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359600000027

第27章 黄春林教授中医学术思想探讨

一、黄春林教授现代中医学术思想探讨

黄春林教授认为中医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华,但实际上也有其不足之处,如当前的辨证论治,过于大体、粗略和模糊。做起来“灵活无边,心中无数”。因此主张根据临床实际的调查研究,借助现代医学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方法,总结疾病的证型变化和中医施治规律,使临床治疗方案更加规范,保证临床疗效。下面从如何探求疾病的证型变化和中医施治规律两方面来论述黄春林教授的现代中医学术思想。

(一)确定疾病的证型变化规律

黄春林教授认为,把每个病种(从常见病开始)的基本证型确定下来,并且将这些基本证型的变化规律与原发病因(诱因)、基础病理、病程的不同阶段、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合并症等方面的关系寻找出来,才能让大家有规律可循。疾病基本证型的确定,有一些可以从教科书或行业规范中找出,但更重要的是靠从事中医临床与科研的工作者,尤其是从事专科专病工作的专家对具体疾病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加以总结确定,使之成为规范。并将初订的规范再拿到临床上去验证,使之完善。只有这样,我们中医的辨证论治才能够讲起来“灵活有边”,做起来“心中有数”。

譬如病毒性心肌炎,多数患者病前有发热、身痛、咽痛、腹泻等上感或肠炎症状。症状轻微者,病毒感染后1~3周可有轻度心前区不适、心悸、胸闷、乏力、恶心、头晕等;症状显著者,常诉心前区隐痛、心悸等;症状急重者可表现为严重心律失常、猝死、心源性休克和(或)心力衰竭,导致急性期死亡,也可表现为各种心律失常、心包炎或急性心肌梗死等。黄春林教授经过长期的观察总结,认为病毒性心肌炎初期为风热毒邪经鼻咽而入,内犯于心,表现为热毒侵心证;或湿热毒邪,经口而入,内犯于心,表现为湿毒侵心证。中期为热毒伤阴耗气,表现为阴虚内热证与气阴两虚证。后期是阴损及阳,表现为阴阳两虚证,甚至阳虚欲脱证。

又如急性心肌梗死,中医称之为真心痛。教科书将其分为寒凝心脉、气虚血瘀、正虚阳脱3种证型。但是临床实际是否真的如此呢?黄春林教授曾经对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治疗的全过程作过全面调查,发现急性心肌梗死的基本病理是心血瘀阻、心脉不通,基本证型是寒、热、瘀、虚。在这些基本证型中,寒证、热证表现出明显的经时变化规律。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发作当时即表现出典型的寒瘀证(瘀寒证)。梗死0.5~1天后伴随而来的是热瘀证。热瘀证通常持续5~7天。在热瘀证阶段若再次发作心绞痛,则再次出现寒瘀证,此时呈现出寒热并见的证型。心肌梗死开始之时即出现虚证。只是因为卧床休息、吸氧等急救措施,虚证常被掩盖。一旦寒瘀、热瘀消除,心血不足、心气亏虚、脉律失调等虚证就表现得非常突出。

上述各种基本证型均有相应的心电图、心酶谱、血沉、白细胞计数、心脏彩超等特征性的改变,可作为中医证型的参考指标。黄春林教授认为,临床疾病绝对不是一个人一个证型。不同的病因、不同的病程(阶段)、不同的病理类型、不同的病情严重程度以及不同的合并症等均会影响证型变化,在辨证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证型一旦确定,证型变化规律一经掌握,那么相应的辨证选方及对证用药的规律就会逐渐明确起来,从而使临床治疗“心中有数”。

(二)病证结合的施治方法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病的优势所在,黄春林教授认为临床定当遵循。但是他更主张在此基础上,借助现代医学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方法来确定中医对具体疾病的治疗原则、用药方向,收集相关行之有效的方药,之后再用传统的辨证精神加以选用。

如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除了根据传统的中医辨证方法选方用药外,尚有下列5类方药可以选用。

1.抗病毒类中药

具有抗柯萨奇病毒作用的有黄芪、淫羊藿、虎杖、苦参、射干、贯众等,具有抗腺病毒作用的有虎杖、贯众、射干、大青叶、甘草等,具有抗流感病毒作用的有野菊花、茵陈、鱼腥草、大黄、黄芩、黄连、紫草、连翘、贯众、大青叶、地骨皮、赤芍、虎杖、射干、青蒿、槟榔等。

