弱不发无作。故云善不善也。从用下上来明内四业竟。今次明外两业。上内业有二。一业相门二业性门。今外业亦二。从用生三字是业相门。但从用有二。一身从用二口从用。身从用者如身运衣与他。他若受用着之便生无作之善属于施主名身无作也。口无作者如法师讲说学士覆述之。即生口无作属于法师。问内业具有作无作外业亦有作无作。何故偏云身口二种无作为外业耶。答欲明一人具七业。然内业有身口作无作四业属于行者。次复有外二无作业还属行者。若从用二种作业则属前人故不数之。所以但取二无作也。福德两字已下第二明外业性门。内业性既有善不善。外业性亦有善不善。有人数罪福为二此事不然。若以罪福为二者。前内业中亦应数之。不应云如是四事中有善有不善也。以前既不取善不善。今亦尔也。此内外六种是身口业。第七名思即是意业。能了诸业相者第二称叹。精识此七业者能了身口内外作无作等一切诸业。问彼何故立此七耶。答此七是一科之数。摄义事周。其犹善恶等三黑白等四之流类也。长行还依偈次第释之。第一前释七业。是七种下释第二叹业偈也。从初文释身口六业。第七名思下释第二意业。就释六义又二。第一正释六业。如是名为六种第二总结六义。初又二。初释内业。复有从用生下第二释外业。释内业中前释上半业体相门。是二种有善不善下释业性门。初又二。前释第一句总明身口二业。是七种下释第二别明作无作。答曰业住至受报下第二论主破。上虽一业乃至七业并明得果。今总问之。业为待果起方灭。为果未起时业已灭耶。若待果起方灭者则业是常。今业是有为法。一念尚不住。岂得待果起方灭。若果未起业已灭者则无复业。谁牵果耶。萨婆多云。现在起善恶业。过现相而去入于过去。为得得之属于行人。后若果起此得则断然。此义具断常。起而即谢为断。在过去不灭为常。僧祇昙无德譬喻明。现在业谢过去体是无。而有曾有义。是故得果。此亦具断常。谢过去为断。有曾有义则常。次迦叶鞞双用两家义。彼云。现在业谢过去未得果时常在。此同萨婆多常义。后果起此业复谢灭无。同僧祇断义。次成实师。庄严云。业谢过去体是无。而有曾有义故得果。引论文云。如过去诸禅曾于心有。若与果报则无所害。次开善云。业谢过去成就来现在故。现在心中有成就业有现起业。论文云。昔起贪心相续至今。今心不异昔。故言我有。如此等亦不离断常。入今偈破。摄论师云。梨耶持善恶世出世种子。是故得果。今依偈责之。种子为待果而灭。为未起而灭。若待果起而灭即常。未起而灭则无果报。问曰下第二番破业相续义。前立次破。立中为二。初通明业相续离断常。第二别出十善业能得果报。初又二。前两偈明外法相续离断常。即是喻说。次两偈即是内法相续离断常。即是合喻。二偈为三。初偈正明相续。次半偈明相续故有果。三半偈结离断常。文易知也。是善业因缘果报者下第二别出十善业能得果报。所以偏举十善者同上慈业义也。慈是众善业中之胜。十善亦尔。智度论云。有佛无佛常有十善故十善是旧善。若是余善有佛则有无佛则无。称为客善。问文云十白业道。云何为业。云何为业道耶。答经论不同。优婆塞经云。如是十事三是业而非道七亦业亦道。智度论云。三道而非业七亦业亦道。今须会释之。经正取意为业。但意不自通故是业而非道。论明三烦恼起业而非业。故云道而非业。各据一途也。论师明四句。一业而非道。如优婆塞经。二道而非业。如论明三烦恼也。三亦业亦业道。如七业是也。四非业非道。如身口色声。毗昙师亦四句。与此大异。一道而非业。谓贪嗔邪见。能畅思为道。体非思故非业。二业而非道。即思是也。思造作故名业。无更有思故非思之道。三亦业亦道。即身口七。当体是业。又畅思为道。四非业非道。即思前三不善根。但能生思不能畅思故非道。而复非思故非业也。问依智度论三烦恼是道非业。今云何言十业道。论主答云。以少从多故皆名业道也。答曰下第二破。所以但总非者。一者外人虽有此救终不离于断常。是故不受。二者欲至后总一时破之。是故此中但略非也。