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95700000012

第12章

敬福经云。善男子。经生之法。不得颠倒。一字重点。五百世中。堕迷惑道中。不闻正法。又大集经云。若有众生于过去世。作诸恶业。或毁于法。或谤圣人于说法者。为作障碍或抄写经法。洗脱文字。或损坏他法。或闇藏他经。由此业缘。今得育报。又大般若经。佛言。诸善男子女人等。书写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时。频申欠呿。无端戏笑。互相轻凌。身心躁扰。文句倒错。迷惑义理。不得滋味。横事欻起。书写不终。当知是为菩萨魔事。又大品经云。是人毁呰三世诸佛。及一切智。起破法业。因缘集故。无量百千万亿岁。堕大地狱中。是破法人辈。从一大地狱。至一大地狱。如是遍十方狱。受无量苦。复至十方他国土。生畜生中。受破法罪业苦。或得人身。生育人家。生旃陀罗家。生除厕担死人种种下贱家。若无眼。若一眼。若瞎眼。无舌。无耳。无手。所生之处。无佛。无法。无佛弟子。何以故。种破法。业积集厚故。又涅槃经云。若有不信是经典者。现世当为无量病苦之所恼害。多为众生所见骂辱。命终之后。人所轻贱。颜貌丑陋。资生艰难。常不供足。

感应缘(十验)

晋济阴丁承。字德慎。建安中为凝阴令。时北界居民。妇诣外井汲水。有番人长鼻深目。左过井上。从妇人乞饮。饮讫。忽然不见。妇则腹痛。有顷。率然起坐。梵语。索纸笔作书。得笔便作胡书。横行。或如乙。或如巳。满五纸投着地。教人读此书。邑中无能读者有一小儿。十余岁。妇即指此小儿能读。小儿得书。便梵语读之。观者惊愕。以白德慎。德慎欲验其事。即遣吏赍书诣许下寺。以示旧番。番大惊言。佛经中间亡失。道远忧不能得。虽口诵不具足。此乃本书遂留写之。

晋周闵。汝南人也。晋护军将军。家世奉法。苏峻之乱。都邑人士。皆东西波迁。闵家有大品一部。以半幅八丈素。反覆书之。又有余经数台。大品亦杂在其中。既当避难。单行不能尽持去。犹惜大品。不知在何台中仓卒应去。不展寻搜。徘徊叹吒。不觉大品忽自出外。闵惊喜。

晋董吉者。於潜人也。奉法三世。至吉尤精进。恒斋戒。诵首楞严经。村中有病。辄请吉读经。所救多愈。同县何晃者。亦奉法士也。咸和中。得山毒之病。晃兄惶遽。驰往请吉。董何二舍。相去七十里。复隔大溪。五月中大雨。晃兄初渡时。水尚未至。吉与期投中食。比往而山水暴涨。不复可涉。吉迟回叹息。坐岸良久。必欲赴期。乃恻然发心自誓曰。吾救人苦。不计躯命。冀如来大士。当照乃诚。便脱衣。以囊经戴置头上。迳入水中。量其深浅。乃应至颈。及吉渡。正着膝耳既得上岸。失囊经甚惋恨。进至晃家。三礼忏悔。流涕自责。俯仰之间。便见经囊在高座上。吉悲喜取看。邑邑如有湿气。开囊视经。尚燥如故。于是村人一时奉法。