2.诱生干扰素类中药

干扰素对病毒复制及释放有抑制作用,具有诱生干扰素作用的有黄芪、人参、茯苓、猪苓、白术、淫羊藿、冬虫夏草、金银花、灵芝等。

3.抑制免疫性炎症类中药

糖皮质激素对病毒诱导的免疫炎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具有类糖皮质激素样作用的有人参、党参、西洋参、黄芪、附子、巴戟天、熟地黄、肉苁蓉、鹿茸、仙茅、淫羊藿、何首乌、知母、白花蛇舌草、秦皮、秦艽、雷公藤、夏枯草、三七、蒲黄、延胡索等。

4.促进受损心肌修复类中药

能够促进受损心肌修复的有人参、黄芪、麦冬、冬虫夏草、大枣、红花、川芎、赤芍、丹参、三七以及生脉散、复脉汤等方剂。

5.抗心律失常类中药

此类中药包括黄芪、人参、甘草、当归、淫羊藿、冬虫夏草、菟丝子、麦冬、甘松、佛手、葶苈子、鹿衔草、三七、防己、苦参、莲子心、黄连等。

确定了上述对病毒性心肌炎有效的诸多药物之后,根据不同的发病阶段,再用传统的辨证精神加以选用,可以适应不同患者的个体特点(中医证型)要求。

黄春林教授认为,用病证结合的施治方法,其思路广,针对性强,讲起来“灵活有边”,做起来“心中有数”。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学术思想。

二、论中医辨病治疗

黄春林教授认为,大家熟知辨证治疗,其基本规律已为大家所共识,但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发展应该结合现代科学知识,在重视辨证治疗的前提下,发展辨病治疗。辨病治疗与辨证治疗都是中医固有的方法,都是中医的精华。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着中医诊断治疗学的发展。然而,由于历史的偏差,对辨证论治的片面强调使人们忽视了辨病治疗的发展,将中医学术带入只辨证不辨病的思想误区。

随着医学的发展,不难看出辨证治疗亦有其局限之所、不足之处。如对于隐匿性肝炎、各种癌症早期、各种疾病的代偿早期等一些隐匿性疾病多因无证可辨,无法实施早期治疗;对于某些先天性疾病、鸡眼、巨大结石等,多数无须辨证,只要手术即可获良效。随着新生病谱的不断涌现,如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遗传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用传统辨证施治法已难以辨识、难以取效。结合现代医学辨病治疗更能发挥作用。以下将对黄春林教授的辨病治疗学术思想进行阐述。

(一)辨病治疗也是中医学的精华

中医学在很久以前就比较注重辨病施治,早在殷商时代甲骨文里即有疾首、疾身、疟等病的记载。汉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首创辨病论治一词,各篇皆用“辨××病脉证并治”为名,示人先辨病再辨证,如用甘麦大枣汤治疗脏躁、用乌头汤治疗历节病等,共阐述上感热病病名40多个。《金匮要略》提出了肠痈、肺痈、浸淫疮等70多个病名。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是辨病论治的代表。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都体现了辨病论治的思想。后来的《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普济方》、《石室秘录》、《张氏医通》、《串雅》等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辨病论治的理论体系。明清医家对疾病认识进一步深化,孙志宏《简明医毂》对200余病症各列一个主方,在主方基础上根据疾病的不同表现进行加减,并列有成方及简效方,颇多实用。

正如清代名医徐大椿所说:“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能识病之名而后求其病之所由生,知其所由生,又当辨其生之因各不同,而症状所由异,然后考虑其治之法,一病必有主方,一方必有主药。”在这里,他明确提出了辨病论治的思想。尽管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代中医只能根据疾病的症状及自然界的现象去比类取象,归纳出一些以症状为主的病名,但其悠久的辨病论治渊源,其对疾病辨证的整体的、全面的认识,都为现代临床中医辨病治疗方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际上从近年部分主要中医学术期刊所载论文进行调查不难发现,采用西医病名诊断而用中医方法进行治疗的文章比例高达82.8%~97.2%,而真正按中医病名进行辨证论治者仅占2.6%~17.2%。因此,实行辨病论治已成为当今中医临床工作的主流与方向。

