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面发展的意义
①现在许多家长不惜花费大量精力和钱财对孩子进行智力投资,过于偏重对孩子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技能技巧训练的风气愈来愈盛。他们热衷于为孩子做早期定向,描绘设计各式各样的“理想蓝图”,完全无视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强迫孩子接受成人的主观臆想。这样做的结果,无疑会给孩子的全面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早期教育不仅仅是智力和技能的培养,还是性格、情感、意志、道德的教育。孩子总会长大成人,而作为一个社会性的人,不仅要具备聪慧的才能和智力,更重要的是具备完整的、高尚的人格。如果说一个孩子不懂得如何尊重别人的情感,去爱别人,不懂得如何珍惜、爱护别人的劳动果实,不懂得如何去和别人友好、和善地相处,不懂得这个世界上除了他的存在,他的权力外,还有别人的权力,那么,在日后越来越注重人们的协作关系的社会中,他又如何学会生存呢?
不同智力的人是呈“纺槌”状分布,天才、神童毕竟是少数,如果人人都是天才和神童,那天才就不称其为天才,神童也就不称其为神童,天才、神童应该在各方面都成为人们之首,如果他连普通人应有的素质和人格也不具备,也就无所谓天才、神童。社会的大部分总是由那些普通人所组成,但这并不意味着普通人就等同于庸人。家长的人才观不能是狭窄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音乐家、画家、文学家是人才,那些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普通劳动者同样也是人才。
如果因为片面追求智能的开发而忽视了社会性和情感的发展,那么在以后几十年的社会中,普通人群便会由那些人格不全、唯我独尊的畸形之人所充斥,那时还有什么高度的社会文明和科技发展可言呢?
作为父母应该时刻不要忘记要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
②现在的年轻父母有了文化的装备,也是迫于竞争的压力,知道了孩子不仅身体上要健康,在智力上更是不能落后。所以各种智力玩具、各种智力食品是宁可自己省点也要让孩子满足。以后更是用各种辅导班、特长班、培训班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
更进一步,父母也知道孩子还要在社会交往方面发展,不然以后吃不开,很难在社会上出人头地,所以让孩子从几个月大就上亲子园,然后尽可能地让孩子上幼儿园,有条件的话上好一点的幼儿园。如果自己的孩子活泼外向,有很好的人缘,那父母就特别高兴和自豪,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孩子将来在社会上驰骋的英俊模样。
那么现在的孩子经过了这样的武装,在社会上是不是就全备了呢?就会有一个灿烂的生活状态呢?我们很希望是这样,父母这样打拼还不能保证孩子的前途吗?
虽然很残酷,但是我们要勇于面对。这样的装备不能保证我们的孩子的前途一片平坦,肯定还缺了什么?
(2)家长该怎样教育孩子?
①家长怎样教育孩子?是我们做家长的最多的话题,也是一件比较棘手的事。
一个孩子教育得好与坏,不仅表现在学习上,首先应该在思想上,因为孩子将来要融入到我们的社会中。孩子从小就应有一个宽广的胸怀,多为集体和他人着想,和同学相处不能斤斤计较,也就会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上,尤其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还是应该多督促和适当做一些辅导,而到了高年级,则应该培养孩子的自学和处理能力,比如写作文,刚开始孩子就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这时家长就应该做一些辅导,但以后就必须靠他自己多看书、多观察、多思考,只有增加了积累,才能写出好文章。又如学习数学,很多家长都觉得参加奥数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一开始家长是要花一些精力的,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能锻炼孩子解决难题的毅力。这样的话,你会发现孩子学习数学会比较轻松的。在孩子的性格培养上,让孩子超越自我是比较重要的,教育孩子,贵在引导,并不一定要手把手的教,应该授之于渔。这样教育的孩子必将走出自己亮丽人生。
父母教育孩子中的困惑、方法,都是为了加强对孩子的教育,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
在道德方面,要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尊重老师和同学,要培养学生关心班级、关心集体、关心学校的思想。建议学生尊重老师的同时,老师也应当尊重学生,鼓励并帮助学生从小事做起,关爱他人,把全班每一个同学都融入班级的集体、学校的集体、社会的集体当中去。老师要经常和学生沟通思想。并且在学生出现缺点进行批评教育的同时,也应当充分听取学生的陈述和申辩。
在学习方面,要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要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主动能力,要给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老师要寻找、发现学生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做准备,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针对个别同学因材施教。
