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294400000006

第6章 鉴汉史纵论国策

一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刘禹锡与同曹士人往来更加密切,相互之间迎来送往,评书论文,常常通宵达旦,意兴方阑。在与天下英才的交往中,禹锡的诗力一日千里,征服了无数友人,他的声望日益显达,到了贞元十一年(795)吏部拔萃科开考之时,几乎每一个长安人都相信,刘禹锡是否中选,就是评价这次考试是否公正的标尺。

而刘禹锡果然不负众望,在竞争激烈的吏部拔萃科中技压群雄,射得高策,第三次在含元殿上接受皇帝的召见。从皇宫出来,刘禹锡望着熙熙攘攘的大街,一股前所未有的自信充盈着他的身体。

依照唐时习俗,集进士、博学鸿词和吏部拔萃三科于一身者,加官晋爵尤其容易。而此时,权德舆已任起居舍人,兼知制诰,权位益重,因而刘禹锡中吏部拔萃科后,如其父刘绪所期望的一样,禹锡得授太子校书一职,入东宫为官。少年得志的兴奋,是任何冷静沉着的教导都无法遏制的。

刘禹锡得入东宫为太子校书,其中亦有王叔文的一番努力。两年来,因柳宗元的不断推赞,王叔文对刘禹锡的了解日益加深,他越来越确信,刘禹锡是他宏伟的政治蓝图上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他更加深信,他也是刘禹锡实现人生理想所梦寐以求的登天之梯。眼见科考事毕,新授官员纷纷向所属衙门报到,王叔文认为,正式与刘禹锡见面的时机,就要成熟了。

太子校书是东宫属官,负责校勘崇文馆书籍。此职看似清闲散漫,其实不然。古时典籍保存不易,需人工校勘、刻印、保存,往往易遭篡改。太子校书在所献书籍中若加入个人观点,则可直接影响到太子的思想,进而有可能影响到国家未来的方向。在信息保存与传播只能依赖书本的时代中,“校书”可谓是掌握着文明传承命脉的要职。

初得官职的刘禹锡并未想到那么多,他所看中的,是崇文馆里收藏的大量书籍,其中许多乃是外界无缘得见的善本、孤本,这可以进一步丰富他的学识。归省埇桥时父亲的教诲,禹锡始终记在心中。进入崇文馆履职之后,禹锡每日泡在书海里,从无数先人的智慧结晶中,一步一步地学习盐铁转运之法、学习行军布阵之术。

刘禹锡的一举一动,自然瞒不过王叔文的眼睛。王叔文见刘禹锡能很快从登第授官的喜悦中超然脱身,一心投入新的学习中,终于下定了决心,于是命柳宗元引刘禹锡往家中相见。

柳宗元欣然领命。宗元对王叔文推崇备至,又与刘禹锡为知己之交,早已期待与禹锡分享更远大的理想、更光荣的使命。

在王叔文府门前,刘、柳二人正要敲门,不防门内有人出来,乃是与自己同登吏部拔萃科而次第优于自己的韩泰。韩泰才干卓著,久已闻名,中拔萃科后,授官高于禹锡,是令禹锡敬佩之人。偶然相遇之间,三人相互问候一番,旋又告辞。刘禹锡一面同柳宗元进府,一面议论:“当今太子一向低调无争,王叔文为太子侍读,某未尝见之。今日到府,却见今年拔萃科之佼佼者亦在访问之列,莫非叔文府中果然别有洞天?”

柳宗元笑而不语,引禹锡径往后堂去。王叔文方与韩泰一番纵论,正在清洗茶具,见刘、柳二人进来,热情招呼:“原来是梦得和子厚到了!今日王某府中贵客盈门,真是令人喜不自胜!”

刘禹锡与王叔文同为东宫属官,而王叔文官秩较高,禹锡初见,以下僚拜谒上官之礼拜之。王叔文哈哈大笑,放下手中茶杯,谓禹锡道:“曾闻中书权舍人夸赞梦得少有万石之训,今日一见名不虚传。不过这里是王某私邸,并非庙堂,梦得与子厚来此均是贵客,当怡然自得,何须繁文缛节?”