(二)辨病治疗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1.辨病是识别疾病本质的需要

传统中医的辨证侧重宏观而缺乏微观,侧重抽象而忽视具体,诊断治疗显得粗糙、笼统。而现代医学辨病是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发展基础上,即以生理学、解剖组织学、生物化学、病因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为基础,以临床症状、体征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为依据,宏观、微观并重,比较详细、具体,特异性强,在临床治疗上针对性也较强。完整的现代医学诊断至少包括3个方面内容:病因学、病理形态学及病理生理学内容,较深层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现代临床实行中医辨病治疗,在识别疾病时既考虑到现代医学诊断,同时又注重中医辨证;既从各种现代医学实验检查中获取微观资料,又从中医辨证中获得宏观信息,从而做到病证结合识别疾病,对疾病的认识更加全面细致。患者对中医的“腰痛”诊断多不会满足,他要弄清是肾结石、腰椎间盘突出症、肾脏炎症还是腰椎结核或肿瘤导致的腰痛。

2.辨病是判断疾病预后的需要

由于中医病证名称相对粗糙、笼统,不但没有明确的内涵,而且外延又很广泛,因此不易判断疾病的预后。比如腹泻,由消化道肿瘤引起的预后很差,而由慢性肠炎或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病程较长,由急性肠炎、饮食失节引起的病程较短、预后较好。又如咳嗽,肺癌引起者预后较差,而结核病引起者病程较长,一般支气管炎引起者预后较佳。因此只有辨别现代医学疾病的名称,明确引起临床证候的病因病理,才能在临床治疗时比较准确地判断疾病的预后,把握好治疗方向。

3.辨病治疗是提高临床疗效的需要

传统中医病证名称及其辨证论治体系的局限性,造成依此指导临床治疗缺乏针对性,即不针对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治疗,从而既难以取得确切的临床疗效,又不能确认疾病的病变程度、病程及预后,尤其是在患者无证可辨时和患者主观反应不敏感或迟钝时,均使临床治疗及疗程确立更加困难,不利于提高临床疗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现代临床中医辨证方法,借用西医学的病名,对疾病的内涵、外延、病因、病理、治疗、预后及转归都有较严格的界定和较深入全面的认识,同时将现代医学对疾病微观变化的认识与中医学的整体、恒动观及综合治疗方法结合,并联系现代药理研究成果,有利于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促进中西医学的优势互补。

4.辨病治疗是发展中医药学术的需要

现代临床中医辨病治疗方法吸收了现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充实和完善了传统中医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从临床角度进一步用现代医学的方法阐明了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科学价值,探索了中医药治疗疾病的作用机制,促进了中医药学术的自身发展,并使其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5.辨病治疗是学术交流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中医药学不但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使传统的中医药学既能保持其独特的魅力,又能恰如其分地与时代接轨,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这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辨病治疗方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益尝试和探索。这种方法使中医临床的诊断、治疗、疾病转归、预后等都趋于规范化、科学化、实用化,使每一种疾病都有统一的诊疗标准,有利于进行学术交流;在整个辨病治疗过程中都应用现代科学的术语描述疾病的治疗过程、判断疾病的治疗效果、阐述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可以使中医药学逐步地与时代接轨,使中医药学走向世界成为可能。

6.辨病治疗是创造现代中医药学的较好形式

创造现代中医药学,要求“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我国统一的新医学药学”,这是我国政府制定的适合我国特点的确保我国中医药学事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方针,有助于中西医学工作者相互学习、团结合作。充分结合中西医学的不同特点,不仅成为继承、发展中医药学术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且成为我国医学科学的一大优势,在国际医学界,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7.辨病治疗是中药新药研究和生产的需要

我国是中医的发源地,是中医中药大国。可是在世界中药、中成药市场上,我国的贸易额仅占5%左右,令人不敢相信,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跟我国中医过分强调中成药的研究和生产一定要符合辨证论治的精神有较大的关系。

(三)病证关系

病与证的关系在中医古籍中早有记录。宋代名医朱肱在《南阳活人书》中指出:“因名识病,因病识证,如暗得明,胸中晓然……而治无差矣。”

