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导孩子金钱观念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开销不断增加,父母要如何为孩子储蓄未来?与其单单靠父母的辛苦劳作、省吃俭用,还不如从小就培养孩子拥有一些投资理财知识,因为许多观念及行为的建立往往是从小扎根的,这部分家庭教育相当重要。
①理财观念应从小培养
现代父母生小孩多半是“只生一个”,再加上工作忙碌,祖父母等长辈又视如珍宝,对于小朋友的要求常常是有求必应。等到小朋友开始需要零用钱时,也都给得很大方,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支配金钱往往比较随意,踏入社会后虽然开始体会到赚钱不容易,但长久下来所累积的习惯却很难根除,能够收支平衡已属不易,更别说投资理财的计划,严重一点的可能还会使用信用卡进行消费,利滚利的结果让负债越堆越高!想要让子女步入社会后能有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做父母的千万不能掉以轻心,除了言教之外,身教更重要,只要能把握适合的时机进行教育,等到子女开始工作后就能比较好地规划收支并付诸行动。
②言传身教才容易成功
该怎么让小朋友建立正确的金钱观及理财观?
让小朋友对数字产生概念,例如在带着小朋友去市场买东西时,可以让他帮忙付钱及找钱,一方面增加与人接触的经验,一方面也可对金钱有实际的认识。
在零用钱的部分,要让他知道这笔钱的金额是固定的,花光就没有了,并养成记账的习惯,如果每个月的零用钱常常透支的话,父母一定要以共同讨论的方式研究有没有更好的使用方法,帮助他建立规划金钱的观念,不要一味斥责。
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父母自己花钱都没有规划,也很难说服子女听话。相反地,如果父母或是家庭里就常常以投资理财作为聊天话题,小朋友在耳濡目染的情况下也会对投资理财产生兴趣。此外,很多父母会以每月定期定额方式投资基金,来帮子女准备教育基金,亦可以让子女了解投资的状况,增加子女对于这些基金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兴趣及建立正确的理财观念。
投资理财的观念会随时代演进而有所不同,例如过去利率水准高,很多人都是以定存为主,但现在利率偏低,存款就不适合作为主要的投资工具。如果长大后发现自己家庭所给予的理财观念可能跟不上时代,可以靠自我学习来充实新知识,培养属于自己的投资理财观。
③教孩子理财的三原则
在教孩子理财时,父母往往会出现一些盲点,使教导的过程中出现反效果,因此有三项原则是父母们要谨记的:
原则1让孩子真正拥有钱
在许多人的成长记忆中,父母都会支付零用钱,逢年过节也会从长辈手中拿到不少的红包,可是父母通常都会将孩子好不容易存下的零用钱或是长辈送的红包,用“爸妈替你存下来”的借口,全数收回去,这反而会造成孩子一拿到钱就赶快花掉的坏习惯,因为他们多会认为,存下来只会被大人“没收”。
原则2给建议但支配权交给孩子
大卫·欧文在其《我家老爸是银行》一书中点出,多数父母即使让孩子拥有存款,却完全不给他们支配权,往往是孩子要买什么,父母认为不必要,便极力阻止,徒然留下不好的沟通经验,倒不如给意见由孩子自行评估。他以儿子想换新脚踏车为例,他们不赞同但也不阻止,只是分析原本的脚踏车仍新且堪用,而想购新脚踏车除外形炫之外,并没有特别好用的功能,但价格高出很多,可能花掉他所有的存款,分析后决定权还是在孩子,终于让儿子不再坚持。
原则3让孩子花自己的钱
孩子开始有零用钱之后,就要让他学习如何花自己的钱,这样才会懂得珍惜金钱。可以和孩子协商,如果是学费、教材费用或是全家一起的花费,就由父母出钱,但如果是自己想买的玩具、出游时的纪念品、朋友的生日礼物等,则要让他们自己付钱,因为人性都是一样,一旦是别人付账,就容易形成乱花、浪费的情况。
只要父母给予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引导他们采用合理的理财方式,加上秉持上述这些原则,不要以自己的立场去干涉孩子的理财细节,那么孩子便可以从中学习到一辈子受用的金钱价值观。
④教孩子理财的四秘诀
秘诀1为孩子开立银行账户
不妨带孩子一起到银行去开设一个属于他的存款账户,且最好让孩子保管自己的存款簿,如果不放心,也要清楚地让孩子知道你将存款簿放在哪里。有了这个账户后,不管存钱或是领钱,最好都让孩子全程参与,借此使其明白银行的功能,并教孩子看懂存款账簿,让他了解账簿里的钱愈多,那么利息就会愈来愈多。
秘诀2借钱给孩子,培养贷款观念
孩子有时候想购买的物品的价格和自己存的钱有很大的落差,这时候,除了要孩子调整目标之外,其实还可以适度地“借钱”给孩子,让他有借钱、还钱并支付利息的观念。
不过,一定要先让孩子提出还款的方案后,才能借出,并且要彻底执行,避免孩子耍赖。另外,孩子也可以向兄弟姊妹借款,这时父母最好当仲裁人,让其约定如何还款、何时还清等,最好可以白纸黑字记录下来,使孩子了解到借、还钱的重要性,培养其责任感。
秘诀3从游戏中体认,善于理财才能致富
其实,市场上常见的“大富翁游戏”算是入门的理财学习法,有买卖、投资行为,而机会、运气的设置,更是让参与游戏的人可以体会到,人生有许多不能预期的变数和风险,所以必须要有适度的规划,否则有可能面临负债累累甚至破产的情况。