禹锡看柳宗元,见宗元自取了茶杯放在面前,王叔文悠然地为宗元沏满一杯,于是放下心来,亦取茶杯,只是捧在手中,接茶之际,细观王叔文。王叔文乃越州山阴人,有一副典型的江南眉眼,令禹锡不免想起少时家乡之人,因而心生几许亲切。虽然王叔文在长安生活多年,但沉稳舒缓的官话中,仍不免夹杂着一些乡音土语,听来幽默有趣。再看王叔文与柳宗元,二人身份有天壤之别,却相待如家人一般,可见其人雅有海量,不以常理约束于人,称得上是京城官场上的一个异类。

王叔文一面沏茶,一面慢悠悠地问:“梦得初到崇文馆,不知有何感触?”

刘禹锡一时不知王叔文所指,只得答道:“下官履新未久,近来正在粗览馆中藏书,以备勘校。”

“嗯。”王叔文不置可否,从书柜中取出一本《后汉书》。禹锡把眼张望,那本《后汉书》虽然十分陈旧,但保存得很好,书里工整地夹着许多书签。叔文翻开书,禹锡瞥见书中空白之处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批注。

叔文将书放在禹锡面前,禹锡一看,乃是《后汉书.灵帝纪》。禹锡心中一震,似乎明白了王叔文的用意,于是试探道:“我朝素有以汉言唐之习俗,虽不知起于何时何人,然下官尝读史书,惊觉我朝运数果真与汉朝有相似之处。两朝之始均有盛世,之后略有波折,继而再逢中兴圣主,不过……”

刘禹锡故作停顿,观望王叔文的态度。王叔文目光黯淡,眉头微皱,面露凝重之色。禹锡不敢再说,却听柳宗元道:“侍读面前,梦得但说无妨!”

刘禹锡清了清嗓子,把声音降低了三分,接道:“不过东汉自桓、灵二帝起,外戚、宦官相继干政,天下沸腾,两次党锢之祸压制了士林清流,黄巾之乱严重动摇了国本,平叛战争却造成了更危险的军阀割据之局面,最终导致了汉王朝的灭亡。”

柳宗元怅然接道:“昔日以汉寓唐者,不知是否也同时预言了大唐的未来?诸葛武侯作《出师表》,言刘备每每‘叹息痛恨于桓、灵’,谁知后人之论本朝,又将痛恨叹息于何人哉?”

刘禹锡赶紧摆手制止,王叔文并不以为意,反而问禹锡:“昔太宗之评郑国公时,语:‘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试以汉史为鉴,梦得以为以大唐今日之运势,比桓、灵之时如何?”

“这……”禹锡面有窘色,低头喝茶。其实禹锡心中已有答案,但毕竟第一次见王叔文,而王叔文与太子——未来的皇帝关系密切,虽然有柳宗元居间,可禹锡想起父亲的教诲,在这些敏感的朝政问题上,一个年轻人还是谨言慎行,是为上策。

见刘禹锡不敢再多言,王叔文并不勉强,又为禹锡添上茶,自言道:“梦得少年成名,珍惜羽翼,殊可理解。那就由在下来为梦得、子厚评说一番吧!”

刘禹锡暗窥柳宗元,见柳宗元兴致勃勃,毫无惧色,心中更对王叔文另眼相看,于是也更想听听王叔文对时局的见解。

“宦官干政,地方割据,是汉末与今世的相似之处。以某观看,当今天下虽然皇权安稳,地方藩镇逆少顺多,看似强东汉末年百倍,但细思量之,桓、灵、献三帝时,虽有宦官干政,但宦官并无掌握兵权,且与外戚、士林形成制约,若非地方诸侯坐大不可收拾,汉祚仍有回天之机。但是,你们看看今日的朝廷,却要凶险得多。如今,宦官坐拥禁军,又向各地派出监军、观军容使,控制地方军队,满朝文武均受钳制,不得与其争。地方藩镇为求自保,争相向宦官贿赂,形成内外勾结之势。而朝中百官,皆墙头匍草,不可倚靠。以此观之,今日朝局之凶险,甚于汉末百倍!”

刘禹锡问道:“请问侍读,既然宦官掌握兵权,又与藩镇有所勾连,为何他们不联手起事,谋求自立呢?”

“问得好!”王叔文提高了声音,“宦官与藩镇之所以尚未有大的动作,其原因无外乎有三:一、朝廷气数未尽,内外仍有一批仁人志士令他们忌惮;二、宦官虽然权势熏天,然毕竟为阉人,于理于礼均不宜执掌庙堂,想要保有富贵,最好的办法就是拥立皇帝,假皇权以谋私利;三、无论宦官还是藩镇,他们都还远远没有达到内部统一的境地,他们有分歧、有党派,这种内耗其实是制约他们不能进一步动摇皇权根基的最主要原因。”

柳宗元倒吸一口凉气:“这么说来,我大唐王朝的命脉之所以能延续下来,并不是因为自身的坚强,而是因为祸乱者的内斗?”

