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424000000006

第6章 找人办事要守规

做事先做人

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因为受到民族、地区、宗教、性别、年龄、经历、职业、地位、文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都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所以在谈话时一定要察言观色,妥帖区分谈话的对象,这样谈话才不会出问题。

智者懂得“该文即文,该俗即俗”,“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根据对象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言语方式,所以不会制造对立,产生麻烦;而愚者却往往把这种灵活性说成是见风使舵、两面三刀、曲意奉承,他说话不分对象,心里想什么,就直接道出来。常常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不知不觉中就得罪了许多人,给自己无形中制造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唐高宗李治要立武则天为皇后,遭到了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一大批元老大臣的反对。一天,李治又要召见他们商量此事,褚遂良说:“今日召见我们,必定是为皇后废立之事,皇帝决心既然已经定下,要是反对,必有死罪,我既然受先帝的顾托,辅佐陛下,不拼死一争,还有什么面目见先帝于地下!”

李世同长孙无忌、褚遂良一样,也是顾命大臣,但他看出,此次入宫,凶多吉少,便借口有病躲开了。而褚遂良由于当面争辩,当场便遭到武则天的斥骂。

过了两天,李世单独谒见皇帝。李治问:“我要立武则天为皇后,褚遂良坚持认为不行,他是顾命大臣,若是这样极力反对,此事也只好作罢了。”

李世明白,反对皇帝自然是不行的,而公开表示赞成,又怕别的大臣议论,便说了一句滑头的话:“这是陛下家中的事,何必再问外人呢!”

李世这句回答很巧妙,既顺从了皇帝的意思,又让其他大臣无懈可击。李治因此而下定了决心,武则天终于当上皇后。后来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都遭到了迫害,只有李世一直官运亨通。

有时候,可能对你打交道的人不甚了解,但是聪明人往往能通过语言、工作环境,甚至是房中摆放的物品来了解对方的性格,从而打开突破口、投其所好,切入话题,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杨先生最喜爱的一件新外套被洗衣店的人熨了一个焦痕,他决定找洗衣店的人赔偿。但麻烦的是那家洗衣店在接活时就声明,洗染时衣物受到损害概不负责。与洗衣店的职员做了几次无结果的交涉后,杨先生决定面见洗衣店的老板。

进了办公室,看到高高在上的老板面无表情地坐在那儿,杨先生心里就没了好气。

“先生,我刚买的衣服被您手下不负责任的员工熨坏了,我来是请示赔偿的,它值1500元。”杨先生大声地说道。

老板看都没看他一眼,冷淡地说:“接货单子上已经写着‘损坏概不负责’的协定,所以我们没有赔偿的责任。”

出师不利,冷静下来的杨先生开始寻找突破口。他突然看到老板背后的墙上挂着一支网球拍,心中便有了主意。

“先生,您喜欢打网球啊?”杨先生轻声地问道。

“是的,这是我唯一的也是最喜爱的运动了。怎么,你也喜欢吗?”老板一听网球的事,立刻来了兴趣。

“我也很喜欢,只是打得不好。”杨先生故作高兴且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

洗衣店的老板一听,更高兴了,如碰到知音一样的与他大谈起网球技法与心得来。谈到得意时,老板甚至站起身做了几个动作,而杨先生则大加称赞老板的动作优美。

激情过后。老板又坐了下来。

“哎哟,差点忘了!你那衣服的事……”

“没关系,跟您上了一堂网球课。我已经够了!”

“这怎么行!”

说完,老板把他的秘书叫了进来,吩咐道:“王小姐,你给这位先生开张支票吧……”

由此可见,独特的个性、爱好,独特的知识结构使某个人只能是“这样”而不能是“那样”。所以在与不同的人交谈时,我们就要采取不同的谈话方式。

一次,鲁迅先生到厦门的一所平民学校去演讲,他深知这些平民子弟渴望求知,但由于长期受到环境的压制,对是否能学好又存有怀疑和担心的心理。清楚这样心理的鲁迅先生就在演讲中说:“你们都是工人、农民的子弟,因为家境贫寒才失学。但是你们穷的是金钱,而不是聪明的才智。即使是贫民子弟也一样是聪明的、有智慧的。没有人的权利能大到让你们永远被奴役,也没有什么人会命中注定做一辈子穷人,只要肯奋斗,就一定会成功,一定有前途。”这几句话赢得了满堂的喝彩,不少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鲁迅的话体现了关注、尊重和期望,这是不是泛泛的,而是专门针对平民子弟的,所以他才能赢得满堂喝彩,才能使很多人激动得热泪盈眶。

在社交中必须要针对不同的人做不同的分析。对性格活泼、个性开朗的人,可以比较随意地开玩笑;对性格内向的人,交谈的时候需要耐心;对于性格耿直的人,可以对他们直言不讳,不会引起反感,反而会引起对方的共鸣;对那些生性多疑、小心眼儿的人,说话要小心谨慎,开口前要再三酝酿,以免得罪对方。

唯有诚信好办事

我们生而在世,非大圣大贤,凡事无法事事三思而后行,故失言失行者,可算常事也。而失言所起的负面影响,绝不是仅仅说错话而已,更多的是它带来的后遗症所起到的不良影响。

现代社会,失言之例不乏其人,只是人物大小不同,影响不同而已。究其原因,无外是过于紧张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语言逻辑混乱,形成失言;对话中只注意单向思考,也容易失言;凭感觉去说话也常常是造成失言。

作为空姐,朱莉叶常常接受严格的语言训练。尽管这样,她有时还是不免失言。

一次在航线上,朱莉叶和往常一样本着顾客至上的服务精神,热情地询问一对年轻的外籍夫妇,是否需要为他们的幼儿预备点早餐。那位男顾客出人意料地用中国话答道:“不用了,孩子吃的是人奶。”

没有仔细听这位先生的后半句话,为进一步表示诚意,朱莉叶毫不犹豫地说:“那么,如果您孩子需要用餐,请随时通知我好了。”

他先是一愣,随即大笑起来,说道:“这就不需要麻烦您了!”。朱莉叶这才如梦初醒,羞红了脸,为自己的失言窘得不知如何是好。

“人有失足,马有漏蹄”,在人们的交际过程中,无论凡人名人,都免不了发生言语失误,虽然其中原因有别,但它造成的后果却是相似的,或贻笑大方,或纠纷四起,有时甚至不可收拾。那么,能不能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或者矫正之术,去避免言语失误带来的难堪局面呢?回答是肯定的。

历史上和现实中许多能说会道的名人,在失言时仍死守自己的城堡,因而惨败的情形不乏其例。

1976年10月6日,在美国福特总统和卡特共同参加的为总统选举而举办的第二次辩论会上,福特对《纽约时报》记者马克斯·佛朗肯关于波兰问题的质问,作了“波兰并未受苏联控制”的回答,并说“苏联强权控制东欧的事实并不存在”。这一发言在辩论会上属明显的失误,当时遭到记者立即反驳。但反驳之初佛朗肯的语气还比较委婉,试图给福特以改正的机会。他说:“问这一件事我觉得不好意思,但是您的意思难道是在肯定苏联没有把东欧化为其附属国?也就是说,苏联没有凭军事力量压制东欧各国?”