1986年3月,卫生部在北京召开的“中医症候规范学术会议”给中医学的疾病提出以下的定义:“疾病是在病因作用和正虚邪凑的条件下,体内出现的具有一定发展规律的正邪交争、阴阳失调的全部演变过程,具体表现为若干特殊症状和各阶段相适应的症候。”明确了病与证4个方面的关系:①病是第1层次,证是第2层次,先立病,后分证,乃诊疗之次第;病为纲,证为目,乃病证之格局。②病规定证,证从属于病,正如清代名医徐灵胎所说的那样:“证者,病之所见也。”③病是整体,证是局部。④病贯始终,证是阶段。

实施辨病治疗有2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要辨中医的病,用中医的药。另一种则认为辨西医的病用中医的药。这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辨中医的病用中医的药,可以研究探索,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医的辨病治疗毕竟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而今要从头做起,费时费力,成效不会很大。黄春林教授主张的是辨现代医学的病,辨中医的证,融中西医之论、取中西医用药之长去运用中医方药,以提高疗效,更好地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总之,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及现代中医药学的发展,对中医辨病治疗应进一步加以重视并使其得到充分研究发展。

三、关于临床中西医结合的若干体会

中医、西医是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跟疾病作斗争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学科,各有所长。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应各取其长,中西医结合,才能取得良好的医疗效果。

(一)医疗理论上的中西医结合

中医、西医是两套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因此在理论上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中西医因为观察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分析问题的方法不一样,因此产生的理论也不完全一样,这是正常现象,也是推动医学发展的一种动力。因此,中西医理论应该结合起来,各取其长。

1.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中西医结合

中医在病毒感染性疾病、慢性疑难病、老年病、原因不明疾病、肿瘤康复期等病症的治疗上有其优势,因此在这些病症的治疗上就可以采用中医理论做指导。例如一例慢性骨髓炎合并哮喘的患者,用红霉素及氨茶碱等药治疗无效,我们运用中医治疗阴疽的理论,选用阳和汤加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皂角刺、络石藤治疗,不但骨髓炎医好了,同时多年未愈的哮喘病亦治好了。

2.以西医理论为指导的中西医结合

在临床上,西医在抗感染、急救、手术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因此,这些领域在西医理论的指导下,开展中西医结合很有必要。临床上可用西医的基础理论、基础治疗原则指导中医的治疗。例如慢性肾功能衰竭这一难治危重病症,除了使用传统的中医辨证治疗之外,尚可按西医的基础理论、基础治疗原则,确立中医治疗方案,其中包括原发病的治疗、可逆因素的消除、氮质血症的处理、并发症的处理等。

一些慢性肾衰经过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消除诱发因素是可以取得较好疗效的,例如及时清除泌尿系结石、畅通尿道,及时发现并停用对肾有损害的药物(包括中药和西药),控制感染,控制血压,纠正心衰等。这样对保护残存的肾功能,延缓透析期的到来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氮质血症的治疗包括:减少蛋白质的入量,减少蛋白质的分解,减少肠道有毒物质的吸收,促进毒素的排出等。用西医理论做指导去运用中医药,可以扩大中医的眼界,提高中医的诊断技能,提高中医的临床疗效。

3.中西医理论的有机结合

中西医在理论方面有其一致性,如人体的平衡调节,中医用阴阳理论作解释,认为人体内阴阳平衡,身体就会健康。《黄帝内经》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西医认为环状腺嘌呤单核苷酸与环状鸟嘌呤单核苷酸失去正常的比例人就会生病,调整好这些比例,使之恢复正常,疾病也可以痊愈。

消化溃疡病的发生,中医认为是因为邪盛正虚、正不胜邪所致,邪指的是湿热、气滞、血瘀等;虚指的是脾胃阴虚、脾胃气虚、脾胃阳虚等。西医则认为是因为攻击因子增强,保护因子减弱,保护因子敌不过攻击因子所致。攻击因子指的是幽门螺旋杆菌、胃酸、胃蛋白酶、十二指肠反流液等,保护因子指的是胃肠黏膜的电屏障、胃肠黏膜丰富的血供与强大的再生能力、胃十二指肠黏膜的碳酸氢根-黏液保护系统等。中医的治疗理论是扶正祛邪,西医的治疗理论是增强胃肠内的保护因子,削弱胃肠内的攻击因子。可见中西医在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病理论、治疗原则方面所见略同。当然,要使中西医两套理论更多、更深入地有机结合,需要作长期的努力方可实现。