又知其义势未尽。所以直非引其后救一时总破。长行为二。初夺破。复次下纵破也。问曰下第三番立不失法。前立次破。就立中为三。一序说二正说三解释。问曰今当复更说顺业果报义者。此品七番破立。初番立业体即破。次番辨业不断不常救上立论主即破。今立持业果报总救上义。故云今当复更说也。顺业果报者。谓己所立义符顺因果不违法相。论主若破则逆因果理违法相也。以符顺因果三乘贤圣所叹。论主若破则佛菩萨所毁也。此一偈明序说竟。所谓不失法如券业如负财物下第二六偈正立义宗也。就文为二。初标二章门。次释二门。不失法如券标不失法章门。业如负财物标业章门也。今总释之。世人出债要具四种一有财主。二有负债人。三立券书持负债主令不失财。四债主必还财物。财主者六道众生也。负债主六道善恶业也。作业之时必有一法随业起。持业令不失果。如取财时必立券也。负债人必还财主物。善恶业必辨六道果。还行人受之也。论文唯明券与负债人。但举其要事为存略故也。问财主出物与前人。前人然后还债。可得言果从众生出与业。业然后辨果还行人耶。答大略举喻。不必全合。若必全合。义亦有之。六道果报并从众生心内所出故。地经云。三界皆一心作也。问外人举此云何救上断常耶。答现见事中具此四种。因果业行亦具此四。斯既合事符理贤愚并信。则知决定有于业果。但业是有为念念生灭。是故不常。此不失法持之令果不失。所以不断。不断不常免上过也。问业是有为念念生灭。不失法亦是有为念念生灭。云何得不断不常耶。答真谛三藏出正量部明不失法。是功用常。待果起方灭。中间无念念灭。譬如券还债竟然后乃裂破耳。此二章门俱有法譬。不失法谓法说也。如券譬说也。业法说也。如负财譬说也。善业如他负财。恶业如负他财。亦得通喻善恶业。必还报如负财也。此性则无记者第二释二章门。前二偈半释不失法有五门。一三性门。二系不系门。三断不断门。四释名门。五破异门。问何故独破无记不失法。不破通三性得绳耶。答二义。一者通三性得亦能感果属上业门破。无记不感果上未破今破也。二者得通三性此但小乘义耳。不足破。无记通大小。正量是小乘。阿梨耶不失法是大乘。阿梨耶翻为无没识。无是不之异名。没是失之别目故。梨耶犹是不失法。又梨耶体是果报无记。能持一切善恶种子。正是今外人义。又所以前明三性门者为对二部。一有券部二无券部。有券部如萨婆多人。亦有四种。谓假名众生如财主。作善恶业如负财人。别有得绳得善恶业令果不失如券。业感果如还债人。无券部者佛陀提婆人譬喻成实等。但明三种无别得绳为券。但言众生为能成就。善恶业为所成就也。若即以此为不失法则无别财主。故但有三也。昙无德明。心为能成就。亦无有别法为券也。正量部前对有券义故就三性分别。所以然者。萨婆多明得绳通三性。若尔得绳既是善恶。还复感报则与业同。并是负财之人。何名为券。是故今明。善恶业自感报。而不失法是无记不感报。如世间负财人自还债耳。而券不还债。是故立不失法为无记。问数人得绳感何报。答婆沙云。但逐业感受报耳。不能感生。又但是报因感果故不作业感果。四相亦尔。问何故不同无券部。答经中说有券义。如智度论引集法经诸罗汉说偈病老死券已裂破。此明罗汉还过去报债竟不复更取未来债。则不失法券便灭名为裂破。而佛陀诃梨既无别不失法则无别有券。但有负财人故不与经相应。所以不同无券部也。问与有券部几种异耶。答一常无常异。萨婆多得绳是无常念念生灭。正量是功用常无念念灭。但有大期灭。二萨婆多券通善恶故感报。正量明但无记故券不感报。三萨婆多明感报故券义不成。正量明不感报券义得成。四萨婆多正明断得绳而惑自去。正量得是无记。不断无记。正断不善惑也。但同明非色非心。与萨婆多不异也。释此性无记不同。有人言。此犹是数义。数义得绳乃通三性。今但释上券譬。数人明卷但是无记。如金石价殊而券无贵贱。故但是无记。若解法说则通三性。有人言。此非数义。乃是佛陀譬喻成实以众生为能成就。