周祖灭法。经籍从灰。以后年中。忽见五六如茵大者。飞上空中。飘飘上下。朝宰立望。不测是何。久乃翻下。视乃是大品经之十三卷。

陈严恭。年弱冠。请于父母。愿得五万钱。往杨州市易。父母从之。恭船载物。去杨州数十里。江中逢一船。载鼋将诣市卖之。恭念鼋当死。因请赎之。谓鼋主曰。我正有五万钱。愿以赎之。鼋主喜。取钱付鼋而去。恭尽以鼋放江中。其鼋主别恭。行十余里。船没而死。是日。恭父母在家。昏时。有乌衣客五十人。诣门寄宿。并送钱五万。付恭父母曰。公儿杨州附此钱归。愿依数受也。父怪愕恭死。因审之。客曰儿无恙。但不须钱。故附归耳。恭父受之。后月余恭还家。父母大喜。既止而问附钱所由。恭答无之。父母说客形状。及付钱月日。乃赎鼋之日。于是知五十客。皆所赎鼋也。父子惊叹。因共往杨州。起精舍。专写法华经。庄严清净。杨州道俗。共相崇敬。号为严法华。

隋大业中。有客僧行至太山庙来寄宿。庙令曰。此别无舍。唯神庑下可宿。然而比来寄宿者辄死。僧曰无苦也。不得已从之。为设床于庑下。僧至夜。端坐诵经。可一更。闻屋中环佩声。须臾神出。为僧礼拜。僧曰闻此宿者多死。岂檀越害之耶。愿见护之。神曰愿师无虑。僧因延坐谈说。问曰闻世人传说云。太山治鬼宁有之耶。神曰有之。岂欲见先亡乎。僧曰有两同学僧先死愿见之。神问名。曰一人已生人间。一人在狱。罪重不可唤来。若师就见可也。僧因起出。不远而至一所。多见庙狱火烧。光焰甚盛。神将僧入一院。遥见一人在火中。号呼不能言。形变不复可识。而血肉焦臭。令人伤心。僧愁愍求出。俄而至庙。又与神坐。因问欲救同学。有得理耶。神曰可得能为写法华经者便免既而将曙。神辞僧入堂。旦而庙令视其僧不死。怪异之。僧因为说。仍即为写法华经一部。经既成。庄严毕。又将经就庙宿。其夜神出如初。告之曰。师为写经。始书题目。彼已脱免。

唐释遗俗者。游行醴泉山。诵法华数千遍。至贞观年。因疾将终。告友人慧廓禅师曰。比虽诵经。意望有验。若生善道。舌根不朽。可为埋之。十年发出。若舌朽灭。知诵无功。若舌如初。为起一塔。生俗信敬。言讫而终。至十一年。依言发之。身肉多尽。唯舌不朽。一县士女。皆共载仰。乃函盛舌。而起塔于甘谷岸上。

唐贞观五年。有隆州巴西县令狐元轨者。信敬佛法。写法华金刚般若涅槃等如法洁净。写了下帙。还岐州庄所。经留在庄。并老子五千文。同在一处。忽为外火延烧。堂宇一时灰荡。轨令家人拨灰。其内诸经宛然如故演色不改。唯箱帙成灰。又觅老子。便从火化。于时闻见之者。莫不嗟异其金刚般若经一卷题焦黑访闻所由。乃初题经时。有州官能书。其人杂食。行急不获洁净。直尔立题便去。由是色焦。

显庆中平州有人。姓孙名寿。于海滨游猎。见野火焰炽。草木荡尽。唯有一丛茂草。独不焚燎。疑此草中有兽。遂以火烧之。竟不能着。寿甚怪之。遂入草间寻觅。乃见一函金刚般若经其傍又见一死僧。颜色不变。