(二)临床诊断上的中西医结合

1.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断

中医在诊断上着重于整体的、宏观的辨证,西医在诊断上着重于局部的、具体的辨病。宏观辨证与具体辨病各有其优缺点,因此中西医在诊断上最好结合起来,目前最常用的是西医诊断、中医分型。方法是先西医诊断确定疾病的名称,后用中医的辨证方法确定疾病的证型,便于指导治疗,这样可以扬长避短,提高诊断效果。例如,以腹泻为主诉的患者,按西医的检查方法,首先确定为“细菌性痢疾”,然后再按中医的辨证方法确定为“脾虚湿热型”。没有西医这种病名诊断,单纯中医的辨证治疗,有时可能会偏离“抗菌”这一大方向;没有中医的这种证型,有时可能会只顾杀菌,不顾及患者“脾虚”这一体质特点,其医疗效果亦不会令人满意。只有两种诊断方法结合起来才会取得更为完满的医疗效果。

2.以西医或中医为主导的临床诊断

传统中医强调辨证,但是在无证可辨或者无特征性的症状可辨时,往往会得出“无病”的结论,或者在非特异性症状的导向下作出错误的或不太准确的辨证,并且在错误的或不太准确的辨证的导向下作出错误的或不太准确的治疗方案。在这些情况下,可根据西医的诊断方法,按照西医的治疗原则去运用中医药。

(三)治疗上的中西医结合

在制定中西医结合的治疗计划之前,必须深入了解中医、西医对该病、该证各自的医疗办法,比较一下,这些医疗办法各自有什么优缺点,然后根据取长补短的原则选好中西医各自的切入点,达到有机结合、优势互补的目的,避免盲目凑合、混合,以免造成药物资源的浪费、患者经济负担的加重,以及医源性疾病的增加。中西医治疗上的结合,可以从下列4个方面进行。

1.在治疗方法上的中西医结合

中医擅长辨证治疗,西医擅长辨病治疗,两种治疗方法各有特色。辨证治疗从患者的具体证候特点去确定疾病的属性、疾病的部位,从而确定疾病的治疗。辨证治疗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也有其不足之处。例如中医把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增生性关节炎统称为痹证,然后按痹证加以治疗,显然缺乏针对性,如果把化脓性关节炎、骨结核,甚至骨肿瘤也当作痹证加以治疗,不但得不到满意的效果,还会延误病情。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中医辨证治疗的优势,但又不能仅仅满足于辨证治疗这一种方法。发展中医的辨病治疗,要借用西医的理论、方法去运用中医药。例如为提高中药治疗免疫难治病的疗效,我们把历年来中药对免疫影响的实验研究资料收集起来,然后按现代药理的分类法,把影响免疫的中药归纳成非特异性与特异性两大类,在这两大类中再分出免疫增强剂与免疫抑制剂两大类。同时在此前提下分影响免疫器官重量、吞噬细胞功能的中药,影响白介素产生与诱生干扰素的中药,影响补体的中药等,以便于辨病治疗时选药。我们主张在辨证用药基础上选加具有辨病治疗作用的方药去运用中医药,去重组治疗方案,重视中药方剂,重选中成药,以提高疗效。

2.在疾病的不同方面治疗上的中西医结合

一种疾病往往有多个方面的表现,某些方面的治疗,中医可能优于西医,在另一些方面的治疗西医可能优于中医。因此,在处理同一疾病的不同方面时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去选择中医或西医的治疗方法。例如病毒性心肌炎合并严重心衰时,可选用中药苦参、虎杖、射干、淫羊藿等清除病毒,在治疗心律失常、心衰方面选用西药治疗。

3.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治疗上的中西医结合

任何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都有一定的阶段性,不同阶段所表现的主要矛盾各有不同。中西医在疾病不同阶段上的治疗各有所长。因此,有目的地选用中医治疗方法或西医治疗方法确实很有必要。例如,肝硬化腹水,首先要治疗腹水,解除患者痛苦。在利尿消肿方面西医药强于中医药、快于中医药,因而在此阶段以采用西药利水消肿为好;水肿消除后,因为在促进受损肝组织的康复、防止肝脏进一步纤维化方面中医药优于西医药,因此,此阶段宜采用中药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养肝扶脾。运用这种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是很重要的。

