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的暑期怎么过
暑期还没过完,不少孩子已在盼早点开学了。一些孩子抱怨说:“暑假不开心,还是读书开心,因为读书时,同学之间可以一起玩。”缺少玩耍的同伴,是造成他们暑期郁闷的主要原因。
①整天面对电脑、电视、作业,许多孩子把这称为三个“管家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对“管家婆”的态度显得越来越不耐烦。某小学五年级的一个男孩,家里居住条件不错,暑假一放假,用他的比喻说,就被爸妈“软禁”了起来,在完成暑假作业后,可以看电视、玩电脑,就是不许出门。他说:“爸爸妈妈当然是希望我暑期太平点,但让我整天做完了作业,看电视,看腻了玩电脑,不让我去找同伴玩,可真有点受不了。”
②高层住宅,邻里之间不相往来,给孩子找玩伴带来了困难。暑期中不少孩子只好以打电话和上网聊天作为间接与同伴玩耍的“主阵地”,“我一人在家不开心,就一直与同学打电话,一下午轮流打下来,心情稍稍好一点”,一名学生这样说。而一名小学五年级的女孩,索性每天下午抽出时间用来上网,与要好的同学聊天,她说:“这是我最愿意做的‘功课’,不能天天与同学见面,我就用上网的办法。”
③虽然上学时有比较多的作业,但不少孩子更愿意选择上学,因为他们感到生活中缺少不了同伴。所以说人的交往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需求。孩子同样也有正当的交往需求。这种需求,在孩子上学时满足起来并不困难。而当他们一放假,昔日“得来全不费功夫”的需求满足就成了问题。暑期往往是孩子缺少同伴交往而产生寂寞和空虚情绪的“高发期”,处理不好,有可能使孩子对学习产生厌烦,对生活失去信心。
对此,我们建议,应当让孩子有计划、有安排地走出家门,参加社区活动,与同学保持交往,与社会保持接触。要改变把电视、电脑作为暑期孩子的“玩伴”的简单做法,多提供孩子与同伴、亲戚来往的机会,以满足孩子正常的交往需求。
(1)让孩子走出家门
孩子在休闲娱乐的时候,喜欢跟同龄伙伴在一起。这是儿童对友谊需要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社会性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友谊是和亲近的同伴建立一种特殊而稳定的亲密关系。在建立关系的过程中,他们之间相互学习交往、合作和自我控制的能力,为以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这一点,有的家长没能充分认识到,总是以安全、卫生之类的理由不让孩子踏出家门,也不让孩子将同伴带进家里来。为什么孩子们总喜欢上公园、动物园、游乐园等场所去玩呢?这固然是因为那里有许多他们感兴趣的东西,更为重要的是那里有许多同龄人,尽管彼此之间并不认识,但是作为其中的一分子,他们有一种群体的归属感,不会感到孤独。
因此,请让你的孩子走出家门吧!
①暑假是孩子们进行自我调节、放松的休整期。孩子们不仅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到处旅游增长见识,还可以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丰富自己的阅历。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孩子却因为自身性格和家庭的原因成为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导致他们不喜欢户外活动,更不喜欢与人交往。
暑假期间孩子不出门、出门少的情况在不少家庭都存在。放暑假了,许多双职工父母没时间带孩子,为了安全起见,只好把孩子往屋子里一锁了事。殊不知,如此对待孩子的方式,很容易造成孩子与社会的脱节,与人交往能力差。久而久之,还会对孩子的性格有消极的影响。
②正值暑假,家长面对“足不出户”的孩子该如何做呢?父母不妨利用开学前的一段时间,积极鼓励孩子走出家门,与人交往。
家长可以利用暑假这段时间帮孩子制定出合理的活动计划,使孩子走出家庭范围这个小圈子。比如,邀请孩子的同学来家里玩,给孩子足够的交流空间;与孩子结伴参加户外或者集体活动,例如旅游、参加夏令营等等,在这个过程中使孩子结交更多新伙伴;让过于腼腆、害羞、不善于表达的孩子参加语言、形体训练班,从而使孩子在与人交谈的过程中也能信心百倍。
家长要注意在培养孩子与外界交流的过程中,时刻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比如孩子主动叫邻居的叔叔、阿姨时,家长就可以用“看,我的孩子多懂事”或者“我的孩子真有礼貌”等话语去鼓励他们,使孩子敢于去面对外人、表达自己。但是家长们要谨记,说这些话时一定要真诚,虚假的表扬只会适得其反,让孩子们产生更大的抵触和逆反心理,这样不仅不利于孩子们与外界的交流,反而使性格孤僻、内向的孩子们变得越来越不好意思。
此外,家长们还可以在休息的时候,邀请自己的朋友或同事来自己家玩,或者带着孩子到朋友家做客,这样会使孩子在无意中体会到原来自己的爸爸、妈妈是这样与朋友相处的。孩子便会模仿自己父母与朋友的相处交流方式建立并维护自己的朋友圈。
③大多数人只习惯在自己家里生活,最多在自己家附近转悠,而忽略了更多的人生驿站。他们是现代社会中的井底之蛙,封杀了自己发展的机会。
你应该到家之外的世界看一看,看看世界上还有些什么人,他们和你有哪些不同?古人也教导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他们在强调阅历的重要,没有丰富切实的人生感受,读再多的书也没有用,也不可能真正参透其中的道理。中国古代大史学家司马迁,年轻时就游历甚广,这为他后来的《史记》创作既提供了很多第一手的资料,又为他真切地感知人生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走出家门之后,你一下子就会发现,世界确实很大,很精彩,很富有,可是它们都是别人的。在家中,你是妈妈的掌上明珠,在这个世界里,你是什么,谁也不会把你当回事。当你对世界初次接触的那种新奇感消失后,你会发现很多让你很沮丧的事情。离开了你熟悉的环境,你一下变得很孤单、陌生、无助,找一个吃饭、睡觉的地方也很不容易,又费钱,又不舒服,完全不符合你的习惯。甚至连买一张车票这种很琐碎的事情,你也无能为力。至于那些偶发事件,更是让你恼火。身处在这个世界中,你实实在在感到你是一个外地人,口音不同,没有亲人。古人说:“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此时的你是最有体会。但这个世界也并非全坏,虽然它充满了凶险,但也充满了机遇。
到大世界转了一圈又回到家中,你才发现你真正长大了,眼界开阔了,心胸更大了,对他人或事物的理解有些接近人情了。只是你的心思多了,肩上的担子开始重了。回想起在外面的见闻,那些磨难,那些沮丧,那些繁琐的事情,以及那些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它们让你明白了世界的繁复和人生的艰辛。自己独立面对世界,你才有了独立做人的机会。那些“风雨”和“世面”,磨砺了你人生的经验,你生命中最宝贵的独立品性出现了。
知道了大世界的存在,有了大世界的感觉,在大世界中生存,这才是孩子人生的真正开始。没有能力时,你的孩子只是世界的一个旁观者,他得到的只是冷遇、挫折和被牺牲。当他有了足够的能力后,他将是世界的支配者,世界将献给你鲜花、微笑和更大的自由。这时,对他已不仅仅是一个看世界的问题,而是如何分享世界的博大、丰富、资源、文明和机会。让你的孩子现在走出家门,仅仅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