唐曹州济阴县西二十里村中有精舍。至龙朔二年冬十月。野火暴起。非尝炽盛。及至精舍。逾越而过焉。比僧房草舍焚燎总尽唯金刚般若经一卷俨然如旧。

敬僧篇

引证

普达王经云。时有夫延国王。号名普达。典领诸国四方贡献。王身奉佛法。未尝偏枉。尝有慈心。愍伤愚民不知三尊。每尝斋戒辄登高观烧香。还头着地。稽首为礼。国中臣民怪王如此。共议言王处万民之尊。远近敬伏。发言人从。何毁辱威仪。头面着地。群臣数数欲谏不敢。王敕臣下。使严驾当行。王即与吏民数千人。始出宫未远。忽见一道人。王便下车却盖。住其群从。头面着地。为道人作礼。寻从而还。施设饮食。遂不成行。群臣于是谏言。大王至尊。何宜于道路。为此乞丐道人。头面着地。天下尊贵。唯有头面。加为国主。不与他同。王便敕臣下。令求死人头及牛马猪羊头。于市卖之。牛马猪羊头等皆售。但人头未售。王言贱贵卖之。辙使其售。如其不售。便以丐人。如是历日。卖既不售。丐又不取。头皆膀胀。臭不可近。王便大怒。语臣下言。卿曹前谏言。人头最贵。不可毁辱。今使卖六畜头皆售。人头何故丐人无取者。王即敕臣下。严驾当出。到城外旷野泽中。王有所问。群臣人民莫不振悚。王即告群臣言。卿宁识吾先君时。有小儿。常执持盖者否。臣下对曰。实识有之。王言。今此小儿。何所在。对曰。亡已久远。乃历十七年。王言。此儿为人善恶何如。对言。臣等常睹。其承事先王。斋戒恭肃。诚信自守。非法不言。王告诸臣。今若见此儿在时所著衣服。宁识之否。诸臣对曰。虽自久远。臣故识之。顾使从急还内藏。取前亡儿衣来。须臾衣至。王曰此是不。对曰实是其衣。王曰。今倘见其身。为识之不。臣下皆默然。良久曰。臣自弊阇。卒睹不别。王始欲说本因。见道人来到王所。王大欢喜。道人就坐。王叉手具白前缘。今故严出。欲示本末。愿为国臣民。开导愚痴。令知真法。道人即为臣下说。欲知王者。本是先王持盖小儿。常随先王。斋戒。一日不犯。还生为王作子。令致尊贵。皆由宿行。臣下大小莫不佥然曰。吾等幸遇道人。愿遂哀愍。乞为弟子。道人告曰。我师号曰佛。具足相好。独步三界。教授不虚。佛今去此。乃六千里。须臾语顷。道人飞到舍卫国。具以启佛。彼国人民。甚可愍伤。今皆诚心。愿欲见佛。唯垂大慈。开示真道。佛便许可。明日到夫延国。佛为王及臣民等说法。王闻佛说即意解。得须陀洹。国中人民闻经。皆受五戒十善。

杂宝藏经云。月氏国王名旃檀罽尼吒。闻罽宾国。尊者阿罗汉。字祗夜多。有大名称。思欲相见。即与诸臣往造彼国。于其中路。心切生念言。吾今为王。王于天下。一切人民。靡不敬伏。自非有德。何能任我供养。作是念已。遂便前进。彼国有人。告尊者言。月氏王。与诸群臣。从远来相见。唯愿尊者。整衣服。共相待接。时尊者答言。我闻佛语。出家之人。道尊俗表。唯德是务。岂以服饰出迎接乎。遂便静默。端坐不出。于是月氏王。至其住处。见尊者威德。倍生敬信。即前稽首。却住一面。时尊者欲唾。月氏国王不觉前进。授唾器。时尊者即语王言。贫道今者未堪为王作福田也。胡为躬自枉屈神驾。时月氏王。深生惭愧。我向者已知。非神德何能尔也。即便为王略说教法。言王来时道好。去如来时。王闻教已。即便还国。至其中路。群臣怨言。我等远从大王。往至彼国。竟无所闻。王言向尊者为说法。来时道好。去如来时卿等不解此耶。以我往昔。持戒布施。修造功德。以植王种。今享斯位。复修积善。当来之世。必重受福。故诫我言如是。群臣闻已。稽首谢教。