4.在中药研究与中药运用方法上的中西医结合

中药研究的方法有中医传统的方法,也有现代西药的研究方法,两种方法均可使用。以继承为目的,当然应该采用传统的研究方法。但若以弘扬、提高为目的的话,则应该借用现代医药的研究方法。中药的研究可以从复方、单方、单体3种途径进行。中医习惯使用复方治病,例如用四君子汤益气健脾,用四物汤补血调经,用清营汤凉血清营,用大承气汤泻实热等。这些古方、名方久用不衰,因此,从复方研究开始应该是当今中药研究的重要途径,但不应该把复方研究当作是唯一的途径。

神农尝百草,不是百草一起尝,而是一味一味地尝出来的,因此药物研究也应该一味一味地进行。这一基础工作做好了,随之而来的是疗效的大提高、大长进。有人应用现代胃肠动力学的方法去研究理气中药,常用的理气中药只有几十种,但常用的理气方剂以及有理气中药的方剂却有几百条、几千条,究竟是从单味药开始研究好还是从复方开始研究好?非常值得商讨。我们把单味理气中药对胃肠动力的影响研究资料收集起来,整理成胃肠动力促进药、胃肠动力抑制药、胃肠动力调节药三大类,然后又将这些中药应用于临床,用以治疗食道失弛缓症、多食症、溃疡病、胃肠功能紊乱、五更泻等,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辨证用药是中医的精华,辨病用药也是中医的精华。中药复方、中药单方、中药单体都是中药,不管是什么形式的中药,能够医好病的就是好药。以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为例,根据不同的菌种选用不同的抗菌药,显然较一般辨证用药的针对性强。据此我们收集有关单味抗菌中药的实验研究资料,并按其抗菌范围、抗菌强度分类归纳成抗菌谱。

在如何选用抗菌中药方面,我们的选药原则是除按西医办法选择抗菌强度大者之外,还按中医的用药精神去选择。对于细菌感染之后表现为热毒炽盛者选择具有清热解毒的抗菌中药,例如黄芩、黄连、黄柏、大黄、栀子、蒲公英等;对于没有热毒表现者则选用木香、广藿香、厚朴、丁香、北刘寄奴、白芷等非寒凉性的抗菌中药,或在一派苦寒抗菌中药中加入木香、广藿香、丁香等芳香健脾中药,以防苦寒败胃;对于身体虚弱者则选用黄芪、当归、女贞子、黄精等一些具有补益作用的抗菌中药。如治疗泌尿系统感染,我们认为可以按中医辨证论治结合辨病治疗,如感染属于气虚用黄芪、党参等,感染属于肾虚用女贞子、黄精等;急性期多为湿热,用黄柏、秦皮、白花蛇舌草等以清利膀胱湿热,既体现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又包含西医的辨病精神。当然,这种方法在目前可能还很不完善,但随着科学发展,不断总结、不断充实,一定会更加完善,最终达到优势互补,全面提高临床疗效。

(刘旭生卢富华包崑张蕾邹川徐大基)

同类推荐
  • 生育调节与流产

    生育调节与流产

    本书结合临床具体情况重点介绍常见的各种避孕方法的适应证、禁忌证、作用机制、使用方法、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避孕失败后早期妊娠的终止方法;自然流产和反复自然流产的病因;官腔镜、腹腔镜在计划生育中的应用。本书内容精练,通俗易懂,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适合广大医务人员、妇幼保健人员、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人员阅读参考。
  • 中医偏方验方治百病

    中医偏方验方治百病

    本书分为九章,内容包括:循环系统疾病偏方验方、内分泌科疾病偏方验方、消化内科疾病偏方验方、泌尿科疾病偏方验方、呼吸科疾病偏方验、神经科疾病偏方验方、皮肤科疾病偏方验方、男科/妇科疾病偏方验方等。
  • 名医用大黄

    名医用大黄

    本书主要介绍了名老中医使用大黄的心得体会,不仪有对大黄传统药效的新认识、新运用,还有许多名老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的,对大黄传统药效的拓展应用,颇多独到发挥,能很好地启迪读者用药思路。
  • 专家诊治肺结核病

