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曰。迷理不同。良由众生无始时来。流转生死。不能断漏。得出世果。致令十使烦恼。是能障业。四真谛法。是所障理。言四谛者。一苦。二集。三灭。四道。生灭无常。理实是苦。逼迫行者。名为苦谛。谛是实义。审尔不谬。故称为谛。有漏善恶。皆能生果。理是因集。名为集谛。烦恼尽处。名之为灭。理实不生。名为灭谛观理除壅。此实不虚。名为道谛。若依毗昙论云。身见边见唯迷苦谛。依身苦报。计断计常是故边见亦迷苦生。是故身见不依集起。知集非我。不名迷集。边见依身。亦不依集。若论戒取。迷苦及道。谓精勤苦行。能断生死。不知事中苦身是道。身苦非是圣道。是故戒取。有迷苦者。有迷道者。不迷于集灭。是圣果。若论邪见见取及疑邪见者。谤无因果。该凡及圣。是谓通迷见取者。于自身报。取为第一。即为迷苦于是善业。计为第一。即名迷集。若取梵天。无想天等以为涅槃。名为迷灭。于彼戒取所言之道。取为第一。名为迷道因之与果。不知有无。生疑不决。故苦集非道。识观是道。方断戒取。正识灭道。以为第一。不将有漏。以为胜好。知世可厌。方断见取。以见四谛。不生疑谤。证信决定。方断绝疑邪。是故身边戒见邪疑迷理而生还见理断不将尘境色声等事。以为我人计断常等。故虽正识色声等事。不断我心。乃至疑使。若论负瞋痴慢四使。通障见修。皆迷理事。谓依见起则名迷理。若依事生则名迷事。故见理时彼瞋则断。依见起痴不知见过。后见理时。彼痴则断。依见起慢。恃见自高。后见理时。彼慢则断。是故贪等依见起者亦是迷理。见理方断。所言贪等依事起者谓依尘境色声香等。于此起贪缠绵难断。故见理时。仍有未断后更修道数数渐除。瞑慢痴等。依事皆尔。此明十使。迷理不同。
断障部
述曰。此十使烦恼。断有难易。诸惑难识易断。贪等四使。易识难除。难识者。谓凡常迷理。易断者。入理即尽。若依诸经教人入道。多直说观生灭无我。则断诸结。出离生死。又如经说。缘觉性人。不解四谛法门名字。直藉事缘。观生无我。便断诸结。过诸声闻。于此直作无我。观中虽不作其四谛别解。如此观时。具有四谛。谓彼所观。有漏报身。念念生灭。是理苦集。从前名苦。生后名集。知无我时。即是见苦。尔时无我。即断事集。所断不生。即是证灭。此能观智。即是圣道。是故直观无我之时。具有四谛。断结得出。不要别观四谛方出。故成论引经说言。如甄叔迦经中。说种种得道因缘。非但以四谛得道。故知入道不要别观。总无我一行亦得。若能明见身心无我。则是见道。断诸见惑。但诸见惑。约谛分别三界。合说有八十八。若学修善者。皆知厌贪瞋痴慢于其我心。及执戒等。不学是过。是故难识。如涅槃释我见戒取及以疑等一切众生。于戒取中。不见其过。故使为结。若学观身心生灭。分见无我。烦恼薄时。即知观智。是断法道。心中六使。自然永无。谓知色心。生灭非人。则无我心。边见自断。以观见理。识圣道故。正信无疑谤无自断。智慧是道。戒等非胜。则无戒取。见取自断。是故六使。难识易断。以难识故。无始来迷。以易断故。解理则尽。不同贪等。易识难断。以易识故。人多不埶。以难断故。那舍亦有。是故智人。学修业者。惟修观解。除迷入道。若学观行。虽昧名凡。少解理时。即无妄取。若不学解。恒迷道法。虽修诸善。不除邪埶。非直妄埶。自不能出多谤正法。及行道者。以其迷心未识邪正。不知他是。不与己同。即谓己是。说他为非。是故迷人。心无道法。多依世善。妄埶相非。故俱舍论云。在家由取五尘故。与在家起斗争。出家由取诸见各不同故。与出家起斗争。又成论云。若人持戒取为清净。名戒取结。即谓所取以为真实。余皆妄语。名见取结。又戒取是出家人缚。诸欲是在家人缚。又戒取者。虽复种种行出家法。空无所得。又因此戒取。能谤正道。及行正道者。又戒取。是诸外道起憍处。知戒取等。是世善招生死果。故名随苦。非真道法。此名十使。断有难易。