福特如果当时明智,就应该承认自己失言并偃旗息鼓,然而他觉得身为一国总统,面对着全国的电视观众认输,绝非善策。结果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刊登这次电视辩论会的所有专栏都纷纷对福特的失策作了报道,他们惊问:“他是真正的傻瓜呢?还是像只驴子一样的顽固不化?”卡特也乘机把这个问题再三提出,闹得天翻地覆。

而相比之下,里根的表现就显得很有“心机”。

一次,美国总统里根访问巴西,由于旅途疲乏,年岁又大,在欢迎宴会上,他脱口说道:“女士们,先生们!今天,我为能访问玻利维亚而感到非常高兴。”

有人低声提醒他说漏了嘴,里根忙改口道:“很抱歉,我们不久前访问过玻利维亚。”

尽管他并未去玻利维亚,当那些不明就里的人还来不及反应时,他的口误已经淹没在后来滔滔的大论之中了,这种将说错的地点、时间加以掩饰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当面丢丑,不失为补救的有效手段。只是,这里需要的是发现及时、改口巧妙的语言技巧,否则要想化解难堪也是困难的。

聪明的人在被对方击中要害时绝不强词夺理,他们或点头微笑,或轻轻鼓掌。如此一来,别人就弄不清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有的从某方面理解,认为这是他们服从真理的良好风范;有的从另一方面理解,认为这是他们不畏辩解的豁达胸怀。而究竟他们认输与否尚是个未知的谜。

人在生活当中,总有说话不当或做事不当的时候,发生这些事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镇定自若、处变不惊,积极寻找措施来补救。这是一种最为明智的做法。

要有一颗守规的心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利器。一个人的朋友网有多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口才。口才高明的人能把一根稻草说成黄金,能把一句原本不十分中听的话说的让人觉得舒服。

在与人相处时,不主动说话的人是很少有人缘的。你要主动打开与别人的“话匣子”。

假如你在码头上碰见一个熟人,大家一起上船,一时还没有找到话题,这时最方便的办法就从当前的事物,那就是双方都同时看到、听到或感到的事物中找出几件来谈。在码头上、船上,耳闻目睹的有千千万万的事物,只要你稍为留意,不难找出一些对方可能都感兴趣的话题。也许是码头上面的巨幅广告啦,也许是同船的外国游客啦,也许是海上驶过的豪华游艇啦,也许是天空飞过的海鸥啦……甚至于在对方的身上都可以找到谈话的题材。如果他打的领带很漂亮,你可以问他在什么地方买的;如果他身上穿着金利来衬衫,你可以问他这种品牌的衬衫究竟好不好,和广告上的宣传是否相符;如果他手上拿着一份晚报,看到晚报上头条新闻,你也可以问他对时局的看法。

如果你到了一个朋友家里,在客厅里看到他孩子的照片,你就可以和他谈谈他的孩子;如果他买了新的钢琴,你就可以和他谈谈钢琴的音色;如果他的窗台上摆着一个盆景,你就可以跟他谈谈盆景的造型;如果他正患着牙痛,你就可以跟他谈谈牙齿的保健和牙医,关怀对方的健康,往往是亲切交谈的话题。

眼前的事物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只要碰巧有一样对方很感兴趣,那么,你就得到谈话的机会了。

当交谈中断的时候,怎样寻找新的话题呢?

在这种时候不要心急,也不要勉强去找,否则会引起不必要的紧张,反而什么也想不出来了。要知道只要是我们醒着,我们的脑子总是在活动着的。你没有要它想,它也会不停地想,由东想到西,由天想到地……这种作法,我们叫它“自由联想”。

比如说,当我们看到书桌上摆着一盏台灯,我们的脑子就会从“电灯”出发,很快地联想到许多别的东西。也许我们从“电灯”联想到“发明”,从“发明”联想到“电影”,然后是“演员”——“历史”。这一切,都是在瞬间发生的,也许只是半分钟内的事。

如果我们继续探究就可以发现,因为我们看见一个台灯,就联想到它是爱迪生发明的电灯,又由爱迪生想到我们看过的电影“爱迪生传”,又由“爱迪生传”想到科学影片,又由影片想到电影明星等。在刹那之间,已经有了不少交谈的题材,可供我们选择。

当然,有的话题也许引不起对方的兴趣,但是只要我们不心急、不紧张,让头脑在静默中自由地去联想,再过一会儿,我们就可能联想到别的话题上了。

倘若不想东谈一点、西谈一点,从这个题材跳到另一个题材,而是想抓住一个题材更进一步,把它谈得详尽、深入、充分一点,那么,也有一个好办法,可以帮助你的思考,这时你就不要让你的思想随意地去联想,如果有个题材可以引起对方的兴趣,那么你就以这个题材作为中心,让你的思想围绕着这个中心,尽量地去想与这个题材有关的东西,然后再将这些有关的材料分门别类,整理出鲜明的脉络。

例如,你刚刚参观过自然艺术摄影展,谈话中有了启发性的联想,你已经找到一个使对方有兴趣的题材——植物。如果你想在这个题材上多谈一会儿,你可以“植物”作为中心,尽量去联想与它有关的事物。

在这样做的时候,你的头脑也要保持着轻松、活跃状态,那么,它就会自然地想出许多与植物有关的事物,例如热带植物、盆景、菊花等,接着又可以谈到植物的研究与栽培……

如果谈话的中心题材是“树”,你就可以想到风景树、花果树、公园里千年的古树、著名的大树、与树有关的成语以及树的各部分用途……

如果中心题材是“交通”,那你就可以联想到陆上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以及交通工具,喷气机、火箭、气垫飞船……

平时注意培养这种引起联想的思考习惯,那么无论任何题材你都能把它分解出若干个分支和无穷无尽的细节,而每个细节都可以用来发展你的话题,丰富交谈的内容。

倘若把你所想到的一切,结合起你个人的生活经验,那么你交谈的内容就更真切生动了。每一个人的生活里都有许多可以打动别人的事情,倘若其中有些事情正和大家谈的题材有关,那么,你可以把它拿出来作为谈资,这时,交谈的内容就因为加进了个人亲身经历的材料,而更使人觉得有趣。

在交谈中,灵活地转换话题也是一件很重要的技巧。即使一个最好的话题也会有使人兴趣低落的时候,这时,善于交谈的人就懂得在适宜的时机转换话题,不会使别人生厌。

转换话题有三种很自然的方法:

第一种:让旧的话题自行消失。当你觉得这个话题已经没有什么新的发展的时候,你就应停止在这方面表示意见,让大家保持片刻的沉默,然后开始另一个话题。

第二种:也可以在谈话进行中,很随便、不经意地插入新的话题,把旧的话题打断。但不要使人觉得太突然,也不要在别人还有话要讲的时候打断它。

第三种:从旧的话题往前引申一步,转换到新话题上。例如,大家正在谈一部正在上映的好电影,等谈到差不多的时候,你就说:“这部电影卖座不坏,听说有一部新的大片就要开映。”这几句话就把话题转变了,新大片又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可是大家的思想与情绪却还是连贯着的,所以,这是一个比较灵活妥善的方法。

即使最有趣味的谈话,有时也会受客观条件的影响,非要结束不可。这时候,你要及时结束你的谈话,让大家高高兴兴、爽快地分手。不要等到对方再三地看表,不要忽略对方欲结束交谈的暗示。否则,无论你的谈话内容有多么精彩,对方的心里只有厌烦与焦急,而应该让交谈在兴味盎然的时候停止。

无论你多么善于及时发掘适合交谈的题材,你也需要对谈话的题材有相当的积累,否则,也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

做一个现代有文化、有教养的人,至少每天应当阅读一份报纸,每月应该阅读两三种杂志;从电台广播里、电视节目中,你也可以吸收一些有用、有趣的知识;你还可以去听演讲,去参观展览会,看戏、看电影、听音乐家的演奏,参加当地社会的各种活动。应该密切注意与不断地关心当前重要的时事与新闻。

你有没有经常注意这方面的修养呢?你有没有抽出足够的时间,仔细地阅读报刊和书籍呢?你有没有记住别人精彩的言论呢?你有没有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重要的问题认真地加以思考呢?