在体育方面,要从思想上调动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引导其参加体育活动,要把体育课办得有声有色,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使每个学生都喜欢上体育课。这样既全面地锻炼了身体,又增长了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充分的精力去投入学习。
在品德方面,要注重培养善良、正直、诚实、勇敢的品质,鼓励他们孝敬长辈、帮助同学,做洗碗扫地、择菜等家务劳动,凡是学校组织公益活动或班级、同学需要支持,家长都要一律要求他全力以赴。并且要求他不说假话,勇于认错,不管多大的错误,家长都要给他讲明道理,绝不打骂。
在物质方面,应该让孩子适当地吃一些苦,适当地限制一些物质上的需求,有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生活的艰辛。鼓励孩子每天至少做一件家务,晚上自觉练哑铃、俯卧撑等,高档玩具、豪华衣物一概不买。到最后,孩子也会对商场里的奢华物品一律心态淡然,同时养成了不吃零食、不喝碳酸饮料的好习惯,一日三餐便格外香甜了。
②培养孩子爱劳动是早期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孩子全面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让孩子从小就“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这样能增强他们动手做事、克服困难的能力和信心,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还应培养他们为大家做事的良好意识,这样可以促使孩子骨骼、肌肉、神经系统及各部分器官都得到锻炼,同时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所以,要利用幼儿期这个人类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他们进行早期劳动教育,让他们在轻松愉快、多种多样的劳动中获得全面发展。
那么,家长怎样培养孩子爱劳动呢?
培养孩子劳动的兴趣。根据孩子好动、好模仿的特点,培养劳动观念。他们常常喜欢帮爸爸妈妈做一些小事,在得到表扬后显得异常兴奋,家长应加以鼓励,使孩子感到自己做得对,高兴地坚持下去,由无意识的模仿动作变成有意识的自觉行为。孩子还常会一面伸手一面说“我来”,要自己吃饭、洗手、穿衣服……这又是进行爱劳动教育的好机会。家长一定要耐心鼓励和帮助孩子独立做这些事,切莫为图省事而包办。
让孩子量力而行。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为他们安排力所能及的劳动内容和时间。如让三四岁的孩子学会照料自己的生活,自己吃饭、漱口、洗脸、穿脱衣服等,让五六岁的孩子学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如擦桌椅、扫地、洗手帕等,让七八岁的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公益劳动,如打扫环境卫生等等。孩子劳动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在20分钟以内。
教会孩子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孩子开始学习劳动时,家长必须言传身教,一步步给孩子做示范,手把手地教,以后再逐步让他自己干。并要注意安全、卫生,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经常鼓励和表扬。对孩子的劳动成果,家长应及时地表扬和鼓励,还要鼓励孩子不怕困难,敢于实践,动脑筋想办法,使劳动进行得又快又好。
孩子的劳动与成人不同,不应以他们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为目的,而是为了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③如何指导孩子参加家务劳动?
家长要有正确的态度
家长要支持、鼓励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正确认识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不是为了减轻成人的劳动,而是为了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责任感、义务感、独立性、自信心等良好品质。
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去干,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做。当然,成人要给以具体指导、帮助,督促孩子按时把事情做好,千万不可包办。
要提高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兴趣
孩子年龄小,劳动目的性不强,往往把劳动与游戏相混淆。家长可通过游戏来提高孩子劳动的兴趣。如家长可跟孩子比赛谁擦桌子干净,谁洗手帕溅在地上的水少等等。另外,劳动内容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能太复杂,以自我服务为主,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会使孩子过度疲劳,影响劳动效果,甚至产生厌恶劳动的情绪。
家务劳动要有具体的分工
家庭成员对家务劳动要进行具体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还应提倡协作。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自己干,家长的事帮着干。
适时地进行表扬
当孩子认真地做完一件家务事,要及时地给予肯定,最好的方法是让全家人一起欣赏孩子的劳动成果,使他产生自豪感,或亲切的拥抱,夸一声“真能干”。千万不要用金钱或物质刺激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