秘诀4从生活中找投资标的
市场上有许多人提倡为孩子开户投资基金,甚至是购买股票,但是却忽略了让孩子参与,所以首先要让孩子认识所投资的企业,可尽量选择孩子熟悉的公司股票,这些品牌都出现在孩子周边,他们并不陌生,进而可以陪孩子一起注意所投资公司的相关营运消息,借此让他们知道,哪些讯息会促使其股票涨价或跌价,以及对所投资的钱会有何影响等,在潜移默化中,孩子自然就掌握一些投资原则。
(2)如何管理孩子的零花钱
每到临近新年和春节的时候,大人就会忧心忡忡地开始讨论压岁钱、零花钱。国外父母对此似乎并无担忧,让我们一起来借鉴一下:
①日本:用金钱传递“魔力”
日本的山本教授认为,孩子的零花钱作为一种文化中介工具,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孩子们通过使用零花钱来创造自己的生活。
在日本,父母对孩子零花钱的控制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定期给孩子一定数量的零花钱,让孩子自己安排开销。第二种是根据孩子的要求或愿望来给孩子零花钱,每一次和孩子协调或者控制孩子的要求。
对于成人来说,如何给零花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例如为什么给、给多少、用什么频率给和如何来检查孩子对零花钱的使用,对于父母来讲都很关键。对于孩子来说,能否获得零花钱,还决定于他们父母的意愿。换句话说,零花钱不仅仅是孩子们实现自己愿望的工具,而且也是用来调和他们的意愿和父母意愿的中介工具。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的人格也发生了变化或者重塑。
父母对孩子零花钱的控制有两种方式。
定期给孩子一定数量的零花钱,让孩子自己安排开销。
根据孩子的要求或愿望来给孩子零花钱,每一次和孩子协调或者控制孩子的要求。
山本发现,在不同的社会这些方式可能有不同的含义。举例来说,在日本,后一种方式就意味着对孩子的强力控制,它否定孩子的独立性。而居住在中国吉林省延边市的朝鲜族人,认为后一种方式培养了孩子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有利于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也就是说,对于日本人,他们认为成人必须对自己的愿望有自我控制的能力。相反,对于朝鲜族人来说,成人必须具有对自己和他人愿望的调节能力,随时都要考虑他人的情况。这种差异反映了在每一种文化背景下人际关系结构的不同。
在零花钱使用方面也存在两种同伴关系。第一种是AA制,第二种是一些人为另一些人付钱。
在日本,人们认为前者对于朋友来说是更好的。在中国、韩国和越南,人们似乎有觉得后者更好的倾向。但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即使日本的小学生,如果消费不高的话,他们有时候也会“请客”,尽管这种行为方式在日本看来并不怎么好。相反,在韩国有不少的学生却只为自己付钱,尽管整个社会环境都认为为朋友付钱是一种很好的行为。换句话说,有可能两种社会环境下实际行为的差异并没有观念上的差异那么明显。
②美国:从零花钱学理财
教孩子使用零花钱是让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做出消费决定的一种重要教育手段。父母尽可能将孩子的零花钱数量控制在与他的同伴大致相当的水平上。至于零花钱的使用,则由孩子全权负责,父母不直接干预。但孩子因使用不当而犯错时,父母不轻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因为只有如此,孩子才能懂得过度消费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学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
教会孩子如何存钱。通过减少送给孩子昂贵物品的方法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向孩子解释:如果将来想拥有更有价值的东西,他们就不得不在当前放弃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存钱的习惯会使孩子更珍视自己劳动所得。
为了帮助孩子为未来生活做好准备,一些美国家庭还让青少年为自己的电话费和车费以及一部分家庭开支付账。孩子成熟后,父母常会翻开账本,告诉他家中的钱是怎么花的,以帮助孩子了解如何掌管家庭的“财政”。
③新加坡:倡导储蓄
“节俭和储蓄是美德”,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在新加坡大人孩子中始终牢固不变。从银行存款额看,新加坡全国中小学生1992年参加储蓄的百分比超过53%,平均每名学生大约有1144新元存款。新加坡的学生如此会存钱,在于社会与家庭、学校的合力引导。教育部、邮政储蓄和银行每年都开展全国性的校际储蓄运动。在这种环境下,许多孩子都成了储蓄迷,他们为了防止自己花钱大手大脚,连提款卡也不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