故婆沙云。佛陀提婆说曰。众生不离是法名为成就。众生不当善恶故是无记。有人言。昙无德部辨心为能成就。心不当善恶名为无记。为能成就善恶。又依正量部义。正量本是律学。佛灭后三百年中从犊子部出。辨不失法。体是无记。明了论是觉护法师造。而依正量部义。论云。正量部有二种。一至得二不失法。不失法但善恶有之。外法则无。又但是自性无记。又待果起方灭。若是至得逐法通三性。通内外法皆有。果未起时若忏悔则至得便灭。而不失法虽忏悔罪不灭。要须更待果起方灭也。始终有五部。一萨婆多通三性。余四部皆无记。一佛陀人二昙无德三正量四摄论并是无记。此四所以同是无记者。彼深有所以。善恶业自感报耳。此持业法不感报故是无记。如世间负债人自还债耳。券不还债。分别有四种者第二系不系门。正是梨耶。梨耶通持三界内外种子。持三界内种子即三界系。持三界外种子即不系。将摄论意释之太易也。依数义。得绳通漏无漏。漏则三界系无漏则不系。依论义。假人亦通漏无漏。亦得有四。六道众生是有漏人。三乘贤圣是无漏人。依昙无德。心通漏无漏。亦得有四。有人言。四种谓报生威仪工巧变化四无记。今不失法是报无记也。正量部自有四无记。一根本无记。二自性无记。三有覆无记。四无覆无记。根本无记谓心王及心数也。自性无记者除善恶色余无记身口色及外一切色也。有覆无记者身边二见及上二界烦恼也。无覆无记者白净无记也。此四摄数人四无记者。威仪工巧报生变化此四中心属根本。色则属自性。故为二无记摄。今依青目明是不失法。三界系及不系故云四种。所以通四种者。正量部云。随起一念善恶则有不失法与之共起令不失果。若起三界系业则有三。界系不失法故。不失法为三界系。起无漏业亦有不失法与之共起。不失法名为不系。问不失法为三界系可是无记。既称不系即是无漏。云何名无记耶。答有人言。此部立无记无漏故不妨也。例如萨婆多明一无为是无记而是无漏。成论明罗汉识想受三心是无记是无漏。今虽得于无漏名为无漏。而是无记。故不失法亦是无记。今谓正量部唯善恶业起有不失法。若无漏及余法起但有至得无不失法。而云分别有四者。上总唱无记耳。今广泛分别。则三界业之不失法是无记。所持之业既三界系。能持之法亦三界系。若不系者此是至得通三性也。所以然者。若不失法通系不系者便应通断不断。下不应偏言见谛不断思惟所断。而下偏言其断不言不断。则知无记偏释不失法不释至得也。摄论梨耶长观是生死果报心。是有漏。而梨耶通三界内外故通漏无漏。故有四种也。见谛所不断但思惟所断者第三断不断门分别。摄论依大乘义判见思。初地为见道。二地至金刚为修道。梨耶至金刚心治际时本识都灭。梨耶既是果报心是苦谛摄。解渐明生死果报心渐灭。至治际时断梨耶中集谛尽。梨耶苦谛边亦灭。实不断也。就见思解断本识中见思惑种子但是断集了。而梨耶苦谛边都不被断。而集灭故苦亦灭也。今文言见谛不断思惟断者。梨耶是生死苦谛报无记。被见思惑缘缚。见谛解断缘缚不尽。思惟解断缘缚尽。故言见谛不断思惟断。佛陀人众生是果报无记。昙无德心是无记。正量不失法是无记。例同此义并不被断。俱为二惑缘缚。见道断不尽。思惟断缚尽。故言断耳。问亦得见谛解起损本识。本识未尽至治际本识都尽。詺此为见谛不断思惟断耶。答亦有此义。但今文论断。而梨耶是报无记无有被断义也。昙无德人都不断业。但断烦恼业种自枯。数人得绳通二断及不断。不得释此文。成论假人无有被断法。但无学道舍假人入涅槃亦非是断。正量明见谛但断八十八不善烦恼耳。不断无记法故不断不失法。明了论云。起一念恶有二。一者至得二不失法。至得既通三性。若起心忏悔则至得便灭。而不失法非是不善。治道起时不断要必须得果。故罗汉之人受果者此是不失法持之故也。问见谛惑云何缚无记。答无记是苦集摄。见谛惑缘苦集理而缚苦集理。故缚无记也。问但应断心上惑。云何断所缘境上惑耶。答断心上惑故所缘境上惑则断。故言断耳。以是不失法诸业有果报者第四释名门。