如果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库存,那么久而久之,你就不至于在与别人谈话的时候,发现自己头脑空白、无话可讲。

不过,即使你真的无话可讲的时候,也不必因此而感到自卑和不安,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无所不知、无人不晓的。在这种时候,你不妨静静地坐着,仔细地听别人讲,记住他们的话,比较他们谈话的优劣。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设法提出适当的问题。这样,到了第二次,又遇见同样话题的时候,你对这方面就不会一无所知了。

当然,与朋友交谈要有真诚的态度和善意的动机。否则,会给对方一种油嘴滑舌的印象。只要你掌握了轻松打开话匣子的能力,你的朋友网将很快扩大。

尊重别人,给人尊严

笑和幽默是人类独有的特质。幽默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具有幽默感的人无论是到何处都受欢迎,它可以化解许多人际的冲突或尴尬的情境,能使人的怒气化为豁达,亦可带给别人快乐。所以人们说:“笑是两人间最短的距离”。

一个善于说笑与幽默的人,常给朋友带来无比的欢乐,也会在人际交往中增加魅力,备受大家欢迎。一般来说,一个人在谈吐中仪态自然优雅、机智诙谐、乐观风趣、懂得自嘲、引人发笑,我们可以说他是个具有幽默感的人。而在交谈中能善用比喻,将有趣的故事导入主题,则更能令人印象深刻。

在人际关系中,从来都是幽默者大显身手的地方。一个人妙语连珠、谈笑风生,很容易与对方接通感情的热线。当人们发生误会、摩擦、矛盾时,只有那些缺少幽默感的人,才会把事情弄得越来越僵;如果你具有一定的幽默感,就会机智而又有分寸地指出别人的缺点,在微笑中表明自己的观点,误会很快就被消除,矛盾得到缓和。可以说,幽默风趣是调节人际关系的味精,是人与人交往中的润滑剂。

有个关于西方世界领袖之间的轶事,从中可了解他们处理困境的智慧。

那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将要结束期间,东西方的首脑在埃及首都开罗召开会议。一天,美国总统罗斯福急着找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洽商要事,便径行驱车前往丘吉尔的临时旅馆。

由于久居寒冷潮湿的英国,丘吉尔对于开罗干燥又闷热的气候难以适应,几乎整个白天的时光里,丘吉尔都把自己泡在放满冷水的浴缸中消暑。

当罗斯福匆匆赶到时,丘吉尔的随从来不及挡驾,只好通报请丘吉尔着装和美国总统会面。而罗斯福直接闯进了大厅之中,他找不到丘吉尔,这时听到旁边一个小房间传来丘吉尔的歌声,罗斯福顺着声音找了过去,正好撞见躺在浴缸中一丝不挂的英国首相。

两个大国的元首在如此尴尬的情况下见了面,罗斯福马上开口道:“我有事急着找你,这下子可好了,我们真的坦诚相见了!”

丘吉尔也立即做出反应,他在浴缸中泰然自若地道:“总统先生,在这样的情形下会面,你应该可以相信,我对你真的是毫无隐瞒的。”

两位伟大领袖人物的睿智对话,轻松地化解了人际关系危机,并让后世传为美谈。从这个小事故中,我们似乎也能够体会到幽默的无比力量。的确,幽默的力量真的是无法估量的。大到故事中的两个领袖交锋,小至我们每天必须面对的人际关系,恰当得体的幽默感,绝对是化解冲突危机、增进双方情谊最佳的润滑剂。

幽默感的养成,来自平时能够适时地放松自己,以愉悦而达观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并能从不同的角度适当地给予消遣。只要不流于批评谩骂、尖酸刻薄,恰到好处地发表议论,或是对自己来一点自嘲,都会是很受欢迎的幽默方式。

日本企业在美国的投资日益增加,甚至有许多企业直接在美国设厂,雇用当地的人员。这固然是一项双方互惠的措施。但由于语言不通,当日本老板莅临视察时,总有一些意外发生。

在一家美国的日资工厂内,日方董事长远道而来,工厂负责人召集全厂员工集合于会议厅中,恭请董事长演讲。

日方的董事长不会说英语,只得由翻译配合,逐句译成英文。董事长在演讲当中穿插了许多笑话,可惜由于双方文化的差异,并未博得预期的笑声,唯独有一个小故事,董事长用日文讲了十来分钟,而翻译人员只用了几句便翻译出来,并且让台下众人大笑不已,董事长对于此事印象极深刻。

演讲结束后,日本董事长兴致勃勃地询问翻译人员:“贵国的词汇真是丰富,我讲那个笑话用了十多分钟,而你竟能用几句话就将它翻译出来,而且效果那么好,真是不简单。”

美方翻译人员谦虚地说:“其实也没什么,我只是告诉他们:‘老头子刚刚讲了一个又长又不好笑的烂笑话,为了捧场,请你们大笑。’”

我们都喜欢幽默的人,也喜欢被逗得哈哈大笑,而事实上,拥有一份良好的幽默感,是生意人拓展人脉的秘密武器。

幽默感也能让我们突发创意,从而产生出“原来如此”的顿悟效果。但最重要的是,有幽默感的人忍受挫折的能力较高,也比较容易从自我满足中感到快乐。

要表达幽默感的方式其实很多,如果你说的话总是不好笑,甚至连背一段笑话都没人欣赏,那么就请你改变表达幽默感的策略,别急着训练口才,而是试着先对别人的幽默毫不吝啬地报以大笑,因为讲笑话的人最喜欢的就是他的幽默引起了共鸣。而且一般的情况下,他必须是一个幽默高手,才能听懂另一个幽默高手的笑话,所以,懂得对方幽默而会开心大笑的人,一定也是个幽默感十足的人。下回当你再听到有趣的谈话时,不妨全心全意去感受这份幽默的快感,并爽朗地大声笑出来,以展现自己不凡的幽默功力。

掌握交谈中问话的诀窍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最忌讳的是一方口若悬河、而另一方沉默不语。所以,除了打开你的话匣子外,还包括巧妙地打开对方的话匣子。

打开对方话匣子的最好方法是问话。光是自己不断地说话,是无法了解对方关心的问题的,所以让对方说话非常重要。

你要善于提出一些问题,然后用心地倾听对方的答复。除了用心倾听之外,你还要不时地插入一些问题进一步询问。掌握主导权,一步一步借题发挥,在询问过程中渐渐了解对方关心的内容,而且以此为重点让话题继续进行。这样一来,对方就会饶有兴趣地侃侃而谈,这是让谈话热烈进行的秘诀。

比如说与你谈话的对方是医生,而你对于医学完全是门外汉,你就可以用问的方法来打开局面。“近来患流感的人好像很多,你们大概又忙于替人打预防针了吧?”一个和时令或新闻有关的问题,同时又切近对方的工作,这是最得体的。这样一来,便可