禹锡忍不住插话:“子厚所言差矣!所谓斗争,强弱攻守皆无常态,可以相互转化。既然宦官与藩镇不能合力谋逆,这便是朝廷发奋自强、图谋中兴的良机。”

王叔文大笑,巴掌重重地拍在刘禹锡肩上:“梦得果然耳聪目明,心思敏捷!天下时局虽号称纷乱,但在明眼人看来,其实不过一解绳之戏。我看梦得胸中应该已有主张了吧?”

柳宗元在旁鼓励道:“梦得切勿有所保留!侍读韬光养晦十余载,坚持不辍地向太子讲述民间疾苦,研习治国方略,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扭转乾坤。奈何天意难测,太子久居少阳院,只在天子寝殿近侧,少与外人接触。尽管太子已小心翼翼,然东宫之位几为舒王李谊所夺。天下人多势利之辈,见此情形,更有意疏远,另谋拥立之功。但是,虽然太子人寡力薄,幸有王侍读十多年来遍察百官,细考众僚,仍得一批精明强干之臣聚拢太子麾下,图议大计。梦得为我朝百年难得之奇才,若果然有治国安邦之良策,还请畅所欲言!”

王叔文从书案上拿起一笺诗稿,深情诵道:“‘高山固无限,如此方为岳。丈夫无特达,虽贵犹碌碌!’梦得此诗震撼人心,足令天下庸碌奸佞之辈汗颜!君之心意,昭若日月,叔文虽不才,愿以五尺身、百分力,助君一展襟抱!”

刘禹锡惊讶道:“下官偶然拙作,污人耳目,令侍读谬赞了,实在惭愧!”

“梦得当之无愧!”王叔文郑重言道,“自梦得初次进士登第起,叔文即非常关注,考察再三,于今更认定君乃我大唐复兴必不可少的忠臣良士!还请梦得能对叔文坦诚相待,言无不尽!”

王叔文与柳宗元言辞恳切,不容禹锡不为之所动。禹锡正坐,拜叔文道:“常闻子厚言侍读有慕贤之心,有宰相之量,今日一见,深以为是!禹锡到长安三年来,谬以才名得以交游京城百官之间,但真正能以诚相待、令禹锡心生钦佩、愿以毕生之力追随者,侍读为第一人!”

“梦得所言当真?”王叔文大喜过望,紧握住刘禹锡双手。

“丈夫一言,驷马难追!”刘禹锡语意坚决,“大丈夫处世,必当内修仁德毅勇之心,外交中正智慧之友,行宇宙纵横之道,成垂范千古之功。得遇侍读,实为幸事!”

柳宗元见大事已定,三年心血终有所获,心中欢喜,便又问:“既然梦得认定侍读为知己之交,那么可否与我等一谈胸中韬略?”

刘禹锡不再踟蹰,答道:“实不瞒诸君,某去年归埇桥省父时,曾受家严教导,以为若要拯救此纷乱之世,需以掌握天下赋税之利为先导,以利权而收军权。一旦军权在握,与利权相互巩固,或攻伐、或安抚,内可以抑宦官,外可以平藩镇,世风逆转,则盛世可期。”

王叔文面有笑容,却未称赞,批评道:“梦得此番韬略,正得其要,他日时机成熟,必用此谋。然而,梦得可有想过,当年刘府公执掌天下财赋大权,却为何不能令军国权柄归于至尊,反而落得死于非命的下场?”

刘禹锡顿时语塞,心中思索:王叔文之问确实刁钻!刘晏执掌大唐财赋转运数十年,为历代计相之楷模,其门生故吏至今仍掌握着大唐财赋的半壁江山,就连自己的父亲刘绪都是出自刘晏门下。但即使有刘晏这样杰出的人才,大唐朝廷不仅没有收回藩镇兵权,反而令禁军兵权旁落至宦官手中,刘晏本人亦遭谗毙。这又是何故?