以见谛不断但思惟断则无记义成。能持业令不失果。故名不失法。此结成正义也。若见谛所断而业至相似者第五破异门。影师云。见谛所断都无无记一向得报。此不失法若为见谛所断便得报。其已是无记复得无记报。故云至相似。无记得报名破业也。又释。业至相似者。至是至得。至得通三性。就善恶边亦感报。不失法但是无记则不感报。今见谛遂断不失法。则不失法亦是不善便应感报。与至得相似故云而业至相似。又一释。四家并明不失法是无记不被断。今遂言不失法被断。则不失法便是惑性非复无记。若是惑性便能感报。即是业故言而业也。既是业便得果报名至相似。如善业得乐果名相似。恶得苦果亦名相似。此即相似因相似果。此释最胜。问云何名破业耶。答不失法若被断则感报。以无记感报故是破业。如令券书还债故名破业。一切诸行业下第二释上业如负财物章门。就文八门分别。一似不似门。二三界门。三业果不俱门四轻重门。五三报门。六破异门。七二灭门。八漏无漏门。一切诸行业者总牒所持之业也。相似不相似者正分别业。前章牒不失法。次即就三性门分别。故云此性则无记。今前牒所持业。故亦次以三性门分别。善业还望善业为类。恶业亦尔。名之为似。善恶互望名为不似。又善得乐果名似。善望苦果名不似。具此二也。有人言。欲界同有男女。****同无男女。无色界同无形色。名为相似。若互望为不相似。一界初受身第二三界门分别。前释不失法三性门。后即辨界门。故云分别有四种。今亦尔。上似不似门释业体性竟。今释二业得报之义。三界业不可并受。随感一界报。故言一界。尔时报独生下第三业果不俱门。业是报因因果必先后隔世。故因灭于前果生于后。名报独生。不失法待报起即灭。亦是报独生义。如是二种业第四轻重门。一者即上似不似二业二者似不似二业中复有轻重二业。三者依后长行从业更生业亦名二业。后当释也。现世受果报下第五三报业门。三报不可并受。随重者前受。故且据一世。同上一界之义。故言现世受果报。或言受报已而业犹故在下第六破异门。此可具二义。一者对上业果不俱今明业果俱义。因必养果。如百年之果未灭。前三十年果虽受此业犹在。要至百年业方谢灭。十八部中有因果俱即分别部也。二依下长行释者。上明果起业灭。则是二世无义。故业谢过去尽无所有。今明二世有义。虽复果起而业谢过去。冥伏性有不得是无。故下云。以不念念灭也。此犹是业果不俱。但据二世有无为异。若度果已灭第七二灭门。上来但偏释业如负财物明凡夫有漏业义。今遍料简凡圣漏无漏业果义。度果已灭得上果舍下果。亦是得果舍向义。死已而灭者。上明三果学人。今辨凡夫与罗汉。罗汉无上果可度。故业与报死已便灭。凡夫亦无果可度。一形之业与一形之报死已而灭也。于是中分别有漏及无漏者第八漏无漏门分别。可有三句。一得果舍果。此之二灭但是无漏。二者凡夫业果灭但是有漏。三者罗汉舍故业及报身是有漏。若舍智入涅槃是无漏。第三长行解。前释四种后释无记。与偈倒者。偈中正为对萨婆多亦有券通三性故。初明券是无记。而后广分别。故方释四种。长行中欲取无记义释成见谛不断。故回无记在后也。复次不失法于一界诸业下释上业如负财物章门。但应解业。更牒不失法来者。正量部明一切众生随起一念业必有不失法随之起。如世间出债随财多少必须立券。故释业而举不失法也。于现在身从业更生业者释上如是二种义也。从作业生无作业。亦是从业更生业。又从业自分因相生。亦是从业生业。如前念善恶业生后念善恶业等。三从意业更生身口业。又从轻业生重业。如初习业轻习不已则重。是业有二种者释现世受报也。谓从业更生业不出轻重二种。随重前受报。然又有临终猛利业受报而一生业不受报。又自有过去业熟则受报不用一生业亦不用临终业。又自有一生业无轻重从现行滑利业受报也。或有言是业受报已业犹在以不念念灭故者。依萨婆多。业谢过去乃曾为四相所切。今不复更为四相所迁。故云不念念灭。又释。复有业果俱。业则功用常无有念念灭。