以与对方谈下去。你可谈下去的内容很多,从流感谈到环境卫生、谈到SARS、谈到免疫、谈到中成药……只要他不厌烦,你可以一直引他谈下去。

如果碰到房地产经纪人,你可以问他近来国家宏观调控下的房价走向;碰到家电业的人,则可请教他国产电器和日本电器的性能价格比较;碰到教师,则问他学校的情形。总之,问话是打开对方话匣的最好方法。

问话须注意的是,要问对方所知道的,问对方最内行的事情。如果你不确知对方能否回答,那么还是以不问为好。例如问一个医生“去年本市患甲肝的病人有多少?”这是不容易回答的。要是可以与对方谈下去。你可谈下去的内容很多,从流感谈到环境卫生、谈到SARS、谈到免疫、谈到中成药……只要他不厌烦,你可以一直引他谈下去。

如果碰到房地产经纪人,你可以问他近来国家宏观调控下的房价走向;碰到家电业的人,则可请教他国产电器和日本电器的性能价格比较;碰到教师,则问他学校的情形。总之,问话是打开对方话匣的最好方法。

问话须注意的是,要问对方所知道的,问对方最内行的事情。如果你不确知对方能否回答,那么还是以不问为好。例如问一个医生“去年本市患甲肝的病人有多少?”这是不容易回答的。要是对方的答语是“不大清楚”,这样不仅使答者有伤体面,而且会让双方都感到没趣,因此,要尽量回避这样提问。

其次,有关宗教及政治的观点要慎重提问,除非你的对手是一个专家或权威人物。因为普通人对宗教与政治各有各的立场和见解,他也不知道你有什么用意,也不知道你有无成见。聪明的人一般不会明确地答复这种问题,所以不问为好。

有些问题,在你得不到圆满的答复时,可以再继续问下去,但有些问题问过以后就不宜再问。比方说,你问对方住在哪里,如果他说“在朝阳区”或者说“在海淀区”,那么你就不宜再问某街某号。如果他乐意让你知道,他一定会主动详细说出,而且最后还会补上请你光临的客气话。举一反三,其他诸如此类的问题也是一样,适可而止,以免误事。

此外,在日常交际中还要注意,不可问别人东西的价钱、不可问报纸刊物的销售量(除非知道他的刊物是一、二流的,使对方说出而无愧的),不可问女士的年龄(除非她是60岁左右的),不可问别人的收人多少,不可详问别人的家庭情况,不可问别人用钱的方法,不可问别人工作上的秘密,如企业股票上市价格等一些商业机密等。

凡对方不知道或不愿让别人知道的事情都应避免发问。问话的目的是引起两方谈话的兴趣,而不是使任何一方没趣。如果你的提问能使答者滔滔不绝、十分尽兴,同时也能增加你的见识,那便是问话的最高本领。

有一位西方的学者说:“倘若我们不能从与任何一个见面的人那里学到一点东西,那就是我们沟通的失败。”这句话发人深省,虚怀若谷的人往往是受人欢迎的。记着,问话不仅可以打开谈话局面,而且可以从对方的话里学会许多你不知道的学问。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发问的技巧。

问话是表示虚心,表示谦逊,同时也是表示尊重对方。“帮我把信寄了”就远不如说“能不能帮忙寄一封信?”后者使人听了觉得舒服。

同样;对某件事情不明白,就不妨请教别人,自作聪明是最吃亏的。一句坦白的、求教于人的问话,最能博得别人的欢心。

可是怎样提问呢?问话的方法有很多种,收效各有高低。高明的问法使人心中喜悦,而愚蠢的问话则会使对方失笑甚至反感。

“这蛋糕新鲜吗?”你不是也曾经向食品店的店员问过这样的话,而且问过很多次?其实,这是最蠢的问话之一,和问你的爱人“你没有欺骗我吗”一样可笑。这种问话不但得不到真实的回答,还会使对方觉得好笑。

你到海鲜酒楼里吃饭,点菜时问服务员:“今天的龙虾好不好?”这等于白说,因为他一定会说好,除非你是一个熟客。你不如另用一种问法:“今天有什么好的海鲜?”那么效果就会完全不同,你就可以吃到真正好吃的海鲜了。

为什么不同问话的效果会不同呢?我们试作心理上的分析,以此作其他问话的参考。“今天的龙虾好不好”和“今天有什么好的海鲜”两种问法,引起心理上的反应是完全不同的。前一种的问法只有好或不好两个答案。为顾全饭店招牌,他不能说“不好”。而且一样东西好不好的标准是很难说的,即使今天的龙虾并不很好,他也会觉得说了个“好”字并不能说是欺骗你。其次,你问的只是龙虾,似乎心中除了龙虾别的海鲜都不爱吃,那么为了讨好你的缘故,更觉得对你说“好”是他的责任。结果吃亏的只有你。

第二种问法便不同了。第一,你开始便问“今天有什么好吃的海鲜?”表示无任何成见,不管什么海鲜,只要好便行。第二,这表示你谦虚、不自作聪明而是请教于他。第三,这问话的范围很广,答者甚至可以说:“今天没有什么好的海鲜,但今天的红烧鸡又肥又嫩,值得一尝。”他回答的范围是可以很宽的。

至于被问者呢?第一,他见你首先请教于他,他的自尊心得到满足,心中非常愉悦。其次,“海鲜”的范围很广,他只要把各种海鲜进行比较,把当天最好的介绍给你便行,这个问题较容易回答。第三,你既然向他请教,他不敢不负责,自然会把最好的介绍给你。

由此看来,问话的方法是值得研究的。美国有些冷饮店因为一些客人喜欢在喝可可时放个鸡蛋,所以服务员在客人要可可时必问一句:“要不要鸡蛋?”某心理学家应邀到一家冰果店里去研究如何发展营业时,他就建议不应问“要不要加鸡蛋?”而应问“要一个还是两个鸡蛋?”

在沟通中的问话,最重要的是语气要温和,态度要谦恭。有些问话不可自己先表明自己的意见,与其问“你很讨厌他吗?”或“你很喜欢他吗?”不如问“你对他的印象怎样?”但有些却不妨先装成有“成见”。比如对一个60岁左右的老者问:“你今年也就60岁了吧?”比问“你老今年高寿?”要好得多。

问话的奥妙千变万化。这里我们只简单地举几个例子,主要是要靠你自己去揣摩,因人、因地、因事而灵活运用。

而你一旦掌握了聪明、轻松打开话匣子的能力,你人脉关系网至少比现在扩大一倍。

抓住关键办好事

握手是最简单的礼仪,其中所表达的丰富含义可以让人知道很多的东西。

握手是从原始的双手举起的姿势(表示没有携带武器)演变而来,后来采用罗马式手碰胸的姿势表示问候之意。在罗马帝国时代,人们并不握手,而是抓着彼此的前臂。在现代,握手是表示欢迎。手心张开表示公开,而接触表示合二为一。

握手这一“见面礼”形式虽然简单,但每个人握手的方式都不尽相同,一个人与人握手时所采用的方式,很能反映出他的个性。

这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常识:使劲握手的人,通常表示他的主动性很强,而且充满了信心。反之,不大用劲儿握手的人,当然表示其有气无力,或性格脆弱。在舞会或公共场合里,不断地前去和陌生人握手,表示这个人富有社交经验和自我表现欲。

具体地说,利用握手的方式,到底要怎样才能了解对方那种微妙的心理活动呢?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现象,就是透过手的温度状况来判断。