敬益部

宝性论云。三宝有六义。故须敬也。一者希有义。如世宝物。贫穷之人。所不能得。三宝如是。薄福众生。百年万世。不能值遇。故名为宝。二者离垢义。如世真宝。体无瑕秽。三宝如是。绝离诸漏。故名为宝。三者势力义。如世珍宝。除贫去毒。有大势力。三宝如是。具不思议六神通力。故说为宝。四者庄严义。如世珍宝。能严身首。令身姝好。三宝如是。能严行人。清净身故。故说为宝。五者最胜义。如世珍宝。譬诸物中胜。三宝如是。一切世中。最为殊胜。故名为宝。六者不改义。如世真金烧打磨炼。不能变改。三宝如是。不为世间八法所改。故名为宝。又具六意。故须敬也。一佛能诲示。法是良药。僧能传通。皆利益于我。报恩故敬。二末代恶时。传法不易。请威加护。故须致敬。三为物生信。禀承故敬。四示僧尼敬事仪式。五令乐供养。法得久住。故敬。六为表胜相。故敬。

感应缘(二验)

晋沙门释法安者。庐山僧远法师弟子也。义熙末。阳新县。虎暴甚盛。县有大社。树下有筑神庙。左右民居。以百数。遭虎死者。夕必一两。法安尝游其县。暮投此村。民以惧虎。早闭门闾。且不识法安。不肯受之。法安遥之树下坐禅。通夜向晓。有虎负人而至。投树之北。见安。如喜如跳。伏安前。安为说法授戒。虎踞地不动。有顷而去。至旦。村人追死者至树下。见安大惊。谓其神人。故虎不害。自兹以后而虎患遂息。

晋太原初。有炖煌沙门竺昙猷。乞食坐禅。强志勤业。游会稽剡县赤城山。有群虎来前。猷为说法。一虎独眠。乃以如意杖打头。有十围蛇绕之。都无怖色。又山神舍宅作寺。又往赤城山宴坐。此山与天台。瀑布四明。连属。父老云。天台有圣寺。猷往寻之。石桥跨谷。青滑难度。横石断路。无由得达。因宿桥首。闻彼行道唱萨声。便洁斋自励。忽见横石涧开。猷便前度。具睹精舍。神僧烧香。

致敬篇

功能部

药王药上经云。释迦牟尼。告大众言。我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出家学道。闻五十三佛名。闻已合掌。心生欢喜。复教他人。令得闻持。他人闻已。展转相教。乃至三千人。此三千人。异口同音。称诸佛名。一心敬礼。以是因缘功德力故。即得超越无数亿劫生死之罪。其初千人者。始从华光佛为首。下至毗舍浮佛。于庄严劫得成佛道。即过去千佛是也。此中千佛者。始从拘楼孙佛为首。下至楼至佛。于贤劫中。次第成佛。后千佛者。始从日光佛为首。下至须弥相佛。于星宿劫中。当得成佛。现在十方诸佛。善德如来等。亦得闻是五十三佛名故。于十方世界。各得成佛。

感应缘(一验)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秦家少爷

    秦家少爷

    秦含不是陆小凤,更不是楚留香。没有那么多传奇故事。他只是秦家少爷,一个有钱的秦家少爷。但是他,为了自由却离开了家。而且是没带一分钱离开了家。可每天,他还都能好吃好喝的过着,美女成群的伺候着。这?却让人匪夷所思了。而直到,黄府丢失了千年寒冰石。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是他偷了寒冰石?还是他能破奇案?到底他是神偷?还是侠探?诸位若是喜欢看悬疑的,可以从第二卷看起。
  • EXO逗比女配逆袭记

    EXO逗比女配逆袭记

    什么?就看个小说也可以穿越?穿越就穿越嘛,你给我搞个女配是什么鬼?算了,看姐姐怎么逆袭!
  • 我的指挥使大人

    我的指挥使大人

    陆冰痕穿越成为了魔族的指挥使。每天要面对一个蠢萌的魔王陛下。还要时时防备各族强者的进攻。他只想说:“我太难了!”各族强者:“上来就巨龙骑脸!是不是玩不起?”
  • 勇者来自魔界

