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内人神所在之图(新添逐日辰忌)一日在足大指厥阴分,刺之跗肿。
二日在足外踝少阳分,刺之经筋缓。
三日在股内少阴分,刺之少腹痛。
四日在腰太阳分,刺之腰偻无力。
五日在口太阴分,刺灸之舌强。
六日在两手阳明分,刺之咽喉不利(一云在足小指。)七日在内踝少阴分,刺灸之阴经筋急。
八日在手腕太阳分,刺灸之腕不收。
九日在尻厥阴分,刺灸之病结。
十日在腰背太阳分,刺灸之腰背偻。
十一日在鼻柱阳明分,刺灸之齿面肿。
十二日在发际少阳分,刺之令人耳重听。
十三日在牙齿少阴分,刺灸之气寒。
十四日在胃脘阳明分,刺之气肿。
十五日在遍身,不宜补泻,针灸大忌。
十六日在胸太阳分,刺之逆息。
十七日在气冲阳明分,刺之难息。
十八日在股内少阴分,刺之引阴气痛。
十九日在足趺阳明分,刺灸之发肿。
二十日在内踝少阴分,刺之经筋挛。
二十一日在手小指太阳分,刺之手不仁。
二十二日在足外踝少阳分,刺之经筋缓。
二十三日在肝及足厥阴分,刺之发转筋。
二十四日在手阳明分,刺灸之咽喉中不利。
二十五日在足阳明分,刺灸之胃气胀。
二十六日在胸太阴分,刺灸之令人喘嗽。
二十七日在膝阳明分,刺之足经厥逆。
二十八日在阴少阴分,刺之少腹急痛。
二十九日在膝胫厥阴分,刺之筋痿少力。
三十日在足趺,此日忌针灸。
每月血支正月丑二月寅三月卯四月辰五月巳六月午七月未八月申九月酉十月戌十一月亥十二月子每月血忌正月丑二月未三月寅四月申五月卯六月酉七月辰八月戌九月巳十月亥十一月午十二月子定十二支人神子目丑耳寅胸前,卯齿辰腰巳手间,午心未足申头上,酉膝戌阴亥在胫,此是人神十二支,针灸避之获康安。
释运气定日下血气法井荥逐日夺时功,十日循还是一宫。血气相迎行脏腑,通流十干本元宗。阳日从卫先行气,阴日从荣血可通。阳日气先脉出外,阴日脉内血先从,气先血后还行腑,行脏荣先气后攻。阳干五行补五腑,阴干行脏五行同。井荥流注俞经合,用建通流日下穷。连转五遭成五十,遍行脏腑五行终。
释流注逐日时开穴法甲窍阴,乙大敦,丙少泽,丁少冲,戊厉兑,己隐白,庚商阳,辛少商,壬至阴,癸涌释流注十二经络所属法手太阴肺经穴: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肺之经辛)。
手阳明大肠经穴:商阳二三间合谷(四穴),阳溪曲池大肠原(大肠经庚)。
手少阴真心经穴: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心之经丁)。
手太阳小肠经穴:少泽前谷后溪腕,阳各小海小肠经(小肠经丙)。
足厥阴肝经穴: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于肝(肝之经乙)。
足少阳胆经穴: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胆之经甲)。
足太阴脾经穴: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切要知(脾之经己)。
足少阴肾经穴:涌泉然谷太溪穴,复溜阴谷肾之经(肾之经癸)。
足阳明胃经穴:厉兑内庭陷骨胃,冲阳解溪三里随(胃之经戊)。
足太阳膀胱经穴:至阴通谷束京骨(二穴),昆仑委中是膀胱(膀胱经壬)。
手厥阴心包经穴: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曲泽传(心包络经乙)。
手少阳三焦经穴:关冲液门并中渚,阳池支沟天井原(三焦经申)。
释流注十二经动脉源穴所出法甲出丘墟乙太冲,丙归腕骨是原中,丁出大陵原内过,戊胃冲阳气可通,己出太白庚合谷,辛缘本出太渊同。壬归京谷期中过,癸出之时太溪空。
十二经配十二支寅属肺,卯属大肠,辰属胃,巳属脾,午属心,未属小肠,申属膀胱,酉属肾,戌属心主,亥属三焦,子属胆,丑属肝。
十二经配合膀胱配肾,胆配肝,脾配胃,肺配大肠,心包络配三焦,心配小肠。
论九针孔穴应候诀九针者,上应天地,下应四时阴阳。
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身形以应:一皮,二肉,三脉,四筋,五声音,六阴阳,七睛齿,八风,九窍。
九针各有攻病之能:一囗针,二员针,三囗针,四锋针,五铍针,六圆利针,七毫针,旁通十二经穴流注孔穴图肺心肝脾肾心包络春刺井(木)少商少冲大敦隐白涌泉中冲夏刺荥(火)鱼际少府行间大都然谷劳宫季夏刺(土)太渊神门太冲太白太溪大陵秋刺经(金)经渠灵道中封商丘复溜间使冬刺合(水)尺泽少海曲泉阴陵泉阴谷曲泽大肠小肠胆胃膀胱三焦所出为井(金)商阳少泽窍阴厉兑至****冲所流为荣(水)二间前谷侠溪内庭通谷液门所注为(木)三间后溪临泣陷谷束骨阳池所行为经(火)阳溪阳谷阳辅解溪昆仑支沟所入为合(土)曲池少海阳陵泉三里委中天井离合真邪直说古有离合真邪云者,盖圣人欲使其真邪相离,而勿合之谓也。若邪入于真,真受其蛀,遂其纯一之真,真之遂,则其所谓真也。罹害有不可言者,真被乎邪,则邪窃其柄,而肆其横遂之邪。邪之既横,则其邪为患,复可胜言哉。呜呼!真邪之不可合也如此。胡为真,胡为邪?真之为言也:天理流行,赋与万物,得以为生者皆真也,圣人保如持盈;邪之为言也:天地间非四时五行之正气,而差臻迭至者皆邪也。圣人避之,犹避矢石,其防微杜渐之严,如此者渊乎旨哉。盖真立则邪退,邪厉则真残;邪固可除,真先其养以之道,无须异求。
但饮食男女,节之以限;风寒暑湿,御示以时;复能实慈恕以爱人,虚中而应物,念虑必为之防,举止必为之敬,如斯内外交养周备,则吾之生,不求生而生,无斯寿而寿矣。不然,摄养少或不严,则六邪乘隙竞入,诸疾交生,众害并作,则吾生之真,所与存者几希。故圣人忧之,为揆度权衡机宜所在,示以克邪之方,使屏之如雪污,拔刺而无遗者以此。古人有云:植德务滋,除恶务本,亦此意也。然去之邪之方,经所具存,再拜、遗诠敬谨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