在人类的身体中,当发生恐怖或惊吓的感情变化时,跟自己无关的自律神经意识,会突然活跃起来,并引起呼吸的紧张、血压与脉搏的变化,或是汗腺的兴奋等状况。你如果跟对方握手,发现对方的手掌出汗时,这就表示对方的情绪高涨,也可以说是失去心理平衡的表现。有些女性表面上看来冷若冰霜,但若握住她的手,却发现她的掌心有汗,这是因为男性的容貌、身体,或者浯言、气氛等,引起了她某种兴奋的表现。

由此可见,我们可从握手的用劲与否以及手掌感触,来窥视对方内心的秘密。

下面,来看一看各种不同的握手方式及它们所透露的心曲:

摧筋裂骨式:握手时,紧抓对方手掌,大力挤握,令对方痛楚难忍。此类人精力充沛,自信心强,为人则偏于专断专行,但组织力及领导才能都很突出。

沉稳专注型:握手时力度适可,动作稳实,双目注视对方。此类人个性坚毅坦率,有责任感而且可靠,思想缜密,善于推理,经常能为人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每当困难出现时,总是能迅速地提出可行的应付方法,很得他人的信赖。

漫不经心型:握手时只轻柔地触握。此类人随和豁达,绝不偏执,颇有游戏人间的洒脱,谦和从众。

双手并用型:握手时习惯双手握住对方的手。此类人热诚温厚,心地良善,对朋友最能推心置腹,喜怒形于色而爱憎分明。

长握不舍型:握手时握持对方久久不放。此类人情感丰富,性喜结交朋友,一旦建立友谊,则忠诚不渝。

用手指抓握型:握手时只用手指抓握住对方而掌心不与对方接触。此类人们抨和而敏感,情绪易激动。不过,心地善良而富有同情心。

上下摇摆型:握手时紧抓对方,不断上下摇动。此类人极度乐观,对人生充满希望。他们以积极热诚而成为受人爱戴倾慕的对象。

规避握手型:有些人从不愿意与人握手。他们个性内向羞怯,保守但却真挚。

学会了解对方性格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因此也就没有性格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的性格都会有所不同,正是这种个性的差别,才使一个人有别于其他人,才会演绎不同的人生。

我们在与别人打交道时首先就要了解对方的性格,以便对症下药,对于不同性格的人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此才能把事办对、办好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办事的学问非常深奥。试问,你不会办事,怎么可能成事?当然,办事首先要充分了解你面前的人的性格。

对一些特殊人物,比如十分聪颖的人或十分虚伪高傲的人,要想能操纵他、制服他,首先就要了解他的性格,以此找到突破口。

勃伦狄斯曾向我们讲过芝加哥巨商费尔特测验他的情形:

为了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年轻的勃伦狄斯向费尔特自荐。费尔特有一种习惯,就是对所有求职自荐的人都亲自接待,一一洽谈。

后来勃伦狄斯惊讶地说:“我从未见过像费尔特这样细心的人,他问出的那些细小的问题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费尔特知道我曾在家乡的小镇当过骡夫,于是他连我饲养过的骡子的名字也细细过问。”

费尔特如此细心地去品评、洞察他人,主要是要了解他所雇用的人的特点。正如他本人所说:“如果我不亲自去品评、了解、认识他的性格、特点及能力,我能把什么事情交给他做呢?我又怎样去借助他们为我的公司效力呢?”

大凡伟人或名人,都常使用许多很巧妙的方法,去考察、了解别人的性情和能力。

在此我们所要了解的是领袖人物究竟凭借着什么对他人做出正确的判断?换句话说,他获取于人的,究竟是些什么?

不少有能力的人,常怀有一种神秘而高深莫测的技术,以品评他人的性情、了解他人的特点、掌握他人的苦乐和嗜好。这种技术,在一般人看来很玄妙,其实也很平常。伟人或一般的精明强干的人,只不过对别人常常忽略的细节,都非常留心与注意罢了。而事后他们所依据的,便是人们性情中表现出的这人过去做过什么,现在在做什么,将来会做什么,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制胜于他人。

总而言之,他们要把他人在一定环境之下的行为细心地归纳、总结并得出结论。这种对细微之处的特别留神,用心的良苦,是常人难以做到或者不愿去做的。

当我们观察一个人时,应当留心:他全神关注的是什么?他常常忽略的是什么?他喜怒忧愁的是什么?什么事情能使他震惊?他骄纵或发脾气又是为了什么?倘若我们能将他人上述的这些特点发现总结归纳出来,我们就能了解、掌握或操纵这个人,明了在某种环境之下,这个人可能会产生怎样的想法和行动。

比如说,某人面对困难,他害怕吗?他会战胜它吗?他想把责任推在别人身上吗?他的名誉观念会让他勇于承担责任并想方设法来保护与此事有关的旁人吗?所以,这人究竟如何去做,我们一下子是很难断定的。但是,如果我们事先对此人就有所观察和了解,至少可以在对他以往的情况有所了解之下,根据他所经历的或者干过的事情寻找线索,找出他对此类问题的可能反应。

一般的人都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之处,他的动作、表情以及情感已形成某种特殊场合下的固定习惯,这些习惯还可能是控制他的为人的条件。这些习惯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特性,而这种特性常常包含在他的动作、姿势、变化的面部表情以及语言与声调里。有的时候人们虽然极力掩饰自己,但他们常在不知不觉中把真正的情感流露出来。

我们曾见到过一个人,每当他要发脾气时,总是张口打呵欠,或者假装打呵欠,而旁人一见他这个样子便大笑或微笑起来,因为人家早已知道他要发脾气了。还有些人,每逢烦闷或不顺心时,总喜欢将手放在衣袋里,旁人一见此情景,便知道了他此刻的心境,也避免与他做更多的谈话,以免他烦中生烦。

还有些聪明的人,常常将他的天性和情感藏而不露,可是有时候当他们自己还未意识到的时候,早已被细心的观察者看得一清二楚了。人们也从中找到了突破口。

现实的社会生活具有复杂性、矛盾性同时也折射出人的性格的复杂性与矛盾性,这就要求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努力揣摩、了解对方的性格,以便有的放矢,真正做到知彼知己,百战百胜。

办事正确是根本

有道是“言为心声”,从语言中能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孔子这样说过:“不知言,无以知人也”,意思是说在和人相处时,如果没有听到他言谈,很难说此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但与其经过几次谈话后,通过言谈,我们就会对此人的行为、性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察言,是识人的关键。一个人的言辞能透露他的品格,通过对方的言谈就能了解他的地位、性格、品质以及内心情绪。

语言的运用有两种大致的目的有两种,一是表情达意,二是对于内心的隐藏作用,现实中,人们语言的目的往往是二者并举。我们认识一个人,首先是要分清其言语分的真假,从其真话中直接去判定这个人,从其假话中能辨别其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样,就可以从语言上去考察一个人。

老子有一句名言叫:“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这是口才中的智慧,更是通过言语对于人本质的判言。意思是说知道的人不言说,言说的人不知道。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知(智)者不言,言者不(智)。古语“知”可当“智”用,老子用“言”与“不言”给我提供了识人依据。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稍微有些修养的中国人都深知言多必失的道理,为了明哲保身,为了少做事,少惹麻烦,知道的事也会当作不知。我们怎样判断一个人是否“言者不知”呢?清代的吴敬梓给了我们一个词语叫“夸夸其谈”,其意思可以用来对于说话者“知与不知”的判断。说话人把事情夸大了,添油加醋,把难的事说得很容易,这就说明他对自己的所说的事了解不全面,他肯定不会掌握做好事情的关键。因此,喜欢高谈阔论的人往往是无知的,更有浮夸的本性。

