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世宗胤勤于政务,大力清除康熙统治后期的各种积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清代历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他统治严酷,猜忌多疑,刻薄寡恩,所以后世对他的评价颇有争议。
胤禛(1678—1735年),康熙帝第四子。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继位,年号雍正,习称雍正帝。康熙末年,同其他皇子争为储君。清圣祖死后,他在步军统领隆科多的帮助下继承帝位。
清世宗在政治上采取多种措施以巩固自己的皇位。首先是排除异己,分化瓦解诸皇子集团。又创立秘密立储制度。雍正元年(1723年),实施耗羡归公和养廉银的措施,以此限制官员贪赃舞弊和横征暴敛。雍正二年,决定对贪官污吏即行抄家追赃,对民间拖欠,下令在短期内分年交纳。雍正帝雍正三年,以作威作福、结党营私之名,责令抚远大将军年羹尧自尽,同时削去隆科多太保的头衔,后圈禁致死。雍正七年,发生曾静遣其徒张熙策动川陕总督岳钟琪谋反的投书案,牵连到已故理学家吕留良,清世宗遂大兴文字狱,以作为控制思想、打击政敌、提高自己权威的手段。同年,为适应西北用兵的需要,始设军机房,挑选亲重大臣协办军务。还命督抚、布按等地方大员密折奏事,以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在经济上采取措施发展生产。雍正二年,开始实行摊丁入地的赋役制度,限制绅衿特权,鼓励垦荒,兴修水利,强调粮食生产,反对种植经济作物,并反对开矿和发展手工业。与此同时,实行社会改革。雍正元年,下令消除各类贱籍。后来浙江绍兴惰民、安徽徽州伴当、宁国世仆、广东蜑户、江苏常熟丐户相继开豁为良,从而打击了残存的蓄奴制度。雍正四年,根据云贵总督鄂尔泰的建议,大规模地推行改土归流政策。雍正五年,同俄国订立了《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在划定中俄边界及处理两国通商问题等方面,维护了国家主权。雍正十三年,清世宗卒。
“耗羡归公”指的是什么?
我国古代以银、铜为货币,由于银两在兑换、熔铸、保存、运解中有一定损耗,因而征税时有一定附加费。此项附加费称“耗羡”或“火耗”,通常由地方州县征收,作为地方办公及官吏们的额外收入。耗羡无法定征收额,州县随心所欲,从重征收,人民负担甚重。雍正实行“耗羡归公”,将此项附加费变为法定税款、固定税额,由督抚统一管理,所得税款除办公费用外,其余作为“养廉银”,大幅度提高官吏们的俸禄。这样,既减轻了人民负担,又保证了廉政的推行。
什么是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是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世袭土司,改行临时任命的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平定思州、思南两宣慰使之乱后,废除土司制度,设立贵州布政使司,置思州、思南等8府。清雍正年间,由于云贵总督鄂尔泰的建议,更在云南、贵州等省积极推行。改土归流后,在原土司地区实行和汉族地区相同的政治制度,如丈量土地、征收赋税、编查户口、组织乡勇等,加强了边远地区和内地经济、文化交流,也加强了中央对边远地区的统治。
大开眼界
摊丁入地是一项重大的赋税改革。中国自古就有人丁税,成年男子不论贫富,均须缴纳人头税。雍正实行改革,将人丁税摊入地亩,按地亩的多少确定纳税的数目。地多者多纳,地少者少纳,无地者不纳。摊丁入地从法律上取消了人头税,减轻了人民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