但有大期灭耳。答曰是义俱不离断常过下第二破。问外有偈立。龙树何故无偈破。答有二义。一者显外人虽复重救终不离断常。故论主不答之。如此不答即是答也。二者此论破义有多门。自有随有一立即有一破。上来破立是也。自有待外诸部立义都竟至后一时破之。即今文是也。问若尔青目何故答耶。答青目显龙树不答所以。非是破彼义也。龙树所以不答者。虽有别救无有别通。已漏前关故不须答也。问云何不离断常。答此法持业至果则堕于常。持业不至果堕于断。又不失法若念念灭。与业同无则堕于断。若不念念灭即是无为。何能持业。又不失法无念念灭则堕于常。有大期灭便入于断。问曰若尔无业果报下第四门。次破断灭之见。前问次答。问意云。前二番求无所持之业。次又破能持业法。若无能持所持则无因。无因则无果。故论主是方广断无。亦是六师邪见。答曰下第二七偈二章。前二偈申二谛中道明业离断常。第二五偈破外人定性之业堕于常见。初又二。前偈明二谛不断常。次偈明第一义谛无有生灭。虽空亦不断者。外人谓论主执空故堕断灭。是故今明业虽毕竟空非是断灭。若外道邪见之空及方广所谓空二乘人所明空皆是断灭。涅槃经云。若以声闻言无布施。是则名为破戒邪见。智度论云。声闻之空名为但空。故是断灭。今明空是有空。有宛然而空。又空不住空名为不断。虽有不常者。外谓若非是断便应是常。故名虽有非常。破其常见。以有是空有故有非是常。若外道小乘及有所得大乘所计之有此即是常。问此文得具论三中不。答得也。虽空则知空非定空。既非定空岂复定有。又空故不有。有故不空。即真谛中道。俗亦尔。有故不着空。空故不住有。即俗中也。合辨易知也。又一势作之。九道业宛然而四绝。岂是断耶。虽四绝九道业宛然。宁是常耶。影师论序云。真谛虽空而有。俗谛虽有而空。虽空而有故不断。虽有而空故不常。此释甚好也。业果报不失者下半二意。一者明业具二谛故不断常。令果报不失。无有别不失法持业令不失。盖是如来依二谛说法。故云此是佛所说。二者若依下长行释。上半正明业是二谛故不断常。此是申中道正义。即是对偏之中。下半破邪义。汝不知二谛中道。言有不失法谓是佛所说耳。长行前释上半。总标离于断常。何以故下别释离于断常。别中为二。初释上半。复次下释下半。业本性毕竟空。非是前有业灭之然后方空。故不是断。若前有业灭无方空。则是断灭也。此释初句也。颠倒因缘下次明业虽毕竟空于颠倒者宛然而有往来六道亦非是常。此释第二句也。问为是于颠倒人是不常以不。答于颠倒是实有。多是常见。今不颠倒人识颠倒如幻梦。故是不常也。复次下释下半。明外人横谓有不失法谬引佛经也。诸业本不生下第二偈明第一义不生灭。然二谛俱得不生灭。但今明无生灭生灭故随业往来六道名为世谛。若生灭无生灭不复往来六道名第一义谛也。亦得云世谛本不生今不灭。以世谛本无性实生灭故也。然此文虽是一行之偈实是方等大忏悔法。六时之间常欲忏悔灭罪业者此为错误。故今明。诸业本自不生。何所灭耶。作此悟者罪自清净也。今习无所得人忏悔忏悔。所以尔者。有所得人见罪生而忏悔。如是忏悔是破实相罪。今知业本不生今亦不灭忏有所得忏悔罪也。若业有性下第二破外人义。此从一业至七业乃至不失法。总破外人上三番义也。问此论常先破外邪后申正因缘义。今何故先申正后破邪。答论有多体。不应一途而取之也。又前申正明业不堕断常。欲显外人计业堕于常见。故此申即是破也。五偈为二。初四偈就业门破业。后一偈举烦恼破业。初又二。前三偈破其未受果业。次一偈破其过去已受果业义。即是破其二世有义也。初三偈次第相生。前偈明无性故不生不灭。则显有性者是于生灭。生则为常。灭则为断。故今第一偈云。若业有性者是则名为常。以未来本有业性岂非常耶。又现在执业有性亦堕于常。此为正意。若执业有一毫自体。则一毫不假缘。则名之为常。若一毫之法假缘则无自体。无自体则无物。无物则本无生。云何有业。此言切要。一切法皆作此问之。不作亦名业者。