老子用最简单的语言教给我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识人,让我们找到为人实在而又有真实水平的高素质人才。

某公司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业务管理人员。招聘广告登出以后,应聘人数竟高达几百人。经过几道复试之后,最后筛选出15人。这筛选出来的15位应聘者个个都很了不得。文笔个个是无懈可击;口才个个是有问必答,应对如流,滔滔不绝,堪称难分伯仲。对于这些人才,该公司一时之间感到难以割舍,对于最终的人选颇感踌躇。最后,公司决定通过酒宴对应聘者再次进行筛选,从而确定最终的人选。

宴会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公司的几个领导坐在应聘者中间,相互频频举杯,互作酬答,你来我往,笑语欢声不断。

有的应聘者自我感觉良好,这些人业务上确实高人一筹,并且在面试的时候也颇具有绅士风度,似乎是很完美。但是,他们常会出言不凡:“经理,你只要录用我,两年之内,我保证给你赚几十万。”这种人轻言取胜,戏言赚钱,看似是人有胆有识的人,其实只不过是言过其实,给人以一种不可行的感觉——这种人所不知的是,业绩不是来自个人的保证,而是很多因素决定的。

有的人则摆出一副破釜沉舟的态势:“经理,我这次是横下一条心来报名应聘的,我已向原单位辞了职,我坚信,凭我的水平,你们一定会录用我的……。”这种人看起来似乎是很自信,实际却只不过是一种自负,把一次应聘当成了一场赌博,把赌注全押在这一次上,这些人思想方法比较偏激、绝对——这种人所不知的是,个人的条件只是做好业务的一个方面,自身以外的条件更为关键。

有的人则表示了自己的苦苦衷心:“经理,搞外贸是我多年的愿望,这次如再不能如愿,我可真……”这种人性格软弱,难以胜任外贸工作——这种人最傻,他会以为公司会因为怜悯之心而录用员工。

这些人谈的很多,而正是他们的谈话暴露了他们的无所知:对于外贸这一行业来说,有时要刚,察言观色,当机立断;有时也要柔,以柔克刚,以屈求伸。思想方法单一,必然导致行动僵化。

这次酒宴,公司的标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人才之间也;其目的是煮酒论英雄。

一个人无知而又喜欢吹牛,这种人的命运会多祸。孔子言:“动乱的产生,是由言语作阶梯的”。凡中国圣人贤哲,文人墨客,无不著书立传,告戒世人:多言多语,出言不慎,心直口快等“口患”的危害性。祸从口出,便是其精辟的总结。历史的教训是,传统文人或自视清高、牢骚满腹,昭示于言辞,或矫情夸耀,不知世情之险恶。往往落得“流放宁姑塔”、“灭诛九族”的悲惨结局。显然,祸从口出所揭示的那种缺乏对人心和社会的了解,缺乏远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无知者,只图一时口快,不虑及后果地随口。

祢衡年少才高,目空一世。建安初年,二十出头的祢衡初游许昌。当时许昌是汉王朝的都城,名流云集,在一个人多的场合,他这样评价当时的两个名流:“荀某白长一副好相貌,如果吊丧,可借他的面孔用一下;赵某是酒囊饭袋,只好叫他看守厨房。”这位祢衡丝毫不顾前辈的面子,这位才子唯独与少府孔融、主簿杨修意气相投,对人说:“孔文举是我大儿,杨德祖是我小儿,其余碌碌之辈,不值一提。”由此可见其狂傲。

今天我们考察一个人的命运,当他多言而又无知的时候,丧命的可能不大,但至少会在职场或人际关系上遭遇极刑。

“知”通“智”,因而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成了:有智慧的人不说,说的人没智慧。明智的人不随便说话,随便说话的人没有真知灼见。老子有句话叫做“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言外之意就是智慧的人往往很少说话,他们深知,话说多了就会智穷词穷,不说话会显得更有力量,也叫“此时无声胜有声”。

所以说,大凡该不言的就“不言”者,我们可以判断这个人是有“智”的。换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这个人有城府,有涵养,层次高。

当然,根据一个人“不言与言”来判断其“智与不智”,还要看具体事由极其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判断,应该是“智者不言,言不该者不智”。

从言语中看人的本性,仅仅就“言与不言”而言,老子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出了人显示出的优势和缺点。所以说,识人的真理我们无需仰望才能得到,正如老子所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识人的诀窍从口中说出来,是平淡无味的,是很好掌握的。

整合信息,有的放矢

识人不准,用人不当;管人不精,则功亏一篑。无须通天本领,无须绞尽脑汁,只要掌握了鉴人的妙招,就能洞察人性优劣,用到真正的人才。

曾国藩运用人更会识人。

曾国藩在识人方面非常独到,他把前人的那些识人的方法进行了汇总,而且跟术数的方法结合起来。他的书很多,但是有两种大家一定要看,一种就是曾国藩的《家书》,这是怎么教育人,教育他的家。蒋介石看的是最细的。他的家书包括他的家信,蒋介石在战争的时候太忙了,跟他的家人写信的时候经常写“见曾文公家书多少页那就是我要说的。”曾国藩的另外一本书叫《冰鉴》。大家一看到《冰鉴》里面有一个总结,是这样说的“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主意看指爪,风波看脚筋。若要看条理,全在语言中。”这几个要综合起来看的,看人不能分的那么细的。

“邪正要看眼鼻”,看这个人是正是邪,主要是看他的眼睛和鼻子是不是端正,一般我们说贼眉鼠眼,鼻子歪的,这种人的心术可能就不正了。这是指自己的内心影响到外表。但是要注意,有的人天生就是眼鼻不正的,那不算,那是先天的。就是后天的,如果原来不是这样的,相是能变得,相是随着自己的心态变得,“静有心照,相有心转”,相也是随着心在转的。如果这个人原来特别严厉,那么面相给人的气势是很严肃不敢接近的。如果这个人非常宽容,当然就非常好接近的,一团和气就出来了。所以这个邪正看眼鼻主要是指后天的。

“真假看嘴唇”,说的真话还是假话就看口唇,怎么看?看嘴唇要看嘴的动,如果这个人说谎话、说假话,他的嘴唇拼命在动,因为他为了要自圆其说。如果说实话,一般情况下非常稳重。所以测谎仪测的就是频率,当他说慌的时候频率肯定是加快,测波变化起伏大。

“功名看气概”,如果这个人气概很大,气势很强,那肯定就有功名,一个人畏畏缩缩的一点气概也没有,想去做一件事情,但他做事情时也会畏畏缩缩,不愿意做什么,或者对这个事情没有信心,一个没有信心的人还能成功吗?不能成功哪有功名呢?我们虽然不是追求功名,但是这个功名跟你的气概是连在一起。

“富贵看精神”,没说富贵看财富,富贵看的是精神。精神旺了之后自然就贵,精神上的高贵,精神上的独立很重要。有的人虽然家里没有几个钱,但是显示出一种高贵的气势来。这就是看精神。

“主意看指爪”,这个跟前面刘绍讲的“筋劲而精者”相近,在指爪上的筋非常强劲表示这个人很有主意。这个是从中医来说的,中医说“肝为将军之光,谋略出焉。”肝气足的时候这个人就有计谋。而大家都知道肝是内脏,表现在外面的是筋。肝主的就是筋,所以看指爪上的筋,筋劲的时候就说明这个人有主意,说明他肝气足。

