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业志》(六)
渔业渔业编者按:县境南有渤海,东有滦河,素以产鱼名,内地如五区之泝河、四六七八区之池塘,产鱼亦夥,土人或恃之以为生活,则渔捞非副业可知也。特孵化既无特识,保存亦未改良,大好生涯不日进步而日退化。一切销路时有供不应求之憾,良可慨矣,古之数罟不入洿池,竭泽而渔有禁,鱼鳖每不可胜食,后世近海之国,因收其利以图富强,此管子所以兴齐矣。顷年政府振兴实业,水产设有学校,授渔人以新渔捞法及新渔具使用法之知识,以实行其提倡渔业之政策焉,兹试举我县取鱼之地及取鱼之法比较观之。
柳尖铺
位大庄河口泝河口中间极南界为柳尖庄,俗名柳赞,一村公产。
佳火铺
位柳尖铺西十余里,为河旺堡人之公产。
高尚铺
位佳火铺西十里,为柏各庄刘王姓私产。
南草基铺
位高尚铺西十二里,为柏各庄周姓私产。
林鹊铺
位草基铺西十三里,为柏各庄杨姓私产。
河旺铺
位林鹊铺西十七里,为蚕沙口、敖上庄、柏各庄、边家庄、岭上镇五村田李高张朱杨桑七姓公产。
沿铺黑河
位河旺铺西二十里,为柏各庄、岭上镇、马庄子三村周姚杨田李刘马七姓公产。曹妃甸(甸一作殿)
位柳尖庄南海中,为以上七铺人之公产,七铺人皆得捕鱼虾,惟距柳尖庄极近,故捕鱼虾者以柳尖庄人为多。(以上沿海渔铺)
张纲船
插抢张纲(船户用大四五围,高三四丈之木密插海中,曰抢竿,以拴渔网,网与水齐)以捕鱼虾(潮涨遇纲鱼虾亦越纲而入,潮落则为纲所截,以取之。),沿铺黑河、河旺铺、高尚铺、柳尖铺皆适用此船。
散班船
较张纲船微小,余大致相同。
布纲船
用单片纲,候湖水涨满,插成大圈,以截取鱼虾,此船适用于南草基铺、林鹊铺、佳火铺等地。
打纲船
执纲绳两端,各拴一船,船借风驶,以纲鱼虾,此船适用于曹妃甸一带。(以上渔船类别及捕鱼方法)雨水捕面条鱼,惟柳尖铺为多。春分捕杂鱼。谷雨捕螃蟹及对虾、虾皮子。小暑至立冬,捕海鲊,秋分后尤多。(以上捕鱼时期及类别)渔工每铺多或百余人,少则数人不等,工资铺长及驾长每年或百余元,余则每年每人数十元不等。衣由纲主备,但终日与水接触,每人除棉衣一袭外,仅予单裤衩一件。食由纲主供给,但除红粮外无他食,惟鱼虾每食不靳。住屋小,地低洼,空气光线均感不足,于卫生未免有碍。(以上渔工情状)谨按:海滨渔业清以前状况无闻焉,相传康熙五十八年,始分沿海七铺,某铺以某处为界,某界内为某村某姓之产。排列井井,界划分明,亦尤土田之有经界,相守莫逾。其始必因有利而群驱之,驱之不已,而公争之,争之至烈,始经政府划定界限,使人坚守。如今日之七铺,亦视为不动产矣。而亦因衣食所寄,不敢稍事更张,以防失败。故虽提倡新法,彼仍一成不变,顽梗虽甚难化,其心亦极苦亦。顷年海滨不靖,水上立有警察,渔人担负较前为重,不改良可乎?乘梭船集纲以取鱼,春分下纲,立冬收纲。(以上滦河捕鱼时期及方法)用单片纲数丈或十数丈横亘河中,人执纲绳两端,并力前进以取鱼。是谓拉纲。渔工或十余人或二三十人不等,春分下纲,立冬收纲。(以上泝河捕鱼时期及方法)池塘捕鱼,取法于泝河同,下纲收纲时期大致亦于泝河无异云。谨按:县境两河及池塘,虽不若海滨产虾鱼之富,然若依法孵化畜食,则产鱼产虾产蟹当十倍于昔。以四六七八区之池塘。(四区一百一十亩,六区七十三亩,七区一百六十五亩,八区一百一十五亩。)为天然造养之地,而他处力求不得者。泝河之水一入五区,平稳无波,且不甚深,亦不甚浅,宜于养鱼,无过乎此。惜彼处人士听其自生,所以渔业终未能发达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