未来本有善恶两业。现在虽不造作亦名为业。又现在有一毫业自体则不假缘。便是本有故为常。常则不可作者。未来本自有业则名为常。常则不可作。此第一偈显性有义有于常过。第二偈传显前下半不作业有过。上半总明不作有罪。下半别明罪过。第三偈上半破世俗法过。下半罪福无差别过。余二偈易知。问曰下第五番次破业果报。前问次答。问意有二。一领因无。仍上最后以烦恼破业生也。二立果有也。答曰下第二破。汝以果有故证因有者。今以因空验果是空。长行先释上半。今诸烦恼下释下半也。问烦恼与业望果云何异耶。答俱舍论云。烦恼直令果有。业能令六道果差别。与此文长行相应也。问曰下第六番破起业人义。前来五段并是破法。今次破人。法为人本。又内学多计有法。故前破法后破于人。前立次破。立为三。一者长行发起。二偈本正立。三解释。长行有二。初领前因果无。而经说下立有人法。偈本正立人之因。毗婆沙云。无明覆其眼爱结缚其身。则是从痴有爱。痴爱因缘是故起业。业因缘受六道身。下半立作受二者不一不异。实法义人灭于前牛生于后是故不一。假名相续转人作牛所以不异。亦得约人牛两形是故不一。神明无别所以不异。答中二偈为两。初偈明因人法无。次偈果人法无。前偈上半明所起法无。下半辨能起人无。第二偈上半明因人法无故果法无。下半明果法无故果人无。涅槃经云闻无作无受五逆罪灭。今此两偈明无人作法作无所受果能受人。五逆即灭。亦是生法二忍。人法两无我。此是本性无。非折故无。长行为三。初释偈本。即是破义。业有三种下别释立义。身口意为三。亦是罪福无动等三。此别释业义也。五阴中假名人。此释起业人也。是业下释果报也。受果人即是起业人。故不别释之。若起业者下第三还结成破意。问曰下第七番破眼现见事。前问次答。外人譬理虽屈而惑心不除。故举现所见事以问论主。问有二。一领上所破之事。而今现见下正举现事以问论主。若人法都空眼不应见。如其眼见则人法不无。又闻前无今以现所见有请论主会通。故有云何之言。又上一舌已穷今举两眼来救。答下三偈为二。初两偈别明法喻。次一偈总明法喻。前又二。初偈举喻。次偈合喻。所以举重化晓之者。汝言现见必有若不有应不见者。此事不然。眼亦见化可言有耶。眼虽见化既其不有。眼见六道事亦同然。又上来六番明业毕竟空无所有义。今举十喻明不有有义。前明有无所有破著有之心。今明无所有有除断无之见。即是就业义明中道。又上来破定性有。此一番始得申经。明世谛因缘如幻化有。此有无所有方是真谛。又上来就法说门破业。今此一番就喻说破业。具如三相品末委曲释之。上来破外人断常业竟。乃明如此等毕竟空破病始竟也。今始申经二谛。肇公用此文作不真空论。譬如幻化人非无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非无幻化人即俗谛。幻化人非真人谓真谛也。又非无幻化人显非无义。非真人显非有义。都是明俗谛幻六道宛然而常四绝。四绝宛然而六道不失也。问何故举世尊重化。答佛化与余人化凡有三异。一佛能重化。余不能。二佛灭后能留化。余人不能。三余人化主语化人便默。化人若语化主便默。佛则能俱语俱默。第三偈上半广法下半广喻。长行初释前偈。如是生死身下释第二偈合譬。诸烦恼者释第三偈。前释上半。释上半中四法。一释烦恼。二释业。三释作者。四释果报。分别有九十八使者。毗婆沙云。佛但说于七使。迦旃延聪明利根分别七使为九十八。与此文相应。又成论破九十八云。烦恼随地不随界。何止九十八。则知九十八非佛说。三毒九十八但是根本正使。九结者七使并悭嫉。根支合说也。十缠六垢但说支条也。无量诸烦恼者。略说百八。广有八万四千。业名为身口意业下释偈中业也。初明三业。今世后世下就三性明业也。苦报下就三受门明业。现报下就三报门明业。如是等无量。上来但是四种三门明业。复有四业十业无量诸门也。作者释偈中作者。异报下释偈中果报字。如是等下释第三偈下半也