    专家诊治肺结核病

    本书不仅有助于病人和家属了解结核病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基本常识,同时也适合于广大结核病防治工作者、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查阅与参考。介绍了肺结核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
  • 高血压(专家答疑系列)

    高血压(专家答疑系列)

    本书就高血压的基础知识、预防、治疗、日常保健以及并发症等内容进行分析,并针对患者提出的具体问题,提供治疗建议和康复方案。
热门推荐
  • DNF之重塑

    DNF之重塑

    恐怖巨口的撕咬,一切从这里开始.......
  • 魔王的傻魔妃

    魔王的傻魔妃

    她前世无尽荣耀但是曾经亲手杀了自己的妹妹,这是她一生的结,最终因结而死,她,蓝家嫡女四小姐,无幻力无精神力无战力的三无小姐,她因她的到来,一生荣耀!场景一:“你个蹄子,还敢跟我抢男人,看我不抽死你!”蓝思雨一脸恐慌的向后退左手在身后摸起一块石头看似不经意的一扔却砸到了女子的脸上顿时鲜血直流,蓝思雨心笑到,想抽我,你先毁容吧!场景二:"思雨,我是真心爱你的,跟我走吧,"蓝思雨歪着脑袋,你有无锡幻力高吗?你有小杨子战力高吗?你有迁徙要美吗?你有......"男子泪盾
  • 我生命中的那些人物

    我生命中的那些人物

    本书为宗璞在不同时期发表的散文随笔的集合,共45篇。分为“岁时风物”“山河入梦来”“我生活过的地方”“我生命中的那些人物”“一只小蚂蚁的敬礼”五个部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贵族学校的双面公主

    贵族学校的双面公主

    贵族学校的她拥有双面的性格,活泼开朗如公主,冷酷优雅如恶魔。 她又是傀儡师,月光下栩栩如生的完美木偶是她一生的追求。她赋予他们生命与灵魂,于是便有了那一根银线牵连的羁绊。她的梦想,是成为四大神兽之一朱雀的召唤者,拥有通灵的法力。她是贵族中的贵族,却为了寻找木偶的模特,扮做平民家庭的特优生,进入了贵族学校。 这样一个女孩,会有怎样的离奇命运?
  • 超神怪传

    超神怪传

    蛮族少年盖云本是一个武学奇才,但因家族纷争遭人毒害,一身修为跌落被逐出家族,后幸得神剑相助得知自己是万古难得一见的体质拥有了超越神灵的力量,从此一飞冲天。热血澎湃的战斗,激情与欲望的交织,盖云追寻着超神之力的由来,慢慢揭开了一个被尘封了无尽岁月的神话传奇。
  • 仙侠之颠覆世界

    仙侠之颠覆世界

    这是一个精心重构的仙侠世界,一个有着许多不同的仙侠世界。这里存在着与电脑类似的衍脑,这里还有仙域网,在资深互联网从业者陈霄看来,这里存在着太多的商机,简直就是一片沃土。陈霄还带来了一件永恒混沌至宝,名为混沌聚宝莲花,可以凝练无数小说世界的强悍法宝,助他一飞冲天!陈霄将会在此开启怎样的牛逼人生,连他自己都太清楚。……不一样的仙侠世界,不一样的颠覆人生!书友群号:241933864,欢迎大家进群扯皮。
  • 绝世保镖

    绝世保镖

    男儿当自强,是男人,就要活出个人模狗样,混他个风生水起!张子明,他要用一腔热情和两只铁拳,打下一片娇美江山……
  • 怪物猎人OL传说之路

    怪物猎人OL传说之路

    二十年前,黑翼闪耀,原本远离人类世界的黑龙再次出现在人类的视野之中面对危及人类存亡的危机,“山岚”罗登、“龙瞳”西撒,召回曾经的好友扎巴顿,以及一位闪耀在梅杰波尔坦的猎人————重组龙魇之四。那一战,惊天动地。硝烟过后,人们惊讶的发现,在绝望之中给予人们无限希望的新龙魇之四,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一代传说的逝去,又一代传说的兴起新设读者群:475344044欢迎大家加入~
  • 初冬,分手季

    初冬,分手季

    工作之余,敲两行文字,想一个场景,自娱自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