杀生部
感应缘(三验)
梁时有人。常以鸡卵白。和沐。云使发光每沐辄破二三十枚卵。临终但闻发中啾啾数千鸡卵之声。
唐京兆殷安仁家富。素事慈门寺僧。以义宁元年初。有客寄其家停止。客盗他驴。于家杀之。驴皮遗安仁家。至贞观三年安仁遂见一人于路。谓安仁曰。追汝使。明日至。汝当死也。安仁惧。径至慈门寺。坐佛殿中。经宿不出。明日果有三骑。并步卒数十人。皆兵杖入寺。遥见安仁呼出。安仁不应。而念诵逾进。鬼相谓曰。昨日不即取。今日修福如此。何由可得。因相与云。留一人守之。守者谓安仁曰。君往日杀驴。驴今诉君。使我等来摄君耳。安仁遥答曰。往者他盗自杀驴。但以皮与我耳。倩君还为我语驴。我不杀汝。然今又为汝追福。于汝有利。当舍我也。此人许诺。曰驴若不许。我明日更来。如其许者。不来矣。言毕而出。明日遂不来。安仁于是为驴追福。而举家持戒菜食云。
唐显庆年中。长安城西路侧店上。有家新妇。诞一男。月满日亲族庆会。买得一羊欲杀。羊数向屠人跪拜。屠人报家内大小。不以为征。遂即杀之。将肉釜煮。令产妇抱儿看煮。抱儿前。火釜忽然自破。釜汤冲灰。火直射母子。母子俱亡。亲族及邻人见者。莫不酸切。俱断酒肉晕辛。
遗物
感应缘(二验)
隋大业八年。宜州城有一家姓皇甫。居家兄弟四人。并皆勤事生业。其第二弟名迁。于后一时。母在堂内取六十钱。欲令市买。且置床上。母向舍后。其迁从外来入堂。左右顾视不见人便偷钱将出私用。母还觅钱不得。不知儿将去遂鞭打合家大小。大小皆怨。至后迁亡。托胎家内母猪腹中。经由三五月。产一豚子。次年八月社至得钱六百文。卖社家。于夜猪以鼻触妇。睧梦云。我是汝夫。为取婆六十钱。枉及合家浪受楚栲。令我作猪偿债。今将卖与社家。缚我欲杀。汝是我妇。何忍不语。妇梦忽寤。仍未信之。复眠还梦如是。妇惊着衣。向堂报姑。姑已起坐。还梦同妇。儿女亦同此梦。母令迁兄并儿。持钱一千二百文。驰骑急去。去舍三十里赎猪。社家不肯。凭一有识解信敬人。委曲赎得。既得猪已。驱向野田。兄语猪云。汝审是我弟。汝可急前还家。猪遂驰走在前还舍。
唐长安市里风俗。每至岁元日已后。递作饮食相邀。号为传坐。东市笔生赵大。次当设之。有客先到。向后见其碓上有童女年可十三四。着青裙白衫。以汲索系颈。泣泪谓客曰。我主人女也。往年未死时。盗父母百钱。欲买脂粉未及而死。其钱今在厨舍内西北角壁中。然我既以盗之。坐此得罪。今当偿命。言毕化为青羊白头。客惊告主人。主人问其形貌。乃是小女。死已二年矣。于厨壁取得百钱。似久安处。于是送羊僧寺。合门不复食肉。
邪淫部
第一明贪欲滋多。如火益干薪。薪火犹离舍。爱火烧世间缠绵不可舍。第二明观女不净。汝身自庄严。华香以璎珞。凡夫所贪爱。智者所不惑。第三明女人难亲可厌。女人最为恶。难与为因缘。恩爱一缚着。牵人入罪门。又智度论云。菩萨观种种不净。于诸衰中。女衰最重。火刀雷电霹雳。怨家毒蛇之属。独可暂近。女人悭姤瞋谄。妖秽斗争贪嫉。不可亲近。
感应缘(一验)
晋桓道愍者。谯人也。晋隆安四年丧妇。道愍内顾甚笃。缠痛无已。其年夜始寝。视屏风上。见有人手。惊起炳炬。乃其妇也。形貌庄饰。具如生平。愍了不畏惧。遂引共卧。言语往还。陈叙存亡。愍曰卿亡来初无音影。今夕那得忽还。答曰欲还何极。人神道殊。各有司属。无由自任耳。新妇生时。差无余罪。止因疑君怜爱婢使。以此姤忌之心。受报地狱。始获免脱。今当受生为人。故来与君别也。愍曰当生何处可相寻不。答曰但知当生。不测何处。一为人世。无容复知宿命。何由相寻求耶。至晓涕泗而别。
恶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