“子厚,你可知道?”王叔文又问柳宗元。

柳宗元亦无以为答,便与刘禹锡一同再拜,二人请教道:“请侍读指教。”

王叔文见二人面露愧色,于是安抚道:“二位俊才不必羞愧,你们尚且年轻,资历尚浅,不知旧事,不是大过错。在下以亲身见闻为尔等趋吉避险,拾遗补阙,正是所求。方才你们二人进府时,料与韩吴兴(韩泰字吴兴)相遇,吴兴与梦得同于今年拔萃科登第,应已熟识,再看你们自己,难道就没有感受到叔文之用心吗?”

刘禹锡与柳宗元相互打量,再三思索。禹锡恍然大悟,答道:“侍读提点及时,禹锡险些堕入迷途!当年刘府公之所以未能以利权助朝廷收兵权,恐是因他势单力薄,虽掌握财赋,但众多关键官职上无人响应,致使他孤掌难鸣。时日稍长,圣上忌惮他独掌利权,宦官与藩镇亦怕他久而势大,遭谗毙命,可想而知。有此前车之鉴,禹锡过去竟不察之,哪知即使自己一人有通天之术,亦难敌众人,幸有侍读,当再谢之!”

禹锡再拜,王叔文这才满意点头,又叮嘱道:“梦得少年得志,不必急于立业,可在崇文馆中精读金玉之言,吸纳古今智慧。假以时日,叔文必为你道地,调入翰林,参与朝政,待站稳脚跟后,可领一州道建功扬名;功成名就之日,再入为郎官,即有入阁为相之望矣。此番历程,以梦得之才,短则十年,长不过二十年,彼时太子亦应已登基,那时,才有我等施展抱负的海阔天空啊!望梦得切记,你才二十四岁,外与河东裴氏联姻,内有中书权舍人与叔文相助,正是结交群贤、甄遴俊友的大好时机,万勿贪功求进,而成失足之恨!”

禹锡受教,千恩万谢,与柳宗元一同告退。他的眼前,一条金光大道已经铺就。正如王叔文所言,刘禹锡三中科第,荣光加身,母家卢氏和妻家裴氏均为世代卿相,自己又有父执权德舆、杜佑等重臣爱护,现在更得到了太子侍读王叔文的极大认可,试问又有谁能阻挡他金鳞化龙的脚步?

可是,偏偏就有人阻挡了刘禹锡前进的步伐。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刘禹锡的父亲刘绪。当然,成为刘禹锡仕途上的阻力,并非刘绪本意,但是,有谁能因为自己善良的意愿而逃脱自然规律的束缚?

同类推荐
  • 民国一枝花

    民国一枝花

    她出身大家闺秀却胆大包天:杀过人,闯过城,别的女人过几辈子未必能遇上的事,她全都见识了,干了。同样念着列女传和三从四德长大,怎么就和别人不一样?面对毫无事业心的纨绔子弟丈夫沈孝儒,没败家,也没本事发家;阴险狠毒的管家杨静安;尖酸刻薄的侧室冬梅……又逢丧子之痛,她近乎伤心欲绝,接踵而至的苦难泯灭了她所有雄心,但无论命运如何翻云覆雨,她都能运筹帷幄,接招,她依然能够恢复本色,话锋犀利丝毫不减当年!她的眼里时常会闪现出凌厉的锋芒,她可以把六月飞雪唱成了四面楚歌,身临绝境却能绝处逢生,危急关头总能转危为安,她是一个商界奇女子,在兵荒马乱的民国时代,她却可以界运筹帷幄,撑起一个家族,保护一座城的百姓。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哲学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0位哲学家

    本书主要写了世界著名的二十位哲学家的出生背景,教育背景,求学历程,以及成名作品,还有对世界的贡献。
  • 有趣的中国妃子

    有趣的中国妃子

    选取了中国历史上23个妃子,讲述了她们在深宫中的人生。在这里,你能看到美艳如毒药的夏姬、最优秀的美女间谍西施、最悲惨的妃子戚夫人、最幸福的母亲薄姬、史上最绝姐弟恋中的万贵妃、处在政治旋涡中的珍妃……她们每一个都在那一段历史中曾经灿烂过,又归于湮灭。
  •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