同类推荐
  • 寒山帚谈

    寒山帚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Orlando Furioso

    Orlando Furioso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书谱

    书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因明入正理论

    因明入正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市隐庐医学杂着

    市隐庐医学杂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巅峰

    巅峰

    真实而全面地记叙了新中国几代登山运动员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地攀登数座海拔7000米以上山峰,在雪域高原、生命禁区挑战人类登山奇迹的感人故事和艰辛历程。时光如梭,虽然这些故事已成为历史,但那些聚焦在登山队员身上关于勇气、团结、力量、纯真、善良、美好、友爱、胸怀、梦想的感人故事,和其中闪耀着的人类因追求真善美而不屈不饶的思想光芒,却是需要我们永远传承、发扬的精神财富。尤其在当下,更具有诸多现实意义。一个人的历史,是一部心灵的成长史;一群人的历史,是一部民族不屈前进的奋斗史。《巅峰》描写的,正是一部群体挑战生命极限、回归真实自然、演绎人间大爱、集合理想信念的心灵史诗。
  • 邪恶恋人

    邪恶恋人

    陈孝恩家庭普通,爸爸和妈妈离婚,从小妈妈带病一个人把她拉扯大,上到高中以后认识了郝明亮,两人来电便在一起了,那时郝明亮家庭也很普通,郝明亮一心想要创一番事业,两人大学毕业后陈孝恩下定决心要与郝明亮结婚,一起与她的丈夫一起打拼事业创下了很多的辉煌,他们结婚以后一直想娶豪门小姐的婆婆对陈孝恩各种刁蛮,终于...........
  • 公子良书

    公子良书

    她是将军府的二小姐——良书,年纪轻轻便已征战四方,杀敌无数,被世人尊称为护国公子。独拿一支长笛,杨柳萋萋,似乎一切的东西都已经得到,牵挂的人和物,弥留于心里的空白又该怎么去补?
  • 序与乱

    序与乱

    即使是人类的科技如今强盛至此,也躲不过更高文明的猎杀,但,在这个世界,可能猎杀不过是另一种保护
  • 你有底气的样子真好看

    你有底气的样子真好看

    很多姑娘想要活得有底气,但却不知道底气到底是什么。底气是钱、是知识、是阅历、是会说话、是会做人、是精神富足、是精致的外形、是独立的性格……姑娘们都希望自己活得从容和优雅,其实你只要有了底气,这些东西就会从内而外地散发出来,无须刻意经营和学习。所以,现在开始,提升你的底气,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优雅从容的人。
  • 宝贝精灵

    宝贝精灵

    [花雨授权]堂堂治安部门的三级警司,竟堕落到去马戏团兼职当驯狗女郎;还遇上一个精通狗语的观众,让她颜面尽失。不是冤家不聚头,这回他竟然穿着特警队制服还牵着条狼狗。她没听错吧?传说中的“警犬探长”就是他?
  • 地球来的炼气士

    地球来的炼气士

    上古奇书《长生经》,据说修成之后可以长生不老。是真?是假?总得要试一试!
  • 洛神致

    洛神致

    “浩浩乎,平沙无垠,夐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伤心哉!”小爷我来了!闪光灯,迷妹,尖叫声都准备好了吗?
  • 将门丑媳

    将门丑媳

    一个是二十一世纪的新时代女性,一个是古代旧社会少爷,两个没有感情的男女速配,一个腹黑,一个毒舌,互不妥协,上演一场古代史密斯夫妇。花心的王爷敢劈腿?那又如何,古代美男处处有,何必单恋一支草?美男们我来啦!
  • 当上帝说不的时候

    当上帝说不的时候

    本书的作者亲自为我们丈量了从苦难到幸运的距离。告诉我们如何挖掘自己内在的力量,怎样找到近在咫尺的上帝,把命运中的“不”转化成我们梦想的“是”。此书在美国出版后,给在生活中无助的甚至是无奈的人们带来了福音,被美国人誉为现代版本的《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