“风波看条理”,看这个人做事情有没有次序,有没有条理,全看语言,全在语言中。一说话语无伦次,说明这个人做事情也没有条理的,因为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取决于他的思维方式,而语言就是思维方式的一种表达。

所以曾国藩告诉我们识人的一个总的原则就是看眼鼻,嘴唇,这些都是有形的,气概、精神偏向于无形,指爪、脚筋都有一些说法,还有语言,这些总的来说叫“象”而不是面相手相的“相”,面相手相也是一种象,象征的“象”字意义更广一些。

办大事绝不糊涂

眼睛可说是脸部最富表情,也最容易泄漏秘密的地方——人类深层心理中的欲望和感情,首先反映在眼神上,眼神的集中程度、活动方向等都能表达不同的心理状态。所以,读懂人的眼神便可知晓人的内心状况。

通过眼神识人心的方法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就曾做过精辟的阐述,他说:“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于焉;胸中不正,则眸子非焉。”这说明眼睛是判断人心善恶的基准。

国外一位知名作家对人类的“眼睛”下过这样的定义--它直径大约2.5厘米,但却像是从石器时代以来就有的最复杂的电视摄影机。在眼球后方感光灵敏的角膜含有1.37亿个细胞,将收到的信息传送至脑部。这些感光细胞,在任何时间均可同时处理150万个信息。这就说明,即使是一瞬即逝的眼神,也能发射出千万个信息,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向,泄露心底深处的秘密。

现代研究也发现:眼睛是大脑在眼眶里的延伸,眼球底部有三级神经元,就像大脑皮质细胞一样,具有分析综合能力,而瞳孔的变化、眼球的活动等,又直接受脑神经的支配,所以人的感情自然就能从眼睛中反映出来。

的确,眼神是心灵之窗,心灵是眼神之源。人的喜怒哀乐都能从微妙变化的眼神里真实地流露出来。正如古罗马诗人奥维特所说:“沉默的眼光中,常有声音和话语。”因此,只要用心观察眼神,并力争学会读懂各种眼神,识人即可事半功倍。

观察眼神的集中程度

这是指观察对方是眼神四射,不知究竟是在看什么地方,还是眼神凝定,专心一致在看着自己。这些表现所代表的意义是各不相同的。

当对方是男性时,如果他眼神四射,神不守舍,完全不看你,便是对你不感兴趣或无亲近感。如果你们正处于交谈中,则说明他对于你的话已经感到厌倦,再说下去必无效果,你此时不如赶紧告一段落,或乘机告退,或寻找新话题,谈谈他所愿听的事。反之,如果他的眼神凝定,便可明白他对你有好感或兴趣,有意与你做进一步的沟通。

但若是这种情况发生在女人之间时,则具有不同的意义。因为,当女人不愿意把自己的内心体验传递给对方时,多半会产生凝视对方的行为。

心理学家艾克斯莱恩等人曾做过人们对视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如果事先指示受测者“隐瞒真意”,在受测中,注视对方的比率,男人会降低,女人则反而提高。男人在未接到指示的情况下,其谈话时间内有66.8%的时间在注视对方;但得到指示后,却只有60.8%的时间在注视对方。至于女人方面,在接受指示之后,居然能提高到69%的时间在注视对方。

因此,当在公开场所遇见女人注视自己过久的时候,不妨认为她可能心中隐藏着什么,要注意她言不由衷的真相。

另外,透过眼神的集中程度还可识别一个人的性格特征。美国的比较心理学家理查·科斯曾做过一种实验,让患有强度“自闭证”的儿童与陌生的成年人见面,以观测他面对成年人时间的长度。将成年人的眼睛蒙起与不蒙的两种情况相比较,发现儿童注视前者的时间,居然为后者的三倍。这就是说,双方眼光一接触,儿童会立刻移开视线。由此可知,性格内向的人,大都无法一直注视对方。

观察眼神的活动方向

如果对方的眼神上扬,便说明他(她)是不屑听你的话,无论你的理由如何充分,你的说法如何巧妙,还是不会有好的结果,不如断然而止,退而求接近之道。

如果对方的眼神下垂,连头都向下倾了,便可明白他(她)是心有重忧,万分苦痛。这时你不要向他(她)说得意事,那反而会加重他(她)的苦痛,你也不要向他(她)说苦痛事,因为同病相怜越发难忍,你应该说些安慰的话,并且从速告退,多说也是无趣的。

如果对方的眼神斜瞥,则可能是鄙视、看不起你。不过,也有例外。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上来一位年轻貌美的女性,所有人的眼光几乎都会集中在她身上,但年轻的男性往往会很快把脸扭向一旁。他们虽然也非常感兴趣,不过基于强烈的压抑作用而产生自制行为。假使兴趣欲望增大时,便会用斜视来偷看。这是由于想看清对方,却又不愿让对方知道自己的心思的缘故。

眼神的方向还与职位高低有关。譬如,当上司与下属讨论工作时,上司的眼神肯定会由高处发出,而且会很自然地直接投射下来。反之,作为下属,虽然并未做任何错事,但眼神却常常由下而上,而且往往显得软弱无力。这是由于职位高的人,总是希望对下属保持其威严的心理作用。

读懂眼神流露的情感

如果对方的眼神横射,仿佛有刺,表明他(她)对你异常冷淡,如果你想和他(她)交往下去,就应该用心研究他(她)对你冷淡的原因,再谋求恢复感情的途径。

如果对方眼神阴沉,你要明白这是凶狠的信号,你与他(她)交往,须得小心一点。他(她)那一只毒辣的手,正放在他的背后伺机而出。如果你不是早有准备想和他(她)见个高低,那么最好从速鸣金收兵。

如果对方的眼神流动异于平时,有可能是他胸怀诡计,你万不可轻信他(她)的甜言蜜语,这是钩上的饵,是毒物外的糖衣,要格外小心。

如果对方的眼神似在发火,便可表明他(她)此刻是怒火中烧,戾气极盛,此时你应该从速借机退出,即使多逗留一会儿也是不适的。等对方冷静下来之后,再与其心平气和地交流沟通。否则,再逼紧一步,势必引起正面的剧烈冲突。

如果对方的眼神恬静,面有笑意,说明他(她)此刻的心情很好,或对于某事非常满意。你要讨他(她)的欢喜,不妨多说几句恭维话;你要有所求,这也是个好机会,相信一定比平时更容易满足你的希望。

如果对方的眼神呆滞,唇皮泛白,说明他(她)此刻正处于一种惶恐万状、六神无主的状况,你应该热情而真诚地给予他(她)信心与帮助。

总之,眼球的转动,眼皮的张合,视线的转移速度和方向,眼与头部动作的配合,所产生的奇妙复杂的眉目语,都在传递着信息,进行着交流。仔细参悟之后,必可发现人心毕露。

眼神是洞察人类心智的窗口,人类的喜怒哀乐都能从微妙变化的眼神里真实地流露出来。正如古罗马诗人奥维特所说:“沉默的眼光中,常有声音和话语。”因此,只要学会读懂他人的眼神,识别人心即可事半功倍。

同类推荐
  • 靠自己去成功——最伟大的励志书

    靠自己去成功——最伟大的励志书

    总是模仿别人的人不会取得成功,哪怕他模仿的是一个成功者。成功是不能复制的,它本来是一种原创的力量,是一种富有个性的创造。如果一个人总是偏离自我而试图成为别人,或者试图去表现其他人而不是自己,那么他模仿的程度越大,他失败的可能性也越大。力量源自内心,做自己吧,倾听你心灵的声音。这本书荟萃了奥里森·马登成功学之大成,告诉人们成功的密码在自己手里。激发你的潜能,一切都将成为可能。
  • 会说话的三笔财富