    勇者来自魔界

    人界以金银铜为货币,魔界以魔法源力为货币。金银铜为自然所生,而魔法源力却不为天生地造,必须依靠吸收人类的负面情绪而生——恐惧、嫉妒、幽怨、愤怒等都可以转化为魔法源力。这是必然还是偶然?亦或者只是神明的需要?为了魔法源力,魔界与人界征战不休。如果某一天,有人能将正面情绪转化为魔法源力的话,世界又将如何呢?变好还是变坏?
  • 草根的哀伤

    草根的哀伤

    生活给予每个人的机会未必相同,但命运的蜕变在于自我如何去选择。性格决定命运,机遇成就未来。一个草根人物经历人生百态后涩涩的成长着。但真正经历蜕变后却发现遗失了太多太多宝贵的东西。万事千古不变的“得失定律”验证着人性的一切贪婪和丑恶。草根人物如何成长,如何衡量自我得失,如何面对苦涩的人生......
  • 当爱走到夏日街

    当爱走到夏日街

    当爱走到夏日街,是否还剩下什么?只愿如今岁月静好,你我携手共许白首
  • 山河为聘王妃笑纳

    山河为聘王妃笑纳

    她,二十一世纪不可多得的宝藏女孩,实则是个小财迷。因为偶然得来的一本画册穿越到上京。他,随便一句话就能让上京翻云覆雨的妖孽王爷,冷酷无情,最后因她的出现万年冰山融化的只剩一个角角儿。我的王爷也太不争气了。(哈哈开玩笑啦,一定是因为爱情啦~)“王爷,王妃偷偷拿走了您贴身的羊脂玉配去当铺换了银钱。”“王爷,王妃刚刚翻墙了。”“无妨,保护好王妃,王妃想做什么就依着她,随时向我汇报王妃情况。”南无月满眼宠溺的看着手里有毛球的小皮筋,大概是睹物思人吧!“王爷,王妃将太子妃推到了湖中。”“哦?舟舟你过来与为夫说说为何让太子妃洗了个澡?”南无月温柔至极的看着陆舟舟,招了招手。“谁让她说你坏话,你是我陆舟舟的人,除了我谁都不可以动你,我不过是耍了个小聪明她就自己掉进去了。”陆舟舟被南无月迷的一愣一愣的,自己就噘起粉嫩的小嘴开始向他抱怨。“要抱抱~”陆舟舟张开小手撒娇的看着南无月。南无月将陆舟舟一只的拥在了怀中,这一幕让一旁的暗卫看的是心惊胆战的。让我们一起揭露,宝藏女孩儿陆舟舟是怎么收割冰山妖孽王爷南无月的心。区区山河为聘,还望王妃笑纳。
  • 重生之我成了绝世秘籍

    重生之我成了绝世秘籍

    即将步入仙界,好吧老天你劈我也就算了,关键是劈完之后,我咋变成了一本书,修为不知所踪,还让我重修某男“你你你是书精”“呸,本姑娘貌美如花,国色天香,人称九儿仙子”
  • 笙声欲穿凭澜

    笙声欲穿凭澜

    顾陌笙,上京城里身份尊贵的贵女,出生即是郡主的封号。十四岁时却声名狼藉,如何改变自己的人生?夜澜,权倾朝野的摄政王,无数朝臣巴结的对象,无数贵女思暮的夫君。两个毫不相关的人,奇迹般的走到了一起,谱写出了新的历史。
  • 白泽羽一生缘

    白泽羽一生缘

    本白泽,作为天庭的唯一一只白泽,是不是要弘扬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呢?因为在天庭真的挺无聊的,所以心情不好的白泽决定下凡去玩几天。这一玩……为了抓小偷,误入莫名的阵法,结果一个不小心懵的到了二0一九年。白泽的内心是崩溃的,但是还有更麻烦的事在等着她。这个时代可不是普通的时代啊:“什么?!你告诉阿泽这是个魔法世界?这不修真!”当修真碰上魔法,平行的世界相遇,会产生怎样的故事呢?不过啊,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