    1976年,注定是新中国历史上不寻常的一年。有谁为彷徨的人民作主,有谁为受难的知识分子大声疾呼?10月6日,中共中央采取果断行动,一举粉碎了“四人帮”,全国人民欢欣鼓舞。被软禁的邓小平得以恢复工作。在党和国家面临严重困难的情形下,邓小平带领因经历十年动乱而不知何往的中国和中国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冲破“两个凡是”的重重阻力,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恢复高考,让知青回城,改变一代年轻人的命运;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经济特区;中美建交,中英谈判,提出“一国两制”理论……1976—1984,他改变了一代年轻人的命运、改变了几代知识分子的境遇,改变了此后数代人的生活。
  • 橄榄绿方阵里的明星们

    橄榄绿方阵里的明星们

    一路看天不低头、扳道工波尔卡、她从山路上走来、绿色旋风、“大碗茶”泡出的艺术人生、放飞的百灵、“魔”女周薇、艺苑“红灯笼”、并蒂花开别样红、“冤家对头”双胞胎等。
热门推荐
  • 屠魔英雄赛尔冈

    屠魔英雄赛尔冈

    精妙的法术、诡谲的招式、多元的人物、严谨的设计、独特的世界观、惊心动魄的斗争,共同构建了一个发生在充满未知的“龟背大陆”之上的传奇英雄史诗。
  • 斗罗之无敌枪神

    斗罗之无敌枪神

    这是我的第一本关于斗罗大陆的书,我也是个斗罗铁粉吗,不喜勿喷!
  • 星际之重生为术士

    星际之重生为术士

    赢铛,原本只是肯利帝国中一个既普通又微小,对世界没有危害的的小贵族,而且他最大的兴趣爱好还是宅在家当宅男,每天在网上用自己贵族的权限多玩一些普通人玩不到的游戏而已。可是因为帝国外层星域战事的失利,中线的陷落,导致他被强制性的派上了战场,在赢铛上战场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个内部已经腐朽的帝国便被彻底的攻陷。而他也在一年的时间里也从一个小贵族变成了普通的士兵,最后变成了俘虏。虽然很惨,但是更惨的是他被派遣到了帝国曾经的战场上进行空雷的清理任务……
  • 众神榜贰

    众神榜贰

    北幽魔祖临死前,留有传言,在北俱芦洲传开,得知三界中有无天佛祖留下的无天魔气,得者可以成为新的三界魔祖。而北俱芦洲十万大山里的万妖,为了成为新的魔祖,于是都纷纷出北俱芦洲,欲前往其它部洲。万妖出芦,扰乱三界。而在此之前,东胜神州极北之地的北海上,正有一场仙妖斗法。
  • 青春步履

    青春步履

    本书是一本个人诗文集。作者选取个人散文和诗歌作品近80篇,主题多围绕爱情、青春和年轻的经历而写。作者沉迷于对感情和情绪的唯美传达,寓情于景,作品充满真情实感和淡淡的哀伤。
  • 掌中洞天

    掌中洞天

    “道友,没有灵根,你怎么修炼的这么快啊?”“无可奉告!”李木白眼直翻:我有一个神奇的种植空间,灵草灵果想要多少有多少,可是我不告诉你。“道友,你不愧为修仙界有史以来最天才的人物,什么法术一上手就会。”李木嘀咕着:鬼的天才,我只是个拿来主义的天才,没见到有那么多的天才帮着我练法术么。这是一名穿越众,得到一枚神奇的玉戒指的故事。
  • 七界时空

    七界时空

    一个与妖族珍宝——妖笛结合的少年,十年前被打破的预言,兄弟的诞生,却令他们成为宿敌。他该如何在战争中成长,最终成为七界时空的王者。七界时空是魔法的世界,每个人在五岁时自己的系别都会自然觉醒,在第一次获取魄力后,仍然拥有魄力的,就成为了七界时空中最强大也最为重要的的人——灵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美国电影艺术史

    美国电影艺术史

    《美国电影艺术史》是一部全面阐述美国电影艺术发展脉络的著作,其显著特色在于将权威的美国电影理念与生动的好莱坞电影创作结合在一起,将清晰的美国电影历史与鲜明的电影艺术家个性结合在一起。将主流的商业电影表现与多元的美国社会文化及哲学美学背景结合在一起,打通专业性与大众性之间的壁垒,形成一种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写作风格,让读者在轻松阅读之中汲取美国电影的文化素养。
  • 王妃赚钱王爷花

    王妃赚钱王爷花

    在她过去二十年的生命里除了赚钱就再也装不下其他东西,直到一旨赐婚嫁给了名镇四方的镇北王,这个只知烧钱打仗的败家爷们,从此之后她的生命中多了很多与赔钱有关的事……