    会说话的三笔财富

    《会说话的三笔财富》主要介绍了口才对一个人的成功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修炼口才的技巧与方法。
  • 性格决定人生全集(白金版)

    性格决定人生全集(白金版)

    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与其性格息息相关。性格是与生俱来的,但是同时也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摒弃性格劣势,发挥性格优势,就能成就辉煌人生。本书让读者在认识到性格对人生产生的重要影响的同时,为读者详细阐释了如何培养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好性格,如何摒弃性格弱点、克服性格缺陷,如何发挥性格优势,让性格成为推动人们人生向上、向前的强有力的动力。
  • 历史职场那点事儿

    历史职场那点事儿

    本书编著者结合自己对职场人生的深切感悟,从卷帙浩繁的二十五史中提炼出数百个经典实例,在着重关注历代官场上那些“不倒翁”们的精彩表演的同时,也适当选取部分鲜为人知、颇具代表性的人物和史实。书中对历代官吏如何借助时代变局,营造自我发展舞台;如何集中众人智能成就大事;如何对待上司、同僚与下属;如何保持居官不败,全身而退等方面,都作了详尽的阐述,深刻的评释。
  • 故事与人生

    故事与人生

    人生就是一个个自己演绎的故事,把别人的故事放到自己的现实中来,将人物角色换位进行对比和思考,这样不仅能获得宝贵的经验,还能收获一些极其珍贵的感悟。感悟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所谓感悟就是通过接触和认识,而得到的新的认识。感悟能使我们认清形势、认识自己、不断修正自己,并让自己的思想进步、信心增强、人生目标明确。
热门推荐
  • 天之异世
  • 重生翻译官:痞少让我宠

    重生翻译官:痞少让我宠

    【正经版简介】一个出门不是坐防弹房车就是加长林肯、生活精致、肤白貌美大长腿的翻译官女神为什么会无条件的宠着一个满嘴荤话、腹肌比铁还硬、一言不合就背着钢管带着一群小弟上去干的流氓呢?因为,这可不是一只普通的街头巷尾小流氓啊。【女主版简介】上辈子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为了很多人活着,活成很多人想要又艳羡的光鲜亮丽的样子,可最后还不是一死?这辈子能重新来过,那就恣意妄为,随心所欲,顺性而致吧!【男主版简介】那是一个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晚上,我遇见了一个拽得能和卫星肩并肩的女人。听说是个不得了的人物,虽然我没看出她哪厉害到不得了,只觉得她面瘫脸嫩胸大腰细适合压。再遇见她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你敢不敢再横一点?【听说都要小剧场】当古亦昇成功入住了一栋豪华大别墅后,朝夕相对,木羽发现了他右肩居然纹了一匹灰黑灰黑的狼。“你怎么在身上纹一只大黑狗,品味。”面无表情毫无情绪的语气,愣是让人感觉浓浓的嫌弃。“你那两只大眼珠是摆设来的?这是狼,瞎。”古亦昇把浴袍用力一扯,露出半边肩膀和大半胸膛恶狠狠的说道。木羽只是淡淡的瞥了他一眼,走开。木羽:“……”呵,男人,言不由衷。古亦昇:“……”呸,德性。第二天,扒拉着一头乱毛的他打开房门时猛地被一股强大的力量袭击,他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扑倒在地,然后就对上了一双绿幽幽的大眼!“送你的。”木羽依在房门,慢条斯理的挽起一小节睡裙的袖子。躺在地上的古亦昇黑着脸看蹲在旁边那一大坨吐着舌头卖可爱的哈士奇。古亦昇:再说一遍,老子这是狼不是狗,老子不喜欢狗,送什么傻狗给我!后来……“什么玩意,老子的狗是你们能逗的么?”古亦昇一脚踹开拿块肉‘调戏’自己二哈的小弟们。
  • 求知文库——电子能及动力发展史

    求知文库——电子能及动力发展史

    本书为青少年读物,主要介绍了电子能在各方面的作用以及动力的发展历史。
  • 这朵黑莲花我要定了

    这朵黑莲花我要定了

    嘉和三年她跪在父母尸体前发誓,定要他们血债血偿,九年的隐忍,她原以为自己早已抹去过去那个自己,成了一复仇的工具。他看着那个什么都不畏惧的姑娘,没有喜怒,清清冷冷的一姑娘,就想保护她。嘉和十五年下人“老爷,夫人打了六公主,被抓入宫。”“什么,来人备马,进宫。”某人一边穿鞋一边踉跄向前走。“夫人呢?”“夫人去芙蓉阁吃饭,说老爷您自己吃吧!”“去,马上不惜代价也要把芙蓉阁的厨子挖来府里。”
  • 浮岛

    浮岛

    脱离了陆地而存在的岛屿,是孤独的力量让它们继续在海面上漂浮下去。在无法靠岸的漫长岁月里,它们便是自己唯一的岸。四年前的夏天,陶远就像一个没有过去的人,匆忙撞进夏寅的世界里,将他们共同推向未知的洪流。命运如同一辆肮脏的车,一路卷起身后翻滚的黄沙,既无法回头,又看不清前路,只能不停地在混沌中一直往前奔去。一年前,陶远死于一次爆炸意外,他的过去和秘密随之消失在了这次事故里。夏寅依然活在陶远与她共同设定的人生里,以盗窃艺术品为生。新搭档凌彤的到来像一支闪着微光的夜灯,虽无法穿透迷雾,却能让她们照着彼此在黑夜的雾海中航行。在并肩历险的过程中,她们逐渐彼此依赖互相信任,成为最亲密的伙伴;与此同时,陶远留下的谜也被她们一步一步解开。尊敬的书友,本书选载最精华部分供您阅读。留足悬念,同样精彩!
  • 三国从种地开始

    三国从种地开始

    刘应穿越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居然来到了永汉元年,并且还是幽州刺史刘虞的儿子。且看他如何搅动风雨,匡扶汉室。
  • 黑袍血手

    黑袍血手

    四方界,分四方。可是你看到的世界真的就是世界的全部吗?我们所了解的真相就是真正的真相吗?
  • 九转真魔

    九转真魔

    一个追求武道的少年,因为触发了上古神器昆仑镜,被其带领,穿越时空,来到了一片神秘的仙神之地。在这里他遇到了许多上古神话中的人物,听到了种种传说,一时间,惊叹不已,为了解开上古神话之谜,他化身成魔,一步一步走向了强者之巅。
  • 会做人能做事:年轻人要体会的101个成功忠告

    会做人能做事:年轻人要体会的101个成功忠告

    这本书可能不是特意为你而编写的,但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认为这就是他们想要看的。做人一定要有梦想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做一个讲规则的人做一个能独立思考、做出判断的人做事可以失败,做人不能失败少说话,多干事怀着归零心态去做事莫让自己打败自己人生不怕慢,就怕站勤奋和努力可以克服一切障碍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的容忍世事多变,应该学会随机应变在小事上认真的人,做大事才会卓越投资自己的大脑永远不会“亏本”习惯寻求别人的认同,等于放弃了自己实现自身价值,先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当你对自己诚实的时候,这世界就没有人能够欺骗你人人都想依赖强者,但真正可以依赖的还是自己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多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